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隨筆
讀后感是指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后,把自己的感想、收獲寫下來。武松打虎隨筆怎么寫才規(guī)范?下面給大家分享武松打虎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武松打虎隨筆篇1
《武松打虎》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典故,講述的是武松在景陽崗的一家酒樓里喝了很多的美酒。喝完了酒,他沒有聽從酒樓老板的勸告,而是獨自去了住著惡虎的景陽崗。果不其然,他走了沒多久,就遇到了惡虎,他與老虎展開了一場大戰(zhàn),武松借助酒勁很快就把老虎打死,這害死了許多老百姓的惡虎被除掉了,武松也就自然成了除害的大英雄。
看完了這一篇文章,我認(rèn)為武松這個角色很正直,充滿了正義感,但也很固執(zhí),別人給他的建議也都沒有采納。由此可見,武松是一個沖動的人。
在整篇文章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武松與猛虎激斗的那一段。在那一段里,武松給人的是他機智勇敢的那一面,大敵當(dāng)前,他也依然冷靜,頭腦保持清晰,連氣勢都要比老虎更加讓人震撼,一看就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拼盡全力為民除害。
讀完了文章,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保持冷靜,不能剛一上陣就亂了手腳。
武松打虎隨筆篇2
今天,我閱讀了《景陽岡武松打虎》。 故事講到:一日,武松在酒店喝酒吃肉,雖然店主再三提醒他少喝點,可武松硬是喝了十五碗。等他上了崗,才知道崗上有虎。這時,一只吊睛白額大虎向他撲去,武松連忙閃開。最終,武松打死了那只大虎。
這篇文章在描寫武松打虎時最細(xì)致。例如,那虎見了沒有撲著,也不轉(zhuǎn)身,將前爪搭在地上,把腰胯一掀,整個后半身就朝武松掀來。武松卻又一閃,躲在一邊。這里通過對老虎動作的描寫,突出了老虎的兇猛,以及武松的神勇。
如果,我是武松,在看到“三碗不過崗”這句話時,一定會減少酒量,謹(jǐn)慎行事。不過,我們也要向武松一樣,勇于克服困難。
武松打虎隨筆篇3
這一段時間,我們學(xué)了一篇出自《水滸傳》的課文《林沖棒打洪教頭》,我學(xué)完后,又去看了《水滸傳》里的另一個故事《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主要講了:武松在景陽岡下的一家酒店里開懷暢飲,不聽店主的勸告,執(zhí)意要過景陽岡。武松上了岡,看見了官府榜文,才知岡上真的.有老虎,但他還是決定繼續(xù)上岡,后來武松赤手空拳與猛虎搏斗,最后終于把老虎打死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武松非常豪放、勇敢、機敏,再想想我自己民,遇到一只狗就會害怕,趕緊繞道行走。以后,我也要向武松學(xué)習(xí),做個有勇有謀的孩子。
寫這本書的施耐庵也值得我們敬佩,他在這本書里寫到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個個性格鮮明,他把這些好漢們的英勇無畏、豪爽奔放的英雄性格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雖然中國的四大名著我都已看過,但那時我才二年級,我現(xiàn)在準(zhǔn)備把它們再看一遍,細(xì)細(xì)地品味,爭取取得更深的理解。
武松打虎隨筆篇4
最近,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它的作者是施耐庵,明朝末年人,古代一位偉大的文學(xué)家,書中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一位位英雄人物,都給我留下了不可抹滅的印象,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景陽岡武松打虎。
