讀書筆記四世同堂800字
讀書筆記的目的是通過記錄以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閱讀的內(nèi)容。寫讀書筆記四世同堂800字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guī)碜x書筆記四世同堂8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書筆記四世同堂800字篇1
老舍的這一部長篇小說濃縮了八年抗戰(zhàn)的全部,若是非要尋個究竟,當從祁家三兄弟看全文之中的典型人物!
首先從瑞宣說起,他是個兩重性格的人物。一方面愛護家人,團結(jié)親眷,維護四世同堂的封建壁壘。這是作為長孫應該做的事情,對于妻兒的愛護,對祖父,父母的奉養(yǎng)等責無旁貸。唯唯諾諾地支撐著家的梁柱。然而亡國奴的罪惡感深深地烙在了心上,無法擺脫自身的束縛,雖然他也知道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的道理,可是心靈的自我譴責一步步逼迫著他要擔負起養(yǎng)家糊口的擔子!中國歷來就有的百事孝為先的古訓成為他的絆腳石,雖然他是個有知識有理想有高尚品質(zhì)的青年,這和《家》里的覺新有同樣的特點,總為命運所玩弄牽絆,所不同的是瑞宣還有思想,還在思想,這無疑給下文勇敢地走入教室,秘密地寫文章出報紙作宣傳來反抗侵略買下了伏筆。至于小羊圈里的小崔,耍把式的劉師傅程長順孫七等都有類似的阻礙,他們都有無法放下家而報效祖國的矛盾。劉師傅也只是經(jīng)過瑞宣答應照應他的妻子才走上抗日的道路!為了顧家而甘愿茍活在日本人的統(tǒng)治下怒不敢言!關于這種思想的破產(chǎn)最好的說明要論小崔的死了!記得小崔臨死前說,早知如此還不如去抗日殺鬼子呵!至于孫七被活埋,小文夫婦的被殺等一切都說明了中國人民敢怒而缺乏斗爭的勇氣與動力,不到徹身傷及自身利益絕不會有反抗的舉動!而我們的人民需要的是一個領導,茍安于生活,只會忍受著任人宰割的苦楚!
瑞豐這個游手好閑無恥卑賤的人物,他的人生觀念就是吃喝玩樂,有奶便是娘,在他的世界觀里沒有家國觀念。剛當上科長就立即搬出了小羊圈。不顧家人的生活窘困,一味的黏著胖菊子吃喝玩樂,膽小怕事,只顧自己自身享樂毫無親情可言。當瑞宣被捕后,回家時與守門士兵爭執(zhí)時,想到的只是自己的利益,極端自私地為自己開脫!對上巴結(jié),對下欺壓的漢奸走狗的嘴臉和冠曉荷,大赤包,藍東陽等是一路貨色。只是為了權力金錢享樂而活著,為了這些所謂的“富貴”生活不惜失去尊嚴,氣節(jié),禮義廉恥而甘愿做日本人的走狗漢奸。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便是對這些無聊人的表情,動作,語氣,語言的刻畫。將這些人的漢奸心理活靈活現(xiàn)地表露出來。不過作者的筆鋒太過銳利,也太過殘忍!冠曉荷的家被日本人抄了,妻子被逮捕,房子被封了,依然死心塌地相信日本人,對于日本人的深信不疑,近乎于成了一種迷信,即使在面對死亡依然執(zhí)著于得到日本人的救護,這份匪夷所思的信仰未免太過于絕對!這類方面的描寫無疑要比電視劇里呈現(xiàn)的要精彩得多!語言的刻畫相對集中,鮮明,而畫面看到的多半太過分散易于忽略。
有時也在想瑞豐,冠曉荷,大赤包等這一類人的生活的世界觀仿佛也沒什么過錯。每個人都為自己活著,不妨礙別人,并且以正當?shù)姆绞金B(yǎng)活自己也沒什么過錯??墒撬麄冞^分地強調(diào)了自身私欲的蔓延,他們所謂的幸福生活是以犧牲人民的和國家的利益為代價的,這就必將導致自身的滅亡!可惜的是他們臨死也沒弄懂怎么回事!
