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島詩詞大意
賈島有個堂弟法名叫無可,也是詩人。當(dāng)時兩人一道出家。賈島耐不住寂寞,殺了回馬槍;而無可仍在合掌向釋。賈島還俗時曾有約,將來仍出家,可一落塵網(wǎng)便被裹住。無可寫詩提醒他,不要忘約。賈島說,我怎么能忘啊? “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馁Z島詩詞大意,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賈島詩詞大意【篇1】
朝代:唐朝|作者:賈島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翻譯/譯文
十年辛苦勞作,磨出一把利劍,劍刃寒光閃爍,只是未試鋒芒。
如今取出,給您一看,誰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實告我。
注釋
劍客:行俠仗義的人。
霜刃:形容劍鋒寒光閃閃,十分鋒利。
把示君:拿給您看。
賈島詩詞大意【篇2】
朝代:唐朝|作者:賈島
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
債多平劍與,官滿載書歸。
邊雪藏行徑,林風(fēng)透臥衣。
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
譯文
你曾經(jīng)就任西畿縣縣令,三年下來,馬不生膘。為償還高筑的債臺,只好把佩劍賣了,任滿還鄉(xiāng)時,也僅僅是滿載車書而歸?,F(xiàn)在冒著邊關(guān)風(fēng)雪遠(yuǎn)游朔方,衣衫單薄,難御寒風(fēng)。此去就住在靈州的一個角落,每日早上可以聽到報曉的號角,平時也沒有什么客人來往。
注釋
⑴明府:唐人對縣令的尊稱。靈武:即靈州(治所在今寧夏靈武縣)。
⑵宰:主管。西畿縣:唐長安西邊的一個縣。
⑶“三年”句:這句說,鄒明府為官清廉,在任三年連騎的馬都沒有吃肥。
⑷“債多”句:這句說,為償還高筑的債臺,只好把佩劍賣了。“債多平劍與”,《嘉靖寧夏新志》等寧夏地方志作“債多憑劍與”, 此從《全唐詩》本。
⑸“官滿”句:這句說,官滿卸任后,只有書籍了。
⑹曉角:古代軍中報曉的號角。
賈島詩詞大意【篇3】
朝代:唐朝|作者:賈島
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
筆硯為轆轤,吟詠?zhàn)鼢憬帯?/p>
朝來重汲引,依舊得清冷。
書贈同懷人,詞中多苦辛。
翻譯/譯文
①轆轤:用手動絞車牽引水桶自井中汲水的提水工具。
②縻綆:繩索。 陳三立《江行雜感》詩之一:“中宵鐙火輝,有涕如縻綆?!?/p>
③同懷人:即志同道合之人。
賞析/鑒賞
這首詩首聯(lián)“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敝苯又赋鲆豢诰绻麤]有了水,固然是廢井;倘若有水而無人汲,也依然是廢井。詩人從這個角度比喻作詩。頷聯(lián)“筆硯為轆轤,吟詠?zhàn)鼢憬??!敝械摹肮P硯”、“吟詠”互文見義,皆指創(chuàng)作活動。轆轤是汲取井水的起重裝置,即在井上樹立支架,上裝可用手柄搖轉(zhuǎn)的軸,軸上繞繩索,系上水桶,搖轉(zhuǎn)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汲取井水。縻綆即井繩,與前轆轤意思相同,都是借汲水的過程,喻指作詩時思緒飛動的狀態(tài)。那么,既然天天要作詩,詩思會不會枯竭呢。作者認(rèn)為不會,正如從井里汲水一樣,雖然每天都汲,可是“朝來重汲引,依舊得清冷”,給人的感覺仍是全新的。
