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_国产性自爱拍偷在在线播放_一本到在线观看视频_热99在线视频

365文案網 > 古詩詞 >

高中古詩詞中的素材摘抄

時間: 啟權 古詩詞

古詩詞是古代人們抒發(fā)內心情感的出口,是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富有中華文明特有的美感。它們或是鏗鏘,或是婉轉,風格各異,皆耐人尋味。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古詩詞中的素材摘抄”,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高中古詩詞中的素材摘抄(精選篇1)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5.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

6.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唐.李白>

8.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9.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唐.王維>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

11.逢人漸覺鄉(xiāng)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

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

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唐.杜甫>

15.悲莫悲兮生別離------戰(zhàn)國.楚.屈原>

16.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

17.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隋.薛道衡>

18.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南唐.李煜>

19.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

20.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

21.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杜甫>

2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

2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25.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唐.韋應物>

26.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

27.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杜牧>

28.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唐.杜牧>

29.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宋.黃庭堅>

30.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趙瑕>

31.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宋.蘇軾>

32.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

高中古詩詞中的素材摘抄(精選篇2)

1.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戰(zhàn)國.楚.屈原>

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戰(zhàn)國.屈原.>

3.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戰(zhàn)國.屈原>

4.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

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魏.曹操>

6.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北朝民歌.>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晉.陶淵明>

8.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南朝.宋.鮑照>

9.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李世民>

10.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

11.時窮節(jié)乃現,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12.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

13.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唐.岑參>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唐.劉禹錫>

15.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唐.李白>

16.少年心事當拂云------唐.李賀>

17.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

18.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李白>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唐.杜甫>

22.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唐.劉禹錫>

23.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不妨有臥龍------唐.竇庠>

24.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

25.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張孝祥>

2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27.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明.于謙>

28.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冕>

29.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清.鄭燮>

30.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

31.濁酒難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清.秋瑾>

高中古詩詞中的素材摘抄(精選篇3)

1.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

3. 池塘生春草, 園柳變鳴禽?!铣?宋.謝靈運《登池上樓》

4.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宋.辛棄疾《青玉案》

5.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唐.杜牧《江南春絕句》

6. 困人天氣近清明——宋.蘇軾《浣溪沙》

7.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破陣子》

8.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杜牧《清明》

9.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10. 更能銷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宋.辛棄疾《摸魚兒》

11.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宋.李清照《如夢令》

12.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趙師秀《有約》

13.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14.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唐朝.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15.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

16.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宋.蘇軾《贈劉景文》

17. 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清.趙翼《野步》

18.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唐.杜甫《登高》

19. 滿城風雨近重陽——宋.潘大臨《斷句》

20. 臘后花期知漸近,寒梅已作東風信——宋.晏殊《蝶戀花》

高中古詩詞中的素材摘抄(精選篇4)

1.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宋.張道洽《嶺梅》

2. 春城無處不飛花——唐朝.韓鴻《寒食》

3. 折得一枝香在手, 人間應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

5.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7.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8.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9.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0.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11.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12. 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 陽春二三月, 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孟珠》

14. 江南二月多芳草, 春在蒙蒙細雨中——宋.釋仲殊《絕句》

15.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6.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17.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唐朝.元稹《菊花》

18. 林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19.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漢樂府民歌《江南》

21.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53. 里《小池》

22. 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宋.周邦彥《蘇幕遮》

23.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24.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 天涯何處無芳草——宋.蘇軾《蝶戀花》

26.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27.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初春小雨》

28.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

29.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絕句二首》

31.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32.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33.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唐.杜甫《曲江二首》

34.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宵——唐.劉禹錫《秋詞》

高中古詩詞中的素材摘抄(精選篇5)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唐代〕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四萬一作:一萬)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賞析