瑞全這個激進主張積極抗日誓死不做亡國奴的青年,代表著國家的希望和千千萬萬個參加抗戰(zhàn)的人們。瑞全,仲石等這些都是投身革命的人。至于怎樣進行抗戰(zhàn),倒有一些偏頗!仲石與日本士兵同歸于盡!顯然存在著對抗戰(zhàn)本身具有盲目的曲解,然而這種莽夫式的戰(zhàn)斗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當錢詩人得知此消息時卻大加贊賞,這種報國精神值得提倡,可是面對整個中日戰(zhàn)爭來說,這豈不是很幼稚嗎!抗戰(zhàn)是一個民族的責任而不是某一個人的沖動!正是因為有這么一群人堅持抗戰(zhàn)給這個充滿悲情色彩的小羊圈帶來希冀!
整部小說充滿著悲情色彩,即使抗戰(zhàn)勝利,但妞妞這個鮮活的生命卻永遠地閉上了眼睛!情節(jié)過于松散,依著時間順勢帶出事情始末,卻沒有情節(jié)銜接的緊扣性。不過作者以此而增添了太多議論,無疑給作品添加了思想,使得人物性格鮮明,豐滿!讀來似讀一部很出色的抗戰(zhàn)史!無疑也是一部對戰(zhàn)爭的控訴史!
讀書筆記四世同堂800字篇2
是禮教的堡壘,而這個堡壘卻容納了包括等級觀念、宗法思想、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在內(nèi)的家族文化的諸多內(nèi)容。祁老人、韻梅他們都是受這種觀念毒害最深的,祁瑞宣雖然是個博士,但在這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思想不免會受之波及,這應該就是他后來一直生活在自責與痛苦之中的原因吧!
四世同堂是傳統(tǒng)中國人的家族理想,是歷來為人們所崇尚的家庭模式,也是祁老人惟一可以向他人夸耀的資本。他盡一切可能去保持這個家庭的圓滿,享受別人所沒有的天倫之樂,因此,他對祁瑞宣未經(jīng)他的允許而放走老三感到不滿,對瑞宣在中秋節(jié)日驅(qū)逐瑞豐不以為然,對兒子因受日本人的侮辱而含恨自殺深表憤怒,對孫女被饑餓奪去幼小的生命義憤填膺,他在忍無可忍之際終于站起來向日本人發(fā)出憤怒的吶喊,然而一旦抗戰(zhàn)結(jié)束,他又很快忘掉了自己所遭遇過的苦難,對他的重孫小順子說,"只要咱倆能活下去,打仗不打仗的,有什么要緊!即使我死了,你也得活到我這把年紀,當你那個四世同堂的老宗。"家族文化的精神重負,就是這樣一代一代沿襲下來的。
作品告訴我們,如果不改變中國人這種多子多福的文化心態(tài),打破四世同堂式的家庭理想,中國人不論怎樣人口眾多,也不管體格如何健壯,最終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與看客。
讀罷此書,蕩氣回腸,心潮澎湃,實為一本好書!
讀書筆記四世同堂800字篇3
隨著整本書臨近尾聲,心中不禁感嘆人的本性在經(jīng)歷那樣一個年代,承受如此多的磨練后,展現(xiàn)得如此真實,區(qū)區(qū)一個小羊胡同,形形色色的人物卻已代表了當時千千萬萬不同心態(tài)的中國人,已成為了那個年代整個中國的一個縮影,有年過半百只求享清福的祁老人,有被日本人迫害而家破人亡,放棄知識而立志報仇的錢老人,有受過新中國教育卻被舊中國古老陳舊的封建思想緊緊纏住的祁瑞宣,有沒受過多少教育卻很真很純一心為國的市井小民孫七和小崔,也有為了升官發(fā)財,虛偽的賣國賊大赤包、祁瑞豐……還有很多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征,但最終,經(jīng)歷了這么多震驚、憤怒、喜悅,老舍先生使我仍然相信,惡有惡報,善有善報!
