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電影《建黨偉業(yè)》的觀后感作文
看了《建黨偉業(yè)》讓我對黨的歷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更加感到黨的偉大和光榮。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碛^看電影《建黨偉業(yè)》的優(yōu)秀觀后感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觀看電影《建黨偉業(yè)》的觀后感作文(篇1)
看完后我感覺收獲頗豐,感受頗深。影片不僅使我增加了歷史知識,明悟了黨的創(chuàng)建歷程,也讓我了解到了老一輩革命家為革命而獻身的大無畏精神。
首先說說影片的背景介紹。那是一個動蕩的年代,也是中華民族最為屈辱的年代。在列強的壓迫下,在清政府的軟弱下,一批批的仁人志士站了出來,革命變法,圖謀救國。動蕩的格局,激烈的戰(zhàn)爭,殘酷的軍閥,直接導致了革命的萌芽緩緩升起,在如此黑暗的環(huán)境下,有志之士都意識到此時的中國需要一個自己的主心骨,需要有適合自己走的一條路。這也就為我們黨的建立提供了必要歷史條件。
再談談故事梗概。影片主要講述了在那個民族飽受欺凌的時代,各種軍閥混戰(zhàn)不斷,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巴黎和會的失敗,引發(fā)了著名的五四運動。政府腐朽,社會黑暗,民不聊生。在這時,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等有識之士站了出來,宣傳進步思想。他們借鑒俄國十月革命,要在中國建立一個工人階級政黨,于是我們的黨就誕生了。
對影片中的很多人物,我也深感敬佩。諸如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先進人士。但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年輕的毛澤東。雖然他只是剛畢業(yè)的一個大學生,但他心系天下,憂國憂民。在如此動蕩的年代里,他仍在不斷冷靜的思考,如何才能救國。其他人都認為借鑒別國經(jīng)驗便可強盛國家,但他從思考中發(fā)現(xiàn),此時的中國需要一條有自己特色的路,那便是共產(chǎn)主義。放棄了出國,他毅然留在國內(nèi)尋求救國之法。一代偉人應當如此,以天下之安危為己任。他的光輝永載史冊。
影片的結尾,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船上,正式誕生了中國共產(chǎn)黨,看到此情景,我的心情無比澎湃,在經(jīng)歷了種種坎坷之后,我們的黨終于誕生了,她的成立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光明與希望,是四萬萬中華兒女的福音。她的成立使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篇章,使不久的將來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作為一名中國人,作為一名國防生,準軍官,我的心情亦無比激動,滿腔的熱血沸騰,為黨,為國家,為民族而驕傲!此刻,我也想大聲高呼: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
觀看電影《建黨偉業(yè)》的觀后感作文(篇2)
7月初,電影《建黨偉業(yè)》上映。我和媽媽在上映后的第五天到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
《建黨偉業(yè)》這部電影是由著名導演韓三平導演的。他拍過的電影基本上都是群星云集,場面震撼!比如:《建國大業(yè)》、《集結號》、《南京!南京!》……《建黨偉業(yè)》也不例外,據(jù)我得知,這部電影有明星100多位!雖然有許多明星都只是露個面而已,但這也讓追星族們大飽眼福了!
《建黨偉業(yè)》主要講了從1911年辛亥革命發(fā)生后一直到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這期間所發(fā)生過的故事和事件,如“五四”運動、巴黎和談、討袁戰(zhàn)爭……這些事件都反映出了當時中國政府的與無能,也反映出了西方列強的兇狠與毒辣。這部電影中我印象最深的片段就是陳獨秀與李大釗先生在北大校園里的激情演講。他們的這段演講既表達了四萬萬中國人心中的想法,又宣傳了共和主義。這為以后中國的和平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看完這部電影我深有感觸,試想:如果當年中國政府不,袁世凱放棄了稱帝夢想,把精力都放在國防上,那日本就侵略不了中國了,也就沒有那么多的中國人民成為戰(zhàn)爭的犧牲品了。但生活中沒有“如果”,一切都還是發(fā)生了。我希望現(xiàn)在的中國政府在發(fā)展上能吸取歷史給予我們的'教訓:不貪,不。這樣才能使中國成為強大的一國。
觀看電影《建黨偉業(yè)》的觀后感作文(篇3)
隨著實習結束的臨近,基本上已經(jīng)沒課了,除了做實習作業(yè)外,我下載了當下的熱播的電影來看,其中《建黨偉業(yè)》讓我重溫了下那個風雨飄搖時代的歷史故事,感受黨建立的來之不易。
要說什么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當屬172位當紅明星的傾情演出,這已經(jīng)創(chuàng)下中國電影史上的奇跡,盡管很多演員的出場時間很短,甚至有的只有幾秒鐘,但他們都非常敬業(yè),不計酬勞,為拍攝好影片盡心盡力,片尾的字幕播放長達5分鐘,可見演員陣容之強大,考慮到影片的時長和節(jié)奏的原因,很多演員戲份最后被刪除,但他們都紛紛表示能夠充分理解。
