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5觀后感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偉大抗疫精神是新時代中國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事實上寫榜樣5觀后感優(yōu)秀范文并不難,我們一起來寫榜樣5觀后感優(yōu)秀范文吧!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關(guān)于榜樣5觀后感優(yōu)秀范文的內(nèi)容,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榜樣5觀后感篇1
此時的你們,應(yīng)該都是和我一樣,滿懷惆悵與希望地坐于窗前。望著窗外,聽著那難得一聞的清脆鳥鳴;望著遠方,祝福著那些奮戰(zhàn)一線的勇士們。
病魔無情,但人間有愛。當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打響之時,我們看到了太多太多的勇士,他們的人生或許平凡、他們的職業(yè)或許普通,但他們精神卻很偉大。他們,擁有著閃耀的靈魂。
逆向而行是他們。當這場戰(zhàn)爭打響之時,他們便已義無反顧的沖在了最前線,面對病魔,他們逆向而行,用他們的柔軟肩膀給病人撐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他們或年老、或年輕,我們看不到他們的臉,聽不到他們的聲音,但我們能夠看到那一身“希望之藍”。那疲憊的身影中透露著堅強,那沙啞的聲音中暗含著溫柔,那濕潤的眼眶中隱藏著希望,那變了容貌的臉頰上書寫著付出。
負重前行的他們,終會在這條逆向之路上沖破障礙,踏出一條康莊大道。
平凡偉大是他們。當這場災(zāi)難來臨之時,我們看到了十幾億炎黃子孫的華夏精神。我們從事不同的職業(yè)、我們擁有不同的地位、我們很平凡,但我們便是他們,平凡中顯現(xiàn)著偉大。丟棄個人物品而帶回幾箱口罩的海外留學生;動用全家力量為醫(yī)務(wù)人員提供飯菜的飯店夫妻;夜以繼日建造醫(yī)院的建筑工人;捐出全部積蓄的拾荒老人。
平凡而又偉大的他們,讓被病魔侵擾的人間充滿著無盡的溫暖。
心懷感恩是他們。當無盡的等待終有回應(yīng)、當昏暗的病房終現(xiàn)陽光、當無聲的落淚終現(xiàn)笑容之時,那顆感恩的種子便在他們心中生根、發(fā)芽、破土、長大,他們感恩家人的不放棄、感恩醫(yī)生的不放棄,讓他們有了走出病房感受陽光的機會。
心懷感恩的他們,讓醫(yī)護人員多了一絲慰藉,也多了一絲希望。
此刻的我們,正在品讀他們的故事,正在感悟他們的靈魂,那一個個閃耀著光芒的靈魂擰成一股繩、攢成一股勁,終會戰(zhàn)勝病魔,走向春天。
榜樣5觀后感篇2
“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難、不懼犧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展現(xiàn)出青春激昂的風采,展現(xiàn)出中華民族的希望!讓我們一起為他們點贊!”一時間抗疫精神傳遍神州大地,而中國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zhàn)中,展現(xiàn)出來的偉大壯舉也被世界看到。
不怕艱苦,乘風破浪。在人民利益面前,在國家和民族面臨巨大考驗時,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不管是“80后”“90后”還是“00后”,毅然決然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用年輕的肩膀扛起了如山的責任。那段驚心動魄的日子,武漢牽動著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年輕的英雄們在抗疫一線傳來的捷報讓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熱血沸騰。方艙醫(yī)院飄揚的國旗;厚厚的防護服上用筆寫上的“武漢必勝、中國必勝”;面對黨旗,在火線宣誓入黨的優(yōu)秀分子;一張張請戰(zhàn)書、一個個紅手印、一聲聲“我是黨員我先上”都是團結(jié)一心跟黨走的鏗鏘誓言,值得點贊。
