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800字蘇菲的世界
寫讀后感可以記錄下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和想法,這些感受和想法可以成為自己思考和創(chuàng)作的素材。好的讀后感800字蘇菲的世界應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讀后感800字蘇菲的世界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讀后感800字蘇菲的世界篇1
在這本哲學書中,《蘇菲的世界》是艾勃特(席德的父親)寫給席德的一本哲學教育書,是送給席德十五歲生日的禮物。而喬斯坦·賈德成功的描繪了一個“書中書”的世界,令人大開眼界。
一切故事從蘇菲的哲學課說起,一切故事以蘇菲和他的哲學老師艾伯特跑出書中結束。蘇菲的哲學課太漫長,太詭異、離奇。這本書的結局實在是一個神秘的結局(這只是關于蘇菲的故事)。而書中的知識也是很廣泛的,包括哲學、宗教、歷史、科學,以及許多個哲學家對哲學問題的研究、思想。另外,我也學到了哲學家研究問題的態(tài)度:一絲不茍,認真鉆研。
書中的哲學問題實在令人難懂,不過關于哲學這門課程,事實上是很有趣的,里面包括的內(nèi)容也很廣泛,而關于哲學中有些難懂的思想也被講的很生動,用一個個例子說明的通俗易懂,這實在是一本很好的哲學課本。在生活中,很少有人提出這些問題,盡管對于我們來說這些問題的確值得思考,因為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的失去了好奇心,而把這一切(我們所擁有的這個世界,包括這個世界中的所有事物)當做理所當然。也許,哲學家便是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或是嬰兒,而他們在探索者這個世界上所有未知的奧秘以及被我們當做理所當然的事物。而對于我們來說,我們認為自己沒有看見過的事物,便是不存在的,顯然我們已經(jīng)太習慣這個世界,習慣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事實上,我們并不能說,那些我們沒有看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就像我們沒有見過白色的烏鴉,就說他們不存在,這是不合理的。或許我們應該用一個嬰兒的眼光來看世界,也許這樣才能更深度的了解這個世界。習慣并不是太好的。
這個世界就像魔術師從禮帽中變出的一只兔子。有些人已爬到兔子的毛皮深處,過著舒適安康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就是那些哲學家,卻在兔子的毛皮頂端,想去看看魔術師是這樣變出的這個世界。你呢,你是否愿意一睹魔術師的風采?
讀后感800字蘇菲的世界篇2
偶然有一天,我讀到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它使我重新認識了世界并收獲了許多哲學方面的知識。哲學本是枯燥無味的,但《蘇菲的世界》幾乎讓我成為了一個哲學迷,使我去追尋著“我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
《蘇菲的世界》主要講了蘇菲有一天放學回家,收到了一封信?!澳闶钦l?”“世界從何而來?”從這天起,哲學家艾伯特、席德、蘇菲亞、席德佳艾勃特少校等神秘人物一個個出現(xiàn),蘇菲也在運用少女的悟性和后天知識企圖解開謎團。然而,事實比他想象的.要更加怪異……
“蘇菲”這個字,有智慧的意思,《蘇菲的世界》,也是智慧的世界,我就在里面探索從古至今的哲學知識,從自然派哲學家開始,到蘇格拉底、柏拉圖、亞理斯多德、中世紀、文藝復興、浪漫主義、馬克斯、弗洛伊德……一千年,兩千年,在每一個時空里的哲學思想都在這本書里展示出來。其實,我在看書的過程中也在試著思考那些哲學問題,我好像不再是一個深居在兔子皮毛底處的人了,《蘇菲的世界》把我拉了上來,使我用新生兒的眼光重新審視著這個世界,想要一睹那個魔術師的真容。
《蘇菲的世界》,不但幫我學習了哲學知識,拉了我一把,而且使我悟懂了一個道理,讓我受益匪淺。
我還清楚的記得在534頁里,艾伯特說的話:“一個真正的哲學家永遠不能放棄?!笔前?,我們在校園里學習就像哲學家探索真理的過程一樣,只有堅持到底,永不放棄,才能成功。例如蘇格拉底,他批評各種形式的不公不義和腐敗現(xiàn)象,向地方勢力挑戰(zhàn),最后因此。蘇格拉底原本可以求饒,但他卻覺得如果不成仁取義,就無法完成他的使命,而由于他如此從容就義,所以吸引了許多徒眾追隨。蘇格拉底堅持不懈,寧死不屈,最后贏得了許多人的尊重。這正好說明了這個道理:只有堅持不懈,永不放棄,才能成功??!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光飛速流逝,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給我的啟示我永遠不會忘記。
讀后感800字蘇菲的世界篇3
剛打開這本書,看到那么多哲學的知識,我便失去了興趣。但讀到蘇菲收到一張奇怪的明信片時,我又好奇的想知道席德是誰。帶著這份好奇,我把書讀完了。
表面看來,這是一本講述哲學知識的書,但實際上,它也算的上是一本歷史書,甚至是一本懸疑小說。
書中介紹哲學家時,也同時介紹了許多歐洲古代的歷史文明。中世紀,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等內(nèi)容,似乎與哲學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書中也做了一定的介紹。而席德是誰,還有席德的父親到底是怎樣一個人,這兩個疑慮又將此書變得帶有一點懸疑色彩。當我看到狗開口說人話,香蕉皮內(nèi)寫著字,蘇菲的哲學老師把他叫成席德時,我不禁打了個冷顫。
而這本書最令我欣賞的就是作者把許多看似毫無關系的用哲學課程聯(lián)系在了一起。書中的蘇菲學習哲學是為了擺脫席德父親的控制,這似乎有點奇怪,但當你知道席德的父親也是一位哲學家,這一切也就變得順理成章。
在書的結尾,席德與她父親和蘇菲與她的老師的位置關系完全顛倒了。原來蘇菲對于席德的疑惑變?yōu)榱讼聦τ谔K菲是否存在的猜想。似乎將他們換一個角度,故事又會產(chǎn)生新的趣味。
就像這本書一樣,其實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甚至我們自己都有兩個或多個面。許多的事情就像一把雙刃劍,在你得到它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也會受到一些無形或有形的傷害。正如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如果你想要得到其中之一,你就必須放棄另一個。而關于我們自己,你是否會發(fā)現(xiàn),有時自己在朋友面前活潑開朗,但一到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面前卻會一語不發(fā)?或是有些人在家總是面無表情,但在學校,單位對人卻是滿臉笑容。正是因為我們對待不同的人的不同方式,才造就了這個多彩的社會。
我們無法改變事物的多面性,但我們可以正確的分析,并作出正確的選擇,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亮麗的色彩。
讀后感800字蘇菲的世界篇4
我們是誰?是書中的人物嗎?是在被更強的手操控嗎?我們從哪來?是被別人創(chuàng)造?還是說我們真實存在?
