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2024》觀后感
寫觀后感需要對作品或場所進行客觀評價和分析,這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審美和批判能力,提高我們的鑒賞水平。那要怎么寫電影《2024》觀后感呢?這里提供一些電影《2024》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電影《2024》觀后感篇1
什么是真實的?當人生成為一場戲,當所有的真實都成為欺騙,當發(fā)現(xiàn)自己所有的生活都是表演,那么,只有義無反顧的追求真正的生活,或是讓所有的謊言有個完美的謝幕?!冻T的世界》這部電影,虛構(gòu)了一個關(guān)于人生與自我救贖的寓言,這部電影發(fā)人深思,看似荒誕無稽的手法,卻表達了極為深刻的含義,這樣一部明確的高預(yù)算制片廠作品,卻由于導(dǎo)演隱喻及自我參考風格的拓展,為這部電影增添了作者電影的標簽。整部電影彌漫著一股懷舊的氣息。楚門如同肥皂劇般的個人秀(當楚門逃脫,該節(jié)目結(jié)束時,兩個保安毫無眷戀的更換了頻道),還有路人邁著笨拙、虛假而冷漠的步伐兜圈,以及夸張的五六十年代的發(fā)型服飾,都體現(xiàn)出電影的懷舊氛圍。而天堂島上近乎未來景象的布景,也從側(cè)面體現(xiàn)出其本身的懷舊情調(diào)。除了懷舊,壓抑的氛圍在影片中能夠說是無處不在。電影中多次使用具有控制性的視角,在一些重要鏡頭中,導(dǎo)演采用楚門周圍無以計數(shù)的攝像機的角度來拍攝,來強調(diào)楚門所處在的被觀察、被禁錮的狀態(tài)。同時,這種鏡頭的周圍布滿暗影的框式布局,給影片和主角帶來了壓抑的氛圍。而導(dǎo)演之所以沒有每個鏡頭都采用這種取景方式,恐怕是想要表現(xiàn)楚門自己所擁有的那種心態(tài),那種對外界監(jiān)視并不知曉的生活。同樣體現(xiàn)出整個影片壓抑氛圍的,還有劇中那些看似自然實則完全按照劇本的“日常生活”,那些行人、商人、鄰居等,包括楚門的招牌語言,都顯得單調(diào),這或許也能夠理解為導(dǎo)演對現(xiàn)實生活枯燥無味的不滿。導(dǎo)演多次將鏡頭對準觀看節(jié)目的觀眾,也是將天堂島中的循規(guī)蹈矩的生活,與電視外活躍自由的普通生活進行比較,從而使影片的壓抑氛圍更多濃重。這部電影中,讓人所津津樂道的一點,就是它的諷刺潛能——批判新傳媒對社會的操縱,批判商業(yè)主義和消費主義。在影片的開始,透過閃回、預(yù)告片以及對除楚門之外的演職人員采訪,交代了“楚門秀”的訪談;而由于直播中無法插播廣告,“楚門秀”只得靠商品放置于節(jié)目中來獲得廣告收入,這些讓中國觀眾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其諷刺意味,因為這幾年中國影片中的嵌入式廣告已經(jīng)到達了泛濫的地步。而制片人透過銷售天堂島中的一切商品來盈利,同時,也推銷了天堂島的生活方式,這也是在對傳媒對社會主流控制的批判(例如好萊塢電影在世界推廣美國的價值觀)。倘若深究楚門與“楚門秀”的制片人克里斯托之間的關(guān)系,或許能夠讓我們聯(lián)想到宗教。