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子的讀后感400多字
《父與子》是世界上著名的連環(huán)漫畫,《父與子》這本書是德國連環(huán)漫畫大師埃西里·奧塞爾創(chuàng)作的。你是否在找正準(zhǔn)備撰寫“父與子的讀后感400多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guān)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父與子的讀后感400多字【篇1】
《父與子》是一本世界著名的連環(huán)漫畫集。這是一本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好書,希望會贏得大家的喜愛。
這本漫畫集的作者是埃奧卜勞恩。不滿30歲時,他的名字已響徹畫壇。
卜勞恩的漫畫之廣受歡迎,決不是偶然的。它具有許多鮮明的特點:
洗練的筆墨。卜勞恩的漫畫通常只有寥寥數(shù)筆,卻使畫中父親與兒子的形象躍然紙上,一驚一疑,一喜一怒,栩栩如生。如《自衛(wèi)的雪人》:兒子堆了個雪人, 好事之徒加以破壞,于是父子合作,繪制了雪人的腦袋和衣服,由父親扮做雪人,當(dāng)好事之徒再來故伎重演時,就只有吃虧的份了。
真是的感受。《父與子》這本漫畫集不僅凝結(jié)了卜勞恩與兒子克里斯蒂安之間的濃烈親情,而且還融入了卜勞恩與他自己父親之家的銘心摯愛,因而心手掂來便 能打動讀者。如《意外的禮物》:兒子本來給父親準(zhǔn)備了一件禮物,是扔標(biāo)槍者的微型雕塑。但過于興奮,奔跑間跌了一跤,雕塑別摔得粉碎。父親并沒有責(zé)怪兒 子,而從塑像碎片中揀出那根標(biāo)槍,用來捅煙斗,于是父親和還在啼哭中的兒子抱在一起了。當(dāng)然,事情并不都化兇為吉,有時也會化吉為兇。
生活的情趣。人們之所以喜愛《父與子》這本書,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書中充滿生活的情趣。如《魚兒的信》:父親在垂釣,兒子卻悄悄寫了一封信,然后神不 知鬼不覺的下水把信掛在了釣鉤上。等父親釣上來一看,竟是一封魚兒的信,上書:我們今天不愿來。敬禮!這的確是淘氣,但淘氣后面不也蘊含著兒子的 智慧和父子間難得的情趣嗎?
人生的哲理。卜勞恩的漫畫當(dāng)然會給人巨大的愉快和難得的樂趣,但不止這些。讀者在發(fā)出會心的微笑之余,還會陷入深沉的思索,領(lǐng)悟到某種人生的哲理。如 《痛苦的自我批評》:兒子想要拿小火車頭去玩,父親不準(zhǔn),兒子哭了,呼氣還是不準(zhǔn),最后總算把小火車頭給了兒子。這時父親去照鏡子,鏡子中兇狠的尊榮實在 很不雅觀,于是父親便拿起鞭子來大自己的屁股。這樣的自責(zé)難道不能給做家長的某種啟發(fā)嗎?
愿《父與子》代代相傳,愿這本書蘊含的情趣和哲理永遠給人歡樂和啟迪!
父與子的讀后感400多字【篇2】
這個暑假,我讀了《父與子》這本書,雖然這本書沒有文字,只有圖片,但這本書還是那么受我的歡迎。說真的,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心里就想:這書沒文字就單單一些圖片,這簡直就不是書??蓩寢屨f這是這本書是好書,一定要買,沒辦法“母命難違”。
回到家,我開始看起了這本書,書中的這位父親長著一大把胡子,光禿禿的腦袋瓜兒下面長著一個與頭不相稱的肥大的身子,身上穿著一件百年不換的黑馬甲和一條腰身寬大的白褲子。一雙比圓圓的眼睛里,張著兩只比芝麻還要小的眼珠。只要看一眼這位長相滑稽的父親。我突然醒悟到,我之前的猜測是錯的,這是一本好書。因為這里面的小故事,都是我們身邊的事兒,著作用有趣而滑稽的藝術(shù)把它給夸張化了!
