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詩人鄭板橋的詩詞
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子時,鄭板橋出生,其時家道已經(jīng)中落,生活拮據(jù)。三歲時,生母汪夫人去世,少時隨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橋讀書。至八、九歲已在父親的指導下作文聯(lián)對。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清朝詩人鄭板橋的詩詞,來欣賞一下吧。
清朝詩人鄭板橋的詩詞(精選篇1)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丞相紛紛詔敕多,紹興天子只酣歌。
金人欲送徽欽返,其奈中原不要何!
清朝詩人鄭板橋的詩詞(精選篇2)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老樵夫,自砍柴。捆青松,夾綠槐。
茫茫野草秋山外,豐碑是處成荒冢,
華表千尋臥碧苔。墳前石馬磨刀壞。
倒不如閑錢沽酒,醉醺醺山徑歸來。
清朝詩人鄭板橋的詩詞(精選篇3)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
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
清朝詩人鄭板橋的詩詞(精選篇4)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老書生,白屋中;說黃虞,道古風。
許多后輩高科中,門前仆從雄如虎,
陌上旌旗去似龍,一朝勢落成春夢,
倒不如蓬門僻巷,教幾個小小蒙童。
清朝詩人鄭板橋的詩詞(精選篇5)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春蘭未了夏蘭開,萬事催人莫要呆;
閱盡榮枯是盆盎,幾回拔去幾回栽。
鄭板橋(原名鄭燮,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清朝學者、書畫家、“揚州八怪”代表人物。
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至山東范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后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鄭板橋集》等。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jié)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早歲艱辛
鄭板橋(30)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子時,鄭板橋出生,其時家道已經(jīng)中落,生活拮據(jù)。三歲時,生母汪夫人去世,少時隨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橋讀書。至八、九歲已在父親的指導下作文聯(lián)對。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十四歲又失去繼母郝夫人[1][2]。乳母費氏是一位善良、勤勞、樸真的勞動婦女,給了鄭板橋悉心周到的照顧和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成了鄭板橋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十六歲從鄉(xiāng)先輩陸種園先生學填詞。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十歲左右考取秀才。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娶妻徐夫人。是年秋鄭板橋首次赴北京,于漱云軒手書小楷歐陽修《秋聲賦》。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至真州之江村設(shè)塾教書。[3]
清朝詩人鄭板橋的詩詞(精選篇6)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盆畫半藏,蘭畫半含。
不求發(fā)泄,不畏凋殘。
清朝詩人鄭板橋的詩詞(精選篇7)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幾家活計賣青山,石塊堆來錦繡斑。
薄暮回車人半醉,亂雅聲里唱歌還。
清朝詩人鄭板橋的詩詞(精選篇8)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賣得鮮魚二百錢,糴糧炊飯放歸船。
拔來濕葦燒難著,曬在垂楊古岸邊。
清朝詩人鄭板橋的詩詞(精選篇9)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國破家亡鬢總皤,一囊詩畫作頭陀。
橫涂豎抹千千幅,墨點無多淚點多!
清朝詩人鄭板橋的詩詞(精選篇10)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此是幽貞一種花,不求聞達只煙霞。
采樵或恐通來徑,更寫高山一片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