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_国产性自爱拍偷在在线播放_一本到在线观看视频_热99在线视频

365文案網(wǎng) > 短美文 > 筆記 >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00字

時間: 新華 筆記

寫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閱讀書、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學研究和寫作能力。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00字應該寫成什么樣的?快來看看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00字,本文為你提供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00字寫作技巧和示例!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00字篇1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生有味是清歡”談及蘇軾,滿心蕩漾如歌的行板,遍地的詞花??蓶|坡,不止于東坡之詞所流露出來的淡然自如。讀《蘇東坡傳》才知,他的行止由心,他在與人交往,與內(nèi)心相處時的和諧,才是他名芳千古的魅力所在。

蘇軾與人之和諧,從垂髫之時與家人相處中便體現(xiàn)出來。讓我感興趣的是他與母親的一段小對話,不僅早早地見出他的心之所向,更體現(xiàn)出了母親對他的疼愛有加與母子關系的融洽。對話道后漢時朝政混亂,一位名叫范滂的正直學者冒死進諫,被判死罪之后深覺愧于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可范母依然支持兒子去做對的正直之事。蘇軾欣賞他的凜然正義,詢問自己的母親會不會容許他長大之后,也變成范滂這樣的人,蘇母說:“你能做范滂,難道我就不能做范母嗎?”從小事中見出蘇軾與家人之間的和睦,體現(xiàn)出濃濃的親情美。

蘇軾在父親蘇洵和弟弟子由的陪伴下學習成長,在他的日后生涯中同弟弟所表現(xiàn)出來的手足之情,在中國這樣一個倫理道德之邦也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在成長的道路上,子由同他是最為親近的,即便長大做官之后,他們也常寫詩互贈,身影也常在對方的夢里出現(xiàn)。以前只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嫦娟”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只知子瞻對子由之思念情深,卻不知子由對兄長付出得更為深切。在蘇軾最窮困潦倒的時候,是弟弟用羸弱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庭;在他的政見最孤立無援的時候,也是子由在背后毫無保留地支持他;政治風暴席卷而來,他們相互擔心,互相幫扶,手攜著手走過了一路坎坷。蘇軾曾說“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更足以見他們親情之深厚,相處之和諧了。

子由對哥哥的幫助是巨大的,蘇軾卻因他的才華與抱負,還是不可避免地成為政治風暴中搏擊風浪的海燕??刹还苁鞘送旧系倪€是貶謫,都沒有改變他自始至終都聽從著內(nèi)心真實的聲音,一如既往地做到與自己內(nèi)心的和諧。內(nèi)心的聲音在呼喚他,不要被利欲貪念所蒙眼蔽竅,身心該放在為人民謀真切的利益上。在朝廷上,他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安排,勇敢地批判一朝之相王安石,批判這位野心勃勃的革命家,反對他的變法將人民帶入水深火熱之中。在地方里,他觸摸心底的汩汩清流,感知心海的波瀾不驚,與心和諧的同時便做到了與人和諧。任杭州太守時,百姓都愛戴這位富有活力的名詩人。他熱心賑災,在杭州疏浚鹽道,平抑糧道,修整西湖,直至今日人們?nèi)試@賞蘇堤春曉之美。他關心人民,他熱愛人民,他給人民留下福祉,他與人民和諧共處。這,永遠是留在人民心目中的一首贊歌。

“多生綺語磨不盡,尚有宛轉詩人情。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東坡正是做到了與人和睦,與心和諧,才能在俗世洪流中堅定自己的立場,在歷史的潮流中作為巨人屹立不倒。在當今的社會中,我們也應當做到如東坡一樣,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不也有著“和諧”二字正在曉喻著我們嗎?做到與人與心之和諧,我們也就能更好地漫步人生路,展望美好的未來。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00字篇2

我讀了《蘇東坡傳》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了蘇東坡的童年到流放歲月的事。我給你們說說我最喜歡的一章吧!我最喜歡《蘇東坡傳》第一卷第三章《童年與青年》。

