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穿越的觀后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后感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星際穿越的觀后感,歡迎閱讀。
星際穿越的觀后感(篇1)
最近,我看了一部英語原版大片《星際穿越》。它講述了在人類的未來,地球上的環(huán)境十分惡劣,植物無法存活,人類無法生活。
在這危急關頭,主人公庫珀接受美國航天局的命令,帶著機器人和其他幾名宇航員到外星系考察尋找適合人類生活的星球。他們駕駛飛船,連接上了一個空間站,通過“蟲洞”來到了一個奇特的星系,這里所有星球上的一個小時就相當于地球上的七年。
他們脫離空間站,開著飛船來到了第一個星球。他們發(fā)現(xiàn)整個星球表面充滿了水,但只過了幾十分鐘就會有一個幾百米的大浪降臨。于是他們馬上撤離了這個星球而繼續(xù)前往下一個星球:以還休眠在那里的Dr.mann曼恩博士的`名字命名的星球。但到了那里他們才發(fā)現(xiàn)這里根本不適合人類生活,之前曼恩博士說“這里很好”只是他的一個詭計。他這么說是因為他的飛船燃料已經(jīng)不夠了,但他怕死,就想讓別人開飛船過來,趁機弄走飛船,開回地球。但是聰明的機器人沒有讓他的計劃得逞,曼恩博士的飛船發(fā)生了爆炸。
宇航員們和機器人決定前往埃德蒙多星,但由于飛船燃料有限,只能靠“蟲洞”的引力產(chǎn)生彈弓效應,使飛船彈射向埃德蒙多星。但飛船還是太重了,所以無奈之下庫珀只能把他和機器人乘的飛船駛?cè)搿跋x洞”。飛船著火了,庫珀被彈射了出來,無意中進入了一個五維空間,在這里他看見了他女兒小時候的樣子。
他讓女兒手表的指針振動成某種規(guī)律,女兒發(fā)現(xiàn)后馬上根據(jù)摩爾斯電碼知道了五維空間……
庫珀醒來后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來到了一家醫(yī)院,外表四十多歲其實一百二十多歲的他在八十多年后又一次緊緊抱住了自己九十多歲的女兒。
這一部電影讓我懂得,人類想要尋找其它星球作為自己移居的目的地,機會十分渺茫。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保護環(huán)境、愛護地球,地球才是我們?nèi)祟惪梢揽康募摇?/p>
星際穿越的觀后感(篇2)
《星際穿越》是一部讓人震撼的好片,這部片子確實考驗腦力,很多的專業(yè)術語大燒腦細胞。好在,無論關于宇宙的知識多么復雜難懂,人類的情感卻總是簡單。這部片子,仍舊能讀出愛、希望和信任。
“愛是一種力量,讓我們超越時空的緯度感知它的存在?!庇捌校瑤彀卦谔罩袔状斡^看孩子發(fā)來的視頻,我都跟著熱淚盈眶。特別是當時間變慢,他們從巨浪中逃生歸來時,地球上已經(jīng)過去了23年四個月零八天,庫柏一一翻看之前的視頻記錄,兒子畢業(yè),結(jié)婚,生子,遭遇親人的死亡,放棄對父親活著回來的期待,女兒第一次出現(xiàn)在屏幕,表達對父親的愛跟思念,這些情節(jié)很令人感動。
正是因為愛,因為要拯救孩子,庫柏才決定離開心愛的家人,踏上穿越的旅程。其實,在我們心中,根本就沒有抽象的人類,沒有抽象的`愛,我們的愛是凝結(jié)在那些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的人身上的,它既是紐帶,也是生命繁衍的意義之所在。假若沒有愛,生命存在又有何必要呢?這也是為何B計劃終歸無法實現(xiàn)的原因,從理性上,人類可以以抽象的整體繁衍生存下去,但在情感層面,冷凍的受精卵繁衍出的人類是沒有存在意義的。
愛,讓我們戰(zhàn)勝孤獨和恐懼,甚至,在死亡之前的那一刻,我們眼前會浮現(xiàn)出孩子的面孔,愛讓我們無法輕易撒手而去?!懊鎸棋挠钪?,沒有心里的愛和勇敢,我們就真的太渺小了。”愛讓渺小的人類變得強大,給了我們垂死掙扎的勇氣和無法放棄的理由。