這首詩的尾聯(lián)“書贈同懷人,詞中多苦辛。”點(diǎn)明該詩是贈給“同懷人”,同時賈島是中唐苦吟詩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盡管他曾說過“言歸文字外,意出有無間”(《送僧》)一類的話,但落實到作詩上,卻從無“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的氣韻,而總是在費(fèi)盡心思地雕章琢句,仿佛是要通過“漸修”得到作詩的真諦。這種詩的藝術(shù)風(fēng)格,聞一多先生在《唐詩雜論·賈島》一文中也作過論述:“賈島同時代的人,初唐的華貴,盛唐的壯麗,以及最近十才子的秀媚,都已膩味了,而且容易引起一種幻滅感。他們需要一點(diǎn)清涼,甚至一點(diǎn)酸澀來換換口味?!鄙亢蜕揭暗那寮庞钠Ь团c“清涼”和“酸澀”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而通過苦吟的手段來達(dá)到這一境界又是一些才氣一般卻又希望有所作為的詩人的較好方法。所以,前人認(rèn)為晚唐五代是賈島的時代不無道理。《唐摭言》卷十曾記載了晚唐李洞尊崇賈島的事跡:他鑄賈島的銅像,經(jīng)常手持念珠念賈島佛。如知道誰喜歡賈詩,他就手錄賈詩贈之,并再三叮嚀說:這無異于佛經(jīng),應(yīng)該焚香而拜。李洞的做法雖有些極端,但足以說明賈島詩的獨(dú)特風(fēng)格對晚唐五代詩人的深刻影響。綜上所述,就不難看出該詩尾聯(lián)中的“多苦辛”。
賈島詩詞大意【篇4】
朝代:唐朝|作者:賈島
數(shù)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
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終夕,邊烽不過秦。
蕭條桑柘處,煙火漸相親。
翻譯/譯文
譯文
幾里遠(yuǎn)就能聽到凄寒的水聲,山區(qū)人家居住分散沒有近鄰。
怪禽從曠野上傳來聲聲鳴叫,昏慘的落日驚恐過路的行人。
一彎新月未得照徹漫漫長夜,邊關(guān)的烽火并沒有越過三秦。
遠(yuǎn)處幾棵蕭條的桑柘樹外面,裊裊炊煙漸覺與人相近相親。
注釋
⑴寒水:此指清冷的流水。唐杜牧《泊秦淮》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p>
⑵山家:山野人家。唐杜甫《從驛次草堂復(fù)至東屯茅屋》詩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飯射麋新。”四鄰:周圍鄰居。漢劉向《列女傳·周主忠妾》:“主聞之乃厚幣而嫁之,四鄰爭娶之?!?/p>
⑶怪禽:此指鴟鸮(chīxiāo)一類的鳥。啼:后省略“于”字。曠野:空闊的原野。《詩經(jīng)·小雅·何草不黃》:“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p>
⑷恐:此處為使動用法,使……驚恐。行人:出行的人?!豆茏印ぽp重己》:“十日之內(nèi),室無處女,路無行人?!?/p>
⑸初月:新月?!稑犯娂で迳糖o一·子夜四時歌春歌五》:“碧樓冥初月,羅綺垂新風(fēng)。”終夕:通宵,徹夜。唐杜甫《八哀詩·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操紙終夕酣,時物集遐想?!?/p>
⑹邊烽:邊境上報告戰(zhàn)事的烽火。唐沈佺期《塞北》詩之一:“海氣如秋雨,邊烽似夏云。”秦:指今陜西南部一帶。
⑺蕭條:此處為稀疏之意。漢揚(yáng)雄《羽獵賦》:“羨漫半散,蕭條數(shù)千里外?!鄙h?zhè):此處用本意,桑木與柘木?!抖Y記·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無伐桑柘,鳴鳩拂其羽,戴勝降于桑?!?/p>
⑻煙火:指炊煙,泛指人煙?!妒酚洝ぢ蓵罚骸疤煜乱蟾?,粟至十馀錢,鳴雞吠狗,煙火萬里,可謂和樂者乎?”
賈島詩詞大意【篇5】
朝代:唐朝|作者:賈島
倚杖望晴雪,溪云幾萬重。
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
卻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鐘。
翻譯/譯文
譯文
獨(dú)倚竹杖眺望雪霽天晴,只見溪水上的白云疊疊重重。
樵夫正走回那白雪覆蓋的茅舍,閃著冷光的夕日步下危峰。
野火燒燃著山上的蔓草,煙烽斷續(xù)地繚繞著山石中的古松。
我走向返回山寺的道路,遠(yuǎn)遠(yuǎn)地,聽見了悠揚(yáng)的暮鐘。
注釋
1.白屋:以白茅覆蓋的屋,貧者所居。
2.危峰:高聳的山峰。
3.石松:石崖上的松樹。
4.卻回: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