楚門生活在克里斯托所創(chuàng)造的“天堂島”中,生活還算安逸,但實質(zhì)上是受克里斯托控制,這種關(guān)系類同于《圣經(jīng)·舊約》中上帝與人類的關(guān)系,制片人克里斯托象征了上帝(呼風喚雨,控制太陽的升落),而楚門則同時象征了先知和拯救者的身份(在水中自救,可等同于紅海,逃離“天堂島”,可等同于逃離伊甸園)?!冻T的世界》在商業(yè)和評論界的雙重成功,奠定了導(dǎo)演彼得威爾在好萊塢的地位,而這樣一部富有深度的電影,注定會在影史占據(jù)重要的地位。導(dǎo)演的匠心,讓這樣一部很可能淪為好萊塢商業(yè)流水線作品的電影,成為了一件值得珍視的藝術(shù)品。最后,想引用電影中的一段臺詞,來結(jié)束這篇文章:“我們厭倦了演員造作的表演和虛假的感情。我們厭倦了放焰火和花哨特技。盡管他居住的世界在某些方面是假的,但楚門本人卻千真萬確……這不是莎士比亞的杰作,但,這是真實,這是生活的本身?!?/span>
電影《2024》觀后感篇2
今天下午我們小記者班的同學一起觀看《功夫熊貓》。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熊貓。主要演義著這只熊貓通過自己的信心,浣熊師傅的信任,勤勞、刻苦的練習功夫,遇到困難不輕易放棄,最終練出一身好功夫打敗了太郎。影片贊揚了這只熊貓相信自我,不輕易放棄,勤勞刻苦的奮斗精神。
在這部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畫面還是浣熊師傅在廚房發(fā)現(xiàn)熊貓只要有了食物,就會實現(xiàn)它原本不可能實現(xiàn)的事。浣熊師傅就利用食物了引導(dǎo)它學功夫。這一畫面,給我的印象特別深。我深深的體會到浣熊師傅的'用心良苦。
師傅它以引食學功夫的方法來刺激熊貓學功夫的興趣,熊貓也知道這是激起它學功夫的興趣,但它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勤奮和刻苦的堅持學下去。熊貓的這種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永遠留在我的心中。同時我也從熊貓這種精神中想到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的一件事。
那是一年寒假,媽媽認為我寫日記方面很欠缺,便讓我每天寫一篇日記。我聽后十分不情愿,每次三言兩語就沒了下文,最后徹底放棄了寫日記,現(xiàn)在想起來都有些慚愧,與功夫熊貓中的主人公不能相比。
通過觀看功夫熊貓,我明白了這些道理,世上沒有不可能的事,凡事都要相信自己,遇到困難不要輕易放棄機會,在以后的學習上,時時牢記《功夫熊貓》這部電影,以影片中的主人公為榜樣,認認真真的走好每一步,爭取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電影《2024》觀后感篇3
“美麗心靈”多么美好的詞,什么樣的心靈才是美麗的,我想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這部電影其實很久以前已經(jīng)看過,現(xiàn)在再看一遍發(fā)現(xiàn)感覺不一樣了,很多新的東西加了進來,心境變了對電影的理解就不一樣了,大學兩年的歷練,接觸了很多的人很多的事,成長了!