也因為愛,我們愿意懷有美好的希望走向未來。我們能夠去忍受無盡的孤獨,不肯放棄。墨菲為爸爸離她而去感到憤怒,甚至后來她以為爸爸拋棄了她,然而在內(nèi)心深處,她從來沒有放棄過希望,當然他的爸爸庫柏更是從來沒有放棄,困境之中,希望是我們唯一和最后的擁有。
在愛和希望的背后是信任。我們相信那個愛我們的人不會拋棄我們,他會回來,然后我們愿意等待,也才能夠接受到來自對方的訊息。
星際穿越的觀后感(篇3)
毫無疑問,《星際穿越》是近年來野心,視野最宏偉,涉及科學和科幻構思最深入的科幻電影。
《星際穿越》最出色之處在于:它前所未有地把科幻小說中的高度概念化的科幻構思和科學假說以視覺方式呈現(xiàn)出來,包括黑洞、蟲洞、奇點、五維空間、時間膨脹與壓縮(相對論)、全球食物危機、類地行星探索、深度休眠、墨菲定律等等。這個電影故事如果放到科幻小說中,可以說毫不新奇,甚至只及得上四五十年前的科幻小說設定。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我無法克制地一直在想一部中國科幻小說:鄭文光先生的`《飛向人馬座》!《星際穿越》的后半段基本就是《飛行人馬座》的縮寫版。尤其是主角在飛船燃料不足的情況下,借助黑洞的力量飛向目的地一段,簡直和小說里的情節(jié)一模一樣!但這個故事放到科幻電影中,《星際穿越》則是相當了不起的。影片把一些很宏大甚至有些枯燥復雜的科幻構思與人類情感結(jié)合起來,在這一點上,《星際穿越》比諾蘭的《盜夢空間》做得更好,后者整個復雜嵌套的故事基礎是男女主角的愛情,其實缺乏堅實的闡述。
影片中有不少科技硬傷,但都不算很嚴重,比如火箭離辦公區(qū)如此之近,比如整個NASA似乎只有邁克爾·凱恩這么一位老先生在做基礎研究,比如黑洞中既無強大得足以撕碎一切已知物質(zhì)的引力也無超高溫的等離子流,比如飛船沒有反推減速裝置就能降臨其他星球等等。
從麥田守望者出發(fā)去太空漫游!這就是影片全部的意義所在。不管怎么說,《星際穿越》是一部非常純粹的科幻電影,它重新拾起了科幻電影中的“朱庇特神話”題材(指非常傳統(tǒng)的太空探險題材)。在這個科幻電影格局往往變得非常微小的時代,這種意義比它的水準到底如何更巨大。
星際穿越的觀后感(篇4)
影片是以一種極其樸實的方式展開敘述的,最開始是幾位老人對著鏡頭回憶過往,如一部深沉的紀錄片,于是畫面跟著回溯到老人們的回憶中,漫天的黃沙、破舊的車子,郁郁蔥蔥的玉米田……然后,一架無人機掠過。
于是我們通過這些細枝末節(jié)的刻畫,了解到這個反智主義近未來,為何反智?因為「連飯都吃不上了,還要傾一國之力登月」——這是不可容忍的。因此主人公庫珀,作為一名前航天員,不得不退休回家種田。
諾蘭曾在一個訪談中提到,他希望藉由此片,重新燃起人們探索太空的熱情。
于是在似乎是被命運安排的一次異像的啟示下,庫珀被引向了這個世界不為人知的秘密——一個名為「拉撒路」的拯救計劃。計劃負責人告訴庫珀,地球已經(jīng)危在旦夕,要么出去尋找生路,要么困在這里等死。
庫珀說,我還有孩子。老頭告訴他,離開地球,才能救你的孩子。
不像以往太空題材的科幻電影,火箭升空倒數(shù)十秒時,影片沒有給出類似助推器點火,指揮室如臨大敵的場景,而是庫珀開著卡車離開家門,漸行漸遠。
他對女兒說,不要讓我就這么離開。后視鏡中,家園慢慢縮小,最終變成一顆不可見的光點,宇航員心中帶著萬千思念,飛向了未知的空間。
這就是整部影片的基調(diào),勇氣,信念,以及愛。
先遣隊的任何一名隊員都不知道任務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可他們還是義無反顧地去了,因為他們明白,這是可以挽救人類的唯一出路。這也是俄國火箭先驅(qū)齊奧爾科夫斯基的墓志銘所表達出的信念,地球,無論它如何美好,也僅僅是人類的搖籃,而人類是不應該永遠待在搖籃中的。無論是被迫還是主動,延續(xù)種族的唯一途徑就是跨出搖籃,走入宇宙。
配著莊嚴的管風琴奏鳴,航天器在土星光環(huán)的映襯下顯得那么渺小,這就是人類的火種,脆弱而珍貴。
