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作文山海情觀后感
《山海情》沒有跌宕起伏,沒有故作煽情,而是在“雞飛狗跳”中講述扶貧故事,以點帶面地將整個扶貧工程的宏偉藍圖徐徐鋪展開來。那么你知道《山海情》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五年級作文山海情觀后感,希望你喜歡。
五年級作文山海情觀后感(篇1)
農(nóng)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發(fā)展壯大村黨組織,重中之重是要選好帶頭人?!渡胶G椤分旭R得福作為村支書,人雖然年輕但卻是整個吊莊戶的主心骨。他由最初勸說村民吊莊移民,到為全村通電不斷奔波,再到后來帶領村民學習種植雙菇技術,并冒著丟“烏紗帽”的危險,解決雙菇滯銷問題。馬德福的一系列決定讓我們看到了干部的責任和擔當,他事事以群眾利益為上,有困難會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真正做到了為人民服務?,F(xiàn)實基層工作中,我們經(jīng)常會感慨有些村子一線工作開展不力,其實關鍵還是帶頭人偏軟,責任心和擔當?shù)挠職馊笔У母础F鋵?,只有多一些“馬德?!币粯拥膸ь^人,多從群眾角度思考,走實群眾路線,增強責任心和擔當?shù)挠職?,如此才能獲得群眾的廣泛認可和支持,基層黨組織的腰桿也才能真正硬起來。
“征途漫漫,唯有奮斗”,劇中的女主角水花,她有著中國傳統(tǒng)女性的溫柔,在那個窮苦的年代,父親僅僅因為婆家有一頭驢就逼迫她嫁給自己不愛的人,后來丈夫又因意外癱瘓在床。命運雖不公,水花卻依舊不失勇敢和剛毅,她說服丈夫,用木板車子拉著丈夫和女兒走了七天七夜,整整四百多公里地,主動去了“玉泉營”,以自己柔弱的身軀撐起了整個家,并積極學習種植雙菇技術,把剛柔并濟的女性力量演繹得生動十足。水花的精神力量能打動觀眾,也正是因為它是現(xiàn)實生活中脫貧工作里的真實縮影。脫貧必先扶志,貧困戶要想實現(xiàn)長效脫貧,摘掉貧困的“帽子”,政府扶持僅僅是一方面,還要將“輸血”變?yōu)椤霸煅保耶敽退ㄒ粯赢敗爸鲃用撠毜谝蝗恕辈抛羁少F。面對任何難題,從“實”處著手,不等、不靠、不要,丟掉守舊觀念,不怨天尤人。像“拓荒?!币粯尤^斗,去不斷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如此才能繪就我們神州大地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奉獻是什么?“奉獻”是劇中白老師在村民溫飽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也要對教育有“一個都不能少”的堅守。奉獻,是為響應國家號召對口支援寧夏的福建干部群眾們,他們用無私的鼓勵和付出,帶動寧夏的勞務輸出、招商引資,開啟了寧夏人民的美好新生活。奉獻,是來自老一輩的人民群眾的執(zhí)著堅守,正如劇中移民搬遷的目的地玉泉營,并非一片已建成的樂園,而是一塊等待鄉(xiāng)親們自己去開荒拓土、從零建設的新家園,涌泉村吊莊戶們靠的是自力更生,墾荒、挖水渠、種樹,一步一個腳印地在飛沙走石的土地上去開拓自己心中的家園,開拓祖國的美好河山。春去秋來,他們一生的堅守就是一種精神豐碑,他們?yōu)閲液腿嗣駥⒀稽c一滴地流干,這種奉獻的精神,傳遞了社會的正能量,更應成為今天的我們基層工作人員不斷努力的風向標。
五年級作文山海情觀后感(篇2)
他不愛多言,但事事都能看到他。脫貧攻堅有他,解決矛盾有他,發(fā)展產(chǎn)業(yè)有他,疫情防控有他。樸實是他,高尚也是他。他是四川省廣元市鐘嶺村第一書記李書記,在我跟他對話中,我深受啟迪。
“李書記,你現(xiàn)在既是第一書記又要代村書記的工作,壓力大嗎?”