“精神分裂癥”是在三院心理科預(yù)見習的時候開始接觸到的,當時科室的病人以精神分裂癥為主。精神分裂癥主要癥狀為“思維障礙”大致有思維速度障礙、思維形式障礙、思維內(nèi)容障礙等。病人還可出現(xiàn)幻覺,主要有幻聽、幻視、幻觸。對這些病人的治療,醫(yī)院以藥物為主,精神性的藥物副作用很大,科室里大部分病人精神萎靡,處于半睡半醒狀態(tài)。由于精神分裂癥目前臨床上還查不出具體原因,醫(yī)生的藥大多是對癥治療,具體什么才是“恢復(fù)”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如果病人在醫(yī)院這段時間沒有再出現(xiàn)一些病狀,醫(yī)生就會考慮病人出院,大多數(shù)精神分裂癥患者需終生服藥。
電影中主角約翰·納什正是這種情況,在大學時開始出現(xiàn)幻覺,幻覺便伴隨其一生。約翰·納什是一個簡單的人,除了愛情這種生物本能,世界的物欲于他來說根本就不存在,他要的是數(shù)學,堅定的相信數(shù)學能夠解決一切問題,正如他在電影中的一句話“我是解決問題的高手”,我想一個簡單并且一生執(zhí)著于一件事的人,一個敢于舍棄其它堅持自我的人,一個坦然自若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是幸福的,每天都充實的去追求,每天都活在對問題的解決中何樂而不為呢!可我們世界是怎么了,如果我們身邊真的出現(xiàn)類似這樣的人,帶來的肯定不是我們的尊敬,更多的是一種排斥、嘲笑,影片中尼爾森、班德、韓森,開始時對約翰的半開玩笑式的調(diào)戲,多少都有一點故意的性質(zhì)在里面,不過約翰是簡單的,簡單到可以對這些嘲笑置之不理,依然我行我素,所以他是幸福的,并最終用自己的實力說話,告訴了全世界“我”的存在不是一種另類,人必須活得真實。
影片中,約翰的妻子從在州長家為約翰西裝袋子裝上手絹的那一刻起就一直令我感動。她是堅強的,在約翰精神分裂癥被被醫(yī)生告知后,她沒有像大多數(shù)女人一樣崩潰,而是忍著疼痛去調(diào)查丈夫的病況,在約翰的兩個助手阻止她進入惠樂實驗室時,她給了其中一個助手一個耳光,快而狠,我想沒有人會去指責她的耳光,我們更多的是被這個女人堅強所感動;她是善良的,深愛著約翰,自始至終她都沒有離開約翰,在約翰服藥的那段時間里她忍著所有的痛悉心照顧約翰和孩子,在約翰停止服藥后,她送走了孩子,面對著約翰隨時都可能對自己造成危害的情況,她還是毅然而然的選擇了留下。
影片中,有一個前后照應(yīng)的地方。學生時的約翰由于沒有發(fā)表論文,而不得不去央求老師給他一個進入惠樂實驗室的機會,可老師拒接了他,他和老師的糾纏的一段最后以他們兩個一起看茶廳里一個年邁的教授正在接受周圍人贈送鋼筆而結(jié)束,當時的約翰是不得志的,是抑郁寡歡的,而幾十年后的一天茶廳的主角換成了約翰,他在接受周圍人贈送鋼筆。幾十年對數(shù)學執(zhí)著追求,對生命的溫存,使約翰的生命得以升華!
電影《2024》觀后感篇4
《放牛班的春天》一部傷感的電影,是一部能治愈人心的電影呢!
原來這個少年學校就如同一座監(jiān)獄般死氣沉沉,這里的每位學生一旦犯了錯就會受到院長的制裁,還有個最沒有人性的制度就是當一個人犯了錯,并且不承認錯誤,則會使所有的人都輪流被關(guān)到黑屋子里。這樣充滿殘酷的制度但使他們變得乖巧,相反使得他們的性格扭曲,使他們變成一群真的無藥可救的問題少年。