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游仙詩。此詩以記夢為由,抒寫了對光明、自由的渴求,對黑暗現實的不滿,表現了蔑視權貴、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詩人運用豐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膽夸張的手法,組成一幅亦虛亦實、亦幻亦真的夢游圖。全詩構思精密,意境雄偉,內容豐富曲折,形象輝煌流麗,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其在形式上雜言相間,兼用騷體,不受律束,筆隨興至,體制解放,堪稱絕世名作。

這首詩的題目一作《別東魯諸公》。其時李白雖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憤怨仍然郁結于懷,所以在詩的后發(fā)出那樣激越的呼聲。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痹娨婚_始先說古代傳說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虛無縹緲,不可尋求;而現實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時隱時現,真是勝似仙境。以虛襯實,突出了天姥勝景,暗蘊著詩人對天姥山的向往,寫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勝。

天姥山臨近剡溪,傳說登山的人聽到過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與天臺山相對,峰巒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墮仙境,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覺。浙東山水是李白青年時代就向往的地方,初出川時曾說“此行不為鱸魚鲙,自愛名山入剡中”。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對這里的山水不但非常熱愛,也是非常熟悉的。

天姥山號稱奇絕,是越東靈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嶺如我國的五大名山──五岳,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仍有小巫見大巫之別。可是李白卻在詩中夸說它“勢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還更挺拔。有名的天臺山則傾斜著如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樣。這個天姥山,被寫得聳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這座夢中的天姥山,應該說是李白平生所經歷的奇山峻嶺的幻影,它是現實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筆下夸大了的影子。

接著展現出的是一幅一幅瑰麗變幻的奇景:天姥山隱于云霓明滅之中,引起了詩人探求的想望。詩人進入了夢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飛渡過明鏡一樣的鏡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鏡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謝靈運當年曾經歇宿過的地方。他穿上謝靈運當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謝公當年曾經攀登過的石徑──青云梯。

只見:“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崩^飛渡而寫山中所見,石徑盤旋,深山中光線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雞高唱,這本是一片曙色;卻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暫憩之中,忽覺暮色降臨,旦暮之變何其倏忽。暮色中熊咆龍吟,震響于山谷之間,深林為之戰(zhàn)栗,層巔為之驚動。不止有生命的熊與龍以吟、咆表示情感,就連層巔、深林也能戰(zhàn)栗、驚動,煙、水、青云都滿含陰郁,與詩人的情感,協(xié)成一體,形成統(tǒng)一的氛圍。前面是浪漫主義地描寫天姥山,既高且奇;這里又是浪漫主義地抒情,既深且遠。這奇異的境界,已經使人夠驚駭的了,但詩人并未到此止步,而詩境卻由奇異而轉入荒唐,全詩也更進入高 潮。

在令人驚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時間“丘巒崩摧”,一個神仙世界“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倍刺旄5?,于此出現?!霸浦迸屎鐬橐?,驅長風為馬,虎為之鼓瑟,鸞為之駕車,皆受命于詩人之筆,奔赴仙山的盛會來了。這是多么盛大而熱烈的場面。“仙之人兮列如麻”!群仙好象列隊迎接詩人的到來。金臺、銀臺與日月交相輝映,景色壯麗,異彩繽紛,何等的驚心眩目,光耀奪人!仙山的盛會正是人世間生活的反映。這里除了有他長期漫游經歷過的萬壑千山的印象、古代傳說、屈原詩歌的啟發(fā)與影響,也有長安三年宮廷生活的跡印,這一切通過浪漫主義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起,才有這般輝煌燦爛、氣象萬千的描繪。