穿越蟲洞的那一幕,導演處理的很克制,而且在表現(xiàn)蟲洞外觀的鏡頭里,也采用了比較靠譜的影像;同樣的態(tài)度也出現(xiàn)在后面對黑洞的表現(xiàn)上,為了在銀幕上重現(xiàn)最「逼真」的黑洞,特效制作團隊搭建出了數(shù)千臺計算機組成的工作群,在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同時也是本片的最初框架提出者)的黑洞模型上進行仿真,耗時整整一年,累積800TB的數(shù)據(jù)量,終于得到了影片中——也是有史以來最真實的黑洞場景。當了解到這一切時,我驚訝得無以復加,這是何種敬業(yè)的態(tài)度啊。
片中對情節(jié)的嚴謹要求達到了細致入微的程度,無論是劇情的前后鋪墊這種故事層面的,還是天體引力對時間的影響這種科學層面的,諾蘭都做到了邏輯完整,滴水不漏。
作為一個科幻迷,能看到這樣的佳作,再無所求了。
后面的故事推進,不復雜卻震撼人心。在那樣極端的環(huán)境下,人的犧牲,堅忍,信念,理智,執(zhí)著,這些不斷閃耀著的人性光輝,在冰冷無情的外層空間帶給人溫暖和希望。
當庫珀墜入黑洞后,接下來的`故事逐一呼應了前面的鋪墊,于是布蘭德的那一番關于愛的辯解,在這里被賦予了格外的含義。
最終,諾蘭給出了光明的結(jié)局,那就是Plan A和Plan B都獲得了成功,其實從一開始,這兩個計劃都不是非此即彼的,因果環(huán)在閉合的一剎那,一切答案攸然顯現(xiàn)。
庫珀去醫(yī)院看望年邁的女兒,她對他說,我知道你會回來的,你保證過。
這一幕終將成為科幻電影史上的經(jīng)典相逢場景之一。無論相對論本身如何冷酷無情,作為人類的我們,有些鐫刻在基因中的情感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影片結(jié)尾,庫珀重新坐進航天器,去追尋布蘭德的足跡,在宇宙的另一邊,在那個名為卡岡圖雅的巨大黑洞之旁,布蘭德已經(jīng)建立了人類的前哨站。
而在宇宙的其他地方,有更多未知的邊疆,等待人類去開拓。
不要停下前行的腳步,不要失去心中的希望,不要忘卻自遠古以來就始終縈繞不去的那個夢想,這就是人類的未來,我們的歸宿,終將是漫漫星辰。
星際穿越的觀后感(篇5)
最近,在我們班掀起了一股“科學”熱潮,因為這幾天,我們看了一部電影:《星際穿越》。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fā)現(xiàn),超越人類對于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
在不遠的未來,隨著地球自然環(huán)境的惡化,人類面臨著無法生存的威脅。這時科學家們在太陽系中的土星附近發(fā)現(xiàn)了一個蟲洞。他們利用蟲洞到達了多個星球。
看完電影,我的感觸很多。我贊嘆墨菲的聰慧。欣賞布蘭德的無畏。但令我記憶猶新的,還是庫泊那種勇于奉獻的精神。
在茫茫宇宙中,存在著許多的未知,這便是整個電影的最大看點。庫泊在充滿危險的宇宙中尋找一線生機。
當然,這是部科幻片,里面有很多深奧的知識,比如五維空間,蟲洞等。電影放完后,我依然有許多東西沒有弄明白,所以回到家后,我還查閱了資料,終于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看電影時,我不知道后面男主角庫泊進入黑洞以后掉下去的地方是什么,網(wǎng)上有人說是奇點,也有人說不是奇點。 潑墨啊潑墨 [host]:不是奇點。奇點是體積無限小引力無限大的點,落到奇點就變成一個點了。未來人在男主墜向奇點的途中開了一個通向五維空間的'入口,入口的另一端就是矩陣形狀的超立方體,接住掉出黑洞的庫泊然后載著他飛向女兒的時空點。
還有,我以為整部影片說的就是人類可以改變歷史。但資料說的是通過引力滲透來影響改變我們的宇宙,讓“歷史”去改變自己。未來人也不確定影響哪一個才是最正確的,而庫珀選擇了手表秒針這一關鍵物品,并通過那個五維空間把信息傳達給了自己女兒小的時候。并由此拯救了世界。
通過這部影片,我知道了科學無處不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等待我們?nèi)ヌ剿?,發(fā)現(xiàn)!
