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貓觀后感作文
每次重溫《龍貓》都會讓我感到無比的開心與幸福,憨態(tài)可掬的龍貓總能把我一天的陰霾悉數(shù)散盡。那么你知道《龍貓》的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龍貓觀后感優(yōu)秀作文,希望你喜歡。
龍貓觀后感作文【篇1】
《龍貓》是一部充滿童話色彩的動畫電影,整個影片都洋溢著溫馨的真善美。
“在我們鄉(xiāng)下,有一種神奇的小精靈,他們就像我們的鄰居一樣,居住在我們的身邊嬉戲、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們的,據(jù)說只有小孩子們純真無邪的心靈可以捕捉他們的行跡。如果靜下心來傾聽,風聲里可以隱約聽到他們奔跑的聲音”。在美麗的自然背景下故事娓娓而來。小月的母親生病住院了,父親帶著她和四歲的妹妹小米搬到鄉(xiāng)間居住。姐妹倆都天真善良,活潑可愛,她們在家旁的一棵大樹下發(fā)現(xiàn)了只有純潔的孩子才能看見的龍貓,并且成為了好朋友。
可愛的大龍貓有著神奇的魔力,它會讓一顆樹種子破土而出,轉眼間就長成參天大樹。它會領著姐妹倆上到樹枝的頂端吹出悠揚的樂曲,還會帶著姐妹倆坐著陀螺飛翔在夜空。
小米得知媽媽的病情加重了,就抱著自己摘的玉米獨自找媽媽,可是半道上迷路了。小月焦急萬分,四處尋找無果的情況下,想到了龍貓。善良的龍貓召喚來龍貓電車,龍貓電車載著小月飛奔,飛過田野、奔過山崗,終于找到了迷路的小米,姐妹倆驚喜的擁抱在一起哭了。她倆又乘著龍貓電車找到了媽媽,得知媽媽的病情并無大礙,母女三人團聚都非常高興。小米把親手摘的玉米送給了媽媽,希望她早日康復,媽媽開心的笑了。
龍貓觀后感作文【篇2】
在寧靜的鄉(xiāng)間,住著龍貓。傳說,只有最天真、單純的孩子才能看見它們。這,讓小月、小梅發(fā)現(xiàn)了它們。
故事很簡單,兩姐妹的媽媽患了病,于是她們隨著爸爸搬進了“鬼屋”。小梅在出去玩時發(fā)現(xiàn)了小龍貓,于是,他們之間有了溫馨的故事。最后,她們乘著貓巴士,看見病房里快樂的媽媽,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舒暢起來。
我常在想,這樣一部普通的動畫片為什么受到了那么多人的青睞?而現(xiàn)在,我有了全新的認識。也許原因就藏在“只有最單純的孩才能看見它們”里。沒錯,這也只是一個虛構的條件,卻注入了作者宮崎駿多少的思考!性格單純的主角,不正是如今童話最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嗎?雖然《龍貓》的故事那樣通俗易懂,但作者宮崎駿想透過童話的窗戶啟迪我們的卻太多太多。不論是成長中的親情,或是友誼中的真愛,在宮崎駿的筆下,也許僅化成了一哭一笑抑或一個細微的舉動,卻可以讓人們回味無窮。這,也許就是童話的奧妙所在。
《龍貓》雖然短暫,但它使我們明白了什么事真正的童話,那是——在簡單的溫馨中所蘊含的美好寄托!其實世上并沒有真正的龍貓,一切只是作者對人們相信童話,回到最天真童年的向往。這不就是童話的本質,不就是人們當初創(chuàng)造童話的希望嗎?