“哲學是一種工具,一種讓人們以更高、更深遠、更本源、更根本的洞察力剖析世界的工具。是一支鋒利的手術刀,劃破世界遮遮掩掩的面具,將本源展露在宇宙的光芒下,為人們所觀察、解構、分析、慨嘆。”自古以來,人們就有了對世界本源不同的思考。物質(zhì)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唯心還是唯物?無數(shù)的哲學家向自然宣戰(zhàn),向宇宙探索,在這項偉大的事業(yè)中獻身,因為我們想知道,我們是否真實,那個神秘的領域總是散發(fā)出難以抵抗的魅力。
“宇宙的本質(zhì),人生的意義,思想的盡頭,規(guī)律的本源?!庇钪妫?,思想,規(guī)律,混合在一起,永遠都分不開,即使自古以來的哲學家們都有著各自的觀點,但充滿智慧的到最后總是殊途同歸。不同人的觀點總是會不謀而合,作為人存在,其實是很有局限性的`,但是人的思想無邊無際,所以對于世界我們可以任意思考,對于本源我們可以任意探索。我們不能局限于眼前,我們要嘗試著跨越大河,翻過大山,走向更加遼闊的天空,那是我們最好的歸宿,那里的人都在自己心中形成了一套世界觀,價值觀,懷著的是自己對世界的思考,對本源的追問,他們有自己的一套定義。
那世界究竟是什么呢?哲學的導師引領著蘇菲一步步走進哲學的殿堂,一點點的有了自己對世界的思考,她一點點的探索,最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只是席德的爸爸創(chuàng)造出來的人物,而席德的爸爸是被作者創(chuàng)造出來的人物,那么我們呢?這跟我以前的想象倒是不謀而合,我以前常常會想,或許我們就是在一個特定的劇本里面,當死亡之后,劇本自然完結,我們作為我們,作為自己,卻無法決定我們的任何事,長相,身高,甚至于連我們自己的性格都很難去控制,這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嗎?
“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明辨是非者必能進退合宜?!?/p>
讀后感800字蘇菲的世界篇5
前后用了八天的時間結束了這部哲學入門級讀物《蘇菲的世界》。暫且不說我是否學到了什么,但至少給我一些啟發(fā)。
之所以選擇《蘇》陪我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光,一是為了讓自己的思維忙碌起來,可以稍稍抽離瑣碎的日常做一些有價值的思考;另一方面人在身心脆弱的時候應該更容易感悟到生活中的哲理。因此,作為一個從未系統(tǒng)的了解過西方哲學史的哲學小白,趁著臥床靜養(yǎng)的這段時間認真的啃下這塊骨頭。
費解是哲學類書籍的&39;共性,但是這本書并不算枯燥,畢竟只是一本入門級讀物。同時作者構思精巧,以小說的形式把你帶入整個西方哲學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和15歲的小姑娘蘇菲一起看那些時空中閃現(xiàn)的哲人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存在。PS:做筆記很重要,否則很多章節(jié)要不斷的回看才能明白。
本書借艾伯特老師之口,向讀者介紹了由古至今在不同社會背景下提出了不同哲學理念的西方哲學家們。從古代的蘇格拉底、中世紀的奧古斯汀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培根、再到啟蒙運動時期的孟德斯鳩……顯然,歷史在不斷的發(fā)展,社會在不斷的進步,人類文明正在邁向更多的理性與自由。到目前為止,哲學家仍無法明確回答關于“存在”的問題,但是正因為他們在不斷的追尋這些問題的根本答案時,會發(fā)現(xiàn)許多其他問題有了更清楚明確的解決方法??茖W,研究,科技等都是哲學思考所帶來的副產(chǎn)品。因此,這也是哲學存在的意義。我思故我在。
故事的結尾是一個可愛的浪漫主義反諷,謎中謎,局中局!就像諾瓦里斯所說“人世變成了一場夢,而夢境成了現(xiàn)實”。何必要去計較夢境與現(xiàn)實,人生最大的樂趣就在于它的未知性,既來之則安之,我們存在的意義就是要創(chuàng)造自己的人生,這是使命,不管你是活在夢境還是現(xiàn)實…….
關于哲學:科學給了我們知識,只有哲學賦予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