星際穿越的觀后感(篇6)
在人類現(xiàn)有的認知當中,宇宙是具有無限廣度的,而人類的心靈也是具有無限深度的,我們探索不到宇宙的邊界,也體會不盡心靈的深邃,這是人類探究客觀世界和主觀自我的永恒課題。《星際穿越》一如既往地秉承著克里斯托弗.諾蘭強大而精密的敘事追求,試圖在宇宙和心靈之間探尋一種相生相克的奧義。他是否做得足夠成功,見仁見智,但至少這一次,諾蘭的電影制造出前所未有的溫情。
不久的將來,地球環(huán)境惡化,人類岌岌可危,為了尋找一個可以繁衍生息的地外家園,幾位科學家肩負起拯救人類的重任,他們要做的是尋找一個適合生存的星球。故事的基本設定是科幻電影中常見的拯救未來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影片角色中的博愛和自私的人性決斗并沒有超出既有的范本。這似乎并非是諾蘭所擅長的,或者是他根本不屑于使用的敘事手段。劇本的嚴謹和結(jié)構的詭異才是他的王道,《星際穿越》又一次體現(xiàn)了諾蘭對于“電影夢境”的天才理解力和表達力。盡管就復雜性而言,本片并不是具有明顯“諾蘭特征”的一部電影,甚至單就嚴謹性而言,這恐怕也是諾蘭最難自圓其說的一次影像表述。但具體到某些細節(jié)上,我們還是能夠看到《盜夢空間》、《記憶碎片》的一些影子,那種似夢非夢,亦真亦幻的時空錯位感最直接地體現(xiàn)到出了諾蘭電影慣有的不可預期感和輪回宿命感。
相對論、時間旅行、蟲洞、五維時空等抽象的物理學概念,在《星際穿越》中得到了比較形象的表現(xiàn),即使不懂這些知識的觀眾也能理解影片的基本表達,我以為這是本片的一大科普貢獻。實際上,片中關于時間旅行的情節(jié)是最引人入勝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出現(xiàn)硬傷的地方,穿越蟲洞到達既定的目的星球,僅僅籠統(tǒng)地表達出“時間旅行”這一概念,只有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神奇感,甚至在場景的設計上也并沒有表現(xiàn)出超出預期的視覺想象力。關于這一過程,只能通過觀眾的想象力來彌補既有知識的欠缺了,然而這恐怕也是本片閱讀力延伸的一次絕好機會。當主人公在時間旅行中與另一個時空中的自己相遇時,那種宿命感和神秘感,直接把本片提升到了“神化”的`“高度”,想用科學的眼光來理解本片已經(jīng)有些捉襟見肘,此時用“夢幻”來理解電影反而更能入戲。這恐怕也是《星際旅行》不能讓某些觀眾信服的地方。
本片更無法讓硬科幻迷認同的一個地方在于,在穿越蟲洞到達預先設定的目標星球時,女主角安妮.海瑟薇和男友的心靈感應,以及男主角在重返地球時,和女兒那種穿越時空的情感交流讓這部科幻電影顯得十分“形而上”,似乎并不符合科學探究的唯物性。然而,對于我而言,這反而是諾蘭電影最出彩的一次關于情感的表述,這也是諾蘭電影中最能打動我的一部。印象中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所有電影都是冷冰冰的,嚴謹而冷酷,盡管在無懈可擊的情節(jié)體現(xiàn)中讓人不得不承認他陳述的客觀性,但人性的陰暗面和生命的無奈感也讓人壓抑和憎惡。再加之,諾蘭電影的詭譎和燒腦,讓我對這位導演的作品,欽佩有之,喜愛全無。然而當《星際穿越》降低了它的燒腦特性,提升了它的情感指數(shù)時,這部諾蘭電影變得溫暖起來。特別是當男主人公庫珀告別女人踏上征途時,兩個人彼此之間錯位感,在漢斯.季默極富震撼力的配樂之下,造就了諾蘭電影中少見的催人淚下的情境。
作為一部科幻片,《星際穿越》是一部典型的“反烏托邦”電影,即人類的未來并不光明,科學技術并沒有根本解決人類生存和發(fā)展問題,反而以它雙刃劍的另一面?zhèn)Φ搅巳祟愖陨?。這也是為什么在片中,面對生存環(huán)境的惡化,人類選擇逃避,甚至否認了阿波羅計劃的存在。有了這個前提的設置,我們就不難理解《星際穿越》想表達的那種關于人類情感的重要性和力量感。當險惡來臨,當一切輔助手段不能解決問題時,支撐人類生命意志的絕對不可能是科學,只有內(nèi)心。諾蘭顯然也是想證明這一點,在馬特.達蒙飾演的反派曼恩博士攻擊男主角庫珀這個在不少太空電影中都會出現(xiàn)的“反水”橋段時,不斷重復的“你看到了你的親人沒有”,既是他自己曾在瀕死之時的情感體驗,也是在提醒觀眾當時當?shù)啬軌蚓葞扃甑模ㄓ兴约簩τ诩胰岁P愛而產(chǎn)生的求生意志。幾乎在所有的“反烏托邦”電影中,影片如果要實現(xiàn)人類的絕地反擊大逆轉(zhuǎn),都需要體現(xiàn)人類自我救贖意志,也就是與愛有關的一切情感的集中爆發(fā),否則連生存的基本欲望都沒有了,即使再好的科學利器也無能為力,這也是人類復雜和偉大的一面。
