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印讀后感500字
火印是一部抗日戰(zhàn)爭題材的長篇兒童小說,由作者經過大量資料積累和現場實地考察、十年磨一劍創(chuàng)作而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火印讀后感500字,歡迎閱讀。
火印讀后感500字【篇1】
暑假里,我讀了曹文軒先生所著的《火印》。從打開這本書起,我就被那動人心弦的文字所震撼。
小說寫的是一個名叫坡娃的小孩,在放羊回家時從狼群中救出了一只小馬駒,并給它取名雪兒。雪兒和坡娃一家在野狐谷過著寧靜的田園生活,可不久日本侵略軍踏上了這片美麗的土地,雪兒被日軍強征走。
但雪兒心系著坡娃,由于它的不屈和抵抗,遭遇了種種磨難,最終淪為拉大炮的馬,身上被烙下了日本軍營的火印。經歷戰(zhàn)火和苦難之后,坡娃與雪兒再次重逢,但重回村莊的雪兒一直低著頭,因為它身上的火印成為了它終身的恥辱。
合上書,我眼中噙著淚水,我無法想象一匹有尊嚴的.駿馬在被烙上火印時的感受;我更不敢想象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在失去他的腿、失去親人朋友、失去如同伙伴的馬時是怎樣的心情,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殘酷的戰(zhàn)爭帶來的巨大傷害。
書中令我記憶深刻的是雪兒的幾次嘶鳴聲,在苦難、焦灼、困頓的時刻,雪兒的嘶鳴似乎是在為自己的生命呼喊,是在為坡娃呼喊,是在為野狐谷所有苦難的人呼喊!雪兒是一匹馬,但在我心中更像是一個人,是一匹有著人格的馬,有尊嚴、有智慧、有無奈、有悲憫。
《火印》,一個歲月的印記,一曲鏗鏘的人性贊歌。
火印讀后感500字【篇2】
羅蘭·巴特在《寫作的零度》談小說與歷史的關系時曾說:“小說和歷史,彼此具有緊密的關系。每個世界產生了自己的幅員和界限,并在其中安排了自己的時間、空間、人物及種種物件和神話?!?/p>
曹文軒先生的新作《火印》是一部深刻的長篇小說,同時又像是一首史詩、一個寓言,甚至是一部神話?;蛟S因為它承載了英雄式的悲劇敘事,給予了我們太多關于人生意義與存在價值的思考;或許只是因為它暗涵的隱喻與訓誡;亦或許因為它風格崇高、敘述莊嚴,本身就已是一個成熟的美學形態(tài)的范例。
翻閱小說,一種遙遠恍若隔世,卻又在咫尺眼前的一個虛擬時空,在我們面前顯現。虛構的人物、事件、地理空間、歷史幻象,卻觸動了我們潛藏的集體無意識,這些未曾開墾的記憶的碎片,從腦海中跳躍出來,與現在的我們重逢。我們置身于歷史與今天,過去與現在二元交融的時空中,在這樣的時空中閱讀,那種緊張、困頓、焦灼與混亂一股腦兒地向我們撲來。
作品的主角是一匹馬,一匹叫雪兒的,在我看來極通人性卻從未被馴服的馬。一匹馬帶出一群人、一段歷史,距離我們遙遠的時空,瞬間與今天的我們交錯在一起,我們每個人被網羅其中,與那匹馬,那些人、那段彌久又散發(fā)著腥味的歷史起伏共振。在它身上,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他人,看到了我們國家的艱難與屈辱,夢想與光榮。
