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
寫讀書筆記可以促進學(xué)習(xí),因為它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yīng)用所學(xué)的知識。小編給大家分享《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參考,方便大家參考《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怎么寫。
《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篇1
《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之一,想必大家都讀過吧!《水滸傳》里的人物有魯達(魯智深)、武松、宋江、柴進、李逵……
《水滸傳》里的魯達,武藝高強,粗武鋼勇,他的武器是兩把斧子。而且他十分愛吃狗肉。甚至有一次,魯達要鎮(zhèn)關(guān)西把十斤精肉和十斤肥肉剁成肉末。十斤骨頭斬成細末。鎮(zhèn)關(guān)西明白魯達來學(xué)自己晦氣。不愿干,魯達便把兩包肉末朝鎮(zhèn)關(guān)西砸了過去。鎮(zhèn)關(guān)西惱羞成怒,抄起剔骨尖刀,刺向魯達,魯達逃到街上。鎮(zhèn)關(guān)西追來,魯達就順勢按住他的左腳把他踢倒。
魯達踏住他胸脯罵道:“你一個操刀屠戶,竟然稱鎮(zhèn)關(guān)西,欺侮金家父女!今叫你嘗嘗俺的拳頭!”只一拳,就把鎮(zhèn)關(guān)西打得出氣沒有進氣了。
武松是一個硬漢,大家最熟悉他的故事,例如武松打老虎。這一天,武松搖搖晃晃上山,見一塊大青石,便在那大石上休息了一會,這時忽有狂風(fēng)刮來。武松心疑,又聽得背后撲的一聲,回頭去卻見一只吊眼白額大蟲,已落在背后!武松急忙一閃,閃到了老虎背后。大蟲見沒撲著武松,便前爪一搭地下,猛吼一聲,把虎尾一甩,武松又閃到了一邊。武松等老虎再次吼時,雙手掄起哨棒,盡全身力氣一棒擊去,不料打折了旁邊的樹杈,哨棒一截兩半。大蟲咆哮,再次撲來,武松丟了半截棒,赤手空拳就勢按著虎頭。武松把老虎頭直往土里按,又舉起拳頭猛擊“大蟲”頭部,終于把“大蟲”打癱了。
李逵是沂水縣人,再戴宗手下當小牢子?!墩婕倮铄印肥且粋€很好的例子。李逵那天路過樹林子,忽見有人涂黑了臉,拿了兩把板斧喝令留下買路錢。李逵喝道:“你是什么人敢攔老爺去路?”那人說是“李逵”。李逵大笑,操起樸刀去戰(zhàn)假李逵,假李逵擋不住想逃,屁股已挨了樸刀,李逵搶前一步踏住那老家伙胸脯說:“老爺才是黑旋風(fēng)!”然后挺著胸脯走了。
讀了《水滸傳》這部長篇小說,我仿佛認識了108個梁山起義的綠林好漢。從中讓我感受到了:我們一定要學(xué)那些正直、行善的人,不能學(xué)那些專橫跋扈、欺善怕惡的人。劉備說得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篇2
不必說宋江和小旋風(fēng)柴進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說武松漂亮的醉拳,吳用的足智多謀。單說天真爛漫的李逵,他頗有些野,一身魯莽莊稼漢和無業(yè)游名的習(xí)氣,動不動就發(fā)火,遇事不問青紅皂白,總是一說二罵三打。結(jié)果不是吃虧就是后悔,但是卻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愿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
《水滸傳》引用一句廣告詞,那是“男人的世界”,但其中并不是沒有女人。最有名的幾個恐怕是潘金蓮,王婆,閻婆惜,潘巧云,再者就是顧大娘,母夜叉孫二娘,一丈青。前四人可謂從古至今都是反面教材。三個女人,三個奸夫淫婦的事情,施耐庵卻寫的各不相同活靈活現(xiàn)。
首先出場的是閻婆惜。古語云:有其女必有其母。閻婆不是一盞省油的燈,為了報答葬夫之恩,同時為女兒找個好靠山,把女兒嫁給一個黑矮的“國家小公務(wù)員”——宋江。女兒在她手中只是挨的下半輩子的東西,看她對宋江的那句話:“是誰挑撥你?我娘兒倆個下半生就靠押司”明明白白說出了她的心計。閻婆惜與張三私通,她怎么能不知道。只是見宋江有月余不來,恐斷了衣食之路,才硬拉宋江來會閻婆惜。且看她纏著宋江的那段話就知道她的手段了。因此,施耐庵稱其為“老虔婆”,其實恰當。