如:《引書如室》,傍晚,該吃晚飯了,父親、母親都坐在了飯桌前,可兒子哪兒去了?于是,母親便命令父親去找兒子!父親挺著大腹便便的肚皮,去找兒子。這時候,兒子可正趴在地上看有趣的小人書呢!看到父親的來臨,兒子仿佛接到了“圣旨”,馬上便走出了房間。咦?餐廳怎么又缺了個人?哦,讓我數(shù)一數(shù):媽媽,兒子,還少了誰呢?當(dāng)然是正在書的前面趴著的父親啦。這時候的父親象一個老頑童,全然不顧妻兒正在餐桌前餓得“咕咕”叫,沉浸在小人兒書里,看到精彩之處,還在地板上飛快地跺幾下腳呢!肥腸滿肚的肚子把屁股壓得撅得老高,拖著腮幫子的雙手,可真有趣……
在看這本書時,我會不時發(fā)出咯咯的笑聲。也可以說出其中大概的內(nèi)容,這就說明他可以看明白圖意。說到這,你們肯定會問,不是說這書沒文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是的,正因為這書沒文字,才讓我看著上的生動形象的畫面,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的觀察能力,而且還能把他內(nèi)在的語言轉(zhuǎn)述給別人聽,發(fā)展了語言思維,真是一舉兩得。書中很多故事都能使讀者在幽默的同時體會出更深層的寓意。使人明理。書中的《現(xiàn)實的教育》就是講了父親在看一本《教育不能體罰〉的書,可兒子卻在旁邊大喊大叫,被父親打了一頓;《恩將仇報》則敘述了父子從蟒蛇口中救下了豹,卻被豹所追趕;《獨創(chuàng)的魚網(wǎng)》描繪了父子倆發(fā)揮想象,用衣服編成網(wǎng),捕了很多的魚;《袋鼠的友誼》就教育人們要和動物友好相處。
我要謝謝這位德國作家卜勞恩:“是你帶領(lǐng)著我們走進了幽默漫畫的世界。”
父與子的讀后感400多字【篇3】
這是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星期天,夏季的下午依然溫度相當(dāng)?shù)母撸藗儌€個都躲進了涼爽的空調(diào)房,因為忍受不了那可以燒熟人的毒辣之陽。唯有那一對可愛的父與子有閑情頂著那炙熱的陽光來海上釣魚。
遠遠望去那艘黃色的香蕉形小船,在泛著金色波浪的海面上若隱若現(xiàn),只看見一根釣魚桿在海風(fēng)吹拂下緩緩搖曳。父親頭上戴著一頂是火鍋翻 的帽子,只為遮住他反光能力比金屬還強的謝頂;嘴里叼著一只不斷冒著煙圈的煙斗,恍如神仙般在騰云駕霧,煙斗還在他舌頭的翻動下左搖右擺。兒子則是一頭沖天的頭發(fā),猶如怒發(fā)沖冠,典型的刺猬頭,在父親專心釣魚之際,在背后的一塊白板上寫著什么,仿佛有什么計謀在策劃之中。
隨著時間的轉(zhuǎn)移,太陽也漸漸地向西山墜落下去,云彩無精打采地走開了??墒窃谶@漫長的時間里一條魚也不去咬那只釣,沒有魚中那笑里藏刀的陷阱,父親悶悶不樂卻仍不放棄,在船頭聚精會神瞪起銅鈴般大的眼睛,注視著浮標(biāo),此刻再看船尾,兒子卻蒸發(fā)一樣地不見了,只看見水面乏著層層漣漪。
在水底,兒子把那塊寫著大字的白板掛在了釣鉤上?,F(xiàn)在兒子兩腮通紅,可想而知一定是憋足了氣,兩只手像兩只漿不停息地劃動著;腳一會兒伸,一會兒縮,用盡吃奶的勁努力使身體向上游。魚兒在水下用沒有眼瞼的眼睛好奇地盯著兒子可笑的游泳姿勢。在譏笑:“瞧這小家伙,連泳也游得那么費力……”
兒子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游到了水面,又耗盡了全部的力氣上了船尾。
在腿接觸到木頭的一剎那,兒子迅速抄起毛巾,三下五除二擦干身子,披上了睡衣,把一切恢復(fù)成了原狀。
此時此刻,父親欣喜若狂,因為他以為來之不易的魚兒咬到了鋒利的釣鉤,可是提上來之時,竟赫然掛著一塊白板。
父親睜大了眼睛,懷著驚訝之情,看著那字,帽子也斜到了一邊,煙斗滑到了左邊,兒子披著衣服裝作饒有趣味的樣子湊過來看那幾個醒目的大字:今天我們不想來。致禮!魚兒??春笠粫扇寺冻鱿嗤植幌嗤男θ荨?/p>
一片大海,一艘漁船,一位兒子,一位父親,一個掛在魚釣上的白板,以及白板上的十一個字,構(gòu)成了父與子其樂融融的一幕……