《四世同堂》開始于抗日戰(zhàn)爭之前那個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光,結(jié)束于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美麗時刻,而期間人們經(jīng)歷的便是那個最黑暗,最痛苦,最磨練自己的時光,其中一個關鍵詞自然是被中國人民深惡痛絕的日本鬼子,他們所做的種.種令人發(fā)指的事以及他們近乎變態(tài)的心理,使每一個描寫他們的作家不得不咬切恨齒、緊縮雙眉,但使我欽佩的是,老舍先生并沒有用非常激烈的語言去深批日本人,一方面他用一種冷幽默表面上輕描淡寫、若有若無,蜻蜓點水般描寫,但就是這么幾滴水,已足以揭示出他們令人惡心的心態(tài),通過這些文字,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的是老舍先生輕蔑的眼神和淡淡地冷笑;另一方面,作者也沒有全盤否定日本人民,這從書中小羊胡同1號門的一位日本老婦的言行舉止便可看出??梢姡瑢τ谌毡救?,作者還是很理智的。
讀書筆記四世同堂800字篇4
老舍先生是我非常欣賞的中國作家,之前也不過看過他的話劇茶館和幾個短篇,‘馬褲先生’、‘抱孫’、‘眼鏡’...他那不著痕跡的幽默讓我徹底折服,他筆下的人物仿若一幅幅漫畫肖像,看似夸張滑稽,可是琢磨之下卻又發(fā)現(xiàn)如此神似。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人物也許是那個年代特有的產(chǎn)物,可是卻也會一代代遺傳到今天的我們身上;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塑造了中華民族這一特殊的民族,在先生的筆下,總會看到活生生的自己,讓人掩卷深思......
“一朵花,長在樹上,才有它的美麗;拿到人的手里就算完了。北平城也是這樣,它頂美,若是被敵人占據(jù)了,它便是被折下來的花了?!?/p>
“假若北平是樹,我就是花,盡管是一朵閑花。北平若是丟失了,我想我就不再活下去?!?/p>
就是這樣樸實而又非常到位、形象的話語,深深吸引著我,引領著我一口氣讀完了老舍先生的巨作《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中國這株文化古樹上鮮亮的花,家丁興旺、和平和順,就像今年的花謝了明年還要開,一代一代安安穩(wěn)穩(wěn)傳下去。老舍先生把這株古樹栽植在北平這座文化古城,栽植在中華大地飽受日本侵略的大幕之下,雖然北平城里沒有硝煙、沒有槍炮,可始終籠罩著被凌辱、被踐踏、被扼住咽喉的窒息里,這株古樹的兒女在這種環(huán)境下掙扎,它卻無法保護,枝枝葉葉七零八落,四世同堂,成為了幻想。
古老的北平、莊嚴肅穆的天安門城樓,美麗的三海、白塔,都成了別人的玩物。
讀書筆記四世同堂800字篇5
讀老舍的《四世同堂》,我感觸很深,老舍筆下的人物個性鮮明,躍然于紙。冠曉荷,是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人,他的行為作風,品行穿著,無一不讓我感到深惡痛絕。
日本人侵略了北平城,全城人心惶惶,只有冠曉荷欣喜難耐,他覺得這是一個讓他飛黃騰達的機會,他認為日本人使北平淪陷,是做上大官的好事,他心里沒有國家。小羊圈胡同里,總會有幾個人愛國家,愛北平,錢二少,一個正值壯年熱血的青年,他決定出去抗日,他想要為國家出份力。大赤包卻聽到了這回事,她告訴冠曉荷,去告訴日本人,你就有功可以當官了。迷官迷財?shù)墓跁院梢宦?,馬不停蹄的去告訴了皇軍,可皇軍并不體貼他,要讓他在前面帶路,帶日本人進小羊圈胡同里,去錢家抄家。冠曉荷以漢奸的身份站在了這個胡同里。賣人求榮,漢奸!漢奸!真是令人氣憤!
