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觀后感簡短
寫觀后感不僅可以表達我們對電影的感受和見解,還可以提高我們的個人思考和分析能力。優(yōu)秀的《八佰》觀后感簡短是什么樣的?下面給大家?guī)怼栋税邸酚^后感簡短,供大家參考。
《八佰》觀后感簡短篇1
一條蘇州河,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zhàn),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這就是電影《八佰》呈現(xiàn)的畫面,影片一經(jīng)上映票房就破億,它所帶來的并不僅僅是絕望與希望相纏繞所呈現(xiàn)出的一種震撼。更是民族的恥辱與自豪相交雜的心靈撞擊。
《八佰》中的人物并不是單單純純的非黑即白,而是摻雜許許多多的灰色地帶——租界的民眾、起先想要逃跑無意抗戰(zhàn)的士兵、開賭場的大姐等等。他們不是純粹的“黑”,也不是純粹的“白”,他們是等待被“喚醒”的一個個“灰色”的靈魂。他們的“黑”在于放棄抵抗沉迷于眼前的美好幻景,他們的“白”在于愿意為八佰壯士捐物資,在于企盼出現(xiàn)一個嶄新的中國。
“我不能死,我娘還等著我回家呢?!边@是劇中的一個人物端午說過的一句話。由此可見,他們所令人憤怒的“黑”其實是由每個人對團圓盡孝這一期望的“白”所產(chǎn)生的。每個人都有恐懼,每個人的無畏都需要被喚醒。
影片中的蘇州河(吳淞江進入上海市區(qū)后被上海人稱為蘇州河)隔開了租界和四行倉庫,隔開了浮于表面的繁華與令人戰(zhàn)栗的荒蕪。影片中的人物也曾說過:“那邊是天堂,這邊就是地獄?!焙拥倪@岸是“滿目蕭然”,河的那岸卻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這一反差的確讓人心酸與憤怒?!疤焯谩背涑庵廾僚c麻木,“地獄”充滿了不屈與堅守?!疤焯谩笔蔷裆系牡鬲z,而“地獄”承載的卻是我們這一民族的脊梁。
當主動請纓的壯士們一個一個從樓頂無畏躍下引爆自己時,那接連不斷的爆炸聲真正炸醒了河對岸愚昧無知而又麻木不仁的民眾?!皣私匀绱?,倭寇何敢?!焙蜗隳倪@一句臺詞被深深地印在了每一個人的心底。當國旗被升起國民歡呼叫好時,當一雙雙國人的手伸出時,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是真正被喚醒了。
電影中還有一個小細節(jié),那就是日本軍官和謝晉元團長的會面。身騎黑馬的日本軍官和身騎白駒的謝團座無疑是影片中一大沖擊波,黑暗和光明、絕望和希望被巧妙地轉(zhuǎn)化成日本軍官的黑馬以及八佰壯士的白駒。而當河對岸租界的民眾們看到奔馳的白駒時的興奮,既是新奇而更多的則是對希望的渴望,對光明的向往,對中華民族會重新站起來的堅定。
而影片最后在廢墟中踏出的帶著血紅色的傷口的白駒,則意味著中華民族遭受重重磨難,早已千瘡百孔卻仍然充滿希望仍大步昂揚地向未來馳騁而去的中華民族的脊梁。
那匹白駒,它是希望,也是影片中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倉庫的八佰壯士一起,重新燃起中華民族的自豪,塑起中華民族永不屈折的脊梁!