可是在這時一位如同天使般的老師出現(xiàn)在他們的面前,使得這群無藥可救的問題少年在這位老師的寬廣的心胸下變得不再那么無藥可救,反而從丑陋無比的蟲子變成了繭,隨之蛻變成能在寬廣大地上自由飛翔的花蝴蝶,而這個偉大的老師就叫馬修。這位馬修老師的前職業(yè)是一位音樂家,當馬修老師慢慢的熟悉了這些學生時,他發(fā)現(xiàn)每位學生都喜愛唱歌,他就燃起了為她和學生們的音樂夢。我們會想到這可都是些問題少年呀!這是不可能的。沒錯,其他人都不可能成功,但是在這位偉大的老師身上沒有不可能。他用包容有趣又有力的聲音一次次的喚醒這些孩子。讓他們變得一個個發(fā)光天使;讓他們再次擁有了夢想;讓他們的道路發(fā)起了一次強烈的光。往時的問題少年不再是問題少年了而是一群可愛的正常少年。是馬修老師用“醫(yī)術(shù)”治好了他們,讓他們體驗體會到了如同父愛一般的愛,這種愛溫暖了冰冷的心和身體。
這部電影能讓我們看到頑童們可愛天真的一面,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久久不能忘懷。
電影《2024》觀后感篇5
去電影院看了一遍紅海行動,就被里面緊湊的劇情安排吸引住了。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真實”,即便我沒有真正見過戰(zhàn)爭,但片中的劇情和畫面都體現(xiàn)了戰(zhàn)爭不是游戲,戰(zhàn)爭是會死人的,即便是主角一隊,最后也是二死一殘全傷。
該片以也門撤僑為故事原型,主要講述了蛟龍小隊解救最后一批僑民,解救鄧梅,搶奪黃餅三個主要事件。
紅海行動中,很多細節(jié)很值得去注意和思考。比如狙擊手射擊時都會在附近找東西墊住增加穩(wěn)定性:開片的羅星扯下直升機上的帶子墊,顧順找李懂的肩膀,行進中用左手墊住……不像別的影片,狙擊槍舉起就射,還槍槍都中……
另一個讓我感到真實的地方是:所有敵人都不傻。反政府那批人在半路用迫擊炮摧毀了政府軍車隊,只剩下了蛟龍小隊,同時還沒給他們留下多少裝備。一只耳用盤子反光爭取時間逃跑也是很天才的做法了。
不過我還是有幾個看不懂的地方……感覺海軍好像黑了一波武警……就是武警掩護僑民躲進工廠后,兩名武警和所有僑民蹲在一個小房子,沒留一點退路……這種做法有點像彩虹六號游戲里把所有友軍用龍鱗板封在嬰兒房……丟個手雷或者閃光彈什么的一波帶走的樣子。還有就是為什么反政府一方會下令攻擊軍艦,看不懂。
同時讓我在觀影中被震撼到的是顧順與一只耳狙擊手第一次對決時。一只耳通知迫擊炮陣地向顧順開火,希望逼迫顧順移動,給自己角度方便擊殺。而顧順看到迫擊炮向自己飛來后,立馬取下頭盔頂在槍托上,把頭盔先于自己暴露出去,騙過了敵方狙擊手的第一槍,成功躲進另一個掩體。
不止武戲,紅海行動在緊湊的故事發(fā)展中還插入總共差不多兩分鐘的感情戲,分散在全片。雖說只有兩分鐘,可這段感情戲卻比那些幾十集的電視連續(xù)劇更加感人。
總的來說,紅海行動是無愧于他的評分的。
電影《2024》觀后感篇6
頗有興趣,今晚看了一部電影。從微博中看到12星座應(yīng)看的愛情電影,選擇了金牛座的那部《怦然心動》,感覺還不錯??吹阶詈蠛芨袆印叭绻x擇了,無論怎樣都要走下去”。