《童年與青年》大體資料是以前的學生要把整本書背下來,背書時不僅僅要背書的資料、知識,連措辭也不可忽略。讀書刻苦的蘇東坡把整本書都抄了一遍,并且書沒加標點符號,要學生自我根據(jù)課文的意思加標點。我覺的如果想學的知識有用,把它學透就能夠了,沒必要把整本書背下來,那個時代的教育方法有點不對,可是接下來幾條我很贊同,學東西就要學透,不能半懂不懂,糊里糊涂的學過去。并且最終一條我十分贊同:讓學生自我加標點,這樣能讓學生更好地讀懂書,讀透書,更好的學以致用。

我還喜歡《王安石變法》這一章,這一章講到王安石定了一條青苗法,對窮人不利,而對朝廷很有利。蘇東坡為了不讓老百姓受苦受難,他和司馬光等人一齊阻止王安石變法,更讓皇帝禁用了這一法,蘇東坡讓老百姓受了益。我覺得蘇東坡很顧全大局,不僅僅顧著自我,還關照著老百姓,我很支持蘇東坡這種顧全大局的品質。同時我對王安石新定的法律很不贊同,為了讓朝廷受益而不顧老百姓的安危。

蘇東坡這個大江東去,浪濤不盡的千古風流人物會永遠流傳在人們中間。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00字篇3

對蘇東坡的認識始于一首《念奴嬌》,也似乎止于一首《念奴嬌》。一提起蘇東坡我頭腦中便立刻閃現(xiàn)出一個長衫大胡子的中年人在滾滾的長江邊上想心事的畫面來。

十多年來,這幅畫面就像是成語坐井觀天里面的那個井口一樣尾隨著我,讓我這只青蛙目力不周。一個人,要知道他的身高、體重、愛好、血型,那種認識就就直觀多了;現(xiàn)在的許多明星乃至詩人、作家給我最初的印象多是通過這么一個小小的介紹。而蘇東坡呢?我努力想去追尋他的時候,中間隔了許多東西,包括那恍惚一千年的時光。

我原本并不喜歡蘇東坡,盡管也并不討厭他。東坡能詩,則有李白;東坡能詞,則不合規(guī)則;東坡能書,則有王羲之、柳公權及幾位和尚。于詩而言,我喜歡魏晉之人,于詞而言,我喜歡柳七、易安;自習現(xiàn)代詩以來,則又多喜現(xiàn)代詩人,人命眾多且生疏,不一一列舉。

但在讀過一本薄薄的傳記只后,我卻重新認識了蘇東坡。從古至今,只要成其一家,便可流名千古,而蘇東坡則幾乎精通世間業(yè)務,并有著巨大的人格魅力。

先摘一段文字過來: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佑二年(1057年)進士。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績卓著。北宋文壇領袖,有多方面文學建樹,唐宋八大家之一。各種書目對其介紹相差無幾,但僅憑這么一點文字來概述蘇東坡,顯然是蒼白無力的。

蘇東坡出生于眉山一個寒門地主家庭。其父蘇詢自稱“西南之匹夫”,蘇東坡說“家世至寒”,蘇轍說“田廬之多寡,與揚子云等”??梢娞K東坡雖出生于地主之家,但門第并不顯赫。不過這些多蘇東坡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其父蘇詢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才華出眾,其母程氏為大理寺丞文應之女,想必也頗有才學;作為父母,他們?yōu)樘K東坡提供了良好的啟蒙教育。

東坡文長,前人之述備矣,我不消多言。我所欽佩的是他廣闊的胸襟和超強的動手實踐能力。

出仕后,東坡在險惡的官場中幾經(jīng)沉浮,最后一再貶謫,從內(nèi)地到廣東,再到海南,始終以一種廣大的胸襟承受著一切,樂觀、堅強地生活著。我們現(xiàn)在還年輕,日后肯定會遇到各種曲折,而東坡絕對是一個好榜樣。

東坡自己釀酒,自己選茶,自己做飯,甚至自己務農(nóng)。歷史上的詩人,自己親自動手務農(nóng)的只寥寥幾位,而東坡一位大文豪,一位官員,能親自動手來做這些事情,實在是難能可貴。在這個方面,我有點討厭不識五谷的孔子。

