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育人故事滿分的征文
教育它其實是培養(yǎng)我們的活動,教師它是要對人進行全方面的培養(yǎng),還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育人故事滿分的征文,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我的育人故事滿分的征文篇1
參加工作十多年來,我一直教語文,并擔任班主任工作。與學生接觸的多了,慢慢的明白了教師愛心的重要性。教師的愛心能使少年君子更健康成長,能使有缺陷和有特殊困難的學生倍增信心,能使犯了錯誤的學生重新振作起來。我認為愛護學生應該從一點一滴開始,應該從現(xiàn)實生活中的文明禮貌、行為習慣、社會責任感開始,應該讓學生從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學會健康快樂的生活開始。
我去年接的班,孩子們大多比較乖,但也有個別比較頑皮,性格古怪。一開始我不太了解,認為孩子就是孩子,有問題批評幾句就行??蓭状闻u下來不但沒有見效,反而更顯出了其逆反心里。我認真反思了自己的行為,也對這幾個學生的情況做了了解。才知道他們平時在家就孤僻,不愿與家人溝通。在班里朋友也少,所以或為了引人注意,他們開始調皮,在班內制造不穩(wěn)定因素;或干脆我行我素,放縱自己。于是,他們成了班里公認的“學困生”。
美國學者伯納斯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認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提升到一個高度,并對后繼行為產生影響。根據(jù)這一“經驗+反思=成長”的規(guī)律,在對我班“學困生”教育引導的過程中,我反思了自己的班級管理,可以說是嚴有余而愛不足,呆板而欠活力;工作方法簡單而欠科學,粗枝大葉而欠細致。在對他們的教育問題上,沒有給予十分的重視,沒有認真的研究工作的方式方法,與他們的溝通交流不夠,甚至不自覺的對他們有不公平的看法。事實上,一個學生,內心總是渴望被關愛、重視,渴望成功的。后來,我對這些學生傾注了更多的關愛,切實深入實際,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困難和心理障礙,多一份寬容和鼓勵,多與學生進行思想情感的交流溝通,幫助學生排除心理困惑、煩惱或自卑、自棄的思想,多想辦法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困難。正是這恰當?shù)膶捜菖c鼓勵、關愛與幫助,讓他們排除了敵意,感受到了班集體的溫暖,把我當做了知心大姐姐。于是,他們開始愛學了,進步了......教育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項崇高的事業(yè)。時代在發(fā)展,我們應努力加強教育教學研究,積極反思與實踐,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探索,與時俱進。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學生健康的發(fā)展。
我的育人故事滿分的征文篇2
我從事高中生物教學已有20年了,作為一名名副其實的老教師,教學模式也固化了。我的課堂我做主,三尺講臺就是講。根深蒂固的思想,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讓我和學生的距離越來越遠。我把原因歸結到我的年齡上:年紀大了招人煩了。但通過這三年的新課程培訓后我又找到了方向和自信。
新教材的編輯是按知識的發(fā)現(xiàn)過程編寫的,我開始總是很抵觸。在講基因分離定律時,我總是按我的老思路講授。先告訴學生結論,再用這個結論解題,反復強化,機械記憶。每年都把學生弄得很痛苦。這個循環(huán)我嘗試用新理念來講課。先和學生們一起經歷孟德爾老先生的實驗過程和他曾經的疑惑,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的學生們竟然能很快的提出問題,而且有很多的問題。我吃驚和感到欣喜。有問題能不能解決呢?學生們開始大膽猜想,再結合教材把遺傳因子的概念引出,按從簡單到復雜,從少到多的順序才想出豌豆的性狀由一對遺傳因子控制。有大膽的學生主動到黑板畫出遺傳圖解加以解釋,得出正確結論。我這節(jié)課說得很少,學生學得缺很輕松。沒有了以前學生的那種抵觸和畏難情緒。這是我真正意識到了新教材安排的合理和科學。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科學的方法,培養(yǎng)了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所以作為老教師更要更新觀念,改變教學理念,不斷的用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使自己跟上時代和學生的步伐,做一個終身學習的科研型教師,才不會被社會淘汰,不會被學生厭煩。
我的育人故事滿分的征文篇3
良言如春,仰首為春,俯首是秋。須臾之間,花開花落。驀然回首,花枝滿頭。記憶中最美的那一朵,是老師你那一句句良言妙語,讓人如沐春風。