愿每個人心中總有龍貓的影子,回到純真的自我,望見你的童年。
龍貓觀后感作文【篇3】
人與自然,是共存的,而且相依而存。
自然,是什么?它是世界上的一切,只要地球賦予了你生命,你就是自然里的一部分。不要說石頭沒有生命,那千年的歷史足以說明一切。它不死,是因為它從沒有活過,在我的眼中,它,也是自然。
看了《龍貓》,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小月家附近的景色,綠樹成蔭,一棵百年老樹大得足以占據(jù)整個山頂,讓我好不向往!它既是宮崎駿筆下的奇跡,也是人類多少年來不曾想過的最佳居處。多少年來,森林在人們的眼中一直是一座金庫,不是朋友。人們向自然索取過多,卻從不思彌補。然而這些由“偉大”的人類建造起來的高樓大廈,花了我們幾十年,而真正偉大的自然輕輕松松抖上幾秒,霎時就一片廢墟。
其次讓我感興趣的就是那只大龍貓,大大的肚子,圓圓的身子。當小梅發(fā)現(xiàn)它的時侯,它正呼呼大睡呢!第二次,他們卻怎么找也找不到了。然而,他們并沒有堅持找,而是離開。并不打攪龍貓的生活,這種順其自然的心態(tài)讓我敬佩。我想,當一個人發(fā)現(xiàn)龍貓時,他首先應該想到的是:“哇!好大的一只貓?!保皇牵骸拔乙阉鼛Щ丶??!?當?shù)诙握也灰姇r,首先應該說:“哦!沒關系,改天再找吧!”而不是:“哼!你不出來,我把你捉出來帶走!”,不是我夸張,人類真的如此殘忍。人類是動物,是“先進”的動物,但是卻干著并不明智的事,濫砍濫伐,殺害生靈。這,就是人類。
和動物建立聯(lián)系,互通心靈,讓我們,融入自然。一旦有了聯(lián)系,人類不僅僅是“認識”動物,而且“理解”動物,這種聯(lián)系將會是最原始的狀態(tài)。
當龍貓和小月站在山頂上時,我被這對好朋友感動了。如果說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美好的,那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就是高尚的。與動物建立聯(lián)系,會讓人類的生存更有意義!
走進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拋棄雜念,用純潔的心,去聆聽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
龍貓觀后感作文【篇4】
記得在豆瓣看到一段話:在這世上,有一種作品——你五六歲看它,會激動不已;你十幾歲看它,也仍然愉悅。甚至數(shù)十年過去,當你長大成人,還會反復觀摩。你漸漸發(fā)現(xiàn),人生的許多真義,其實就藏在那貌似簡單的影像里。今天我想說的這部電影《龍貓》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不得不佩服這個天才作者--宮崎駿,他是個內心柔軟的天才,因為他的作品總是能給這個殘酷的世界這么多溫暖。
故事一開始就是電影的主角,小梅和小月,因為母親生病住院,跟著爸爸搬到了鄉(xiāng)下的小村子里面居住,他們開心的跟周圍鄰居問好,自我介紹。雖然對于房子的“灰塵精靈”充滿恐懼但是他們還是很快忘記了這種擔心。
當小月去上學,小梅在院子里面玩耍的時候,她因為種.種好奇跟龍貓第一次相遇了,這個毛茸茸的大龍貓顯然對我們的主人公小梅有好感,小梅也不經(jīng)意的在大龍貓身上睡著了。這是他們的第一次交集。再到后來的某天,天空中下著大雨,兩姐妹因為擔心爸爸沒有帶傘,便結伴到爸爸公交下車的地方等爸爸,左等右盼,爸爸始終沒有出現(xiàn),可是龍貓卻出現(xiàn)了,因為它也在等公交,小月開心的把傘給了龍貓,龍貓很是開心的跳起來,還調皮的把樹葉上的雨滴全都弄下來了。龍貓為了感謝小月,就把它自己喜歡的橡果子給了小月。小月和小梅很是開心,她們還看到了龍貓乘坐的巴士,是一只很大的貓,貓的頭頂有很大的發(fā)亮的東西。她們又驚訝又興奮。