《八佰》觀后感簡短篇2
《八佰》這部電影是一部講述在1937年淞瀘會戰(zhàn)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zhàn)四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zhàn)爭故事。
其中的三個場面令我心中波濤洶涌,熱血沸騰。第一個場面是日軍來臨,他們有防彈盾,組成了一個大盾往倉庫里攻擊,國民黨用槍打不破,他們使用的方法是往自己身上裹炸彈,跳下去犧牲自己,炸了日本人。當時我的眼淚就已經(jīng)繃不住了,嘩嘩的往下流。他們這種舍命為國家的精神,讓我感到由衷的敬佩。當然,有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槍,不敢往前沖的逃兵,也讓我心里對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屑一顧。
第二個場面是他們在第三日的時候。要把中國國旗立起來。當時是國民黨國旗,并不是五星紅旗,當時的國旗是另一個角上是藍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紅色的。他們說:在自己的領土,要立起自己的國旗,不能讓日本人給占領。日本人開著飛機用炮彈掃射他們,那個場面看的我氣憤不已,當紅旗緩緩落下的時候,有一名戰(zhàn)士雖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撐著,他不讓我們的國旗倒下。當時我真的情緒是非常的激動的。他為了自己的國家,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愿意讓國旗倒下。當時租界的對面,中國同胞都在看著他們。那些戰(zhàn)士們說,我們的同胞在看著我們,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我們要好好的守護著他們。
第三個場面就是英租界答應讓國民黨戰(zhàn)士沖向他們那邊兒,但是中途會有日本人用槍或子彈掃射他們。他們中途被射到了好幾個,但是戰(zhàn)士們拼命的往前爬,他們的團座說:“不要戀戰(zhàn),不要回頭。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們每個人都活著?!甭牭綀F座這句話時,我已淚流滿面。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國人,他們是保護我們國家的真正的中國人。說愛國,護國不是口頭上的保護,他們是用行動這樣做的,當時我看到他們這種愛國情懷,不顧一切的往前沖的這種精神的時候,我已經(jīng)泣不成聲。心想是什么樣的人這么偉大,為了我們不顧自己的母父親、孩子就這樣往前沖,只為的是保護我們國家,保護我們的同胞。
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我的口罩已經(jīng)被我的淚水打濕。眼睛都已經(jīng)哭腫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達出來的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不單單只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我們整個國家!我愛中國!中國加油!中華加油!
《八佰》觀后感簡短篇3
戰(zhàn)火綿延,硝煙彌漫,人仰馬翻,血染中華大地······
“東北淪陷了,華北淪陷了,但是現(xiàn)在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老鴰在尸橫遍野的土地上凄慘地叫著,陣陣喘息聲在四行倉庫蔓延·······從而四行倉庫成了最后的希望······
對面是天堂,而我們這兒是地獄,對面租界歌樓的商女在唱戲,對面租界的富家太太在打麻將,對面租界的叫賣聲徹夜未寧·······“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獄唱后庭花。”所有人都迷住了,“快,快,加固南墻防御·······”對面的光照亮這里的夜,相顧無言,卻勝似萬語千言,他們不得不被拉回現(xiàn)實,“我在老家讀過私塾,沒出過縣城,就想看一眼上海長什么樣。”“我就是害怕,我怕我死掉了,死了什么什么都沒有了?!焙芏嗳撕ε轮?,但山河破碎,男兒許國,日本人宣言稱三小時內(nèi)完勝倉庫,可他們奮不顧身綁著炸藥,用自身的重量砸進日方鋼板陣來阻止形成,看到這兒我的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想到現(xiàn)在我們的小康社會都是他們先前在負重前行,他們肩上不止有家庭還有身后幾十萬百姓同胞們。
“明天,我們將接受更猛烈的攻擊”他們決定在第二日一早升上國旗,背水一戰(zhàn)!“寧愿死,不退讓,寧愿死,不投降。”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國旗不倒,只要人在,國旗就不能倒!中華人民就不屈服!“國人皆此,倭寇何敢?”
記得,有一個片段,租界為倉庫送來物資,當時女記者問:“再這樣抵抗下去的意義是什么?”“意義?這里是我們的家!”