馬的'主人是一個叫坡娃的孩子,他是野狐峪眾多孩子中的一個,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了雪兒,并把它收養(yǎng)在家中。故事就此展開,就在雪兒與坡娃一家建立起親密感情的時候,日本人來到了野狐峪,和諧的生態(tài)、生存、生活被突然攪亂,一個叫河野的日本軍官強行擄走了坡娃最疼愛的雪兒,嘶鳴、呼喊、抗爭,依然抵擋不住侵略者的惡劣行徑。坡娃、草靈、瓜燈雖然依靠彼此的勇敢與智慧,潛入了敵軍的陣營,但援救雪兒的計劃卻最終落敗,而此時,戰(zhàn)爭的號角才剛剛吹響……
在《火印》這部作品中,作者沒有刻意渲染戰(zhàn)爭的慘痛與血腥,也沒有肆意展現敵我的仇恨與對立,但暗藏的悲劇卻悄無聲息地向我們襲來。倏然之間,親人死去,朋友死去,敵人死去,生命在瞬息之間湮滅,而勉強存活下來的生者不僅要面對生死離別、陰陽兩隔,自己的身體、情感、意識也變得殘缺不全。如何拯救這一切,如何自救,在這樣一個慘痛與悲哀到不能言表的時空中,作者企圖用愛為灰霾的世界點亮色彩,親人之愛、朋友之愛、鄰里之愛、動物之愛,生存大愛……
在殘酷的戰(zhàn)爭中,愛和愛的力量真的有實際作用?它能否消解一場戰(zhàn)爭?答案無疑是否定的。愛拯救不了被俘的親人,感化不了窮兇極惡的敵人,愛救助不了炮火下犧牲的官兵與百姓。意念、抉擇、命運,彼此互為交織,當黑暗的現實涌來的時候,雪兒、年輕士兵、坡娃終于斬斷了自己軟弱的情感,變得堅硬起來,把對日本兵的仇恨化作了風馳電掣般的行動,來洗血恥辱。而當雪兒終于載著士兵打敗了河野,為野狐峪贏得戰(zhàn)爭,為自己贏得尊嚴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戰(zhàn)爭在它的心中早已烙下了深深的傷痕,那個烙在它身體上的火印,那些為日軍運送炮火不堪回首的曾經,一幕幕揮之不去。戰(zhàn)爭在所有人的身上、心上都留下了創(chuàng)痛,說與不說,碰與不碰,這個傷口都在那里驕傲的昭示著它的存在。它總是在一些時候提醒我們,戰(zhàn)爭曾經來過,這片土地曾撒下過血淚,寫盡了屈辱。
流動的溫暖著我們的情感一次次地被無情地踐踏,轉瞬的美好總是在炮火中灰飛煙滅。當一切都已完結,仇恨、悲苦、生離死別都已漸漸地遠去,那結痂的傷口卻還烙在人們心里,這才是最大的生之悲劇。
我們驚嘆于作者的故事構架及敘事方式,在小說《火印》中,沒有一個類型化的人物或場景,所有的情節(jié)進展都突破了以往抗日題材小說的套路與模式。曹文軒寫馬,卻是把雪兒當做有血性、有氣節(jié)的人來寫;寫日軍小兵稻葉,卻著重地展現了少年心中的愛與同情,對雪兒與小馬駒無微不至的照料;寫男孩坡娃,寫的卻是異乎其他孩童的倔強、果敢與堅強。透過沉重的情節(jié),我們所看到的不僅是歷史,還有歷史中的個體與群體,人性與,看到了每個人對于戰(zhàn)爭、對于家園、對于生存的態(tài)度與立場,我們更看到了戰(zhàn)火中那難得的愛與悲憫,是重建這個世界的最后一絲亮光。
