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讀后感500字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白鹿原讀后感500字,歡迎閱讀。
白鹿原讀后感500字篇1
“為人師表,傳道授業(yè)解惑。當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吾等責無旁貸,本應著書立論,大聲疾呼,以正世風。竟然是白日里游山玩水,飲酒作樂,夜間尋花問柳,醉死夢生……”這是朱先生出場時說的一段話,現(xiàn)在聽來仍振聾發(fā)聵。
“踏破青山千萬重,仰天池上水溶溶。橫空大氣排山去,砥柱人間是此峰。”這是朱先生在南方講學受挫時,回到華山作的一首《七絕》,大氣磅礴卻也難免憂愁孤憤。
“倚勢恃強壓對方,打斗訴訟兩敗傷。為富思仁兼重義,謙讓一步寬十丈,”這是朱先生對白鹿原上白鹿兩大戶起爭端時的諄諄勸勉,回味悠長。
在整本書中,我最感興趣就是朱先生了,對于他,我想套用那句著名的對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的評價:“只能用兩個詞來形容他:‘一是圣徒,指這個人;二是先知。’”他畢生精力投注在白鹿原這片蒼茫大地上,除罌粟,教學生,救災民,作鄉(xiāng)約,寫縣志……他每一步行為,都擲地有聲。
書中,朱先生很多行為都的確是很行為藝術,如晴天穿雨靴暗示村民天氣,勸退清軍總督時自帶糧袋傳達民生多艱,以及那句膾炙人口的“房是招牌地是累,攢下銀錢催命鬼”……這些事,讓他終究被奉為圣人。而白嘉軒的那句“犯人門絕對信服圣人而又不真心實意實行,這并不是圣人的悲劇,而是凡人永遠成不了圣人的緣故”,讓朱先生更加高貴而神秘。
白鹿原讀后感500字篇2
田小娥可謂白鹿原中一個異數(shù)了。出生書香門第的她卻最終長成一個風流蕩婦,與白鹿原的漢子們展開了一些剪不斷理還亂的風流韻事,并最終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最后的最后,被壓在塔下,永不超生。
我們先來八一八白鹿原身邊的那些男人們。首先是被父親廉價嫁給年齡足以當她爺爺?shù)墓e人,被當做性奴屈辱的豢養(yǎng),在此期間不甘寂寞勾搭上黑娃,開啟了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筛谕拊谝黄鸷?,日子并不如設想中那般順暢。身份上不被認同,排斥在宗族之外;雪上加霜的是,黑娃鬧革命,被通緝時獨自逃竄在外,留下田小娥一個人面對所有的凄風苦雨。她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還裹著小腳。如果我們在這種情況下,非逼迫田小娥做貞潔烈女,如王寶釧般苦守寒窯,也著實是為難她了。
對于田小娥,或許真的是“過渡女性”四個字最能概括她。她私生活劣跡斑斑,可她敢于追求愛情,即使不被世人承認;她裹小腳生于酸腐秀才家庭,可她率先加入農(nóng)協(xié),成為婦女代表。同處于性壓抑,她沒有像冷先生大女兒一樣守活寡至死,而是先后與鹿子霖、白孝文攪合在一起,不懼流言,不顧臉面。
白鹿原讀后感500字篇3
這幾天有幸拜讀了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一書,給我?guī)砹朔浅4蟮臎_擊,感嘆著原來小說還能這樣子寫。沒有華麗的文字,但情節(jié)行云流水,讀后讓人有一種欲罷不能的魔力,勝似一壺好酒,讓人意猶未盡。
文中的人物刻畫非常細致,人物性格情感豐富。故事情節(jié)的現(xiàn)實感,非常容易使讀者代入其中。白嘉軒古怪離奇的娶親,家道敗落偶遇風水寶地,對各種人物潮起潮落的波瀾不驚,對祠堂族事的道德堅持,對妻子離去時的悲傷痛苦,對浪子回頭的寬容接納等,太多的細節(jié)描寫與鋪墊把整個人物撐的飽滿,讓人無法想象這僅僅是一個作者創(chuàng)作出來的角色。另外,小說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朱先生這個角色,這個角色具有豐富的知識,對世事洞若觀火的透徹判斷,在風雨變幻中的處變不驚與運籌帷幄無不給人帶來一種沖擊。其他如白嘉軒與鹿三兄弟般的主仆關系,鹿兆鵬與白靈的革命戀情,黑娃與田小妮離經(jīng)叛道的結合都給人一種心靈的沖擊,讓整部小說包含了太多的情感,有夫妻間生離死別之情,有樸實無華的兄弟感情,有轟轟烈烈的革命戀情。
