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讀書筆記300字
寫讀書筆記可以幫助人們更快地找到所需信息,輔助研究?!犊匆姟纷x書筆記300字怎么寫,這里給大家分享《看見》讀書筆記300字,供大家參考。
《看見》讀書筆記300字篇1
《看見》“看”到了,在看不見的角落里,被家暴的婦女,被歧視的同性戀者在哭泣。他們是“弱勢群體”,也是“我們”。
開始之前,先講講弱勢群體是什么。王小波曾說,所謂弱勢群體,就是有些話沒有說出來的人。就是因為這些話沒有說出來,所以很多人以為他們不存在或者很遙遠。百度上對它的解釋是被邊緣化的人群。
長久以來,弱勢群體在人們心中也就是那幾個模樣:農(nóng)民工,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幼童,婦女……但在我心里,這個群體是所有人。這個群體沒有性別,沒有年齡。
書中描述的飽受家庭暴力摧殘的女性是弱勢群體。可現(xiàn)實生活中,飽受家庭暴力摧殘的,亦不僅僅是女性。或許你曾聽過“男子因忘記買雞腿被妻子捅死”這條看似不可思議的新聞。而這條新聞評論下,多數(shù)網(wǎng)友表示“這男的還有用沒?”“你要是老老實實,你老婆至于嗎?”“懦弱!”……而這并不是個案,那條新聞下的評論也代表了大多數(shù)人的心態(tài)。在這樣的情景下,男性在家庭中,也是一類弱勢群體。他們所應(yīng)對的不僅僅是肉體上的傷害,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暴力,也更難維權(quán)。
舉這樣一個例子,是為了說明弱勢群體并不局限于男性,女性。而是指被邊緣化的人群,被忽視的人。我心里并不愿意這樣稱呼,因為我明白,或許有一天,或許是此刻,我將成為他們。作為外來務(wù)工子女的我若是與那些大城市里的孩子相比,我可能是他們眼中的“弱勢群體”,但若是我與那些留在鄉(xiāng)村的孩子相比,他們是我眼中的“弱勢群體”。
在看不見的地方,在數(shù)不盡的比較中,這個社會誕生了無數(shù)的“弱勢群體”,但我們的態(tài)度不應(yīng)當是憐憫,不應(yīng)當是忽視,更不應(yīng)當是歧視。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像對待自我一樣,給予他們尊重,就是關(guān)注他們,不要再讓他們游離在社會邊緣。我們需要做的很多:健全制度,完善法律,制定規(guī)則……我們需要做的也很少:平等相待,伸出援手。
《看見》讀書筆記300字篇2
世界上不該有歧視,尤其是關(guān)于感情?!}記
同性戀一向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許多人不想接觸它,甚至恥于談?wù)撨@個話題,在文章中有一段對話被人們所熟知——
“我問張北川:‘我們的社會為什么不接納同性戀者?’”
他說:‘因為我們的性文化里,把生育當做性的目的,把無知當做純潔,把愚昧當?shù)滦校哑姰斣瓌t?!?/p>
在過去就連婚姻的目的也是為了繁殖后代,而同性戀被認為是傷風(fēng)敗俗,違背道德倫理,一旦哪家被發(fā)現(xiàn)有同性戀者,其當事人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他所在的家族也會被貼上違反道德的標簽,從此世代都抬不起頭。在那時,感情是性的附屬品,大多數(shù)人都是被父母包辦婚姻,他們沒有自由,像個牽線木偶,臉上被刻著呆板的笑容,而一個同性戀者的出現(xiàn),往往會掀起軒然大波,更何況他們被賦予著“患者”的名頭。
“感情應(yīng)當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tài)度,而不是一個器官對一個器官反應(yīng)?!?/p>