我們感動于坡娃與雪兒、雪兒與小馬駒血濃于水的親情之愛,我們感動于坡娃、草靈、瓜燈純粹的情誼,感動于相親父老在國破家亡的危急關頭依然的傲骨與凌冽的血氣,我們也感動于日本兵稻葉對于雪兒母子的細心照料。愛對于戰(zhàn)爭來說無濟于事,但重建家園卻不能不依靠愛與信任。愛撫慰了凝結的傷痛,愛的暖流溶化了冰封的歲月,讓經歷創(chuàng)痛的生者重新點燃了繼續(xù)生存下去的希望之光。作者沒有粉碎用愛構建的世界,戰(zhàn)爭過后,殘存的野狐峪正是在愛的曙光中重建起來。
愛是對生命的最高禮贊。
記憶深刻的是,雪兒在文本中的幾處嘶鳴聲,憤怒、驚奇、痛苦、不堪,在苦難、焦灼、困頓的時刻,雪兒的嘶鳴是抒發(fā)與傳遞自己情感的一種獨特方式,它是為自己的生命在呼喊,她是為坡娃呼喊,為小馬駒呼喊,為野狐峪上所有的人呼喊,更是為我們每一個人的苦悶與沉痛而呼喊。
榮格在《人、藝術與文學中的精神》一書中曾經談到:“當神話情境重新出來的時候,總是帶有獨特的情感強度的特征;仿佛我們心中從未奏響過的心弦被撥動了,又好像有一股我們從未懷疑其存在的力量突然釋放了出來……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再也不是個人,而是整個民族,全人類的聲音在我們心中回響。”
時光的碎片,被作者撿起,接合起來,它們在不遠的天邊熠熠閃動,這部作品像一個神話,像一盞夜燈,照見了生靈萬物與我們自己。我們看到了歷史長河中那一個個質樸又充滿韌性的生命個體,我們看到的是那不朽的人性,那些愛與悲憫從未遠去。
在沉重的歷史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的時候,我們特別需要勇氣與力量,我們需要反思與警醒。感謝雪兒、感謝坡娃,感謝野狐峪上的所有人,還有那追求文學不死、文字不朽的曹文軒先生,用生命把積壓在我們心底的沉重一次次的呼喊出來。
火印讀后感500字【篇3】
《火印》是講述了一件小馬駒與主人坡娃的故事。
雪兒坡娃從狼群中救回來的一匹小馬駒,它和坡娃一家,在野狐峪過著寧靜的田園生活。戰(zhàn)爭爆發(fā)了,雪兒被日軍強征走了,身上烙下了一枚火印。日本軍官河野看中了雪兒,想要訓練它成為自己的坐騎。但雪兒心中的唯一的主人只有坡娃。歷經戰(zhàn)火和苦難后,坡娃終于將雪兒帶回了野狐峪,但雪兒身上的火印,成了它終身的`恥辱,雪兒在村民們面前深深地低下了頭,直至它獲得贏回尊嚴的機會······
在這么多年里,坡娃經歷了生死離別,就連最親的朋友,最愛的父母都死在了炮火之下。但是,這些心靈上的痛擊,讓他找回雪兒的念想更大了。因為他失去的東西太多了,它已經不能在失去雪兒了。而這時的雪兒記憶已經開始模糊不清了,連自己是誰,生于哪兒,為何來這兒都已經不記得了。但是坡娃的不離不棄,喚醒了雪兒內心深處的自己,它是一匹中國的馬!它身上流淌著中國的鮮血!
讀完此書,對我有很大的啟發(fā)。每一只小動物,我們都應該平等對待。生物之間沒有高尚和低賤之分。因為它們都是這一個世界的一員,它們身上也流淌著這個世界的鮮血!我們應該尊重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生物。即使它身上背負著恥辱,但也不會改變它原本天真善良的本性。
《火印》,印刻我們不能忘記的一切!