因此,基于這個層面,關于對《星際旅行》的認識和理解,用現(xiàn)有嚴謹?shù)目茖W概念去解讀,反而是一次吃力不討好的自尋煩惱,此時,“形而上”反而比“形而下”更能帶來觀影的愉悅感。更何況對于宇宙萬物的最終奧秘,人類現(xiàn)有科學的解讀力本來就微不足道。影片中關于五維空間的表述,其實就是一次科學和神學的有趣博弈,誰能保證現(xiàn)實中的某些無法解釋的異象不是時空錯亂的結(jié)果,而誰又能保證神化和科學其實原本不過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人類對此的分歧不過是因為站在了束縛了我們眼界的時空而已。我們既然能夠論證五維空間的存在,如何確保我們的世界不受另外一個時空的另外一個我們的影響?當這些影響無法讓我們解釋時,那就是我們已經(jīng)看到的所有一切玄而又玄的東西。
因此,科學的盡頭其實就是“神化”。
星際穿越的觀后感(篇7)
一向?qū)μ煳挠钪鎸W很感興趣,所以很喜歡這部電影,包括去年的《地心引力》,我都愛不釋手。老實說,這部電影涉及到維度、蟲洞、時空、黑洞等許多人類未知的事物,這些話題非常吸引我。不過在這里,我只想談點科學與宗教。
所謂科學其實不斷在驗證佛教的正確性,包括宇宙觀和世界觀。佛教其實本就是關于世界和人生的科學,就如弦理論驗證宇宙存在十三個維度,而佛教已證世界有無窮維度一般;就如量子物理驗證宇宙源自虛無,而佛教已證”相由心生“”一切法從心想生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如我們睥睨螞蟻而高維世界俯視我們一般;就如影片最后,宇宙之博愛,等同于佛教之慈悲一般;至于宇宙之他方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更是無窮無盡無量無邊。其實何需蟲洞,我們的心本就可以突破一切物質(zhì),不過是因為我們對這個世界太過執(zhí)著。
佛教說,科學永遠無法得出世界的真相,因為執(zhí)著于思考,執(zhí)著于觀察到的一切。世界成住壞空不斷循環(huán),永遠沒有真實的存在,更何況執(zhí)著實驗數(shù)據(jù)的科學?!督饎偨?jīng)》言:”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坝钪婧泼鞆V大,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人類不過是三維世界的一粒沙子,眾多頻道的一個波段。也許只是多維世界物種觀察我們的'玩物,也許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也許人生苦短本就是事實。而關于這方面,佛教提出了解脫之道,就好比把我們從密不透風的玻璃瓶中解放出來,那就是修行。
縱觀其它學派, ”心學“創(chuàng)始人王陽明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袄献印兜赖陆?jīng)》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類似的哲理實在太多。先哲的智慧在于他們脫離了常人思考的桎梏。而我們敬畏他們,并不多加思考,甚至內(nèi)心斥他們?yōu)楫愵悺>秃帽取镀椒驳氖澜纭氛f的,常人只會把圣人的事跡和名言反復咀嚼和傳頌,卻從不照做,這就是常人永遠無法成為圣人的原因。
星際穿越的觀后感(篇8)
今天是8月8號,我難得的休假日,又恰好爸爸休息,我們便在家里看了一部電影,電影的名字叫——《星際穿越》。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地球末日來臨時人類在太空中找尋新定居點的故事。很久很久之后的未來世界,小麥、秋葵這些農(nóng)作物等都因為枯萎病而相繼滅絕,全球被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到來的漫天遍野的沙塵暴籠蓋著,全球的人類都極其缺乏食物。現(xiàn)任農(nóng)民的前宇航員庫珀,因為在女兒墨菲的房間里發(fā)現(xiàn)了重力場現(xiàn)象,被布蘭德老教授勸說,忍痛告別女兒,和布蘭德(布蘭德教授的女兒)、羅米利、多伊爾另外三個宇航員踏上了拯救人類,尋找其他適合人類居住星球的星際探索之路。
在星際穿越路上,我也一樣感受了外空一個小時而地球歷經(jīng)七年的滄海桑田,窺見了未知星球和黑洞的壯偉與神秘。感覺到在浩瀚宇宙的絕望和孤獨的角落,總有一份超越了時空的篤定情懷將他們緊緊相連。
今天也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爸爸節(jié),也許這個節(jié)日已經(jīng)被很多人忘記了,但在這部電影中,主人公庫珀向我詮釋了最完美的父愛。電影里面有句話說:“父母在生命垂危時,眼前總會浮現(xiàn)出孩子的臉,從而做出不可思議的.事?!倍鴰扃暝谏艿酵{的時刻,想著回家見女兒一面,在奄奄一息之時,想到了女兒還在地球等著他回去,而堅持了下來。每次當他在飛船上接收到女兒發(fā)來的無線電報時,總會在屏幕前默默抽泣,看到這兒,我的眼眶也不覺間的濕潤了。我想,庫珀因為有拯救世界,拯救人類的重任在身,不能回家陪伴著女兒身邊的他,一定很痛苦吧。