小說的整個脈絡十分清晰,按照歷史事件的背景,用小說中的故事將歷史的側面逐一呈現(xiàn)給讀者。辛亥革命,抗日戰(zhàn)爭,內(nèi)戰(zhàn),文化革命等等歷史事件無不使整部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深深的以現(xiàn)實的方式嵌入到歷史中。也為整部小說的人物描寫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故事背景。
白鹿原讀后感500字篇4
以前,我對這句話不是很理解,直到讀了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才覺得果真如此。每一個民族的故事都是一部史書;而一個家庭的變遷,往往也就是這個民族發(fā)展史的小小縮影。
《白鹿原》是一部內(nèi)容豐富、扎實而且有著歷史深度的長篇小說。小說以白、鹿兩家的矛盾為線索,反映了從國民革命到解放初期關中平原農(nóng)村面貌的發(fā)展變化。其中的主要人物雖然都是生活在農(nóng)村的普通農(nóng)民,但是作者通過形象的藝術塑造和真實的生活畫面,展現(xiàn)了作品所要表達的歷史觀和革命觀。小說中每個人物的形象都很鮮明、豐滿,很具典型性。作者將人物的命運和性格與展示整個社會的歷史變遷相結合,從而加強了人物性格的深刻性和豐富性,揭示了傳統(tǒng)文化中某些落后思想的弊端,如“窩里斗”等;同時也對封建倫理道德給予了嚴厲地抨擊,起到了喚醒讀者樹立民族危機感的警示作用。
初讀《白鹿原》時,每當碰到那些描寫人們封建迷信行為和事件的語句時,我會覺得好笑。可對于他們的愚昧,卻發(fā)現(xiàn)自己怎么也笑不出來。然而主人公白嘉軒的仁義之心,又會讓我感到一絲安慰……相比之下,我想到了時下人們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在我們中華民族燦若群星的傳統(tǒng)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我們繼承的東西,也有需要我們擯棄的東西;我們要“取其精華,舍其糟粕”,將中華文明的精華發(fā)揚光大。
在小說語言風格上,陳忠實對富有地方特色的典型方言進行了獨特地運用。這對長期生活在關中平原上的人們來說,不由得產(chǎn)生了一種親切感。其雅俗共賞的藝術特色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部《白鹿原》,有很多值得我們?nèi)ゼ毱泛蛯W習的東西,其中的道理也說不盡道不完。然而,歲月的風塵不僅不會使其減色,反而會更加光彩奪目。
白鹿原讀后感500字篇5
這本書比我未讀時想象的要精彩的多。
我被里面形形色色的鮮活的人物形象深深折服。曾看到過一句話:“由一個作家構造出來的人物,實際上已經(jīng)不屬于這個作家,而屬于人物自己,他在后續(xù)章節(jié)的言行舉止不是作者挖空心思的創(chuàng)造,而僅僅是作者跟在人物身后的記錄?!贝藭_到了這種境界,不管是一輩子剛剛正正寬宏大度的白嘉軒,還是一輩子投機取巧愛算計的鹿子霖,還有其他人物,他們選擇的每個下一步,身為讀者的我們都可以做出完全正確的判斷,因為這些人物那么鮮活、樸素、真實,仿佛能看透他們的一生。
其次是書中通過一個小小白鹿原而展現(xiàn)的氣勢恢宏的民族血淚史。沒有著重描寫毀天滅地的日本侵略者,沒有腥風血雨血肉橫飛的戰(zhàn)場描寫,更沒有開國偉人們改天換日的壯舉,僅僅是原上幾個舊得不能再舊的遺民,幾個小小的地下共產(chǎn)黨員,幾個姓國的芝麻官,但我從中卻讀出了許多以前不了解的歷史,而且是從書里沒有多少文化的農(nóng)民的角度看到的,才感覺,原來我一直以為背的很熟的歷史書上講清楚的過去,其實并沒有那么清楚,比我想象的要殘忍一萬倍……
再然后是我對人的命運轉換的一種感慨,曾瀕臨死亡的白孝文,還有曾十惡不赦的黑娃,最后的結局都那么出人意料,感覺其實這些也不一定只出現(xiàn)在戲劇里,其實現(xiàn)實也是比比皆是。
最好的書是天然形成的,我能感受到作者寫書時一定非常認真非常用心的在寫,真的很精彩!