東坡還有很多優(yōu)點,如對廣大人民的悲憫等。作為一位封建的文人士大夫,這樣的全才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說了半天,我始終感覺沒有把東坡說清楚,只好惶惶擱筆。

幾千年來,東坡只此一位,東坡不朽!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00字篇4

涼風吹透扉頁,螢火婉轉指尖,手中的書本微微泛黃,蒼勁的字氤氳著墨香。我走進歷史深處,猛抬頭,卻看到了你。

你生活在一個承平日久,危機四伏的時代,求變圖新的呼聲與努力不斷高漲,又不斷被無法更改的制度弊端所扼殺,你懷揣著“奮厲有當世志”的儒家思想,充滿了“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胸襟坦蕩,正氣凜然,不向任何權勢低頭。你想成為這昏昏之世的昭昭之雷,驚醒昏聵的統(tǒng)治者,救活苦難的國與家。然而,事與愿違,你卻在這紛繁錯亂的局面中碰得頭破血流……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得意時,你是譽滿京城的新科進士,赤紱銀章的帝王之師;失意時,你是柏臺肅森的獄中重囚,是啖芋飲水的南荒流人。然而“成固欣然,敗亦可喜?!蹦闾庬樉硶r不驕惰逸樂,在逆境中能隨遇而安。

“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蹦闼娜沃轁缮?,戰(zhàn)饑荒,驅疾疫,急民之所急,雷厲風行,政績卓著。盡管已經(jīng)年過半百,盡管已在政壇之中飽經(jīng)風霜,但你對于國家和民眾的摯愛始終沒有淡漠,你所淡漠的只是個人的榮辱得失,所厭倦的也只是無休無止的恩怨爭斗。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毙木程竦哪?,將一切得失榮辱、升沉起伏視若浮云。你能在艱難困苦之中豪氣不墜,亦能在富貴名利之中堅定自我。迫害和打擊沒有消磨你,致君堯舜,匡世濟時的政治熱情,亦沒有斫傷你批判現(xiàn)實,敢為天下先的勇銳之氣。

我想像你一般,做奮發(fā)向上的少年,養(yǎng)浩然之氣,攜凌云之志,赴星河之約,上九天攬月;做志存高潔的少年,以蕙草為心,蘭葉為質,胸懷皎月,不媚于世俗,不讒言富貴;綻放光華,為泱泱之中華再添流光溢彩。

歷史的煙云淹沒不了你的音容,更無法抹去你留給我們的文化、精神與風骨。

人生不如意又如何?前途渺茫又如何?“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縱使人生多風雨,卻越千難萬阻,破陰霾迷霧,不畏浮云遮眼,翱翔天地間,萬古流芳。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00字篇5

在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可謂是千年難遇的才子,他曾這樣評價這位文壇偉人:“李白,一個文壇上的流星,再剎那之間壯觀驚人的閃耀之后,而自行燃燒消滅,正與雪萊,拜倫相似。杜甫則酷似彌爾頓,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長者,學富而文工,以古樸之筆墨,寫豐厚之情思。蘇東坡則始終富有青春活力。”“蘇東坡雖然飽經(jīng)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厚和厚道,并沒變成尖酸刻薄?!?/p>

才氣洋溢而樂觀的人是難求的,像是蘇東坡這樣的文壇巨匠是世間獨一無二的,在他這樣多才多藝,守正不阿的人身上,要尋覓出讓人敬佩的理由那倒是輕而易舉、隨手拈來即可的事情。書中的蘇東坡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堅持己見者,是月下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逗趣兒的人。但這些所謂的描述都不能完全勾勒出蘇東坡帶給世人的印象。蘇東坡不僅僅是一個詩人、畫家或是百姓摯友的偉人,他思想清澈,寫作優(yōu)美,作為勇敢,決不為功名利祿動搖,也不因世俗之見而違背自己的意向。他對人熱情慷慨,“雖不積存一文錢,卻認為富比王侯”。他富有出眾的口才,但有時也是心直口快導致招惹了小人,他多才多藝,詩風不拘泥于俗套,動筆為文則自然典雅動人心以真情?!疤巵y世,他猶如政壇風暴中之海燕,是庸妄官僚的仇敵,是保民抗暴的勇士”。書中的蘇東坡過的快樂幸福,不屈不撓,無所畏懼,像是一陣清風度過了傳奇的一生,又如一抹陽光找到現(xiàn)在人們的心中。