我還記得電影的后半部分,庫珀在高維空間里憑著跟女兒的心有靈犀與默契,即使沒有通訊,沒有聯(lián)絡,沒有跟她說上一句話,但他通過摩斯密碼傳給女兒關鍵信息從而拯救了世界。而庫珀也在經(jīng)歷了種種困難后,在高維空間里想要告訴曾經(jīng)的自己留下來,雖然沒有成功,但好歹后來他們都平安無事。影片的末尾,因為時間的差異,已經(jīng)一百二十多歲的庫珀,看著床上白了頭發(fā)的女兒笑著對他說“你永遠是我的幽靈?!蔽蚁脒@里指的就是志同道合,心有靈犀的,永遠懂她,愛她的爸爸。
影片結(jié)束了,而電影里主人公庫珀的一舉一動,一思一想,都讓我感受到了父愛的偉大。走出了影院,庫珀不是宇航員,不是拯救世界的超人,而是偉大的父親這一形象,在我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
星際穿越的觀后感(篇9)
2014年11月12日內(nèi)地上映的電影《星際穿越》在當年可謂名聲大噪,很多觀眾走出電影院紛紛表示看不懂,并且還聲稱自己的知識不足以去理解這部電影。到底電影里的哪些場景讓國人覺得自己的物理知識不夠用了呢?讓筆者為大家一一梳理。
這是導演諾蘭首次給我們呈現(xiàn)視覺意義上的黑洞,很直觀形象。
黑洞理論。就目前人類的天體物理研究水平,黑洞只存在于理論的數(shù)據(jù)模型,在太空探索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真實的黑洞存在。黑洞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很多人都會有這個疑問,也促使很多人想去探究這個神秘黑洞的廬山真面目。非常感謝諾蘭導演,把我們從那些晦澀難懂科學論文關于黑洞的描述中解放出來,直接從視覺意義上直觀呈現(xiàn)黑洞的樣子。當然,電影中的這個黑洞并不是導演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電影劇組的幕后科學團隊經(jīng)過大量資料搜集整理通過電腦合成后成為了這個樣子。嗯,原來黑洞是如此美妙,太神奇了,讓人印象深刻。
穿越黑洞的過程驚心動魄,也很精彩。
穿越黑洞。在人類現(xiàn)有的技術條件下,我覺得穿越黑洞邊緣是不太可能實現(xiàn)的。人類對宇宙黑洞的研究表明,黑洞是宇宙中的.最神秘的存在,它無處不在卻又仿佛不存在。我們在明它在暗,它巨大的吞噬能力能將恒星等天體輕而易舉地分解殆盡,連光都逃脫不了它的手掌。雖然電影中男主角庫珀憑借高超的駕駛技術和舍小我為大家的犧牲精神成功穿越了黑洞邊緣,但是現(xiàn)實中是不存在的。
球形蟲洞,時空之間的捷徑,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蟲洞模型。電影中給我們呈現(xiàn)出的是球形蟲洞。現(xiàn)在宇宙研究表明,蟲洞可能存在于我們太陽系的某處,只是沒有被我們發(fā)現(xiàn)而已。已故著名天體物理學家霍金在其《時間簡史》一書中詳盡介紹了蟲洞的前世今生。筆者人為,探尋宇宙智慧生命,必須借助蟲洞這種超時空途徑去進行短期的星際旅行才能實現(xiàn)。
總之,《星際穿越》這部電影是宇宙題材電影中不可多得的佳作。筆者建議大家多看幾遍,所謂溫故而知新,每看一遍,你就對電影里那些在當初覺得難以理解的場景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星際穿越的觀后感(篇10)
《星際穿越》是一部2014年上映,由著名導演諾蘭執(zhí)導的電影。我當時在它一上映時就去影院看了一遍,可還是覺得不夠過癮,自己在家里又看了三遍。
電影講述的是在未來地球上,土地貧瘠,糧食問題嚴重,人們不再像往常一樣仰望星空尋找靈感,而是把所有的經(jīng)費投入到維持人類這個龐大集體的茍延殘喘,可此時,因為引力異常,前NASA宇航員得知了有成員仍在一個位置區(qū)域內(nèi)實施拯救人類逃離地球的計劃,于是他飛向了太空,到孤獨宇宙的另一端來尋找人類的新家園。
《星際穿越》動用了人類電影史上最宏大的場景,從三維空間到高維空間,蟲洞的左右兩端,黑洞的里側(cè)外側(cè),講述了一個最為簡單的道理:愛是唯一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的東西。
主人公為什么要拋開自己的家人,尤其是自己最愛的女兒,去太空進行探索?為什么他說“我曾一直是守護者,而我現(xiàn)在要做開拓者”?不僅僅是因為他一直有探索宇宙奧秘的個人理想,更是因為他對女兒深深的愛,不希望女兒在地球上死去。而女兒為什么在父親消失在茫茫宇宙中幾十年后一直堅持對黑洞及量子力學的研究?為什么一直向飛船發(fā)送視頻?因為她愛著父親,也堅信父親愛著她,更堅信父親也許死亡,但依然存在。
正是這份愛,穿越了維度的限制,逃脫了連光都逃不過的黑洞的束縛,從黑洞內(nèi)側(cè)穿過了黑洞,飛過了蟲洞及宇宙星系,在不為人知的世界的另一個盡頭,讓父女找到了彼此的心,即便是宇宙再宏偉,時空再撲朔迷離,即使兩人只是整個世界這個極為龐大的坐標系中兩個小到可以忽略的點,有愛,將這兩點連成線段,彼此也不會孤獨。