不畏艱難,逆流而上?;仡櫮瓿跄嵌魏谠茐撼堑娜兆樱h中央果斷決策,一聲令下,武漢按下了暫停鍵、湖北按下了暫停鍵、工廠企業(yè)也都按下了暫停鍵,但醫(yī)務(wù)工者、志愿者、人民解放軍、建筑工人、基層社區(qū)工作者沒有暫停,只有播放、連續(xù)播放、反復(fù)播放。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不管是偷偷瞞著家人,主動申請到武漢的醫(yī)護工作者,還是不畏艱難奔赴一線的志愿者,或是不計報酬,日夜趕工建醫(yī)院的建筑工人,他們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80后”“90后”“00后”。長輩們說:“他們有的還是孩子。”可他們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危難時刻、不畏艱難的信心和決心,值得點贊。
不懼犧牲,揚帆起航。回頭望去,歷史從來都不是溫柔的,多難興邦,正是因為經(jīng)過苦難和風雨,才鑄就了堅韌不拔、頑強不屈、敢于斗爭的英雄的中華民族,才鑄就了風雨同舟、眾志成城、團結(jié)共進的中華兒女,才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汶川大地震時,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說:“感謝曾經(jīng)幫助過我們,為我們伸出援手的人,現(xiàn)在該我們來幫助他們了”;解放軍戰(zhàn)士說:“汶川地震時,我被解放軍叔叔從廢墟救出來后,我就決定長大了要當兵,報效祖國”;疫情來勢洶洶,醫(yī)護人員說:“非典的時候你們保護了我們,今天輪到我們來保護你們”。他們都是青年一代,他們用行動繼承并傳承著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風雨與彩虹同行,面對生死考驗,青年一代愿擔當、敢擔當、能擔當,不畏犧牲,扛起了保護國家、保護人民的責任,值得點贊。
疫情還未完全散去,全球共同抗疫的斗爭還在繼續(xù),復(fù)工復(fù)產(chǎn),推動經(jīng)濟不斷回升的任務(wù)依然艱巨,青年一代要學習和弘揚抗疫精神,自強不息,勇挑重擔,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榜樣5觀后感篇3
20__年的春節(jié),在所有中國人的心里,注定是一個永生難忘的記憶。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讓辭舊迎新的鐘聲更加沉重,人們臉上的那一個個口罩,讓這個春節(jié)倍感冷清。
這個冬天,梅花依然寧靜地開放;這個冬天,藍天依舊明凈如洗;這個冬天的武漢卻非常艱難,全國人民卻非常艱難。在這特殊的日子里,我們謹遵醫(yī)囑,靜靜地待在家中。我們?yōu)槲錆h憂心忡忡,我們?yōu)橹斡±脑龆喽械礁吲d,為武漢的人們牽腸掛肚。
與此同時,有一群人,他們正沖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軀為身后的億萬中國人筑起防護的堡壘,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不眠不休,戰(zhàn)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上的最前沿。他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們是新時代的最美先鋒人物,他們是可親可敬的白衣天使。
在這群人當中,有一位84歲的老院士,叫鐘南山,17年前,這位老院士奮斗在抗非的最前線上,為抗擊非典立下了汗馬功勞。17年后的今天他臨危受命,搭上前往武漢的高鐵,再次前往抗擊疫情的前線;86歲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輪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個病人,他說:“我這輩子,就是為了救人”;73歲的李蘭娟教授,知道國家有難,她毫不猶豫前往武漢,堅定地說出她的誓言:“我打算長期待在武漢,與那邊的醫(yī)護人員一起奮斗!”