現(xiàn)在來說說千古名人潘金蓮。她被迫嫁給一個“三寸丁,枯樹皮”的武大郎,況且還是呆子一樣的人,那幸福自然毫無可言,又有那王婆和西門慶聯(lián)合設(shè)計,怎么能不入套,至于后來殺武大郎,那也是騎虎難下,說到這,我對那王婆是恨之入骨,只為那么一點錢,就拆散他人夫妻,又害人性命??墒?,她察言觀色的本領(lǐng)你不得不佩服。單說給西門慶的茶,便知道耍起計謀,先是酸梅湯,往后是和合湯,再來是“濃濃的點兩盞姜茶”,再后來便是“寬煎葉八茶”。再看她為西門慶謀劃如何得到潘金蓮,“從一分光,一直說到十分光?!焙髞淼氖聭B(tài)也是按她的計劃一步一步實現(xiàn)的。接著再看她設(shè)計怎樣處置武大郎的,一條一條說得有條有理。也多虧她是女人,若是男人,有她這般謀略和心態(tài),恐怕又會有一個奸臣了。
至于潘巧云,我不想說太多,因為我對她沒有半點同情之處,其父是個善良的人,其夫是個忠義之人,她卻是如此,實在令人不齒!
至于一百零八將里的三位女杰,都是英雄人物。我想,作者寫她們只是點綴而已,或是像男人一樣,殺人放火,打家劫舍,像男人一樣生活,說不定還是希望男女平等思想的最早啟蒙呢!
《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篇3
這一回主要講了洪信請張?zhí)鞄燆?qū)除瘟疫,然后一意孤行放走妖魔的故事。
讀了這一回,我不禁想,水滸傳中的一百單八將怎樣會和妖魔有關(guān)呢這未免太牽吧。難道是作者施耐庵也具有迷信思想嗎或者這只是引用了一個民間傳說嗎反正,我覺得這一回合讓人有點不解,讓人覺得似乎水滸的故事只是瞎編的而已,使可信度大打折扣。
在這個故事中,主要介紹的人物是洪太尉。在作者的眼中,洪太尉是一個固執(zhí)的人,他不聽別人勸告,非得揭去符咒,結(jié)果放出了妖魔。從作者的描述中,我們能夠看出作者對張?zhí)具@個人是有偏見的。正是因為張?zhí)静恍琶孕挪艑?dǎo)致了災(zāi)難性的后果,同時我們也能看出施耐庵思想中的'一些迷信色彩。
雖然是偏見,可是張?zhí)镜墓虉?zhí)和自負是要不得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要克服這種心理,要謙虛謹慎,不管什么事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和提議,以免犯下大錯。
《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篇4
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本好書,而我心中的那本好書就是《水滸傳》。
《水滸傳》與《西游記》《三國演義》《紅樓夢》并稱“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書中生動形象地再現(xiàn)了宋代農(nóng)民起義發(fā)生、發(fā)展和失敗的全過程,還通過精彩的描述,讓我們知道造成農(nóng)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朝廷的腐敗、封建統(tǒng)治的黑暗,民不得不反。
水滸“一百零八將”里,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智多星”吳用和“花和尚”魯智深這一文一武兩個形象。軍師吳用自從上了梁山,就一直為眾位兄弟出謀劃策:《智取生辰綱》中,他設(shè)計用藥把楊志他們迷倒,輕而易舉地就把梁中書送給蔡太師的金銀財寶奪走,看了實在大快人心,要知道,那可是梁中書從老百姓那兒搜刮而來的不義之財;潯陽樓上,宋江因喝醉酒寫了莫須有的“反詩”而被抓入獄,押到刑場正要斬頭時,又是吳用領(lǐng)人喬裝打扮舍命劫刑場,才把宋江從“鬼門關(guān)”里給救了出來。
再說魯智深,單單“倒拔垂楊柳”的神力就已經(jīng)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雖說他過于直率和魯莽,有時候腦筋轉(zhuǎn)不過來,總是喊打喊殺,但他能夠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他聽說金氏婦女被鎮(zhèn)關(guān)西欺負時,義不容辭“拔刀相助”,三拳結(jié)果了賣肉的鄭屠,為民除了害。因為殺了人(盡管是個壞人),官府通緝他,他迫不得已離開渭州,躲到五臺山避難,要不是為了別人,他何以至此?