白鹿原讀后感500字篇6
全書都是荒誕過分。一直以為白嘉軒是白鹿,結果在后面發(fā)現(xiàn)他只是一個正直有聰明的農(nóng)民,尤其在自己兒媳婦生不出孩子,萌生出要休掉兒媳婦的做法上。這個一直以來,作為白鹿原的族長,代表著白鹿原精神的人也有無法消除的封建思想。
再看看白鹿原這幾個青壯年,作為白鹿原的后代,白靈和鹿兆鵬參加共產(chǎn)黨,后來白靈在知道鹿兆鵬有妻子以及鹿兆鵬知道自己的弟弟非白靈不娶的情況下,還是在一起了。鹿兆鵬這個人,敢于挑戰(zhàn)不公平,但是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不負責任的人。不敢反抗自己的父親,致使自己的妻子發(fā)瘋。黑娃從土匪到一求正道結果卻替他人做了嫁衣。白子文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卑鄙小人。只有老實本分的孝武以及忠肝義膽的鹿兆海以及黑娃才算得上人。
白鹿原上的白鹿大概是朱先生吧。一個集孔子和諸葛亮唯一身的學者。一直在白嘉軒身邊提點他,助他穩(wěn)住白鹿原,最終,他伴隨著白鹿離開。
這是一本看完之后你會對很多角色都喜歡不起來的書。每個人的缺點都這么可怕。這本書結局并不討喜,嘴臉最丑惡的人沒有應有的報應,踩著兄弟的尸體,成功上位。不負責任的人被委以重任。那些正直無私的人卻都死的死傷的傷……
這樣的書,不想再讀第二遍。因為太悲傷,也太過分。
白鹿原讀后感500字篇7
說到白嘉軒,就不得不談談他的家庭。他育有三子一女,孝文、孝宛、孝義與百靈。他教導兒女,既遵守祖宗章法,又能隨時勢變通,他期待兒女們按照他給的既定路線衣食無虞地安穩(wěn)度日可動蕩的時代、險惡的人心容不下他這個父親的心愿。在鹿子霖精心設計下,長子白孝文由族長之位跌落,走向了一條完全不同的投機者道路;在時代影響下,獨女百靈加入共產(chǎn)黨,并與家庭決裂,成為全書與舊時代斷裂最徹底的人之一,在革命的征程中拋灑生命;只有二子與三子,隨著父親規(guī)劃的道路,長成父親期望的模樣,子承父業(yè)。
看這本書時,我一直在想:白嘉軒的教導方式是否太過嚴苛?不給人改過的機會。對于白孝文的過錯,實行一次否決制,未經(jīng)調查,專制武斷,據(jù)此否定了白孝文過往所有的努力,并眼睜睜看著大兒媳餓死在家中。如果他的教導方式多一點溫情,少一點個人專斷,白孝文不會變成后來那副嘴臉,畢竟白孝文是被父親當眾懲罰后開始“不要臉”,并與田小娥茍合在一起;而他的獨女白靈,也是在被他逼婚的情況下逃婚,并從此與家庭決裂,坐月子時都不能找到一個全心全意可托付的港灣,最終慘遭活埋。如果他心中將刻板規(guī)則放的低一點,將“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式的溫情放的高一點,或許這一切真的會發(fā)生的不那么慘烈。
自信平生無愧事,死后方敢對青天。
白鹿原讀后感500字篇8
不愧是一部“民族的史詩”。書中的故事重復了千年,直到今天都還在發(fā)生著。如今的時代雖然已比當初進步太多,但是太陽底下無新鮮事,父子沖突,黨派爭奪,兄弟情義,夫妻關系還是一樣的上演。
本書不卑不亢,看不出有什么歌功頌德,也不見有什么諷刺批判,更多的'是將原上的故事像畫卷一樣展開,作品成了,怎么理解那就是讀者的事了。
人物也絲毫不臉譜化,即便是朱先生這樣的絕世才學,也未將其神話,自始至終還是在時代的框架下,只是比平凡人多幾分智慧罷了。你可以說鹿兆鵬、白靈為了革命犧牲一切,也可以說他們是六親不認不肖子孫。你可以說鹿三老實本分,也可以說他是殺人兇手。
每個人的命運都逃不過他的性格。鹿子霖機關算盡,最終的命運又何等凄涼。冷先生想攀上原上兩戶大姓,大女兒最終命運何其凄慘。黑娃耿直爽快,最后卻被“兄弟”一槍崩了。
書里的語言用現(xiàn)在的話說是“接地氣”,莊稼人說莊稼人的話,雖偶有粗鄙之言,但卻將人物刻畫的極為成功。是市井小人還是道貌岸然一看便知。
讀罷此書,心中充滿悲涼。想起話劇版里面特有的角色“人群”,再聯(lián)想到書中的白鹿村民。他們易煽動,好熱鬧,愚昧無知,心安理得過著日子,最后被黨國像麥子收割。既可恨又可憐。說是人群,倒不如說是羊群。
這些人群,這些故事只存在于那個時代嗎?