過了幾天,他們收到醫(yī)院的電話,原本按照計劃要出院的媽媽又臨時不能出院,兩個孩子變得緊張起來,他們著急的尋找爸爸,想去盡快趕到媽媽身邊,因為過于擔心媽媽,姐姐小月沒有注意到妹妹。小梅因為年紀小,又擔心媽媽,她想去找媽媽就賭氣自己去找媽媽,可是迷路的她卻連姐姐也找不到了。小月又著急又擔心,情急之下的她想到了去找大龍貓幫忙,大龍貓叫來了龍貓巴士,目的地就是小梅,終于龍貓巴士帶著小月找到了小梅,接著又去了醫(yī)院,他們坐在樹上看到爸爸陪在媽媽身邊,小梅還把玉米放在窗臺,媽媽一定會順利跟他們一家團聚的。他們一起祈禱,一起祝愿,一起開心的飛舞。
影片就這樣圓滿的結束了,治愈系的這部影片讓我明白了,雖然已經(jīng)成人的我們,但是我們依然能夠在簡單的事物中找到最純真的渴望。
龍貓觀后感作文【篇5】
從森林深處 吹來的風
走過曠野 輕搖佇立的榆樹
風兒走過,拂過樹梢
那便是風之甬道
從森林深處 吹來的風
用無形的手 輕撫麥穗
風兒走過 將你的頭發(fā)
悄悄拂亂
在遙遠的大地上旅行的風
送給孤單前行的你以路標
起風了,卷起枯枝旋著飛向天際,裙擺不安分的起伏,黑發(fā)肆無忌憚的狂舞,擋住了視線。墨藍色的夜空,高大的楠木伸展開枝葉,隨風晃動,沙沙作響,嚴嚴實實的遮住了遠方。窩在小小的房間里,滿滿的歡笑,家特有的溫暖,哪管風要掀起屋頂。熟睡中,躲在墻縫里圓圓的黑小鬼,悄悄地從窗臺溜走,排成長長的一隊,飄向云的彼端。融進黑夜里,尋找沒有人的老房子。
木質的老房子,踩著吱吱嘎嘎的響。從屋頂上掉下來的圓栗子,油亮油亮,光滑的果皮閃著微弱的光芒。撿起來,放在口袋里。“咚”的一聲,又掉下來一顆。是頑皮的松樹嗎?是老鼠就麻煩了。午后的庭院,荒草蔓延,矮矮的灌木隨意散布著,一叢一叢。蝴蝶散漫的經(jīng)過,不經(jīng)意的停在帽沿上,七彩的光暈散落下來,透明的翅膀一張一合。
草地里遺忘的栗子安靜的躺著,跑過去撿起一粒,還有一粒。不遠處的草堆里傳來唏唏嗦嗦的聲音,一對小小的豎著的白色耳朵露了出來,在草叢里緩緩前進。半透明的多多洛,背著小小的布袋趕路。袋子里的圓栗子漏出來,追在后面,小小的多多洛,慌忙的躲進了樹叢里。穿過長長的隧道,跌進洞穴。軟軟的毛發(fā),噓!多多洛正瞇著眼睛,打哈欠。
樹的隧道,大片大片的樹陰覆蓋的泥路。風一吹,地上的光斑波浪般匍匐前進,晃啊晃,昏昏欲睡的晌午。
傍晚,太陽慷慨的把大把大把的碎金撒進小溪里。田野里高高的玉米,熟透了奶奶的笑臉。紅紅的番茄燃起了夕陽。
草浪追逐風遠去,起起伏伏的歡快。
車站暖黃的燈光下,積水的小坑,慢慢泛開的漣漪。雨點打在身上,清脆的歌聲。巴士過了一輛又一輛。傘下的`地面,出現(xiàn)了大大的腳掌。胖胖的妖怪,站在旁邊,頂著圓圓的荷葉。遞給他黑色的雨傘,多多洛打在頭頂,聽著雨滴的聲響。舉著雨傘,多多洛跳動著,震落松樹上積攢的水珠,噼哩啪啦的打在帆布的雨傘上。多多洛睜開小小的眼睛,笑了。留下粽葉包著的種子,坐著貓貓車滿意的離開。
種下所有的樹籽,漫長的等待。
酣睡的午夜,遠處的傳來咚咚聲。揉揉朦朧的眼,多多洛撐著黑色的雨傘,繞著苗圃跳躍。跑過去,跟在后面,一圈一圈。儀式開始,幼苗破土而出,一顆顆果樹苗轉出來,向上,向上。樹苗伸展開來,沖上云霄,如云朵般盛開,開滿天空。
乘著小小的陀螺,追著風,掀起層層草浪。夏夜的空氣里,開懷大笑,驚醒沉睡的露珠。
和多多洛并排坐在楠木的樹頂,用羌笛吹著不成調的兒歌。樹苗圍成的森林,是美夢的籬笆。
貓貓車飛馳而來,停在面前。變換目的地,翻出站牌,熟悉的名字就是終點。穿過農(nóng)田,掠過人們匆忙的臉龐,大樹紛紛讓道。爬上滋滋作響的電線桿,踩著電線,奔向小小的身影。
目標到達,于是捧著新鮮的玉米,悄悄的放在窗前。坐在樹梢,笑著看著親切的面容。
回家的路還很長,貓貓車晃啊晃,楠木在招手,家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