那是一堂語文課,課上少有人舉手發(fā)言,嚴重拖慢了上課進程,楊老師一氣之下,讓我們都站了起來,回答一個問題便可坐下。這下,班上幾個不?;卮饐栴}的同學也都舉起了手,而膽怯的我,則還是低著頭,看著書本,明明腦中有了答案,卻又因為不確定而不敢舉手。眼看著同學們一個又一個緊接著做下。簡單的問題越來越少,我的心里焦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手心里早已經全是汗,可我越急便越想不出答案,腦子里成了一團漿糊。慢慢地,場上只站著僅有的幾個人了,老師又拋出了一個問題,我顫顫巍巍地舉起了手,可偏偏又被別人給搶了去,我的眼睛里不知為何,眼淚打著轉悠,亂了我的視線,可能我自己都覺得自己太膽小了吧,教室里漸漸只剩下我一個人站著,老師輕輕地走過來,目光緊緊的盯著我“你會回答這個問題嗎?”,聽到這句話,我眼淚禁不住地掉了下來。至于這滴滴眼淚中包含著什么,我已無從道來,只記得我努力睜開眼睛后,看到老師微笑著,眼里閃爍著期待的目光,讓我有些不敢直視這目光,卻也重重的點了點頭,斷斷續(xù)續(xù)的說:“這篇文章,呃,讓我明白了,呃,讓我明白了……”我隱隱約約聽見坐著的同學中有些議論的聲音,這使我本就因窘迫而燒紅的臉更加紅了,想好的答案又模糊了,這時,只聽見楊老師說到:“別人發(fā)言時不要說話,要懂得尊重人家。嗯,你繼續(xù)。”我已經不記得我是如何說完的答案,但只聽見楊老師一句:“很好,請坐?!北銠C械麻木地做了下來。
下課后,楊老師把我叫了過去,我的內心緊張不已,生怕老師批評我,可楊老師卻輕柔的對我說:“你以后要再勇敢一點啊,上課多舉手發(fā)言,就是說錯了也沒有關系,不要因為怕錯就不敢說,你不試試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對的呢?我曾經有一個學生……”老師的一句句良言妙語,讓我感覺如春風拂面,醍醐灌頂,勇氣從心底漸漸蔓延上來。
楊老師剛走,一只蝴蝶從窗口翩翩飛來,停駐在講臺上片刻,便隨著楊老師出去的方向飛去,這蝴蝶定是被楊老師那春風般的良言招來的,這不正是“你若花開,蝴蝶自來”嗎?
老師,你的話如春風,吹走了我心中的膽怯,讓我走向了人生的春天。
我的育人故事滿分的征文篇4
記得我踏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年,在課堂教學上,我不厭其煩地一一指出及糾正學生所犯的各類錯誤。一堂課上,幾乎每一個學生我都為他們糾正過錯誤。當時班上有幾名男生,由于理解潛力弱一點,糾正的次數(shù)甚至到達四、五次。有時候心里一焦急,還免不了批評幾句。一段時間后,我開始覺得課堂上哪里不對勁,怎樣氣氛越來越沉悶?;叵胫n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陷入了沉思,找了學生談話后才明白原因:是我過分"周到"的糾錯挫傷了他們學習語文的用心性和信心。試想,若是自己在學習時,老師也是不停地打斷、糾正,那怎樣不會感到氣餒和受傷呢那怎樣還能用心愉快地學習呢比如說,如果人的心理壓力很大,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tài)時,學生所學的知識是不會被吸進大腦。相反,當你的心理壓力小,學習的效果就好了。在痛心我的教學失誤后我不禁思索著補救的方法。
最后總結到,對于學生學習實踐的任何嘗試,我們都就應采取鼓勵的態(tài)度。同時也告訴學生:"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這沒有值得害臊的地方。我也喜歡你們的錯誤。"從那以后,我常常微笑著、耐心地聽完學生回答,而且及時制止其他同學的嘲笑,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語文的用心性。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不再吝嗇對學生的表揚和激勵,因為我越來越體會到:期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是每個人的天性。(更何況是孩子。)一句用心的評價就是鼓舞孩子奮發(fā)向上的強大動力,孩子建立了信心,對待各種事物的態(tài)度就會越加用心。此刻,從學生們渴望上語文課的期望中,從課堂發(fā)言用心熱烈和表演會活動爭先恐后的活躍氣氛中,我得到了滿意的答案。
我的育人故事滿分的征文篇5
學校是什么?教育是完善人的事業(yè),有了這樣的目標定位,教育才會有理想和信仰;那么學校就應該是喚醒人性,親近善良,遠離無知,拒絕邪惡的場所。
人人都說教學苦,在古代有“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的說法。確實,做一個老師挺苦挺累的,做一個好教師就更苦更累了,但這是我們選擇的職業(yè),所以我們要做的只有默默工作。
大專畢業(yè)之后,我毫無懸念的成為了一名教師,來到小學教書,應該說我真正開始我的教學生涯是在上班半年后,還記得我第一次走進六年級教室時學生們臉上那種松了口氣的表情,可能是老師嚴肅的表情看太多了吧,換了一個新來的老師他們都覺得很放松吧,但是一進學校就聽到許多諸如課堂混亂,學生不聽話,甚至故意與老師做對這種恐怖故事,心里便默念著,要給他們一個下馬威。于是,在我教書生涯的第一年,發(fā)怒成了我生活中出現(xiàn)得最多的動作。課堂上有人不專心,沒完成作業(yè)這些都會引起我的發(fā)怒。于是我會在課堂上大聲呵斥犯錯的學生,只因為覺得這樣做會在全班起到震懾作用,卻沒有去想這個學生會有怎樣的感受。也忽略了同樣坐在教室中其他的那些滿懷期待等老師講授下一課,他們很好奇的內容的學生。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可愛的,雖然他們有的可能學習成績有些差強人意,但他是運動會上的冠軍,是勞動中的`能手,是他主動送生病的同學回家,誰能說他不是個好孩子,又有誰是完美的呢?
