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2024觀后感
觀后感可以作為一種交流的媒介,讓觀眾與朋友、家人、老師等分享自己的觀影體驗和感悟。怎樣寫奪冠2024觀后感?這里提供奪冠2024觀后感分享,供大家參考。
奪冠2024觀后感篇1
女排精神就是中國精神,什么是女排精神,什么是中國精神,帶著疑問我觀看了《奪冠》。
因工作性質(zhì),沒能走入影院去感受電影本身的魅力,但是《奪冠》的精神一直牽引著我看到凌晨一點,中間自己也會感動流淚,也會緊張??赐曛螅m是半夜,我卻久久不能入眠。
年輕的郎平因為有目標,不斷的突破自己;中年的郎平又因為情結(jié),不斷的貢獻自己。郎平代表一個時代,一個女排的時代;女排代表一種精神,一種中國精神。能吃苦,不服輸,不放棄,團隊意識,這是我理解的女排精神。
我們常說我們是君樂寶人,什么是君樂寶人,就像女排一樣,他是一種精神,君樂寶精神就是敢想、敢干、堅持。從女排的堅持到君樂寶的堅守,都是初心不變,從女排的痛苦訓(xùn)練到君樂寶的梯隊建設(shè),都是重生前的涅槃,從郎平對女排的變革到君樂寶的創(chuàng)新,都是順應(yīng)時代,突破自己。
在所有的努力下,團隊是我們的基礎(chǔ),沒有一個人的成功是長久的,沒有任何一種成功是屬于個人的,需要團隊協(xié)作,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在同等的條件下,團隊的配合是我們通往成功的階梯。
奪冠,奪的不僅是冠軍,奪的更是對中國人的認可;就像我們君樂寶做奶粉,我們不僅是在做奶粉,我們是在做中國制造。
奪冠2024觀后感篇2
有一種驕傲,叫中國女排;有一種精神,叫女排精神!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1981年以前中國女排從來沒有拿到過世界冠軍,連中國男排都看不起她們,但她們并沒有放棄,每天都在教練的嚴格要求下堅持艱苦訓(xùn)練,一顆顆豆大似的汗珠從臉頰流過,手上、腿上有一道又一道的傷痕,這一切都是為了1981年和日本女排爭奪冠軍。比賽那天,中國女排用自己的努力和辛苦換來了中國女排有史以來的世界冠軍。眾多中國人在一臺電視機前面為她們歡呼歌唱國歌……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生死攸關(guān)的中巴大戰(zhàn),幾代女排人歷經(jīng)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奮力拼搏,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傳奇。
電影中有個叫郎平的角色,人稱鐵榔頭,是“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她背負著國人重振國風(fēng)的期望,一次次帶領(lǐng)中國女排站上世界之巔。她有著60歲的年齡,80歲的骨頭,人們都說她從脖子上到腳下沒有一塊骨頭是好的。郎平的人生分為三個階斷:1981年她和隊員一起打敗了“東洋魔女”日本女排;2008年她移居美國,以美國女排教練的身份在北京奧運會打敗了中國女排;在2013年她辭退了美國教練的工作,返回到中國做女排教練,最后以3:2,戰(zhàn)勝了巴西女排。
我看完了這部電影后,受益匪淺。第一是我覺得我們在學(xué)習(xí)上就要具有女排精神,不要因為學(xué)習(xí)上有一丁點兒挫折就放棄。特別是郎平,時時刻刻為了祖國的榮譽,她半個人生,中國的字眼占據(jù)了一半。第二是我們要像中國女排幾代運動員一樣團結(jié)同心、無私奉獻。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體的力量才是強大的,我們要學(xué)會團結(jié),才能發(fā)揮整個集體的最強力量!
總言而之,中國女排是我們大家學(xué)習(xí)榜樣!