從小就聽聞蘇東坡的名號,隨口拈來的蘇東坡的著作也是不少,但是什么時候又曾如此了解過他的一生,不了解一個人的故事,背誦他的詩詞又怎能了解詩句背后的情感,俗話說知人論世,只有在了解了他的故事之后方可深入體會詩里字里行間隱匿的情感,就如同“煉字”,是我最欣賞古人作詩作詞的一種金益求精的方式?!按禂嚅荛g積雨聲”中的“積”字、“霜風來時雨如瀉”中的“瀉”字、“寫照江天一抹紅”中的“抹”字定和王安石《泊船瓜舟》里寫的“又綠春風東南岸”中的“綠”字一樣必是推敲已久,帶給人的一種詩中景象重現(xiàn)眼前的感覺,定是這些個字給人一種在心上輕撫的絲滑,一種延綿千里的意味。

蘇東坡的一生就是他的真性流露,雖然在玄學上他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但是他卻不肯接受人生既是重擔又是苦難的說法。他的信仰是他混合的人生觀。他這一生,盡情享受人生,不管貶謫與否,他都樂觀面對人世間的一切??v觀蘇東坡的一生,在宦海可謂三起二落。當年的皇太后為他撐腰,讓他平安地度過了一段宦海時光,但是朝云和皇太后的去世的的確確是個巨大的轉折點。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00字篇6

蘇東坡在擔任翰林學士知制誥期間,共草擬了八百道圣旨,無不鏗鏘有聲,妥帖工巧,簡練明確。往往引經(jīng)據(jù)史,富有例證譬喻,寫來輕巧易舉。東坡去世后,一個姓洪的接替他的位職,對自己的文采頗自期許,問當年侍候東坡的老仆,他比東坡如何?老仆答曰:東坡寫得并不見得比大人美,不過他永遠不用查書。

蘇東坡非常敬重的朋友范鎮(zhèn)死了,先生這樣評價自己的朋友:“范景仁平生不好佛,晚年清慎,減節(jié)嗜欲,一物不芥蒂于心,真是學佛作家,然至死常不取佛法,某謂景仁雖不學佛而達佛理,雖毀佛罵祖,亦不害也?!北绕鹉切鞍浲臃稹辈浑x口、驕奢淫逸掛在心之人,哪一個離佛心更近。

蘇東坡曾上朝廷奏章反映百姓疾苦:“臣自潁移揚,過濠、壽、楚、泗等州,所至麻麥如云。臣每屏去吏卒,親入村落。訪問父老,皆有憂色,云:‘豐年不如兇年。天災流行,民雖乏食,縮衣節(jié)口,猶可以生。若豐年舉催積欠,胥徒在門,枷棒在身,則人戶求死不得?!杂櫆I下,臣亦不覺流涕?!笨琳陀诨?。

蘇東坡是被貶謫到廣東大庾嶺以南的第一人,被罷黜的理由竟然是當年罷黜改革派王安石時,他奉太后之命代擬了罷免圣旨。太后死后,東坡失去了保護傘,宋哲宗小皇帝就在一幫反蘇派的唆使下給東坡安了個罪名:“乃代予言,誣詆圣考。乖父子之恩,絕君臣之義,在于行路,猶不戴天,顧視士民,復何面目?”