無意中我讀到了一個故事,故事說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看見見墻角邊有一張椅子,是哪位出家人違犯寺規(guī)越墻出去遛達了。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墻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少頃,果真有一小和尚,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當他發(fā)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師傅并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p>
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孩子們對老師是寬容的,只要你對他們付出過愛心,那么你曾經對他們的冷言冷語,暴跳如雷,他們都可以原諒。他們崇拜你、愛你。我又常常想,老師也應該對學生寬容再寬容一些,蕓蕓眾生,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可能他們經常無法克制自己的言行,無法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不一定有輝煌的未來,可是誰說一個平凡的人就比誰低人一等呢?像故事中的那個老和尚,就清楚地知道,寬容是一種無聲的教育。雖然書本知識的灌輸是很重要的,但是給學生營造一個寬容的學習環(huán)境,在鼓勵學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長上,個性張揚的發(fā)展上,是有利得多的。整體的社會潮流、教育氛圍和工作生活壓力,有時候讓我們教師偏離了方向。
有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會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老師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也許會扼殺一個人才。”老師習以為常的行為,對學生終身的發(fā)展也許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做一名老師應該經?;仡欁约阂酝慕逃龤v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個遺憾,刺傷了多少顆童心,遺忘了多少個不該遺忘的角落!忽然想起當年看的那部張藝謀導演的一個都不能少,一個小小的代課老師魏敏芝,只因老師離去前交代過這些孩子一個也不能少這樣一句話就能如此堅定執(zhí)著地尋回每一位輟學的孩子,這種精神是舍得每一位老師學習的,我們不僅要保證學生的數(shù)量,更重要的是讓陽光遍撒每個被遺忘的角落。
做教師沒有能力點燃火種,但絕不能熄滅火種!面對眼前同樣充滿好奇和天真的孩子們,要珍惜,更要努力讓每一個孩子的心中充滿陽光,讓每一個孩子在愛的撫慰下快樂成長。每一位為人師者,放棄了一個學生,可能會減少你的工作壓力,可能會提高你的教育質量,可能會給你贏得榮譽,但你放棄的卻是一個孩子的美好前途,放棄的是一個家庭的希望,留給自己的也將是一個永遠的遺憾!
孩子的心靈是純潔而美麗的,如水晶;孩子的心靈是脆弱而易碎,如玻璃。我們做老師欣賞著他們水晶般的心靈;更要保護著他們玻璃一樣易碎的自尊。
每當要發(fā)火的時候,腦子里就不由自主地出現(xiàn)自己初為人師時的事情。有時我覺得愧疚,后悔當時嚇著了那些孩子;有時又覺得可笑,奇怪自己當時怎么會發(fā)那么大的火?現(xiàn)在回想起來,實在覺得自己做得不妥,當時可能為了維護那么一點尊嚴,可能是為了挽回那么一點面子,總而言之,只是為了證明我是一個老師,我是不可侵犯的。在與孩子一次次磨合的過程中,我慢慢學習著寬容,學習著理解。學生對我們教師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們真心一點,平等一點,賞識一點,他們就會心滿意足,“言聽計從”。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努力地蹲下身子與學生對話,也努力著去用自身的行動,去影響他們。
快樂可以使人延年益壽,快樂可以使人青春永駐,在我們的工作中,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會留下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我們試著在不經意間揀拾快樂,我們的生命道路上將會灑滿陽光,我們的青春將不會流逝太快,所以,我們不要隨便扔掉他人的快樂,也不要輕易去掉自己的快樂,每天把笑臉送給每個人,我們的領導,我們的同事,我們的好學生,那么,展現(xiàn)在別人面前的將會是最美麗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