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400字
我們偉大的祖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按照古代的傳統(tǒng)說法,從傳說中的黃帝到現(xiàn)在,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期間流傳有許多的神話,歷史故事等。 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400字”,歡迎閱讀與借鑒!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400字(篇1)
暑假里,媽媽給我買了一套書,書名叫《中華上下五千年》,這套書講述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從盤古開天地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還描述了許多成語故事的由來,如老馬識途、四面楚歌、約法三章、破釜沉舟、三顧茅廬等。
《中華上下五千年》分為上、中、下三冊,我看的是上冊,主要寫了關(guān)于古代王朝的更替,描寫了許多足智多謀的人物,有曹操、諸葛亮、劉備、項羽、毛遂等。
這本書不僅人物寫得好,故事也很不錯哦,有的驚心動魄、有的感人肺腑、有的回味無窮。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蔡倫發(fā)明造紙術(shù)。有一天,蔡倫與幾個小太監(jiān)來到城外游玩,他心事重重地在岸邊走著,忽然眼睛一亮,走到溪邊蹲著不東了。小太監(jiān)們都奇怪地圍攏過來,只見蔡倫手里捧著濕濕的、破破爛爛的、像棉絮一樣的東西發(fā)呆。大家都以為蔡倫傻了,把這破玩意兒當寶貝。農(nóng)夫告訴他這個漂在河里的樹皮、爛麻、破漁網(wǎng)什么的,長時間被水沖呀、泡呀形成的?;氐綄m里后,蔡倫就開始不斷的實驗和制作,他挑出樹皮、破麻布、舊漁網(wǎng)等放進一個大水池里泡,過了一段時間后,他再讓工匠把侵泡過的原料撈起,放進石臼中攪拌,直到它們成為漿狀物,然后再把這黏糊糊的東西挑起來,等干燥后就變成了紙。人們?yōu)榱思o念蔡倫這項偉大的發(fā)明,把這種紙叫做“蔡候紙”。讀了這個故事不僅讓我了解了造紙術(shù)的由來,還讓我明白了很多發(fā)明都是從現(xiàn)實中得到啟發(fā)的,我們要善于觀察,開動腦筋。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400字(篇2)
《中華上下五千年》是由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學家林達漢爺爺寫的。他把寫歷史故事當成一次對“新語文的嘗試和舊故事的整理”,這一句話說的真是一點也不錯——把用古文描寫的歷史故事編成簡單易懂的兒童文學,使我們少年兒童了解歷史故事時不用去閱讀枯燥的歷史書籍,可以直接閱讀簡單易懂《中華上下五千年》,讓我們的閱讀歷史變的容易起來了。
在這本書里描寫了古老、神奇的神話故事、也描繪了一幕幕悠久的歷史故事,在這本書中記載了許許多多有趣的事,一直從炎黃時期直至清朝,特別是書上記載的許多能人異士故事與戰(zhàn)爭故事更是讓我們引人入勝,許多想了解歷史的我們一個豐富我們少年兒童歷史知識大海機會。
那許許多多的故事,介紹了無數(shù)在歷史上無數(shù)有名的人和事,給了我們一個和歷史交流的平臺,使我們豐富了自己的學識,也使我們對歷史有了更加豐富的了解。
我覺得,對歷史故事的了解不能少。因為它能使我們炎黃子孫可以對我們這一個有著悠久歷史中華民族有著更加豐富的認識、了解。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400字(篇3)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擁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我為了探求、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便翻開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感慨萬千。
這本書記錄了中國五千年的風風雨雨,上迄三皇五帝的遠古時期,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歷史皆有史,一以貫之,詳細的展現(xiàn)在了我們面前,讓讀者明白,中華民族這五千多年,是如何走過來的。這本書與我另外一本偉大的史書《二十五史》不同的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是以故事為主,人物為輔,而《二十五史》是以人物傳記為主,故事為輔。這本書中,最讓我記憶憂新的事是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皇位的事。當年齊國無君,在外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連夜趕回做王。路上,公子糾手下管仲用箭射了公子小白,小白倒地了。而公子糾一行來到齊國時,公子小白已當上了齊桓公(王)。
原來,那箭正中小白的鐵腰帶上,小白沒有受傷。后來他們搶先回了國。我也要像公子小白一樣隨機應變。我最佩服的人是黃帝和蚩尤。先說黃帝。他在自己生命的一百一十歲里,打敗了炎帝,打敗了蚩尤,終于統(tǒng)治了全國。而且確定了中國的版圖。最終,他在今張家口市涿鹿縣也就是他打敗蚩尤的黃帝城下葬,終年一百一十歲。