蘇東坡終于被貶謫到海南島去了。過著“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的日子。環(huán)視無邊的大海,先生也曾發(fā)出“何時得出此島”的慨嘆,但轉瞬就樂觀如初,“天地在積水中,九洲在大瀛海中,中國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島者?”他可以與身份高低的各色人交往,席地而坐,閑談為樂。

蘇東坡對事不對人,他曾對弟弟子由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宿敵章惇在哲宗死后被流放,他的兒子章援怕蘇軾像他父親那樣反過來報復,蘇軾則說:過去的事情,沒什么必要再提了?!易约阂裁痪?,準備歸隱田園,等死呢。蘇軾心中化去了恨,放下了心墻,所以快樂、無所畏懼的,像清風一樣度過了一生。

蘇東坡被貶謫海南島時,海南還是蠻荒之地,哪象現(xiàn)在令人趨之若鶩,找個談心的朋友都很難。無聊時先生帶著一條大狗四處游蕩,硬拉住路邊干活的農(nóng)民在檳榔樹下閑談,莊稼漢說:我們不知道說什么。東坡說:那就談鬼,給我講幾個鬼故事。人家說:俺們不知道有什么有趣的鬼故事。他就說:隨便說點什么也行。

蘇東坡死前突然想開了很多,第一,他認為自己生平未嘗作惡,所以不會下地獄;第二,不去祈禱了,因為他知道祈禱也于事無補;第三,不去勉強自己,他覺得無論做什么,勉強就錯了。解脫之道在于自然,在不知善而善。死前未留遺教。他有個好友吳復古,在他之前死。死的也很簡單:蘇軾在復古死前問他有何囑托,復古笑了下,就閉上了眼睛。

蘇東坡的船偶爾駛過一個孤立的茅屋,只見那茅屋高高在上側身而立,背負青天,有時看見樵夫砍柴??茨敲┪莨铝懔懔⒃谀抢?,足可證明居住的人必然是赤貧無疑,小屋頂僅僅蓋著木板,并無瓦片覆蓋。蘇東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勞苦,忽然瞥見一只蒼鷹在天空盤旋得那么悠然自在,似乎絲毫不為明天費一些心思,于是自己盤算,為了功名利祿而使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銬鐐的夾鎖,是否值得?在高空飄逸飛翔的蒼鷹正好是人類精神解脫后的象征。

蘇堤和西湖之與杭州,正如美女花容月貌上的&39;雙眸。我常想,倘若西湖之是空空的一片水——沒有蘇堤那秀美的修眉和虹彩般的仙島,一畫龍點睛增其神韻,那西湖該望之如何?幾百年來的中國游客,春季到來之時,向西湖蜂擁而至,度蜜月者,在湖上泛舟垂釣,或在垂楊之下的堤上散步,以消磨時光。有名的西湖十景包括東岸上的柳浪聞鶯;另一景是在湖上的小島上,由蘇東坡興建的,叫“三潭印月”。的確是,湖的四周沒一個角落不使游客覺得美麗出奇而感到蕩氣回腸的,晴天也好,在與眾也好。

晚輩高聲朗讀經(jīng)典,老輩倚床而聽,抑揚頓挫清脆悅耳的聲音,老輩認為是人生的一大樂事。這樣,父親可以校正兒子讀音的錯誤,因初學者讀經(jīng)典,自然有好多困難。就好像歐陽修和后來蘇東坡都那樣倚床聽兒子讀書,現(xiàn)在蘇洵也同樣倚床聽他兩個兒子的悅耳讀書聲,他的兩眼注視著天花板,其心情大概正如一個獵人射了最后一箭而未能將鹿射中,仿佛搭上新箭,令兒子再射一樣。孩子的目光和朗朗之聲使父親相信他們獵取功名必然成功,父親因而恢復了希望。

蘇東坡在潮洲韓文公廟碑中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碧K東坡一生坎坷多舛,浩然之氣用盡。他的偉大思想與心靈不過在這個世間偶然呈形,曇花一現(xiàn)而已。他那心靈的喜悅和思想的快樂,才是萬古不朽的。

經(jīng)過無數(shù)個的案頭燈下,《蘇東坡傳》終于讀完了,仿佛完成了一次穿越,隨先生度過漫長又短暫的坎坷歲月。先生的吟哦聲于耳邊久久不去:“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329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