這世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有因為人們需要,才有人愿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
雖然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明白他們是為了誰。他們也許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貧窮;他們也許并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們也許并不光鮮,甚至有點卑微,他們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樣模糊,但他們的精神在我心中卻是那樣鮮明;不計生死,不求回報,默默堅守的他們,守護著健康,保衛(wèi)著生命。
普通的我們無法到達正面戰(zhàn)場與病毒作戰(zhàn),我們只能做好我們的后勤工作,不出門,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這是為了不給他們添麻煩,祝愿他們平安早日凱旋。
榜樣5觀后感篇4
冬末春初的這場疫情,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但是在這場看不見敵人的戰(zhàn)“疫”中,孕育并誕生了偉大的“抗疫精神”,有攻堅克難的奮斗與斗爭精神、有積極作為的責任與擔當精神、有充滿信心的樂觀與團結(jié)精神……正是這些“抗疫精神”,才讓疫情形勢出現(xiàn)了積極向好態(tài)勢,而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中國夢同樣需要“抗疫精神”,因此,廣大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干部要把“抗疫精神”融入到基層中,身心皆到基層,奮力書寫心中所向往的“詩和遠方”。
在抗擊疫情中,各級黨委和政府積極響應(yīng)黨中央的統(tǒng)一部署,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持聽從指揮、步調(diào)一致,科學調(diào)度,發(fā)揮了戰(zhàn)斗堡壘作用;各級領(lǐng)導(dǎo)干部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廣大黨員干部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跑在前面、沖到一線,沒有黑白天,工作連軸轉(zhuǎn),發(fā)揚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有的甚至倒在了防控一線,涌現(xiàn)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越是滄海橫流,越見英雄本色。英雄們,踐行初心、勇?lián)姑秘撝厍靶袨槲覀儞Q來歲月靜好,為國家安定、人民幸福作出了巨大貢獻,書寫了輝耀華夏的恢弘史詩,他們的精神賡續(xù)千古、彪炳史冊,滋養(yǎng)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為中華兒女立起了一面永不褪色的鮮紅旗幟,英雄本色永不褪色,抗疫精神永續(xù)傳承。
榜樣5觀后感篇5
“我們之所以贊頌勇氣,是因為人類總是在明知有風險的時候,仍然選擇做我們該做的事。”
,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引發(fā)的肺炎疫情,短短的時間波及全國,空了街道、堵了醫(yī)院。醫(yī)者忙碌的背影如潔白的帕絹,抹去了病患親人焦急的淚水;鐘南山院士鏗鏘有力的指令,安了我們擔憂的心,也深深地感動了我。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從死神手里搶人罷了。護目鏡和口罩在他們臉上留下“最美的傷痕”;密不透風的白色防護服上,寫下激勵的話語。疫情無情,“逆行者”是最溫暖的風景。
謝謝你們,上演最美逆行。謝謝你們,讓更多的人看到這一幕幕,從此身邊有情,心中有光。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舉國上下一盤棋,軍民聯(lián)動共馳援,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zhàn)爭,在全國打響。淄博也不例外,百姓們安守在家,無數(shù)的黨員們堅守在各個小區(qū)防疫勸退點的崗位上,走在控疫防疫的第一線。
一根扁擔,十里寒風。隔離病毒,不隔大愛。2月12日上午7點半左右,一位大叔用扁擔挑著兩箱物品,來到淄博淄川疫情檢查點,放下物品后,轉(zhuǎn)身就走,堅決不留姓名。事后,記者輾轉(zhuǎn)找到了這位大叔,他叫殷長秀,20_年53歲,2月12日早5點40他就從家里出發(fā),用扁擔挑著自家舍不得用的微波爐和一箱寓意平安的蘋果,走了兩個多小時,步行了10多里路,只為讓防疫人員吃上熱乎飯。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菜農(nóng)們起早貪黑,拔出一筐筐新鮮的蔬菜,是給武漢戰(zhàn)役中的人民最懇誠的祝福。數(shù)不盡陌生的好心人,把他人想在前面,為站崗的人們,送去消毒水,送去口罩。是啊,疫情下的中國,是有抬價牟利的商人,是有造假售假的敗類,但是更多的,是讓我們看到中國人的溫暖,在灰暗的大氣中熠熠閃光。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边@場戰(zhàn)“疫”,攜子之手,一道并行,光明在路上,更在不遠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