再說蚩尤。蚩尤雖然在涿鹿之野被黃帝打敗,但他這個九黎族的首領被殺后,天下因蚩尤被殺而大亂,可見人們對其尊敬。后來,他被封為戰(zhàn)神。最終,葬于張家口市逐鹿縣塔寺村。中國有這么偉大的歷史。今后,我要努力學習,不愧為一個炎黃子孫。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400字(篇4)
寒假里,媽媽給我買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這套書。牛老師說過:“看書講究細致,而那些動漫。影像卻很粗獷,你體會不到當時的情景,讀書時那貼切的語言,與那些好詞好句讓我們很有體會,應該先看書?!毕肫鹆伺@蠋煹脑挘野研∫粝淠米?,(我有一個電子版的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裝在我得小音箱里)津津有味的讀起來。
這是我又一次地抱起這套書,俗話說:“好書讀百變。”這一次我又深一層地理解中國文明五千年的歷史與發(fā)展,一個個朝代的開創(chuàng)崛起,衰落滅亡,一個個曲折動人的故事中經(jīng)歷的一個個畫面,幾經(jīng)曲折。原來聽說的的簡單情節(jié)中竟然有這么多的細節(jié),這時我明白了:原來辛苦讀書得來才是最好的,而這套書給我的不只是提點,更多的是感受與贊嘆。
我贊嘆管仲。張良等人的治國才干,是他們讓國家興旺;我贊嘆白起呂蒙等人的有勇有謀。所向披靡,用自己的生命保衛(wèi)國家;而我更贊嘆的是高漸離。荊軻那些為民族而流血的英雄,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有一個賢明的君主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復讀歷史,讓我明白了華夏兒女的祖先戰(zhàn)火紛飛的生活與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你們大家要多讀歷史喲!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400字(篇5)
我國已經(jīng)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了,這本書追隨歷史發(fā)展軌跡,觸摸五千年文明脈搏,講述了我國五千年的巨大變化。記得五年級學的一首“朝代歌”內(nèi)容是: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tǒng)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打開《上下五千年》的目錄。發(fā)現(xiàn)《上下五千年》就是按照“朝代歌”的順序?qū)懙?。在這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的輝煌與成就,也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苦難與挫折,數(shù)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歷史的長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在《上下五千年》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千百多個生動的小故事,和一張張精美的小插圖。如在“朝代歌”里有兩個唐。讀完之后才明白原來不是“唐”,是“唐堯”或稱為“陶唐”。第二個唐字我明白是唐王朝。
在《上下五千年》中,我最喜歡秦朝的許多故事和故事中的英雄豪杰了。如秦始皇壓迫秦朝百姓去修長城,才有了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的故事。我也痛恨秦二世。后來的各個朝代為了抵抗外敵也在修建長城。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的萬里長城。
全書用嚴謹、簡潔的文字勾勒時代背景,介紹歷史常識,使我們更了解那歷史。不僅如此,書中的小插圖也惟妙惟肖。那些精彩的彩色插圖和文物圖片,全面而直觀地展現(xiàn)社會風俗和歷史面貌,讓我們又進一步地了解了那源遠流長的中國文明史了!
《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后感400字(篇6)
這學期,我們開始讀《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了。這是一部把偉大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書,也是影響人們深遠知識的百科全書。我從中知道了遠古時代距今約有170萬年了。我們也學習了幾篇,我最喜歡《黃帝戰(zhàn)蚩尤》這一篇。
我了解到了最早的衣服和文字是怎樣產(chǎn)生的。當年黃帝有一個妃子嫘祖,發(fā)明了養(yǎng)蠶和繅絲,她教人們把絲制成衣服,古代的絲綢衣服就這樣出現(xiàn)了。
黃帝從小十分聰明,能通百事,斷曲直是非。他把一些事情都用符號記錄下來,再總結(jié)歸納在一起,就成了最早的文字。
黃帝還進行了兩次大戰(zhàn)。第一次是黃帝和神農(nóng)氏,第二次黃帝和蚩尤,因為黃帝受到萬民擁戴,從而有些沾沾自喜,給蚩尤造成了可乘之機在涿鹿這個地方,黃帝的士兵亂成一團,東奔西逃最后請來了天女幫忙才打敗了蚩尤。以后勤于政務、兢兢業(yè)業(yè),和忠貞不二的炎帝共同勞動、和睦相處,逐漸形成了漢族的前身——華夏民族,所以我們被稱為炎黃子孫。
我還知道了一定要團結(jié)友愛,互相幫助。俗話說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難折斷,這個深刻的道理,我謹記于心。我們一定要團結(jié),團結(jié)了才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