父與子的讀后感400多字【篇4】
《父與子》是一本陪伴了我五年的書籍。腦袋扁圓,穿著馬甲,一頭亂發(fā)的兒子,這就是父子兩個的形象。我喜歡里面的每一個漫畫故事。書中的父與子其實就是作者卜勞恩與他的兒子,而書里描繪的故事也就是卜勞恩父子之間的故事。我喜歡這對父子的幽默以及他們的樂觀,真誠和樂于助人 。
書中父子濃濃的親情,讓我感動。在《父子情深》中,父親為了哄兒子睡著,使盡了渾身的招數(shù),又是陪著推小車,又是陪著踩高蹺,呵呵,最后他們都累了,一起睡在了兒子的小床中……《小出逃者》中,兒子因為打破了玻璃,讓父親很生氣,他一賭氣跑出去了,晚上8點了,看到兒子還沒有回來,爸爸心急如焚的出去尋找,因為沒有找到,很失望的準(zhǔn)備進家門時,又被皮球擊中,雖然兒子還是犯錯了,爸爸還是驚喜的抱住了兒子……在我的生活中,我的爸爸也很愛我。據(jù)說在我小時候,他也是經(jīng)常為了哄我睡覺,累的自己和我都睡著了……哈哈。當(dāng)然我犯錯的時候,他也會很嚴厲的批評我,不過我知道他是為了我好……原來我們也是現(xiàn)實版的“父與女”。
書中父子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讓我欣賞?!缎络R子》中,爸爸砸了很多的釘子,都是釘不好,最后終于把新鏡子訂上了,可以得像演雜技一樣照鏡子,不過,他們還是那么的高興?!兑虻湹酶!分校缸觾蓚€在冰面溜冰,掉到了冰窟窿中,但是他們竟然抓到了兩條魚……《天降烤鴨》,雖然烤鴨“飛了”,但是因為幫助了的貧窮的一家人,他兩個比自己吃了還開心。
喜歡《父與子》,不僅讓我哈哈笑,還讓懂得,生活的美好源于愛心和樂觀!
父與子的讀后感400多字【篇5】
《父與子》是一本世界著名的連環(huán)漫畫集。這是一本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好書,希望會贏得大家的喜愛。
這本漫畫集的作者是埃奧卜勞恩。不滿30歲時,他的名字已響徹畫壇。
卜勞恩的漫畫之廣受歡迎,決不是偶然的。它具有許多鮮明的特點:
洗練的筆墨。卜勞恩的漫畫通常只有寥寥數(shù)筆,卻使畫中父親與兒子的形象躍然紙上,一驚一疑,一喜一怒,栩栩如生。如《自衛(wèi)的雪人》:兒子堆了個雪人, 好事之徒加以破壞,于是父子合作,繪制了雪人的腦袋和衣服,由父親扮做雪人,當(dāng)好事之徒再來故伎重演時,就只有吃虧的份了。
真是的感受?!陡概c子》這本漫畫集不僅凝結(jié)了卜勞恩與兒子克里斯蒂安之間的濃烈親情,而且還融入了卜勞恩與他自己父親之家的銘心摯愛,因而心手掂來便 能打動讀者。如《意外的禮物》:兒子本來給父親準(zhǔn)備了一件禮物,是扔標(biāo)槍者的微型雕塑。但過于興奮,奔跑間跌了一跤,雕塑別摔得粉碎。父親并沒有責(zé)怪兒 子,而從塑像碎片中揀出那根標(biāo)槍,用來捅煙斗,于是父親和還在啼哭中的兒子抱在一起了。當(dāng)然,事情并不都化兇為吉,有時也會化吉為兇。
生活的情趣。人們之所以喜愛《父與子》這本書,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書中充滿生活的情趣。如《魚兒的信》:父親在垂釣,兒子卻悄悄寫了一封信,然后神不 知鬼不覺的下水把信掛在了釣鉤上。等父親釣上來一看,竟是一封魚兒的信,上書:我們今天不愿來。敬禮!這的確是淘氣,但淘氣后面不也蘊含著兒子的 智慧和父子間難得的情趣嗎?
人生的哲理。卜勞恩的漫畫當(dāng)然會給人巨大的愉快和難得的樂趣,但不止這些。讀者在發(fā)出會心的微笑之余,還會陷入深沉的思索,領(lǐng)悟到某種人生的哲理。如 《痛苦的自我批評》:兒子想要拿小火車頭去玩,父親不準(zhǔn),兒子哭了,呼氣還是不準(zhǔn),最后總算把小火車頭給了兒子。這時父親去照鏡子,鏡子中兇狠的尊榮實在 很不雅觀,于是父親便拿起鞭子來大自己的屁股。這樣的自責(zé)難道不能給做家長的某種啟發(fā)嗎?
愿《父與子》代代相傳,愿這本書蘊含的情趣和哲理永遠給人歡樂和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