你說呢?
白鹿原讀后感500字篇9
讀此書開始,有些嘆息為什么這么晚才開始讀此書,看到后面倒有些慶幸現(xiàn)在才讀,不然文章很多隱晦的部分品讀不出來。
一開始以為與《平凡的世界》相類似,因為同樣描寫的都是陜西生活,但是讀到后面大大震撼,不禁責怪自己的愚昧。
在這段讓人動蕩不安各種政權之爭的生活中,人們在這場洪流中所持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處事方式。書中真的人物形象太鮮明了,鮮明到讓我覺得就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存在著。讀完此書你會發(fā)現(xiàn)你無法真的喜歡上書中任何一個人物,也無法討厭他們?nèi)魏我粋€人??珊拗吮赜锌蓱z之處這話不虛。書中沒有任何一個理想化的人物,正因為這樣,才讓你可以聯(lián)想到一個個你身邊的人,或者是你可以感受到的真實感。陳老真令我佩服。
這本書賺足了我的眼淚,里面的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信仰,信仰與信仰之間的碰撞,擦出火花,激烈又可怕。為人處世方面和思維方面不斷產(chǎn)生分歧,正因為這樣才導致了每個人不一樣的結局,你也為他們的結局嘆惜著,痛快著,心酸著,痛哭著。也明白了當時那段動蕩不安日子,能一直有著自己的信仰是多么不容易…
書中寫了很多隱晦的情節(jié),我猜肯定還有很多,可以再細細品讀。也很難想象此書的出版發(fā)行,受到的阻力應該很多吧。不但包括政黨之爭,還有性方面…看的人面紅耳赤。
感激現(xiàn)在歲月靜好的生活,感謝有此好書!
白鹿原讀后感500字篇10
一年前買的書,直到前幾天看了一兩集電視劇才重新拿起來看的。
真的,很多東西都是在不經(jīng)意間得到的,如果不是去別人家偶然看到電視劇的話,不知道自己何時才會看這本的。由此想來,又有多少值得我們觀看的東西在我們不經(jīng)意的念頭之下遺漏了呢?
讀來更多的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人物的畫像的,真實而具體,那些大事小事的經(jīng)歷也許我們都能有相似的感受的,而我們卻又在這樣平淡卻不失激昂的事件之中切實體會到了歷史無情的進程以及人不斷的反抗。
書中的人物都有鮮明的特點,給了我那么多的感受,單獨說卻又很難講他們的經(jīng)歷多我所造成的沖擊說清楚的。
讀來,讓我最深的感觸就是時間的無情與人的可變的。誤入歧途,浪子回頭的戲碼其實更多的是對自己生活軌跡的調整,不過路平不平,以及他人喜好或厭惡而已。不管你在風光抑或是再落魄,人生都只是一生而已,都將是一剖黃土罷了。而我們對于整個家族,整個國家,整個社會來說,都只是牛車上的一根車軸而已,我們好或不好,對于整個牛車前進的路線來說其實改變都不大的,總有人會替代自己的位置的。所以呀,自私點的,少理會別人的,各人都有各人的過活法,人生已經(jīng)這么短了,再留下一堆遺憾,再活在別人的評價之中,那活著究竟有什么意思。
人生一場,也就是圖個有意思罷了。
白鹿原讀后感500字篇11
最初讀此書是因為想看劇之前把原著讀了,剛開始幾章并沒有吸引我,然而為了知道結局,我還是堅持往后看,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很有意思,于是又是愛不釋手,即使到了考試周,仍然沒有放棄。