這部一看題目就知道是愛情的電影,講述的是茱莉與布萊斯青梅竹馬的成長發(fā)展故事。最開始茱莉因為布萊斯搬來,而第一眼就為他迷倒了。盡管年齡很小,茱莉卻對布萊斯窮追不舍。并認定她的初吻就應(yīng)該是布萊斯的??墒遣既R斯一直都不怎么理會她。因為茱莉家境不怎么好,受到布萊斯爸爸的嘲諷,而布萊斯因而附和,他希望擺脫茱莉的死纏爛打。茱莉?qū)Σ既R斯很好,可是布萊斯一點不領(lǐng)情,并把茱莉送的雞蛋扔了。最后也傷害了茱莉。茱莉開始懷疑自己的一廂情愿,覺得很傷心。特別是當布萊斯同意Gary的觀點來侮辱茱莉的弱智叔叔時,茱莉開始不再在心中留位置給布萊斯,同時開始覺得不在乎的時候、放下的時候感覺并不是那么差。當布萊斯最后意識到自己早已對茱莉動心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為了彌補自己的錯誤,他很抓狂。最后找到了彌補的方法。他在茱莉的院子里種上了一棵梧桐樹。因為在梧桐樹上,茱莉看到了很美麗的景色。最后兩個人自然地走在了一起。
我感觸最深的是那一幕:茱莉與她的daddy在畫畫時的對話?!罢w與部分哪個比較大”。有時候在一些人眼中,部分比整體重要并且會遠遠大于整體。只要眼中有他,那么其他的一切都不在乎。另一幕是,茱莉在樹頂看景色時,當一個人不斷往上爬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更多美麗的景色。有時候停留在原地太久,就認為本來的就是最好的。其實,人要安于現(xiàn)狀還是不斷往上爬。這個問題只取決于我們自己。也許美麗的景色在更高處,有時候只是忘記了也不再想繼續(xù)往上爬。其實只要再往上爬一點,或許再向前走一點,看到的或許是一片更令人豁然開朗的美景。
事實,看到最后還是很感動。
電影《2024》觀后感篇7
影片用倒敘的方式,講了三個人從偏遠的家鄉(xiāng)——中國最東邊的一個小島——橫穿大陸到最西邊邊境這個過程經(jīng)歷的一些事情:第一件,江河和蘇米相遇,種下情愫,同時把胡生丟了;第二件,馬浩漢與劉鶯鶯相見,筆友變兄妹;第三件,路遇阿呂,聽了一個故事,丟了一輛車。
第一次看首映,半夜和一群同學?!逗髸o期》,這是韓寒導(dǎo)演的處女作,“相逢有時,后會無期”且稱之為片名的“副標題”。
影片用倒敘的方式,講了三個人從偏遠的家鄉(xiāng)——中國最東邊的一個小島——橫穿大陸到最西邊邊境這個過程經(jīng)歷的一些事情:第一件,江河和蘇米相遇,種下情愫,同時把胡生丟了;第二件,馬浩漢與劉鶯鶯相見,筆友變兄妹;第三件,路遇阿呂,聽了一個故事,丟了一輛車。
通過一些具有諷刺意義的鏡頭和一些深有涵義的臺詞,影片在劇情和內(nèi)涵兩方面都得到了擴展。不再舉例。影片要表達的主旨就是“平凡”——想象中美好的事物,在現(xiàn)實中面對時,可能讓你嘗盡人生百味。其中另一條線,就是小人物面對命運的掙扎和反抗。再具體一些,就牽扯到小地方的年輕人去大城市奮斗打拼這個命題。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
采用通過喜劇的形式表現(xiàn)悲劇的情節(jié)的手法,《后會無期》給人一種散文的感覺。雖然結(jié)尾就每個人的命運做了簡單的交代,但還是讓人意猶未盡。
看這部電影與韓寒無關(guān),不存在粉絲、追星之類的因素;看前也沒有做什么功課,只有《后會無期》的宣傳片和《平凡之路》這首歌,可以說,是因為這首歌才與看這部電影。額,寫了觀后感第一段,發(fā)覺想要同時寫一篇標準的觀后感和一篇隨性表達的散文(雜文?)還是有難度的。終于寫完了觀后感,開始隨便發(fā)揮。這觀后感寫的真心不怎么樣,也許是長年沒寫過作文的結(jié)果?