“委員長之所以讓你們留守至今,本來就是給西方諸國看的!”洋人們知道這次戰(zhàn)斗中國人根本不可能贏,但他們依舊被國人這種寧死不屈的精神所打動。
他的名字叫“端午”,家人一定有個讓他安康的祈愿,家鄉(xiāng)的晚稻還沒收,他卻永遠留在四行倉庫。家書會泛黃,相片會暗淡,唯有那些曾用生命守護過去,會誓守在時光中,始終榮耀········英雄不死,祖國無殤,故土燃燒,戰(zhàn)士誓衛(wèi)家園。手足同心,共享和平之夢!
勿忘國恥,為國所用!
《八佰》觀后感簡短篇4
我的爸爸媽媽都是很傳統(tǒng)保守的人,從來都不追“星”追“劇”。但今天讓我有點意外。看完了電影《八百》,他們倆都流淚了。尤其是我的老爸,他可是“男兒有淚不輕彈”的代言人吶!可想而知電影的故事有多震撼他感動他。
故事說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zhàn)最后一役。硝煙彌漫,家國失守,上海淪陷在即。國民革命軍88師524團一營以420余人,為迷惑敵人,對外宣稱有800人,史稱八百壯士。在團長謝晉元的率領下,四天四夜抵擋日軍三十多萬人的瘋狂進攻。最后那些平凡如草芥的士兵們,無懼生死,慷慨為國而殤。
媽媽說:“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以來,曾歷經(jīng)千種災厄,萬重苦難。但我們從來都沒有懼怕過,屈服過,我們總是能戰(zhàn)勝一切敵人,一切恐懼,穿越苦難,絕境求生。五千多年以來,中華民族才生生不息。這就是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而我們每一個平凡普通的人也可以是這個偉大民族的火種”。
媽媽的話讓年幼的我震撼又感動!這個國家的武器再弱,也是保護我的。外國的武器再強,也是來侵略我們的。我也是這個國家的一份子,我應該做什么呢?我應該怎么做好它呢?爸爸媽媽,請讓時間給你們看我的回答。
《八佰》觀后感簡短篇5
疫情以來,第一次走進電影院,看了管虎導演的《八佰》。很是慚愧因為這部電影我才知道這場如此慘烈的戰(zhàn)役,這次戰(zhàn)斗中我國實際參戰(zhàn)人數(shù)只有420人,為了迷惑敵人,對外宣稱800人,史稱八百戰(zhàn)士。
當那英演唱的片尾曲《蘇州河》響起,遲遲不愿離開影院,只因想看看很多真實人物介紹,知道他們的名字和籍貫,有的戰(zhàn)士甚至連張照片都沒有留下……
影片盡量給我們還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拍攝場景震撼,拍攝手法巧妙,鏡頭設計總是巧妙從租界記者的望遠鏡內(nèi)轉(zhuǎn)場到戰(zhàn)場,強烈的對比感震懾著每一位觀眾,無論是彩色繁華的租界,灰黑破舊的四行倉庫形成的對比,還是鏡頭的最后,高樓林立的現(xiàn)代大魔都依然挺立的滿布彈孔的大樓舊址。
特別讓人感動的是所有貼近人性的真實表達。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在成為英雄前他們都是普通人,很多角色思想轉(zhuǎn)變非常貼近人性。害怕,想回家,最后無論是正規(guī)軍,雜牌軍,還是游擊隊,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榮譽而戰(zhàn)斗,用謝晉元團長的那句話,是作為種子去叫醒另外的人。
看完影片,心中除了感動佩服,更多的是致敬,致敬那場戰(zhàn)役中犧牲的以及幸存的人們,無論是留下姓名的,還是不知名的英雄,無論是軍人還是平民,你們都是好樣的。
《八佰》觀后感簡短篇6
今天去看了《八佰》,看完后心情既沉重又感動。
在戰(zhàn)爭中,死亡是司空見慣的,但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死亡離我是遙遠的,絕不是我每天要面對的事。所以我對于片中人物的死亡,是不習慣的,心情壓抑的。