前不久在與母親的一次散步中,我提出同性戀的話題,她毫不猶豫地說這是違背道德的事情,是不合理的,她是決然不會理解的這件事情的。正當反駁的話語即將蹦出嘴時,我咽了回去,似乎規(guī)規(guī)矩矩、結(jié)婚生子的思想已經(jīng)在他們的心里根深蒂固了,我無法改變?nèi)魏问虑?。還有一次與同齡人交談,她大方地說到,只要彼此相愛,為何不可,感情是兩個人內(nèi)心的觸動,無關(guān)性別。而在文章中也有談到,”一個人對性和愛的態(tài)度,不在于男男、女女、男女,只在于這個人本身。讀過文章后,我有點明白,為什么老一輩人不愿意理解同性戀,或者說是不敢理解,因為一旦他們認可了就意味著他們過去苦心經(jīng)營的世界觀崩塌了,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所以他們選擇了拒絕。
而同樣在不久前,臺灣經(jīng)過“同婚專法”,成為亞洲首個允許同性婚姻的地區(qū),并與七天后正式實施,且舉辦了全亞洲第一場同性婚禮。對此,有一句評論使我深受感觸:不贊同,不反對,互不影響,如果幸福,那便祝福。我認為,這是對待同性戀的最佳態(tài)度,如果不贊同,也請不要反對,只需互相尊重即可。
“不思慮未來,不懼于回憶,無所謂對錯,更無懼流言,只望此刻的我,手牽眼前的你,沉醉深愛的你我,幸福眼前的路?!?/p>
我們一向在流淌著,最終會相溶在一齊。
《看見》讀書筆記300字篇3
她們,是家庭中的受害者,是艱難生存的女人,是渴望一縷光亮的迷路人。
安華忍了二十年的痛,化為了丈夫身上二十幾刀。沉默的她,深受家庭暴力的影響,內(nèi)心的小獸渴望解脫,在一刀刀下去時,小獸掙脫桎梏,一聲接一聲地尖叫。
小豆說丈夫讓她太痛,她痛得失控,讓丈夫倒在了自我的棍子下。沉默的她,忍受不了丈夫?qū)胰藗兊膫σ嗳淌懿涣硕嗄陙碜晕业膫?,舉起了棍棒,讓自我尖叫然后失常。
燕青害怕丈夫掐死女兒,她說她別無選擇,舉槍結(jié)束了罪惡。沉默的她,哪怕懷孕仍受著丈夫施加的暴力,所生的孩子不合丈夫意,丈夫試圖把孩子殺掉,她只能大膽一次,心里尖叫著舉起了槍。
她們的沉默,都在自我舉起武器時,開始尖叫。她們是女性鏈上脫節(jié)的部分,家庭暴力給她們帶來的創(chuàng)傷,是巨大的,也是難以彌補的。
由于農(nóng)村與城市發(fā)展的不平衡,農(nóng)村婦女大多沒受過教育,唯一學(xué)到的可能是以前的落后思想,所以使她們成為了沉默的個體,少有反抗精神??墒悄呐吕斫膺^教育的家庭亦會有家暴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因而影響家暴出現(xiàn)的因素十分多,能夠是小時候的陰霾,能夠是低下的素質(zhì),能夠是所謂的大男子主義……
《沉默在尖叫》這篇讓我看到了社會上的部分女人深受家暴的影響,不得不或是無意識地采取了“以暴制暴”的方式與施暴者抗衡。她們自入了“家庭”這么一個社會單位后,便是在艱難存活,整日擔(dān)驚受怕,文章中幾乎每個被施暴者都認為那個自我舉起武器殺死施暴者的那天自我將命不久矣,她們或是為了家人,或是為了自我,幾年或十幾年的沉默中她們最終尖叫,發(fā)出了自我的聲音。
當今,仍有許多家庭有著家暴的現(xiàn)象,被施暴者有苦難言,她(他)們沒有方法保護自我,也不明白該怎樣尋求幫忙,柴靜寫道“在中國,一個男人仍然能夠打一個女人,用刀砍她的手,用酒瓶子扎她的眼睛,用槍抵住她的后背,強暴她的姐妹,毆打她的孩子。他甚至在眾人面前這樣做,不會受到懲罰——只因為他是她的丈夫?!倍嗝纯尚?,也多么可悲,似乎在我們的社會上,女性就必須要被家庭束縛,對丈夫言聽計從,只能做沉默的個體。正因為這樣落后的思想,導(dǎo)致了更多家庭的杯具。也由此可見,在我國,對家庭暴力的預(yù)防或懲戒這一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并不完善或是懲治力度并不大,仍有欠缺。
“家庭是最小的社會單元,門吱呀一聲關(guān)上后,在那里人們?nèi)绾蜗啻?,多少決定了一個社會的基本面目?!蔽覀儾灰屪晕业某聊谧罱K迫不得已時尖叫,應(yīng)對家庭暴力,我們都該勇敢應(yīng)對,沒有什么是沉默能解決得了的,也沒有什么是暴力解決得了的,僅有在合法的道路上,用法律制服施暴者,才能讓自我在家暴的漩渦中慢慢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