冠曉荷他瞧不起中國,因為中國沒有給他一官一職,他甚至覺得英國和法國可愛,倘若英國和法國能給他官職。
日本人侵略了北平城,那么這些個官職只能由不抗日的人去當。他為了升官發(fā)財,不要尊嚴,不要骨氣,對侵略國家的日本人鞠躬哈腰,阿諛奉承,只為權利。他把利益擺在一切前面,真是無知又無恥的日本人的走狗。
讀書筆記四世同堂800字篇6
偶爾聽別人談起這本書,便去買來看了。
人的本性在經(jīng)歷那樣一個年代,承受那樣的磨練后,變得如此真實。要說印象,讀完第一遍,幾乎只想得起錢先生了。他是完全正面的,沒有動搖過的,唯一的一個。不知道為什么人們忽略書中如此堅強的人,單單他的勇敢,就是一抹不容忽視的風景,在全書緩慢而陰郁的節(jié)奏中,錢默吟是一個緊湊神秘的形象,為書增加許多鏗鏘之力。
招弟算是個犧牲品吧,無論本性如何善良,生活在一個這樣的人家中,她注定是不幸的。她墮落了,她不再懂得愛惜自己。在媽媽的慘死和爸爸的落魄中,她早已不再是那個純潔的女子了。
中國人注定是要恨日本人的,看完《四世同堂》,你會更加確信自己的恨。然而那個年代,給人帶來的迷茫是無盡的,人像是迷了路,是不知所措的可悲。所以有的人光榮了,犧牲了,有的人背叛了,慘死了。戰(zhàn)爭結(jié)束了,然而老舍先生給大家一個不是結(jié)局的結(jié)局。其實所有的故事都不會結(jié)束的,“起風了”,我想就足以表達老舍先生的意思了。歷史的車輪輾轉(zhuǎn)向前,時代的洪流潮起潮落,起風了,或許驚雷,或許大雨,渺渺茫茫。中國始終推著大車前進,泥濘和傷痕總是有的,但回首過去悲壯的一頁,除了記憶和嘆息,我們應該看見預示著光明的未來。
讀書筆記四世同堂800字篇7
《四世同堂》是我讀的最過癮的一部中國近代文學書籍,沒日沒夜的看了幾天,給我的沖擊卻是久久不能平靜的。故事里的人都是那么活生生的,在小羊圈胡同演繹著自己的悲歡離合,榮辱沉浮,他們的生活因為日本人的到來和離去而發(fā)生了質(zhì)的改變。
謹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帶憂郁的瑞宣、由隱士詩人變?yōu)楦锩肥康腻X默吟、任勞任怨的大嫂、熱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爺、狡猾卻正直的白巡長、樂于助人的李四爺四大媽、無聊無恥的瑞豐、冠曉荷、陰狠的大赤包、藍東陽、胖菊子、高亦陀、一步步墮落的招弟、聰明勇敢的桐芳、最終成為革命青年的高弟,還有孫七、小崔夫婦、陳長順、小文夫婦、丁約翰……八年的厚重寫在了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那個年代的風雨飄搖。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給中國留下了無盡的傷痕。
說到《四世同堂》,就不得不提里面那些很具有代表性的漢奸形象?!皾h奸”,這個在那個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chǎn)物。他們只是目光短淺的愛財小人,為了財出賣了國家和自己的靈魂。他們風光,人們看著恨;但他們死,人們看著卻不是想象中的痛快?!皾h奸”是可悲的,因為沒有了對國家的愛對自己的尊重,他們只是一些迷失了方向的可憐人。其實,他們因為日本人的到來而生,卻沒有因為日本人的撤離而亡,他們存活在很多人的潛質(zhì)里,只是后來的社會不同了,“漢奸”不流行了,不流行并不代表就不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