這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身上都有這樣的共同點,那就是“忠”和“義”。他們除惡懲奸,替天行道,絕不背叛,這讓我想起了秦檜等賣國賊,他們與梁山好漢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雖然書中不少人物是虛構(gòu)的,但在我心里,他們都是響當當?shù)蔫F漢子,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篇5
《水滸傳》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nóng)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它形象地描繪了農(nóng)民起義從發(fā)生、發(fā)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nèi)在歷史原因。
近日,我讀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全書以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為題材,描寫了各階層人士在奸臣當?shù)赖谋尘跋卤槐粕狭荷剑瑥木哿x壯大到因受招安而失敗的過程,塑造出李逵,武松,林沖,宋江等一系列各具個性特征的英雄人物形象,書中的一個個精彩故事都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作者施耐庵在小說中塑造了108位個性鮮明的英雄好漢形象,我最喜愛的就是景陽岡上的打虎英雄------武松,武松酒后打虎的故事是家喻戶曉,他那種知難而進,英勇無畏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武松喝了十八碗“出門倒”,店家叫他住一晚再過,他擔心店家想謀財害命就走了,武松將哨棒綰在肋下上到岡子來,當他又看見了“三碗不過岡”而這是一張印信榜文時,他讀后確信岡上有虎,想退回酒家又怕人恥笑,想了一會,說道:“怕什么!且只顧上去看怎地!”可見他倔強豪爽毫不退縮。他走了一會酒力發(fā)作,正打算放翻身體歇息一下,卻聽得亂樹背后撲地一聲響,跳出一只吊睛白額大蟲來……武松一一躲過老虎的撲,掀,剪三般招式,在哨棒打斷后,又提起鐵錘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將老虎打死才下山,武松的這種有勇有謀,不怕困難,聰明過人多么值得我們敬佩!想成為英雄,想成就事業(yè),我們要學(xué)習(xí)他那種精神。
我從這本英雄傳奇小說中看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虎虎生氣的英雄好漢,了解了中國古代的更多歷史,尤其是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更值得我們贊頌,這確實是一本耐人尋味的好書。
《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篇6
“各無異心,生死相托,替天行道,保國安民,若有存心不仁者,天地不容,神靈滅頂?!薄端疂G傳》
“死去無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痹┟鞒?,世事黑暗,病態(tài)張狂。這亂世之中一舉人因替窮苦之人辯冤糾枉辭官起義,卻因領(lǐng)頭人居功自傲,親信佞臣疏遠忠良,憤然浪跡江湖,與世隔絕。
在這樣一種狀態(tài)下,懷著滿腔的熱忱與悲憤,施耐庵遇到了同樣處境的知己羅貫中,開始了水滸傳的創(chuàng)作。
可能你會驚嘆,這不過是從民間搜集來的故事性強的小說罷了,憑什么躋身中國四大名著?這可不是空有虛名啊,你看他描寫水功了得的浪里白條:“那人把竹篙一點,雙腳一蹬,那條船便像箭似的劃向江心,兩只腳把船只一晃,便船底朝天,兩人全落入水中?!保包c”,“箭似的”,“一晃”,寫出了張順的靈活敏捷。相反,你再看陸地上稱霸的“黑旋風(fēng)”:李逵大怒,脫下布衫,雙手一架,早搶了五六條竹篙在手,好像扭蔥一般扭斷了。”這“扭蔥一般”,讓施耐庵傳神的文字功底深入人心。當然我讀這作品也常會有疑議:如文中“妖術(shù)”一次在吳用口中頻繁出現(xiàn);如“武松打虎”那一章膾炙人口的故事,那吊頸白額大虎當時又饑又渴,躍起必高人數(shù)米,武松是怎樣在醉酒的情況下抓住它頭上的皮毛把它硬摁下去呢?我也知道武松的勇猛好戰(zhàn),但這段佳話在人民口中可漸漸成了神話。