當我看到鹿兆海犧牲了的時候,心里特別不是滋味,鹿兆海這樣的人是值得敬佩的,也是會使人喜歡的,他堅持自己的原則,堅守自己的信仰,他有他一生摯愛,他英勇頑強,總之,很喜歡他。同時,對于白靈,覺得她的一生是精彩的,也是令人向往的,她有畢生為之奮斗的事業(yè),她敢愛敢恨,她不拘一格,然而她的結局卻始料未及也扼腕嘆息,原來她沒有被敵人填井,卻被自己人活埋,到底是怎樣的錯誤指導造成了這樣的悲劇,我無從得知……書中最喜愛是鹿兆謙,一個當過土匪,一個曾經(jīng)狂野的漢子,他有情有義,不會因為他人說什么而放棄田小娥,不會因為有更好的前程而背棄曾經(jīng)救火自己的人,當讀到黑娃為娶妻把自己綁起來戒煙時,當讀到黑娃輾轉多年重新學習時,真真覺得這是好男兒一個,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然而并沒有,于是乎,結局讓人有些難以接受,那個有情有義的黑娃被害,被白孝文殺害,也許故事到了這里還沒有結束,多年以后,鹿兆鵬回到原上,為黑娃洗刷冤屈,為黑娃獻上革命英雄的勛章……
白鹿原讀后感500字篇12
“人行事不在旁人知道不知道,而在自家知道不知道;自家做下好事刻在自家心里,做下瞎事也刻在自己心里,都抹不掉;其實天知道地也知道,記在天上刻在地下,也是抹不掉的?!?/p>
這句話出自《白鹿原》白嘉軒的口中,所講的人正是鹿子霖。白嘉軒認為做人就是要行的端坐的正,像鹿子霖看似他的一些不義之事包裹得好好的,實際上哪有不透風的墻,總會有風言風語傳出。就像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雖不可一概而論,但也是可以借用比擬。
這本書中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白嘉軒,不僅是因為他是本書開篇的人物,更是因為我認為他身上所具備的那種通透,“固執(zhí)”的特性,及其為人處事都是令我敬佩的。白嘉軒身上繼承的是白家固有傳承的講規(guī)矩,以規(guī)矩立人、治家、處事,由此無愧于人,更無愧于心。即使他挺直的腰桿被黑娃的一句話打彎了,但他仍舊堅守自己的原則,甚至越發(fā)重視,在當時的亂世以“規(guī)”保全了自己和家人。
其實在很多鄉(xiāng)村都會有屬于自己的鄉(xiāng)約,只是世事沉浮,不覺流失了。而白嘉軒以身作則,順利地將白家的家風傳承下去,讓后人受益。
在當今的年代,我們宣揚要樹立家風,那怎么才算好的家風?怎樣才能將家風傳承下去呢?我想還需要歷史的浸潤,一代代學習傳承,從書中,從長輩身上。我們可學習的渠道頗多,就像前文提到的那句話,也會令人頗有感悟。
白鹿原讀后感500字篇13
哎呀呀…終于看完了。
我奇怪的是,這部小說以前為什么沒看過呢。不過細想,也再正常不過。本來也沒看過多少小說。近期想起來看,純粹是偶然看到這部電視劇,煲劇完了就好奇到底原著如何,之間有多少差別。
拋開作品本身,把影視和原著結合起來欣賞這種形式,是一個挺有趣的經(jīng)歷。
電視劇宣傳時說保持了80%以上原著情節(jié),還是有點折扣的,不過可能個人標準不太一樣。有些情節(jié)重要有些情節(jié)無關緊要,個人理解不一。
總體來說,電影還是美好些,不及原著冷酷。比如增加了白靈和鹿兆鵬的情感戲。比如把白嘉軒的形象塑造得更完美。比如把鹿兆鵬的形象也塑造得更加高大。尤其是幾個重要人物的結局,如鹿子霖。
看原著時的情感高潮是來自朱先生對于后來幾十年世事的預測,也該是全篇的點睛之筆,然而劇中去掉了。同樣去掉的,還有白靈的死因(或者說太過隱晦),鹿兆海的死因,對黑娃的處決等等。刪減這些,就少掉了很多內(nèi)涵。每個人存于世間,有三個層面的影響,個人性格和氣質,社會大小環(huán)境,以及以萬物為芻狗的天地。
如果以表現(xiàn)原著作品整體效果來看,電視劇整體還是很不錯的,演員對各個角色的把握也都蠻準確。至于少掉的那部分內(nèi)涵,我們可以理解為他們的側重點不同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