值得注意的是,這首詩寫夢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詩,它感慨深沉,抗 議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虛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虛無飄渺的描述中,依然著眼于現實。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覺“世間行樂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夢境旋亦破滅,詩人終于在驚悸中返回現實。夢境破滅后,人,不是隨心所欲地輕飄飄地在夢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肮艁砣f事東流水”,其中包含著詩人對人生的幾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時此刻詩人感到能撫慰心靈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徜徉山水的樂趣,才是快意的,也就是在《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所說:“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本來詩意到此似乎已盡,可是后卻憤憤然加添了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吐長安三年的郁悶之氣。天外飛來之筆,點亮了全詩的主題:對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對權貴的抗爭,它唱出封建社會中多少懷才不遇的人的心聲。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多少人屈身權貴,多少人埋沒無聞!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較開明的,較為重視人才,但也只是比較而言。人才在當時仍然擺脫不了“臣妾氣態(tài)間”的屈辱地位?!罢垩币辉~出之于東晉的陶淵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賦“歸去來”。李白雖然受帝王優(yōu)寵,也不過是個詞臣,在宮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約可以從這兩句詩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稱“天子”,君臨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卻抹煞了一切人的尊嚴。李白在這里所表示的決絕態(tài)度,是向封建統(tǒng)治者所投過去的一瞥蔑視。在封建社會,敢于這樣想、敢于這樣說的人并不多。李白說了,也做了,這是他異乎常人的偉大之處。

這首詩的內容豐富、曲折、奇譎、多變,它的形象輝煌流麗,繽紛多彩,構成了全詩的浪漫主義華贍情調。它的主觀意圖本來在于宣揚“古來萬事東流水”這樣頗有消極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調卻是昂揚振奮的,瀟灑出塵的,有一種不卑不屈的氣概流貫其間,并無消沉之感。

高中古詩詞中的素材摘抄(精選篇6)

短歌行

曹操〔兩漢〕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作: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明明一作:皎皎)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談讌一作:談宴)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鑒賞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于《相和歌辭·平調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樂曲的名稱。初的古辭已經失傳。樂府里收集的同名有24首,早的是曹操的這首。這種樂曲怎么唱法,現在當然是不知道了。但樂府《相和歌·平調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引證古詩“長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代傅玄《艷歌行》“咄來長歌續(xù)短歌”等句,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現在也就只能根據這一點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音樂特點?!抖谈栊小愤@個樂曲,原來當然也有相應的歌辭,就是“樂府古辭”,但這古辭已經失傳了?,F在所能見到的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擬樂府《短歌行》。所謂“擬樂府”就是運用樂府舊曲來補作新詞,曹操傳 世的《短歌行》共有兩首,這里要介紹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這首《短歌行》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作者求賢若渴,希望人才都來投靠自己。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為了擴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統(tǒng)治基礎,打擊反動的世襲豪強勢力,曾大力強調“唯才是舉”,為此而先后發(fā)布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求賢歌”、又正因為運用了詩歌的形式,含有豐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獨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傳了他所堅持的主張,配合了他所頒發(fā)的政令。

全詩分為四節(jié),逐而一一分析。

第一節(jié)主要抒寫了詩人對人生苦短的憂嘆。第一節(jié)中有兩處都提到了“酒”,酒在魏晉時期,多受到魏晉詩人的喜好。無論心情愉悅,或是悲傷,感慨時都不難找到酒的影子。本詩中,第一句話就用酒來作開頭引出詩人對人生苦短的憂嘆。第一節(jié)后一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逼渲小岸趴怠毕鄠靼l(fā)明釀酒的人,這里也是指代酒的意思。其中我們如何去理解詩人這種人生苦短的憂嘆呢?詩人生逢亂世,目睹百姓顛沛流離,肝腸寸斷,渴望建功立業(yè)而不得,改變亂世局面,因而發(fā)出人生苦短的憂嘆。