事實上施耐庵是在愁家,愁國,愁天下的煩躁下能寫出如此傳神,把各種故事、人物個性融合地天衣無縫,在當時的文化水平來說已能鶴立雞群了。我常常會努力想像魯迅一般從他濃重的筆墨中看出一些詞來。魯迅從教科書里看出了滿是“吃人”的詞,而我從施耐庵的書中看出滿是“胸懷”的氣魄。那一幕幕細到每一個動作的打斗讓人俯首稱妙;那“及時雨”宋江喜歡結(jié)識英雄好漢,仗義疏財,對有本事的人無論貴賤都好好款待,以此名揚四海的胸懷和后文不記前仇,善心待人的性格和親密和氣的領(lǐng)導(dǎo)氣概都像極了施耐庵自己,我想每一個在寫人物文學(xué)的時候,都會或多或少的體現(xiàn)出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在創(chuàng)建人物屬性的時候,都會出現(xiàn)自己的影子,而宋江就是施耐庵憧憬的、那個如己所愿的、能得到用武之地另一個的影子吧。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quán)涤?。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宋江揮筆一書,揮出了如此“落草為寇”的氣概,如此曇花一現(xiàn)卻現(xiàn)得轟轟烈烈的梁山好漢。
《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篇7
今年寒假,我看了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小時的零碎記憶在一頁頁紙中被重現(xiàn),記憶也隨之深刻起來。當合上最后一頁時,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心靈久久地被那一個個英雄豪杰所震撼著,感動著。
在這昏暗迂腐,官官相護的年代,無數(shù)好漢被處處欺壓。但亂世出英雄,在無法忍受的情況下,他們義聚梁山泊,匯成了一股連朝廷也不敢忽視的勢力。在一次次征戰(zhàn)中,他們?yōu)榱肆x,救出兄弟,卻也沖為了朝廷眼中的最大賊。在幾經(jīng)波折下,朝廷招了安,讓他們四處奔波掃平其他勢力,但結(jié)果卻是,在百經(jīng)沙場后散的散,死的死,就如同一部戲完結(jié)后的慘淡收幕。
那一個個個性鮮明的角色印我的腦海,揮之不去。急公好義的宋江,智慧多謀的吳用,豪邁大力的魯智生,武藝高強的林沖等等,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
他們是天上108位星辰,來到人間替天行道。他們豪氣沖天,為了兄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在宋江的帶領(lǐng)下,他們濟世救民,顛覆了我們心中所謂的"義"。何為真正的義,誰也說不清。但他們卻說明了一點善、正即義,民心所向即義。他們用自己的義,反對朝廷的腐朽。
但當他們實力達到頂峰時,宋江卻不顧反對要朝廷招安即使有義,卻依然要顧到忠。不是所有義都是大逆不道,也不是所有忠都不能與義并存。也是他們四處征伐,掃滅那些本與他們同道的賊。從那一刻開始,故事就發(fā)生了戲劇性的扭轉(zhuǎn)。即使如此,朝廷依然是朝廷,它永不會為了你一點戰(zhàn)功,而天真地以為你以忠順。所以,當他們得勝歸來時,硬生生地拆散了他們。
直到現(xiàn)在,我依然為他們的結(jié)局而感嘆。但轉(zhuǎn)念一想,覺得又能怎樣呢?或許那已是最好的結(jié)局了。那個時代成就了他們,卻也毀滅了他們。但到最后,他們的情也依然存在,想起吳用、花榮隨宋江自殺,我眼中便盈滿了淚水。
在書的世界中,我忘記了時間,只是為那一個個故事感嘆,在書的世界中,我忘記了空間,任思緒隨那些好漢心神往之。
書,帶著我的靈魂在一點一滴中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