火印讀后感500字【篇4】
曹文軒所著的兒童長篇小說《火印》,為我們描述了一匹馬。它智慧、勇敢,它遭受恥辱,它奮勇抗爭,最終贏得尊嚴。 它的名字叫雪兒,是坡娃從狼群中舍命救回的一匹小馬駒。它泛藍光的白毛,藍黑色的四蹄,蓬松的長尾巴,贏得了村民的好感。它和坡娃一家,還有小伙伴瓜燈和草靈,在野狐峪過著寧靜的田園生活。雪兒漸漸長大,變成了一匹健壯的駿馬。但美好終歸不是永恒的,不幸終于來到——戰(zhàn)爭爆發(fā)了! 雪兒被日軍強征走,身上被烙下了日本軍營的火印。日本軍官河野看出雪兒是一匹良駒,想訓練它成為自己的坐騎,但雪兒心中卻還思念著野狐峪和坡娃。它不肯屈服,頑強對抗著,最終淪為日軍拉炮的戰(zhàn)馬,忍受著母子分離,遭受著種種。與此同時,野狐峪也遭到了日軍猛烈的炮火攻擊,坡娃因此失去了左腿,也失去了父母、黑狗和草靈。讀到這兒,我似乎感受到,恐懼、憤怒、仇恨,在雪兒、坡娃和村民心中種下了一顆復抗爭的'種子。一次偶然的機會,坡娃帶回了雪兒,可那枚烙在肩上的火印,成為了它終身的恥辱,使它在村民面前深深地低下了頭,不再昂首嘶鳴。我正在為此惋惜時,事態(tài)突然發(fā)生了個大轉變。雪兒成為了中國戰(zhàn)馬,奮勇殺敵.
火印讀后感500字【篇5】
前幾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叫《火印》。這本書是著名作家曹文軒寫的。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一個道理——要面對困難,不能退縮。
雪兒是坡娃從狼群里救下的一匹小馬駒,但是沒過多久,日本鬼子來到野狐峪要馬,雪兒被日本軍官河野看上并要走了,身上烙下了一枚火印。河野想把雪兒訓練成自己的坐騎,雪兒奮力反抗,最終在中國軍隊的幫助下殺死了河野。
我讀完這本書,雪兒的勇敢讓我感觸很深。突然想到我包餃子的情景,我第一次包的餃子不是餡太多把皮撐破就是餡兒太少像一張餅。但是我不放棄,勇敢面對這些困難,包一次不行就包第二次……最后,我終于包成了一個合格的餃子,我真的'非常高興!
我最喜歡書中的雪兒,我感覺它像一個人一樣有喜怒哀樂、有很多美好的品質。我們也要像雪兒一樣勇敢面對困難,不要因困難而退縮。
火印讀后感500字【篇6】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曹文軒的書——《火印》。這是一本我自認為非常好看的書。這本書就連龐老師也在讀,而且每天還讀一點給我們聽。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野狐峪(地名)一個叫坡娃的農村孩子在放羊時,救了一匹小馬駒,這是一匹極其罕見的良駒。坡娃見無人認領,就帶回了家。這匹小馬駒是母的,所以坡娃給它起名叫雪兒。雪兒和野狐峪的人們一起玩耍,慢慢長大??珊镁安婚L,日本人把野狐峪所有的馬,驢都搶走了,還在雪兒的身上烙下了一枚火印。日本軍官河野看中了雪兒,想要訓練它成為自己的坐騎。但雪兒不接受,由于雪兒的反抗,它成了拉炮的戰(zhàn)馬,與自己的孩子分離。野河峪的鄉(xiāng)親也大多數死在了炮火中。歷經磨難后,坡娃帶著雪兒回到了野狐峪,但它身上的'火印,成為了它的恥辱。直至它復仇后,并獲得自己的尊嚴。
《火印》提醒我們要“勿忘國恥,振興中華”!還要學習雪兒這種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火印讀后感500字【篇7】
合上書,我眼前仍然浮現出雪兒那堅強的,不愿做河野坐騎的樣子……
雪兒是一匹小馬駒,被坡娃救下,過著幸福的生活??墒?,日軍卻強行帶走了雪兒??僧斪詈笱﹥浩幢M全力回到坡娃身邊時,它的身上有了屈辱的火印,它的尊嚴被奪走了。然而在抗日戰(zhàn)斗中,勇敢無畏的'雪兒成為了中國騎兵的坐騎,殺了河野。
看到雪兒那么堅強的樣子,我不禁感嘆道:為什么?一匹馬都那么堅強,而一個活生生的人,為了保命,連尊嚴都不要了?這又使我想起《城南舊事》中一個二鬼子說:“為了慶?!錆h淪陷’,我們將請您來唱戲?!币幌氲竭@些叛國賊,氣得我當時把一顆搖搖欲墜的牙給磨下來了。我心想:這個人也太壞了吧!為了活命,不顧自己與國家的尊嚴,甘愿做個二鬼子、漢奸!這種人簡直喪盡天良!最無恥了!與雪兒相比,他不配當人!