戰(zhàn)爭的殘酷可能遠超出我的想象。只是簡單的交火,在短暫的時間內(nèi)就會有大量的傷亡,戰(zhàn)士們在這短暫的時間內(nèi)結束了短暫的生命。死神盤旋在戰(zhàn)場上每個人的頭頂,不論年齡。這讓我想起故事的主角端午和小湖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直面大量的死亡,如果不是戰(zhàn)爭,死亡離他們是遙遠的。但是沒有如果,戰(zhàn)爭無情,或者說是侵略者無情,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死亡之神離他們是如此的近。
正是這種民族團結凝聚的精神讓我感動。畢竟每個人的思想都不一樣。就像面對戰(zhàn)爭,有人沖鋒陷陣,有人臨陣脫逃。但在危難之際,大多數(shù)人的心都在一起:中華民族不亡。這樣自發(fā)的凝聚力讓我感動。
不止于此,每一位在戰(zhàn)爭中盡職盡責的將士都值得我的敬佩。正如片中所說:你們是英雄。他們在保護著我們。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罷了??谷諔?zhàn)爭最終的勝利,離不開他們的犧牲。從短期來看,他們的犧牲毫無意義,國軍連走麥城,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但從長期來看,到了抗戰(zhàn)勝利,便就有了意義。沒有他們的堅持付出,就沒有后來的勝利。后來的后來,也許都不一樣了。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主人。
戰(zhàn)爭早已結束,電影也已結束,但斗爭還沒結束,國際上依然不寧靜。美國帶頭制裁抹黑中國屢見不鮮。弱小不一定挨打,但被打了就一定打不過。只有強大起來,才能盡可能地保護自己,予以還擊。
中國的發(fā)展有目共睹,希望我能見證新時代的到來。
《八佰》觀后感簡短篇7
“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敢尺寸與人,”曾經(jīng)的抗日戰(zhàn)爭為我們烙印下了落后就挨打的道理,《八佰》這個電影也重現(xiàn)了當時抗日的情景。
《八佰》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在1937年東北淪陷之后,日軍進一步侵略上海發(fā)生的事。日軍轟炸上海,除對面的租界外整個上海幾乎都是廢墟,四行倉庫中有八十八軍團,但人數(shù)只有四百多人,租界是一片繁華。晚上,大樓上圍滿了金色彩燈,穿著華麗的服裝,該玩兒玩兒,該吃吃。而四行倉庫卻是破爛不堪,簡直走灰頭土臉,用恰當?shù)脑~就是對面為“天堂”,四行倉庫卻是“地獄”。后來,為了鼓舞對面的同胞共同加入戰(zhàn)斗,不怕艱辛過橋,卻一直受者日軍阻撓。
有一個畫面,就是在人當做炸彈炸敵人時,日軍背著一個鋼板,拿手榴彈和槍都無法打死他們,有勇者,在身上綁炸藥,用自己的性命而換取日軍的死亡,他們的威武在所有人睹目下證實。所有人都是有血有肉有家人的,只為中華人民的勝利不顧一切沖上去,從而在炸彈的爆炸中死去。他們跳下去的那一瞬間是多么的英勇而悲壯!
在日軍開飛機的機槍掃蕩下,為了證實我們中華民族還在,不顧身上的傷口甚至用滿是血的身軀,牢牢的支住國民黨國旗,不讓國旗倒下,對面的租界向我們敬禮、吶喊,我看見他們正咬牙堅持支撐國旗,仿佛那旗桿和旗幟有千斤重,在敵人的暴擊下國旗慢慢倒下。
為了獲取租界四百萬人的支援,四行倉庫的所有士兵冒著槍林彈雨向橋的前方?jīng)_去,身體中彈了,就是爬也要爬出去,滿身是血的士兵在不斷挑戰(zhàn)自己的耐力,只為沖出去!
《八佰》這部電影讓我們懂得了只有不怕犧牲,團結一心才可攻無不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