相信大家對《哈利波特》這一系列小說都不陌生,書中的哈利波特,一個大難不死的男孩,憑借著他身上擁有著的神秘力量——“愛”打敗了伏地魔。他的愛,源于父母,在伏地魔準備念出阿瓦達索命咒時,哈利的母親擋在了他們中間,用自己的愛,不但為哈利鑄造了一層無堅不摧的保護罩,更是給了哈利和伏地魔血戰(zhàn)到底的堅定信念和無畏的勇氣。他的愛,也源于教父。正是這種愛促使著他去神秘事務所營救教父,幫助他抵抗伏地魔的`攝神取念。他的愛,還源于兩名忠實伙伴的默默陪伴。他的愛,更是源于為他犧牲的雙面間諜,斯內(nèi)普教授。斯內(nèi)普教授之死,讓哈利真正明白了愛的力量。他所有的親人、朋友給予他的愛,幫助他征服了攝魂怪的寒意,征服了伏地魔。
哈利波特和星際穿越兩個看似毫無關聯(lián)的事物,實則十分相似,他們都講述了主人公在他人引領下,不僅找到還理解了愛的力量。星際穿越的主人公庫珀,本不相信愛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他更信任物理學中的公式和方程,可是在艾米莉亞和各種人類無法解釋的超自然現(xiàn)象下,他選擇了相信愛。哈利波特一開始也不相信愛,但是在鄧布利多的指引下,他發(fā)現(xiàn)了這種比伏地魔的致命法術更神奇、更厲害的魔法。在《星際穿越》中,諾蘭用了無限的時空來刻畫愛,而在《哈利波特》中,羅琳用了整個魔法世界來刻畫愛。
我本不相信愛,在我看來,她十分的感性,捉摸不透。可現(xiàn)如今,我認為愛也是一種能量或物質(zhì),她可以為人所擁有,更是可以被量化。若是在更高的維度空間中,和時間一樣,愛或許就是一個維度,她能解釋科學所解釋不了的許多難題。
星際穿越的觀后感(篇11)
《星際穿越》是一部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zhí)導的科幻巨作,它不僅僅是一部關于太空探險的電影,更是一次對人類生存、愛與犧牲的深刻探討。影片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充滿了震撼與感動,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故事設定在不遠的未來,地球因環(huán)境惡化而面臨生存危機。為了尋找人類的新家園,前宇航員庫珀帶領團隊穿越蟲洞,前往遙遠的星系進行探索。這一過程中,他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包括時間膨脹、引力扭曲以及生死攸關的'抉擇。
庫珀的形象尤為深入人心。他是一位充滿責任感和犧牲精神的父親,為了人類的未來,他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宇宙征程。在星際探險的過程中,他與女兒墨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紐帶,這份父愛穿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成為了支撐他前進的強大動力。
影片中的黑洞、蟲洞以及五維空間等概念,雖然復雜但并未讓觀眾感到燒腦。諾蘭導演巧妙地運用視覺效果和敘事手法,將這些看似遙不可及的宇宙奇觀呈現(xiàn)得栩栩如生。觀眾在驚嘆于宇宙壯麗的同時,也能深刻感受到人類面對未知時的勇敢與智慧。
《星際穿越》不僅是一部科幻電影,更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作品。它讓我們思考人類在面臨生存挑戰(zhàn)時的選擇與堅持,以及愛與犧牲對于人類未來的意義。影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充滿了人性的光輝,他們的勇敢、智慧和犧牲精神讓我們深受感動。
觀影結(jié)束后,我深深地被這部電影所震撼。它不僅讓我領略到了宇宙的壯麗與神秘,更讓我思考了人類生存的意義和未來的方向。我相信,《星際穿越》將會成為科幻電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激勵著更多人去探索未知的宇宙,去追尋人類的夢想與希望。
星際穿越的觀后感(篇12)
《星際穿越》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科幻巨作,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zhí)導,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等一眾實力派演員傾情演繹。影片以未來地球面臨生存危機為背景,通過宇航員庫珀帶領團隊穿越宇宙尋找新家園的壯舉,探討了人類生存的意義、家庭情感的珍貴以及科學與信仰的碰撞。
影片中,地球自然環(huán)境惡化,農(nóng)作物枯萎,人類面臨滅絕的威脅??茖W家們發(fā)現(xiàn)了通往遙遠星系的蟲洞,為尋找新家園帶來了希望。庫珀作為前宇航員,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這趟未知的旅程。他與團隊在探索過程中,不僅遭遇了時間膨脹、引力扭曲等前所未有的宇宙現(xiàn)象,還經(jīng)歷了生死考驗和人性抉擇。