我決定了,我長大后要堅強、勇敢。做一個有著雪兒勇敢無畏精神的人。
火印讀后感500字【篇8】
輕輕地合上《火印》這本書,我仍回味無窮,腦海里還不斷的響起那一陣陣馬蹄聲……
《火印》以一人一馬——坡娃和雪兒為主人公,以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北方草原為背景,雪兒是坡娃從狼群里救回的一匹小馬駒,它和坡娃一家,在野狐峪過著寧靜的、和諧的田園生活。戰(zhàn)爭爆發(fā)了,雪兒被搶征走,留下了一枚日本軍營的火印。日本軍官看中了雪兒,想馴服它。但雪兒不肯,它心中唯一的主人是坡娃。由于它的抗拒,它淪為了拉戰(zhàn)炮的戰(zhàn)馬,不得不忍受母子分離,遭受種.種凌辱。同時遭遇不幸的`,還有處在日軍炮火下的野狐峪村民。經歷戰(zhàn)火和苦難后,坡娃終于帶雪兒回到了野狐峪,但雪兒身上的火印,卻成了終身恥辱。
雪兒在日本軍營里,雪兒飽受折磨,她是多么希望能回到野狐峪,回到坡娃身邊;多么想和自己的孩子團聚。具有人格的雪兒身上讓我看到了頑強不屈,也看到了我們中華兒女的頑強不屈。自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長達八年的抗日戰(zhàn)爭悄然而至。囂張的日本鬼子,夸下??谝齻€月侵略中國,中華兒女絕地反擊,七七事變、南京保衛(wèi)戰(zhàn)、重慶大轟炸無不讓人痛心。這是中華的恥辱,但也是中華蘇醒的時刻,從蘇醒到不屈,從不屈到拼搏,直到至今的偉大復興,雪兒的昂首,是中華民族的覺醒,撕心裂肺扔嘶鳴,是中國人民不屈的吶喊,勝利的召喚是新中國的崛起。我慢慢走向陽臺,看著中華現在的碧水藍天,聽著中華邁向新時代的腳步,心中不知有多么驕傲,我為我是中國人而自豪,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而驕傲。
《火印》,一人一馬,教會我的是恥辱與尊嚴。
火印讀后感500字【篇9】
《火印》是曹文軒先生寫的一部戰(zhàn)爭題材的兒童長篇小說,小說中塑造了一匹有尊嚴,有智慧,有悲憫的馬——雪兒,雪兒的主人——坡娃,一個勇敢、剛毅、善良的放羊娃。
小說主要講的是:坡娃救了一匹漂亮的馬,取名雪兒,他們倆一直過著舒心而安寧的生活,可突然有一天,日本軍官河野闖入領地,看中了雪兒,強行拉走,并給它烙上深深的火印,河野想要征服它,可雪兒堅強不屈,遭受種種屈辱,與此同時,坡娃也失去親人,失去朋友,失去了一條腿……
讀完這本書后,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雪兒為了報仇,為了洗刷身上的'屈辱,為了在村民面前昂起頭,載著一位中國戰(zhàn)士,打敗了河野,贏得了尊嚴??吹竭@兒時,我熱淚盈眶,雪兒為了打敗日本戰(zhàn)隊,差點犧牲自己的生命。歷史上不也有許多浴血奮戰(zhàn),甚至以身殉國的戰(zhàn)士嗎?活活被火燒死的邱少云,一聲不吭;十指穿心的江姐,不卑不亢;英勇跳崖的五壯士,無怨無悔……沒有這些革命先烈,怎能有今天美好的生活?而現在呢,人們不但不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反而有的紙醉金迷,一擲千金。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戰(zhàn)士們用血汗拼來的呀!加多寶飲料,大家都知道吧,令人憤怒的是:加多寶飲料侮辱了邱少云這些英雄,如此過分!如此心寒!