話說武松離了三碗不過岡,便直奔景陽岡,武松有些燥熱,便坐在光溜溜的大青石上,沒想到不過一會從后面跳出一只吊睛白額大虎來,武松連忙拿起哨棒,老虎見了武松,往上一躥,只從半空中撲下來,原來,老虎一般抓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這三般拿不著就沒了氣,老虎竄來竄去,武松用力一打沒想到打到了樹,折成了兩段,不知怎么得武松抓住了老虎,左手揪住頂花皮,右手提起鐵錘般的拳頭便到了六七十拳,五官出血。武松坐在青石上歇了一會兒,見天完全黑了,怕再有老虎來,就下岡了。
我想:如果,武松生活在現(xiàn)代,他可以當(dāng)警察,他的力氣那么大,那么勇敢,有小偷,跑得快,武松也一拳打下去,就能打死他,把他抓到監(jiān)獄里,拘留;要是武松是巡警,今年,去年……都不會發(fā)生車禍,只要有人闖紅燈就能馬上擋住,兩只手抓起汽車,把車拖走。這對社會是多么大的貢獻(xiàn)啊,有多么大的幫助。
我讀了《武松打虎》,我要學(xué)習(xí)武松的見義勇為,來幫助大家。
武松打虎隨筆篇5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叫《水滸傳》的書,這本書主要講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義的故事,形象地描繪了農(nóng)民起義從發(fā)生、發(fā)展到失敗的過程。其中,我最愛看的是第十回的《武松打虎》了。
故事的內(nèi)容主要是:武松在“三碗不過岡”連喝了十八碗酒,不信景陽岡有虎,在傍晚獨自過岡。武松走了一程,忽然,亂樹背后跳出一只大蟲,那大蟲一撲,武松一閃。老虎又一剪,武松又一閃。武松用哨棒一劈,卻打在樹上。老虎又撲來,武松就勢按住它,往睛上亂踢,老虎不停的扒土,扒出土坑。武松又打了老虎五六十拳,把老虎打的不能動彈,武松才住手,揀起哨棒,又打了一回,這才下岡。
在這里我覺得武松是《水滸傳》中的英雄人物,顯示了無比勇猛的英雄氣概。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往虎上行”,是因為他具有不懼怕危險,面對危險不退縮,不投降的精神。人們常說武松打虎——藝高膽大。“藝高”可以從武松躲過老虎數(shù)次進攻,還制服了老虎看出?!澳懘蟆笨梢詮奈渌煽吹桨裎暮?,不下岡,獨自過岡,還在青石上休息看出。
我要學(xué)習(xí)武松不慌張、不退縮,遇到危險敢于挑戰(zhàn)。憑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
武松打虎隨筆篇6
看過水滸傳的朋友恐怕對武松打虎一定不陌生,沒錯,這是四大名著中的經(jīng)典故事,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典故。那么,這個精彩的故事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嗎?回答是十之8、9是杜撰。
先看一看武松打虎的故事內(nèi)容:
說武松要回家鄉(xiāng)去,路過景陽岡,在山腳下有一處酒家,于是就想喝點兒酒在過崗,沒想到一喝就是十八碗,臨走的時候店主提醒他不能只身過崗,因為這山中有大蟲,也就是我們說的`老虎,而酒家的摘牌也叫“三碗不過崗”,但是武松不信,認(rèn)為這是店主在欺瞞他,讓他在這里住店好掙點兒錢,于是就一個人上山了,沒想到在山中看到了官府貼的告示,上面明明白白的寫明這里有大蟲,過崗要注意,防止被害。這下武松害怕了,但是又怕回去被店主嘲笑,于是就硬著頭皮往前走,最后只身打死了老虎,也算是驚心動魄。
那么我們來解讀一下這個故事:
故事本身寫得非常精彩,而且合情合理,好像就是真實的了,但畢竟這是小說,因此再怎么逼真也逃不脫杜撰的嫌疑。從客觀上來思考,一個會武藝的壯漢喝了酒,亂拳猛揍,也是有可能打死老虎的,畢竟老虎也是有骨頭有肉的,并非不可能,但這種概率極低極低!
而作為小說來講,刻畫人物是最重要的,這個故事讓武松成名,也十分精彩,為小說添色不少,因此我更愿意相信這個故事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作者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