突然發(fā)覺想隨意的時候貌似沒什么可寫的了。
“采用通過喜劇的形式表現(xiàn)悲劇的情節(jié)的手法”,大概這個意思,有一個專有名詞,不記得了。一個成功的例子便是《暗戀桃花源》,各種喧囂、笑點,平靜之后,便是深沉的哀傷。介于這個先例,個人覺得《后會無期》要表達的情緒還有些不到位。臨時以為如果將對命運的反抗和掙扎的情緒表現(xiàn)的更突出一些,效果會比較好,但這樣終究就要落腳于喜劇或悲劇??紤]到影片的主旨為“平凡”,也許這就是導(dǎo)演要的效果。也正因為如此,即使最后在劇情上做了結(jié)局,但給人感覺仍是“就這么完了?”。這也與劇情結(jié)束后最后一個鏡頭有關(guān)吧。沒有喜劇,也沒有悲劇,甚至沒有“劇”。引用一位同學的話,“就像散文一樣”。
說的這么多,突然發(fā)覺如果只是這些,片名或許就該改為《平凡之路》了。當然,隨著劇情的發(fā)展,劇中人物有重逢,也有后會無期。相逢未有期,白云無盡時?!叭绻鎰e,一定要用力一點,因為任何多看一眼,都有可能成為最后一眼,多說一句,都可能是最后一句”。
至此。
電影《2024》觀后感篇8
今天我看了《美麗人生》這部電影,心里很感動。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猶太人基度和他兒子祖舒華及妻子黛麗被抓入集中營中,基度為了讓兒子不害怕,哄他說:“這是一個游戲?!?基度還在幫軍官翻譯內(nèi)規(guī)則時,故意翻譯成游戲規(guī)則,以此來哄自己的兒子。但是,在最后,基度卻不幸地死在集中營里,但是黛麗和祖舒華卻得救了。這是一個多么偉大的父親呀,為了兒子犧牲了自己。
父愛是偉大的,是深沉的。我的爸爸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不會用太多的言語地表達對我的愛,但卻用行動總是默默地愛著我。記得有一次,我的腳化膿了。我看著都想吐,可爸爸不嫌臟,毫不猶豫地幫我擠膿,只見爸爸先用牙簽幫我把膿包扎破,然后使勁擠壓膿包,把膿擠出來,再用紙把膿擦干凈,后來我的腳才慢慢地好起來。還有一次,我貪玩,結(jié)果不小心摔了一交,磕出血來,爸爸見了,馬上三步并做兩步行,火速背我到附近的診所就診,醫(yī)生幫我縫了幾針。爸爸很焦急,見我醒來,這才嘆了一口氣。
電影《2024》觀后感篇9
多年前,在百家講壇看了錢文忠老師的《玄奘西游記》,對玄奘這人物很是崇拜,當時就幻想著能拍一部關(guān)于他的電影。結(jié)果《大唐玄奘》上映了,而我當然是要去看的。
客觀的說,這部電影沒有拍出應(yīng)有的高度,對于玄奘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對于佛學這樣一個深奧的題材,這部電影的導(dǎo)演、編劇、還有演員都沒有作好充分的準備,以至于整個電影拍得太過表面化,太過膚淺!
首先,導(dǎo)演沒有找到一個最合適的拍攝手法來表現(xiàn)這個故事。從影片開始起,我就感覺導(dǎo)演一直處于糾結(jié)之中,到底是重敘事,還是重意境?到底是要側(cè)重講一個精彩的故事,還是著重于人物的精神世界?在一部只有兩個小時的電影里,這是必須要作出抉擇的問題,但導(dǎo)演兩邊都不舍得,以至于兩邊都處理的很生硬。一會來段商業(yè)色彩的打戲,一會又突然切換到兩個關(guān)于生命意義的討論。一會冒出個對玄奘含情脈脈的異族美女,一會又是玄奘與沙漠斗爭的殘酷……,各部分沒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以至于電影中人物形象很不完整,也沒有明確的主題。
其次,編劇方面也不讓人滿意,我認為玄奘西行一大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對當時西域各國風土人情的介紹,結(jié)果這點在電影里幾乎沒有體現(xiàn)。
而最讓我失望的地方是,整個片子“佛”味太淡了,每每涉及佛學理論的部分,都是淺淺帶過,而史料中幾場精彩的佛學辯論也都沒有。我不得不問編劇一句,玄奘一心向往的“佛呢?
最后,曉明哥依然還是那個照片男神,表演沒有層次啊,沒有把玄奘這物塑造出來。
總之,我覺得這部電影拍得太倉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