讀了這本書后,我敬佩書中的雪兒,更敬佩擁有雪兒精神的革命烈士。我要珍惜生活,熱愛生活,更要為社會奉獻一己之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火印讀后感500字【篇10】
“斯——斯——”母戰(zhàn)馬雪兒的叫聲就這樣在曹文軒筆下的《火印》中隱隱浮現。
《火印》是一本能讓人渾身充滿激情的書,它激起了每一個人強烈的愛國之心,表達了對歷史的銘記與對先烈的敬佩。
它講述了一個日軍侵入中華時的悲涼故事。主人公坡娃在一個山坡上從狼口中救下了一匹千里良駒,這匹馬全身雪白,但四蹄卻是烏黑的。沒過多久,它便和坡娃結下了如海般沉重的友情,坡娃給了一個和它同樣美麗的名字——雪兒。但日子并不平靜,不久,戰(zhàn)爭爆發(fā)了。雪兒被日軍強暴地劫到了日營,淪為給日軍拉炮的戰(zhàn)馬,被迫參加了對坡娃家鄉(xiāng)野狐峪的炮擊······當它歷經戰(zhàn)火和苦難之后,雪兒最終帶著被迫印上的火印,回到了它深愛的村莊,向村民低下了頭,直至重新贏回尊嚴。
《火印》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第三十章——圍攻,講的是雪兒有幸歸來后,因自己身上的火印與身為日軍拉炮戰(zhàn)馬,而受到一群小孩用石頭、磚塊、棍棒的圍攻。我想我如果也是處在那樣的環(huán)境,也許也會因為父母均被炮彈炸死和對日本的.仇恨而對無奈的雪兒下毒手吧。曾有一次我們班的張曉宇同學因做操時不認真,連累了全班同學多做了2節(jié)早操,我一氣之下把他的鉛筆盒扔了。讀完文章我懂得了我們應該學會寬容每個人,不管對與錯,都應該給對方留下一個悔過自新的機會。
《火印》就是這樣緊扣人心,仿佛雪兒在草原上奔跑的同時,也跑進了我們心里。
火印讀后感500字【篇11】
暑期里,我靜靜得打開了曹文軒的《火印》一書,這部書讓人陶醉也讓人沉迷。合上書本時,我久久地回味著,眼眶已然濕潤。
一個名叫坡娃的男孩從狼嘴里救下了一匹良馬,取名“雪兒”,然而可恥的日本鬼子看中搶走了它。長官河野企圖馴服雪兒,但雪兒沒被馴服,好幾次差點要了河野的命,最終“雪兒”淪落成拉炮車的馬。在那個馬的地獄里,雪兒遭受了母子分離,種種欺凌,到最后日本鬼子被消滅,雪兒重新回到了坡娃身邊。
就是這樣的一只有思想、有人格的馬深深地觸動了我的神經。雪兒有思想,有喜怒哀樂,在被河野強行奪走孩子的時候,它哀鳴著;在被河野用各種手段制服時,它發(fā)怒了; 當黑狗死了的時候,它流淚了;在坡娃和它玩耍時,它快樂的奔跑、歡叫。雪兒已經不是一匹馬了,它通人性、有感情、有智慧、簡直和人一樣具有靈性,不,它勝過人,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又有多少人禁不住誘惑,或苦難當了漢奸??墒牵﹥褐溃闹魅酥挥幸昂钠峦?,無論河野怎么訓練,它都不愿意被馴服,我被它這種精神深深折服。可雪兒卻因為骨肉分離而性情大變。
雪兒有魄力,河野讓它做一連串“懸崖勒馬”的高難度動作時,雪兒一直不肯配合,河野不斷催促,雪兒竟然向懸崖跑去,看到這兒,我的心都不禁提到了嗓子口,馬上就要沖出懸崖了,難道雪兒要和河野同歸于盡!河野不得不緊急跳下了馬,雪兒也停下了腳步!雪兒寧死也不被河野制服,我深深地佩服著。