“要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不要畏懼壓力,壓力即是動力?!崩顣浾f道。
鐘嶺村是一個貧困村,村干部結構偏老齡化,群眾思想保守,產(chǎn)業(yè)發(fā)展滯后。下半年,因村支部書記身體狀況欠佳,請假在外看病。多方考量之下,暫由李書記全面主持鐘嶺村工作。幫扶工作和脫貧攻堅的重擔全都壓在了肩上。在他的努力下,兩處居民點建成,成為新農(nóng)村建設的典范;東西部扶貧協(xié)作項目圓滿完成,初步建成了520畝筍用竹產(chǎn)業(yè)園和200畝藤椒特色園,帶領大家積極探索出“竹下雞”“藤椒雞”循環(huán)種養(yǎng)殖、長短結合的優(yōu)質(zhì)集體產(chǎn)業(yè);1200平米養(yǎng)牛場建成后,尋找業(yè)主進場養(yǎng)牛,通過收取租金的方式來壯大集體經(jīng)濟收入;鼓勵老百姓發(fā)展戶辦小庭院,原本周邊荒廢的土地,也種起了蔬菜,圍起了雞圈。10月,村委會院壩里開起了熱鬧的分紅大會。鐘嶺村于整村脫貧。
“李書記,這次有政策,像你這種情況可以申請回去啊!”
“脫貧任務還沒完成,我的身體情況我清楚,放心吧?!?/p>
李書記因身體原因,每次吃主食前都需要打針才能進食。在駐村期間,也時常因為工作忙,導致飯沒吃到點上,生病住院過幾次。本想著借著這次可以申請回去的政策,勸說他。剛開口就被阻止了,沒有人能拗得過他執(zhí)拗的性格。我們都知道他放不下在這里的貧困戶,放不下身上的脫貧擔子。舍小家顧大家,周末休息日也總能看到他在村里忙里忙外。他認為,只要我們先干起來,群眾才能跟上。
“李書記,這次捐款,大家差不多都是捐的100——200元表示心意,你跟大家差不多就可以了?!?/p>
“不了,他們在前線冒著生命的危險,我們至少是安全的,能夠幫點忙是應該的?!?/p>
大年初二,李書記即刻到村履職。在疫情防控初期,一方面口罩難買,另一方面群眾不重視,不戴口罩攢堆堆烤火、聊天現(xiàn)象常見,甚至還有不聽招呼走親訪友的。對此,李書記帶著村干部、工作隊員分別挨家挨戶打招呼。同時李書記又是北廟鄉(xiāng)所有村中第一個組織捐款的,李書記自身既要供養(yǎng)女兒上大學,還住著公租房,捐了1000元。截止3月10日,李書記組織鐘嶺村共捐款7120元,支持疫情前線工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中國,有280多萬駐村干部、第一書記身在一線,爬山路、迎風雪、戰(zhàn)貧困。李書記是百萬人中的一個,在扶貧路上我看到了他“最美的模樣”,老百姓信他、敬他、愛他!
五年級作文山海情觀后感(篇3)
心系扶貧“山海情”
熱劇《山海情》以寧夏閩寧鎮(zhèn)為時代背景,講述了九十年代西海固地區(qū)的基層人民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在福建省對口幫扶之下,不斷克服困難,挑戰(zhàn)困難,將希望的種子灑向這片愛得深沉的土地,終將“黃沙戈壁”建成“塞上江南”的故事。全劇以樸實無華的鄉(xiāng)村情感勾勒出人物形象,多條故事線并行的敘述方式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濃重的地方方言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讓人深深感受到跨越山海,真情不變的情感。
因為真實,所以動情。最真實的往往是最打動人心的,它沒有刻意的修飾,只是將原本發(fā)生的故事原汁原味呈現(xiàn)出來,通過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故事,講述那個年代背景下所發(fā)生的事情。對于生活在美好生活中的我們,通過電視里的畫面是難以想象那條件惡劣地區(qū)的艱難困苦,只有到了哪里,曬了辣毒的太陽,吹了冷干的烈風,感受了零下的嚴寒,才知扶貧干部的艱難不易。正是如此真實的呈現(xiàn),才讓人感同身受,將自己也代入進那黃沙漫天的戈壁沙漠之中,嘗盡辛酸苦辣,由此打心眼生出對扶貧干部敬佩之情。
因為真誠,所以動人。廣大扶貧干部的心里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結,那就是如何和群眾打好關系,融成一片,彼此交心,使之了解國家政策,支持工作,體諒工作,不斷增強廣大群眾內(nèi)生動力、發(fā)展能力,然而事實往往事與愿違。劇中的馬得福向村民宣傳舉村搬遷的政策,迎來的卻是村民的冷淡、不理解,后續(xù)工作難以展開,這是廣大扶貧干部所遇的共同問題。面對如此困境,我們的扶貧干部們甘為“孺子?!?,以一片赤誠之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實實在在的政策、看的見摸得著的措施、堅定不移的決心,贏得村民信任。古有“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今有“駐基層扶貧干部,一心一意為群眾”。
