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端的詩_張伯端代表作
張伯端(983年-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字平叔,號(hào)紫陽、紫陽仙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北宋臺(tái)州天臺(tái)(今屬浙江)人,自幼博覽三教經(jīng)書,涉獵諸種方術(shù)。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張伯端的詩,來欣賞一下吧。
張伯端的詩_張伯端代表作精選篇1
朝代:宋朝|作者:張伯端
用將須分左右軍,饒他為主我為賓。
大凡臨陣休輕敵,恐喪吾家無價(jià)珍。
張伯端的詩_張伯端代表作精選篇2
朝代:宋朝|作者:張伯端
我不異人,人心自異。
人有親疏,我無彼此。
水陸飛行,等觀一體。
貴賤尊卑,首足同己。
我尚非我,何嘗有你。
彼此俱無,眾泡歸水。
張伯端的詩_張伯端代表作精選篇3
朝代:宋朝|作者:張伯端
饒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拋身卻入身。
何似更兼修大藥,頓超無漏作真人。
張伯端的詩_張伯端代表作精選篇4
朝代:宋朝|作者:張伯端
不識(shí)玄中顛倒顛,爭(zhēng)知火里好栽蓮。
牽將白虎歸家養(yǎng),產(chǎn)個(gè)明珠似月圓。
謾守藥爐看火候,但看神息任天然。
群陰剝盡丹成熟,跳出凡籠壽萬年。
張伯端的詩_張伯端代表作精選篇5
朝代:宋朝|作者:張伯端
先把乾坤為鼎器,次摶烏兔藥來烹。
既驅(qū)二物歸黃道,爭(zhēng)得金丹不解生。
張伯端的詩_張伯端代表作精選篇6
朝代:宋朝|作者:張伯端
玄珠有象逐陽生,陽極陰消漸剝形。
十月霜飛丹始熟,恁時(shí)神鬼也須驚。
張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號(hào)紫陽、紫陽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臨海(今屬浙江)人。自幼博覽群書,學(xué)貫古今中外,涉獵諸種方術(shù)。曾中進(jìn)士,后謫戍嶺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說此仙人即為劉海蟾)授道,后著書立說,傳道天下。
北宋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仙逝,飛升前留有《尸解頌》一首:“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靈妙有,法界通融”。
張伯端與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賢真人薛式、泥丸翠虛真人陳楠、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被奉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為: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鐘離權(quán)、純陽帝君呂洞賓、純佑帝君劉海蟾、輔極帝君王重陽)。
張伯端的詩10篇_張伯端代表作
張伯端的詩_張伯端代表作精選篇7
朝代:宋朝|作者:張伯端
安爐立鼎法乾坤,鍛煉精華制魄魂。
聚散氤氳為變化,敢將玄妙等閑論。
張伯端的詩_張伯端代表作精選篇8
朝代:宋朝|作者:張伯端
人人盡有長(zhǎng)生藥,自是愚迷枉擺拋。
甘露降時(shí)天地合,黃芽生處坎離交。
井蛙應(yīng)謂無龍窟,籬鶠爭(zhēng)知有鳳巢。
丹熟自然金滿屋,何須尋草學(xué)燒茅。
張伯端的詩_張伯端代表作精選篇9
朝代:宋朝|作者:張伯端
一陽才動(dòng)作丹時(shí),鉛鼎溫溫照幌帷。
受氣之初容易識(shí),抽添運(yùn)用且防危。
張伯端的詩_張伯端代表作精選篇10
朝代:宋朝|作者:張伯端
敲竹喚龜吞玉芝,鼓琴招鳳飲刀圭。
近來透體金光現(xiàn),不與常人話此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