一個個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讓我沉醉其中,曹文軒老師寫的《火印》首先讓我明白,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善待所有生靈,只有真心對待它們,我們才會收獲每一個生靈真心的回報,真心對待動物。同時它讓我想起了當年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中國人民,面對日寇的欺凌、虐待、燒殺搶掠,“火印”,是烙刻在雪兒身上的恥辱,他們更是承受著巨大的恥辱,但他們最終像雪兒一樣高昂著頭,贏回了尊嚴!可是,如今我們有些中國的學生,在國外留學,學習完了就把父母帶去國外不肯回來,有的甚至連父母都不要,獨自在國外生活,這些人連雪兒都比不上,雪兒愛自己的主人,知道野狐裕才是自己的家,所以無論河野如何威逼利誘都沒有屈服,但我們現在的人呢?但愿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能不忘歷史,愛我們的祖國母親,愛我們的家園。
火印讀后感500字【篇12】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翻開了語文老師推薦的小說,曹文軒先生的《火印》,這本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坡娃的孩子和他從狼群口里救下來的小母馬,小母馬叫“雪兒”。雪兒和坡娃一家原本一直過著幸福的生活,直到日本軍隊如同魔鬼般的到來,他們把雪兒搶走,烙上了日本軍隊的恥辱符號——“火印”,讓它成為了戰(zhàn)馬,還投放炸彈,坡娃父母雙雙被炸死,坡娃自己也丟了一條腿,可他還是不惜一切力氣拄著拐杖去尋找他唯一的“親人”——雪兒。雪兒是找到了,可是因為身上的“火印”符號惹人嫌棄,在一個早晨,雪兒永遠離開了村莊,這一年,坡娃才17歲啊……
讀了這本書,我的感想就是,我們中國曾經是多么落后啊!坡娃一家只是當時悲慘社會的一個真實寫照而已。當時中國發(fā)展太落后了,社會也動蕩不安,國力匱乏,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還記得英法聯軍掠走了一件件寶貝;無用的清政府和民國政府簽下一個個不平等的條約;日本軍隊的南京大屠殺,“三光”政策更是犯下了滔天罪孽,這一切悲慘的根源是什么?還不是中國太落后!中國的科學技術發(fā)展太遲緩!當西方人在埋頭研究各種高科技的時候,我們還在挖坑燒書,踐踏知識分子;當他們發(fā)明了羅盤和望遠鏡時,我們還在落后的農耕時代,衣不裹體食不果腹,誰還在乎文明文化呢?悲哀啊!
雖然現在的中國已經發(fā)展得很迅猛了,但是如果我們現在停止步伐,不爭氣,不再為祖國著想,不愿為祖國效力,那么中國的未來又是一片慘淡,可想而知了。并不是富裕了,腰包鼓了,就可以趾高氣揚,“位卑未敢忘憂國”,我們更多的時候要想到國家,為了國家的未來更好,已經富裕的要多做慈善事業(yè),而我們學生,就需要好好讀書,好好學本領,不辜負國家對我們的培養(yǎng)。
曾經多少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興亡做出了努力和犧牲,他們的血不能白流,李大釗、楊靖宇、吉鴻昌、邱少云……他們的'名字在熱愛祖國的夜幕中閃閃發(fā)光,成為了永恒的星星。我們雖然生活得很幸福了,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慘痛的歷史,祖國母親的悲吟,記住這個真理——“落后就要挨打”,我們不要忘記了世界并沒有絕對的和平,許多地方還彌漫著戰(zhàn)爭的硝煙,孩子的哭聲被炮彈的轟鳴聲掩蓋。
輕輕合上《火印》這本書,我思緒萬千,心潮起伏。“一人一中國,有國才有家”,記住,只有我們每個人努力強大,整個國家才會更加地強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