還有就是影片拍攝的很客觀,充分尊重了歷史,將當時的情形充分還原到觀眾面前,之前會擔心那么多人物的出現(xiàn)會使影片說教化、臉譜化、格式化,但看完后感覺人物刻畫很細膩、很真切,整部影片的歷史講述和人物刻畫都很客觀,展現(xiàn)出那個時期的狀態(tài)和面貌。
整部影片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突出了幾段愛情故事,使影片顯現(xiàn)的更真實、更有人情味,這是以往歷史性題材電影所缺少的,它們更突出的是歷史的厚重感和真實感,蔡鍔和小鳳仙的故事都為此片增色不少。
《建黨偉業(yè)》謳歌了我黨的光輝歷史和豐功偉業(yè),弘揚了那個非常時期黨組織和為國家成立所作出的奉獻和犧牲,通過還原歷史,使當代年輕人對國家的歷史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認識到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希望他們尊重歷史、珍惜現(xiàn)在,發(fā)揚光大中國的偉大精神。
觀看電影《建黨偉業(yè)》的觀后感作文(篇4)
晚上看了一部電影《建黨偉業(yè)》,頗有些感想。
《建黨偉業(yè)》所描寫的這段歷史,是我非常感興趣的一段歷史,也就是俗稱的北洋政府時代,時間從1912年至1928年,在我的大學教科書《中國革命史教程》上是這樣描述這段歷史的:“辛亥革命后出現(xiàn)了一個比較迅速發(fā)展的時期,被稱為民族工業(yè)的‘黃金年代’。這一時期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速度是空前的,輕工業(yè)、重工業(yè)都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新式學校的興建和發(fā)展,國外派遣留學生的增加,出現(xiàn)了數(shù)十萬收過新式教育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成為中國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
教科書總結這段歷史的工業(yè)和經(jīng)濟發(fā)展神速的原因,一是北洋政府頒布的政策有利于經(jīng)濟發(fā)展,二是抵制日貨運動推動了民族工商業(yè)發(fā)展,三是一戰(zhàn)令歐美國家忙于戰(zhàn)爭,放松了對中國的控制。
然而,《建黨偉業(yè)》這部電影對于當年中國的如此驚人的發(fā)展幾乎沒有提及,而是將重點放在抹黑北洋政府,突出袁世凱稱帝等細節(jié),將北洋政府描繪成為近代中國最壞的政府,這種描寫并不太符合事實,北洋政府并不是那么糟糕的政府,恰恰相反,從客觀上看,由于外部的種種原因,北洋政府反而是一個非常民主自由的政府。
觀看電影《建黨偉業(yè)》的觀后感作文(篇5)
觀看了電影《建黨偉業(yè)》之后,我特別地念想一種叫做“理想信念”的東西,一種稱之為“理想的光芒”的東西。
學習中國革命史,我至今還深深記得:“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比欢瑲v史課本,只是提供一些歷史事實,讓人記住一些歷史事件,卻無法給人生動的感觸。《建黨偉業(yè)》通過電影這種現(xiàn)代藝術,以生動的畫面和真切的聲音,引導觀眾走進歷史,跟著革命志士在血雨腥風中奔走,和五四青年一起振臂高呼,跟著孫中山、李大釗、毛澤東等偉人苦苦探求革命的真理和中國的出路,……電影讓我們得以感受那動蕩的年月,和那個時代的人們同呼吸共命運,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上下求索。
這樣生動的教科書應當走進課堂,特別是走進中學和大學課堂,甚至免費為全體民眾放映,因為它真實地再現(xiàn)了中國革命如何選擇了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共產(chǎn)黨是如何誕生的,讓人真正認識到只有共產(chǎn)黨才能救中國的道理。毛澤東、蔡和森、楊開慧……一個個年輕的生命,把青春奉獻給祖國,獻給為民族解放的偉大事業(yè)??粗犞?,無不讓人熱血沸騰,頓生愛國豪情,萌發(fā)革命理想。
五四運動的青年們熱血沸騰,為心中的國族理想而勇敢斗爭的愛國熱情。他們腦海里只要想到能夠救國的辦法便立即行動,而不是只會坐而論道的儒雅學者。為了革命,行動中,他們熱情高漲,他們伸張正義,他們的吶喊聲,聲聲驚天地,撼九州!!“無論是誰,要是敢亡我國家,滅我種族,我們就跟他們血戰(zhàn)到底”、“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我們今天的行動是中國美好未來的先生,所以此刻、今日能夠親身經(jīng)歷這場前所未有的革命我們感到無尚的榮幸和光榮”、“還我主權,嚴懲國賊”、“我們是為四萬萬同胞喊冤”……這些撕心裂肺的呼喊,發(fā)自肺腑的聲音撼動了所有的民眾。頓然,一份激越,憤慨的心情飄然而至!!這是青年們的共鳴啊!這是青年們的狂熱和斗志啊!!
讓我們永遠銘記那些熱血勇敢的青年,永遠懷抱著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以無私奉獻的社會責任感,宣傳民主科學的進步精神,追尋時代潮流,把握時代命運;永遠心系民族命運,心系國家發(fā)展,心系人民福祉,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