奪冠2024觀后感篇3
今天,在班里看了《奪冠》,真的感受到了什么是“女排精神”,還和女排隊員一起緊張,一起高興,“感同身受”一詞真是我發(fā)揮到了極致。
影片一開始,80年代的女排國家隊的隊員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職位,尤其是老國家隊的隊長,她是出了名的“要球不要命”,膝蓋軟骨的磨沒了,這個時候還給她的膝蓋來了個特寫,只見她膝蓋流出的血已經(jīng)滲出了護膝。
后來,這就80年代的中國女排打贏了日本隊,其中便有我們現(xiàn)在的郎平教練。再后來郎平教練去了美國。一次中美對戰(zhàn),恰好是郎平教練和“自己”曾經(jīng)的陪打教練(現(xiàn)在也是主教練)各自帶隊。然而,郎平教練怕的不是自己會輸,而是會贏。
而不幸的是中國隊輸了,但是郎平教練卻成了“萬人唾罵”的對象。不久,她辭去了美國女排主教練的工作,重新回到了中國女排又成為了主教練。
郎平教練改革了中國女排,增加了主攻手,還向全國各地招人。關(guān)心女排隊員的身體……甚至還詢問隊員“你愛排球嗎?”然后,兩三個人離開了國家隊。想到這兒,我覺得我也該問問我自己“我所做的一切,我都熱愛嗎?喜歡嗎?”
中國隊站巴西時,所有人都覺得中國隊必輸,直到2:2平時,我為國家隊隊員們捏了把汗,的比分達到14:13時,全班所有人都緊張地注視著屏幕,因為巴西還有一分就追平了,我們還有一分就贏了……最終,中國隊以3:2贏得了奧運會冠軍!
喜歡這部電影里這么一句話:鷹可能摔到雞都不低,但雞永遠飛不到鷹那么高?!睕]錯,如果你夠好,就不會怕跌落,如果你不夠好,那就永遠不是最好。
奪冠2024觀后感篇4
有很多看過的電影我都忘記了,但有一部電影是給了我很大激勵的,那就是在這個月初爸爸帶我和妹妹去影院看的電影《奪冠》。
《奪冠》主要講的是女排精神。這部影片講述了以郎平為主的中國女排,在20世紀80年代團結(jié)一致、努力奮斗、敢打敢拼、勇于奉獻,終于為祖國奪得了五連冠的巨大榮譽的經(jīng)過。又講述了郎平退役以后當了教練,在中國女排屢次失敗后,郎平勇于承擔(dān)責(zé)任,帶領(lǐng)中國女排再次走向輝煌的經(jīng)過。
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郎平教練帶領(lǐng)中國女排去巴西里約熱內(nèi)盧參加奧運會的過程。當時中國女排已經(jīng)連輸了好幾場,如果再輸一場就會被淘汰。在比賽的前一天晚上,新女排的年輕隊員們,自發(fā)組織了會議,一起討論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一起討論怎么樣才能打贏這場比賽。在那一天晚上,她們也真正懂得了女排精神。第二天,她們在比賽中努力拼搏,相互配合,奪得了勝利。在之后的幾場比賽中連續(xù)奪得了勝利,最終獲得了冠軍。
通過這部電影,中國女排精神激勵我要團結(jié)一致,努力奮斗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我一定要在以后的學(xué)習(xí)生活中努力學(xué)習(xí),不怕苦,爭取不斷進步。
奪冠2024觀后感篇5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zhàn)斗、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其具體表現(xiàn)為:扎扎實實,勤學(xué)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jié)戰(zhàn)斗,刻苦鉆研,勇攀高峰。她們在世界排球賽中,憑著頑強戰(zhàn)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蟬聯(lián)世界冠軍,為國爭光,為人民建功。她們的這種精神,給予全國人民巨大的鼓舞。國務(wù)院以及國家體委、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lián)、全國學(xué)聯(lián)和全國婦聯(lián)號召全國人民向女排學(xué)習(xí)。從此,女排精神廣為傳頌,家喻戶曉,各行各業(yè)的人們在女排精神的激勵下,為中華民族的騰飛頑強拼搏。
團結(jié)協(xié)作、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終代代相傳,極大地激發(fā)了中國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為我們在新征程上奮進供給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女排人,身體力行地傳承著“女排精神”。正因為這種精神的薪火相傳,讓大家敢于期待來年在東京奧運會的女排賽場上,再次迎來升國旗、奏國歌的榮譽時刻。
女排精神曾被運動員們視為刻苦奮斗的標桿和座右銘,鼓舞著他們的士氣和熱情。更關(guān)鍵的是,它因契合時代需要,不僅僅成為體育領(lǐng)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強烈地升華為民族面貌的代名詞,演化成指代社會文化的一種符號。它一向與女排的得失、沉浮緊緊聯(lián)系在一齊,并成為評價中國女排的最難以割舍的標準。
女排精神之所以備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種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強敵、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遠遠比“五連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國人。