最讓我感動的是庫珀與女兒墨菲之間的`深厚情感。庫珀在星際探險中,始終不忘對女兒的思念和責任。即使在五維空間中,他依然通過艱難的信息傳遞,幫助女兒墨菲完成科技革命,最終拯救了地球。這種跨越時空的父愛,讓人動容。
此外,影片中的科學設定也令人嘆為觀止。蟲洞、黑洞、五維空間等概念被巧妙地融入故事中,不僅為觀眾帶來了視覺上的震撼,也引發(fā)了對宇宙奧秘的深思。諾蘭導演以他獨特的敘事手法和精湛的技術,將科幻與人性、家庭情感完美結(jié)合,打造了一部兼具震撼與情感共鳴的作品。
星際穿越的觀后感(篇13)
《星際穿越》是一部充滿哲理與情感的科幻電影,它不僅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影片通過宇航員庫珀的宇宙探險之旅,深刻探討了人類的生存意義、家庭情感以及面對未知世界的勇氣與智慧。
影片中,地球的自然環(huán)境惡化到了極點,人類面臨著無法生存的威脅。為了尋找新的家園,庫珀帶領團隊穿越蟲洞,探索未知的宇宙。在探索過程中,他們遭遇了重重困難,包括時間膨脹、引力扭曲等宇宙現(xiàn)象,以及人性的背叛與掙扎。然而,正是這些挑戰(zhàn),讓庫珀更加堅定了拯救人類的信念。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庫珀與女兒墨菲之間的情感紐帶。無論身處何地,庫珀始終心系女兒,他的每一次努力都是為了給女兒帶來希望。在五維空間中,庫珀通過艱難的信息傳遞,幫助女兒墨菲找到了拯救地球的關鍵數(shù)據(jù)。這種跨越時空的父愛,不僅感動了觀眾,也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在面對絕境時的'堅韌與無私。
此外,影片還深刻探討了科學與信仰的關系。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科學家們不斷挑戰(zhàn)未知,追求真理。然而,在面對宇宙的浩瀚與神秘時,他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與無力。這種對科學的敬畏與對信仰的堅持,讓影片更加具有思考性和啟發(fā)性。
總之,《星際穿越》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科幻電影。它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宇宙的壯麗與神秘,更讓我們思考了人類的生存意義、家庭情感以及面對未知世界的勇氣與智慧。
星際穿越的觀后感(篇14)
今天看了新出的電影《星際穿越》,從頭哭到尾。這是一部科幻片,怎么會從頭哭到尾?因為愛,科學高速發(fā)展,人類能穿越星系去探索宇宙的奧秘,人與人間最遠的.距離不再只是大洲間,可以是星系間的了。那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導演通過影片表達,最重要的還是愛。這就是我感動的原因。
影片闡述了很多物理知識,比如,黑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奇點,三維,四維,五維空間……起碼我能看懂或者說理解其中的一些概念,起碼能明白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什么意思了。剛買了《臨近奇點》這本書,我打算把這本書看完了,再去看一次電影。
影片中,布蘭登博士說:“自然確實殘酷,血腥,但它并不邪惡?!边@句臺詞太棒了!命運(如果說有的話)也許殘酷,但它并不邪惡,所以,不應該害怕。正如剛剛,我想拿起手機看電影,但想想,為了讓我也能成為優(yōu)秀的一員,我也應該好好地磨煉自己。
星際穿越的觀后感(篇15)
去年上映的大片星際穿越中有一個情節(jié),黑人船員奉命守候太空母船,等待執(zhí)行探險計劃的小分隊歸來了。不料探險隊遭遇意外,回程超出了預計所需的兩倍時間,因為宇宙時間折算的緣故,黑人船員打開對接艙門時,已經(jīng)是一位等候了23年之久的老人。
剎那間,我的心被刺痛了,可以想見,在未知生死的'23年孤獨與守望中,面對茫茫星空和簡單無聊的生活,這個黑人船員是靠什么等來了自己的同伴?
堅守的信念,事業(yè)的忠誠!
我們往往不是那千萬分之一的天才,在人生的道路上探索,除了勇氣、聰慧,也許更重要的是堅守和忠誠。因為總會有那么一天,你會對生活的平淡感到失望,你會對自己的前景失去信心,甚至厭惡和憎恨所有那些給予你今天生活狀況作用的人,尤其是你自己!
我們總會自卑,想自暴自棄,從無路可尋,到得過且過,盲目相信順其自然的欺騙,和對困境選擇逆來順受。
這一切,也許只有堅守和忠誠,才能給予我們最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