第二節(jié)情味更加纏綿深長了。“青青”二句原來是《詩經·鄭風·子衿》中的話,原詩是寫一個姑娘在思念她的愛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領啊,深深縈回在我的心靈。雖然我不能去找你,你為什么不主動給我音信?)曹操在這里引用這首詩,而且還說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誦它,這實在是太巧妙了。他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對“賢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兩句話:“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實上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找那些“賢才”,所以他便用這種含蓄的方法來提醒他們:“就算我沒有去找你們,你們?yōu)槭裁床恢鲃觼硗侗嘉夷??”由這一層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實在是太周到了,的確具有感人的力量。而這感人力量正體現了文藝創(chuàng)作的政治性與藝術性的結合。他這種深細婉轉的用心,在《求賢令》之類的文件中當然無法盡情表達;而《短歌行》作為一首詩,就能抒發(fā)政治文件所不能抒發(fā)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緊接著他又引用《詩經·小雅·鹿鳴》中的四句,描寫賓主歡宴的情景,意思是說只要你們到我這里來,我是一定會待以“嘉賓”之禮的,我們是能夠歡快融洽地相處并合作的。這八句仍然沒有明確地說出“求才”二字,因為曹操所寫的是詩,所以用了典故來作比喻,這就是“婉而多諷”的表現方法。同時,“但為君故”這個“君”字,在曹操的詩中也具有典型意義。本來在《詩經》中,這“君”只是指一個具體的人;而在這里則具有了廣泛的意義:在當時凡是讀到曹操此詩的“賢士”,都可以自認為他就是曹操為之沈吟《子衿》一詩的思念對象。正因為這樣,此詩流傳開去,才會起到巨大的社會作用。

第三節(jié)是對以上十六句的強調和照應。以上十六句主要講了兩個意思,即為求賢而愁,又表示要待賢以禮。倘若借用音樂來作比,這可以說是全詩中的兩個“主題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這兩個“主題旋律”的復現和變奏。前四句又在講憂愁,是照應第一個八句;后四句講“賢才”到來,是照應第二個八句。表面看來,意思上是與前十六句重復的,但實際上由于“主題旋律”的復現和變奏,因此使全詩更有抑揚低昂、反復詠嘆之致,加強了抒情的濃度。再從表達詩的文學主題來看,這八句也不是簡單重復,而是含有深意的。那就是說“賢才”已經來了不少,我們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滿足,我仍在為求賢而發(fā)愁,希望有更多的“賢才”到來。天上的明月常在運行,不會停止(“掇”通“輟”,“晉樂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輟”,即停止的意思;高中課本中“掇”的解釋為:拾取,采取。何時可掇:什么時候可以摘取呢);同樣,我的求賢之思也是不會斷絕的。說這種話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現,因為曹操不斷在延攬人才,那么后來者會不會顧慮“人滿為患”呢?所以曹操在這里進一步表示,他的求賢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樣不會終止,人們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顧慮,早來晚來都一樣會受到優(yōu)待。關于這一點作者在下文還要有更加明確的表示,這里不過是承上啟下,起到過渡與襯墊的作用。

第四節(jié)求賢如渴的思想感情進一步加深?!霸旅鳌彼木浼仁菧蚀_而形象的寫景筆墨,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潛《古詩源》中說:“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無所依托。”實際上是說那些猶豫不決的人才,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一時無所適從。詩人以烏鴉繞樹、“何枝可依”的情景來啟發(fā)他們,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擇枝而棲,趕緊到我這邊來。后“周公”四句畫龍點睛,明明白白披肝瀝膽,希望人才都來歸順我曹操,點明了全詩的主旨。關于“周公吐哺”的典故,據說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這話似也表達詩人心情。

總起來說,《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詩作如《蒿里行》、《對酒》、《苦寒行》等一樣,是政治性很強的詩作,主要是為曹操當時所實行的政治路線和政治策略服務的;然而它那政治內容和意義卻完全熔鑄在濃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詩充分發(fā)揮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長,準確而巧妙地運用了比興手法,來達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時代,他就已經能夠按照抒情詩的特殊規(guī)律來取得預期的社會效果,這一創(chuàng)作經驗顯然是值得借鑒的。同時因為曹操在當時強調“唯才是舉”有一定的進步意義,所以他對“求賢”這一主題所作的高度藝術化的表現,也應得到歷史的肯定。

32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