因為真干,所以動心。習近平總書記曾滿懷信心地預言:“今日的干沙灘,明日要變成金沙灘”。如今的閩寧,深刻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預言,依靠扶貧干部的真抓實干,發(fā)揮“拓荒?!钡木?,打造出特色產(chǎn)業(yè),帶動了勞務輸出和招商引資,閩寧舊貌換新顏,將“窮荒絕漠鳥不飛”的賀蘭山下荒漠變成了“金沙灘”。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扶貧”是干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駐基扶貧干部,要想得到老百姓的信任,讓他們踏踏實實跟著你干,首先就得要扶貧干部帶頭干、使勁干,干出效果,干出成績?!熬葡悴慌孪镒由睢?,只有扶貧干部釀好了脫貧攻堅的“好酒”,撩動了村民渴望美好生活的心,才能充分調(diào)動積極性,向著更加美好的生活繼續(xù)奮斗。
“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泵撠毠允展僦暌堰^,但我們的扶貧干部依然活躍在脫貧工作的第一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xù)推進鄉(xiāng)村振興,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五年級作文山海情觀后感(篇4)
近日《山海情》熱播,該部劇講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寧夏西海固地區(qū)的移民們在村干部的幫助和國家政策的幫扶下,不斷克服各種困難,探索脫貧發(fā)展辦法,建設新家園,將風沙走石的“干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故事。當前,我們正處于“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作為黨員干部,要勤勤懇懇,胸懷人民,乘勢而上,帶領人民奮力書寫“十四五”新篇章。
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扎根基層的堅定之心。劇中馬得福從農(nóng)校畢業(yè)之后,被分配到基層工作,不管是山荒坡陡,缺水沒路,條件艱苦,不適合生存的涌泉村,還是環(huán)境惡劣,沒有水沒有電,黃沙漫天的戈壁灘,馬得福都毅然決然地選擇完成“吊莊移民”工作,他那不怕苦、耐得住清貧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身為黨員干部,我們應該摒棄浮躁的心,勇于去基層,敢于去一線,甘于去群眾需要的地方,盡管基層沒有城市的燈紅酒綠,但要相信,在基層一線,也會有另一番生活的色彩和人生的精彩,如今,正處于鄉(xiāng)村振興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甘于清貧,不忘初心和使命,把自己的心在基層扎下根,奮力基層書寫了不起的人生。
要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的濟世情懷。劇中馬得福為了移民們能通上電和水,想盡一切辦法拉移民,湊夠六十戶。好不容易能夠超六十戶了,中途卻因條件惡劣,三戶移民卻中途返回了,差一戶達到通電的標準,馬得福懊惱自己未能拼死留下那三戶。為了能通上電,連續(xù)五天堵變電所所長的決心讓人感動,他那為了人民能過上幸福生活拼命努力的身影讓人感動,身為黨員干部,我們應該胸懷人民,切實為人民謀福利,真心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如今,“十四五”的宏偉藍圖已經(jīng)繪就,我們應該把人民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努力奮斗,和人民同心同德,帶領人民走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要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臉酚^自信的頑強信念。劇中的馬得福苦口婆心勸返吊莊戶,他勸慰鄉(xiāng)親們,只要艱苦奮斗,一定會越來越好的,他通過努力,為鄉(xiāng)親們通上電,帶領鄉(xiāng)親們探索脫貧辦法,最終走上了致富的康莊大道。他那生命不息、奮斗不止、扎實肯干的品質(zhì)值得稱贊。身為黨員干部,我們應該帶頭乘風破浪,揚帆遠航,通過努力奮斗,相信一定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會創(chuàng)造更加燦爛的輝煌。如今,正處于奮力起航的新時代,我們相信用汗水澆灌定能有所收獲,用奮斗鋪就定能抵達幸福,用實干擔當定能托起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