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有名詩詞
蘇軾學(xué)博才高,對詩歌藝術(shù)技巧的掌握達(dá)到了得心應(yīng)手的純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對待藝術(shù)規(guī)范,縱意所如,觸手成春。而且蘇軾的表現(xiàn)能力是驚人的,在蘇軾筆下幾乎沒有不能入詩的題材。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年P(guān)于蘇軾有名詩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蘇軾有名詩詞篇1
詞牌名:南鄉(xiāng)子|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yuǎn)洲。酒力漸消風(fēng)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jié)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蘇軾有名詩詞篇2
詞牌名:南鄉(xiāng)子|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何處倚闌干。弦管高樓月正圓。胡蝶夢中家萬里,依然。老去愁來強(qiáng)自寬。
明鏡借紅顏。須著人間比夢間。蠟燭半籠金翡翠,更闌。繡被焚香獨(dú)自眠。
關(guān)于蘇軾有名詩詞10篇
蘇軾有名詩詞篇3
詞牌名:南歌子|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日薄花房綻,風(fēng)和麥浪輕。夜來微雨洗郊坰。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已改煎茶火,猶調(diào)入粥餳。使君高會有余清。此樂無聲無味、最難名。
蘇軾有名詩詞篇4
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東風(fēng)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
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yīng)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邊委轡聽溪聲。
散材畏見搜林斧,疲馬思聞卷旆鉦。
細(xì)雨足時茶戶喜,亂山深處長官清。
人間岐路知多少,試向桑田問耦耕。
蘇軾有名詩詞篇5
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jié)讀書,欲以此馳騁當(dāng)世,然終不遇。晚乃遁于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之遺象乎?”因謂之方山子。
余謫居于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環(huán)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聳然異之。
獨(dú)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cái)如糞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游西山。鵲起于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方山子怒馬獨(dú)出,一發(fā)得之。因與余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今幾日耳,精悍之色猶見于眉間,而豈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勛閥,當(dāng)?shù)霉?,使從事于其間,今已顯聞。而其家在洛陽,園宅壯麗與公侯等。河北有田,歲得帛千匹,亦足以富樂。皆棄不取,獨(dú)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
余聞光、黃間多異人,往往陽狂垢污,不可得而見。方山子倘見之歟?
蘇軾有名詩詞篇6
詞牌名:菩薩蠻|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火云凝汗揮珠顆。顆珠揮汗凝云火。瓊暖碧紗輕。輕紗碧暖瓊。
暈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暈。閑照晚妝殘。殘妝晚照閑。
蘇軾有名詩詞篇7
詞牌名:望海樓晚景|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橫風(fēng)吹雨入樓斜,壯觀應(yīng)須好句夸。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蘇軾有名詩詞篇8
詞牌名:永遇樂|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好風(fēng)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蘇軾有名詩詞篇9
詞牌名:蝶戀花|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蝶戀花(暮春別李公擇)
簌簌無風(fēng)花自墮。寂寞園林,柳老櫻桃過。落日有情還照坐,山青一點(diǎn)橫云破。
路盡河回人轉(zhuǎn)舵。系纜漁村,月暗孤燈火。憑仗飛魂招楚些,我思君處君思我。
蘇軾有名詩詞篇10
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天可必乎?賢者不必貴,仁者不必壽。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將安取衷哉?吾聞之申包胥曰:“人定者勝天,天定亦能勝人。”世之論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為茫茫。善者以怠,惡者以肆。盜跖之壽,孔、顏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終也,貫四時、閱千歲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惡之報(bào),至于子孫,則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見所聞考之,而其可必也審矣。
國之將興,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報(bào),然后其子孫能與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晉國王公,顯于漢、周之際,歷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時。蓋嘗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币讯渥游簢恼?,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間,朝廷清明,天下無事之時,享其福祿榮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晉公修德于身,責(zé)報(bào)于天,取必于數(shù)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見魏公,而見其子懿敏公,以直諫事仁宗皇帝,出入侍從將帥三十馀年,位不滿其德。天將復(fù)興王氏也歟!何其子孫之多賢也?世有以晉公比李棲筠者,其雄才直氣,真不相上下。而棲筠之子吉甫,其孫德裕,功名富貴,略與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觀之,王氏之福蓋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鞏與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銘之。銘曰:
“嗚呼休哉!魏公之業(yè),與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歸視其家,槐陰滿庭。吾儕小人,朝不及夕,相時射利,皇恤厥德?庶幾僥幸,不種而獲。不有君子,其何能國?王城之東,晉公所廬;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嗚呼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