郎平看來,中國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難贏,也竭盡全力。昨日,她更新了“女排精神”的內(nèi)涵: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有團隊精神,踏踏實實,做好工作。
隊長朱婷認為,“女排精神”就是傳承,從最早的5連冠輝煌延續(xù)至今,“女排精神”的實質(zhì)沒有變化,新一代隊員一向在豐富內(nèi)涵,一齊努力,永不放棄。
張常寧認為,新時代的“女排精神”就是,哪怕只剩1%的機會,也要100%地努力。
奪冠2024觀后感篇6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zhàn)斗、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其具體表現(xiàn)為:扎扎實實,勤學(xué)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jié)戰(zhàn)斗,刻苦鉆研,勇攀高峰。她們在世界排球賽中,憑著頑強戰(zhàn)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蟬聯(lián)世界冠軍,為國爭光,為人民建功。她們的這種精神,給予全國人民巨大的鼓舞。國務(wù)院以及國家體委、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lián)、全國學(xué)聯(lián)和全國婦聯(lián)號召全國人民向女排學(xué)習(xí)。從此,女排精神廣為傳頌,家喻戶曉,各行各業(yè)的人們在女排精神的激勵下,為中華民族的騰飛頑強拼搏。
團結(jié)協(xié)作、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終代代相傳,極大地激發(fā)了中國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為我們在新征程上奮進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女排人,身體力行地傳承著“女排精神”。正因為這種精神的薪火相傳,讓大家敢于期待來年在東京奧運會的女排賽場上,再次迎來升國旗、奏國歌的榮譽時刻。
女排精神曾被運動員們視為刻苦奮斗的標桿和座右銘,鼓舞著他們的士氣和熱情。更關(guān)鍵的是,它因契合時代需要,不僅成為體育領(lǐng)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強烈地升華為民族面貌的代名詞,演化成指代社會文化的一種符號。它一直與女排的得失、沉浮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并成為評價中國女排的最難以割舍的標準。
女排精神之所以備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種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強敵、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遠遠比“五連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國人。
郎平看來,中國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難贏,也竭盡全力。昨天,她更新了“女排精神”的內(nèi)涵: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有團隊精神,踏踏實實,做好工作。
隊長朱婷認為,“女排精神”就是傳承,從最早的5連冠輝煌延續(xù)至今,“女排精神”的實質(zhì)沒有變化,新一代隊員一直在豐富內(nèi)涵,一起努力,永不放棄。
張常寧認為,新時代的“女排精神”就是,哪怕只剩1%的機會,也要100%地努力。
奪冠2024觀后感篇7
電影《奪冠》,主要展現(xiàn)了中國女排自1981年首次奪冠至里約奧運會重新奪冠經(jīng)過的艱辛歷程。
電影從是個世紀八十年代到2016年,將近有40年,我國的女排事業(yè)大起大落,女排曾被全世界人刮目相待,也曾被全世界人質(zhì)疑,朝笑,漫罵。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美大戰(zhàn),一方主教練是當年的代打教練,另一方美國主教練竟是郎平,這也是最后美國獲得冠軍的原因之一,雖然結(jié)果我們得了亞軍,但也因此像滑鐵盧一樣,一蹶不振,連世界杯上場機會都沒有了。
一直的失敗并不代表女排放棄了,沒有名譽在身,但是女排那“球可以輸,但人不可以輸”的女排精神仍在,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小組賽輸?shù)囊惶ず?,在最后的淘汰賽上,面對著世界第一,還是東道主的巴西隊,女排并沒有放棄,因為放棄了,就什么都沒有了。最后的比賽結(jié)果直接逆轉(zhuǎn)未來,3比2險勝,之后的比賽上,相繼打敗了美國,塞爾維亞,時隔12年,終于獲得冠軍。
四十年的中國女排,經(jīng)歷成功與失敗,她們勝不驕,敗不餒,永不言敗,這就是女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