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歡迎閱讀。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精選篇1
今天,我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是電影《長津湖》的續(xù)作。
電影的主要場景是美軍撤退的必經(jīng)之路——水門橋,而七連的任務,就是將橋徹底炸毀,阻止美軍的撤退。在戰(zhàn)斗時,七連一位又一位戰(zhàn)士所犧牲,有即使被坦克扎在底還引爆炸藥包的'平河;有不顧敵人的炮火,一直沖鋒陷陣的梅生;還有即使被子彈射穿,也仍然開槍引爆炸彈的伍千里……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影片的結尾,伍萬里說:“報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蔽业难蹨I止不住的流下。真正的戰(zhàn)場遠比電影中的所可怕,一個不小心就會有生命危險,但即使如此,這群中國軍人還是義不反顧地沖上了前線。面對自己親人和戰(zhàn)友的離去。他們能做的,只有繼續(xù)戰(zhàn)斗,讓祖國的后代,不再生活在硝煙之中。
《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鋼鐵意志的力量:戰(zhàn)士們面臨著被大雪凍死、被炸彈炸死、被槍炮射死的種種困難,可他們還是一往無前,毫不退縮。白天為了不被美軍飛機發(fā)現(xiàn),把自己埋在雪中,晚上摸黑行動,克服了看起來完全不可能克服的困難。正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鋼鐵意志才能打敗比他們強幾十倍武力的美軍。
這部電影讓我學到了:失敗不要灰心,我們要毫不退縮的去戰(zhàn)勝困難;沒有完不成的任務只有不想完成的任務。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精選篇2
大年初一的早晨,爸爸媽媽帶我去電影院觀看了一部影片,片名是《長津湖之水門橋》,是延續(xù)《長津湖》的故事線。影片講述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戰(zhàn)役——水門橋戰(zhàn)役,對戰(zhàn)雙方是第九兵團和美軍陸戰(zhàn)一師。面對志愿軍的強烈攻勢,美軍被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落荒而逃,水門橋就是美軍撤退路線的關鍵點。第七穿插連三炸水門橋,最后英勇犧牲,只剩伍萬里一人生還。
隨著抗戰(zhàn)情節(jié)的深入,我多次熱淚盈眶,第七穿插連為了炸毀水門橋,每個戰(zhàn)士都在拼命,都在為了完成任務而做好視死如歸的準備。伍千里說:“只要橋在,任務還在,美軍修一次,我們炸一次?!碑敃r的長津湖,氣溫已近零下四十度,美軍外圍有先進的軍艦、鋪天蓋地的.飛機、強大的陸戰(zhàn)師以及充沛的物資,反觀我們的戰(zhàn)士,武器上只有步槍、迫擊炮,他們?nèi)找闺[蔽在雪山坳里凍得瑟瑟發(fā)抖,唯一的食物就是揣在懷里凍得硬邦邦土豆了。在如此艱難的環(huán)境下,他們沒有退卻,毅然守護著我們祖國的疆土,這是一個多么偉大而無私的壯舉哪。
此時,我已流淚滿面。我不禁想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無數(shù)先輩用血肉之軀鑄成的,我們要感恩生活,珍愛和平,銘記歷史,從小立志,作為一名學生,要把自己的使命與祖國的命運緊緊相連,努力學習,艱苦奮斗,爭取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精選篇3
冰天雪地苦鏖戰(zhàn),烈士鐵軀鑄長城。近期,觀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使我熱血沸騰,受益良多,從中汲取了精神力量,也感動于抗美援朝志愿軍鋼鐵的意志。
在長津湖戰(zhàn)役中,水門橋是唯一通往長津湖地區(qū)以外的車道橋梁,是美軍的退路,只要炸斷這座橋,位于長津湖地區(qū)的敵軍都有可能被合圍、被圍殲,因此水門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那時敵我軍事力量懸殊,作戰(zhàn)環(huán)境惡劣,為我軍炸毀水門橋增加了巨大阻力。面對敵人兇猛的火力,面對嚴酷的條件,志愿軍毫不退縮,勇猛向前,用血肉之軀抵擋敵人的猛烈進攻。
電影中有這樣一幕讓我印象深刻并為之動容:敵我兩軍交戰(zhàn)過程中,一輛敵軍坦克氣勢洶洶地向我軍逼近,危急時刻,為完成任務、保護戰(zhàn)友,其他志愿軍們不顧性命之危,一個接一個地抱著炸藥包沖向坦克,以生命與鮮血來進行著抗爭??吹剿麄冇醚庵|沖向坦克,那種視死如歸的`氣魄、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如一簇火焰點燃了我的血液,澎湃了我的情緒,也讓我深刻感受到了志愿軍戰(zhàn)士那保家衛(wèi)國、視死如歸的雋永精神。
朱熹有言:“萬事須是有精神方做得?!薄堕L津湖水門橋》中七連的精神滾燙心間,更化為力量鞭策我們前行。曾經(jīng),有無數(shù)的英雄為我們今日的美好生活犧牲自己,血灑疆場;今天,我們更應繼承他們的精神,接過屬于我們的接力棒,守護抗美援朝志愿軍以及所有為國犧牲的將士們鑄就的榮譽,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讓英雄的精神永不磨滅。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精選篇4
過年期間,我和家人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劇情十分感人,讓我熱淚盈眶。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志愿軍第七穿插連,接到一項任務---炸掉美軍陸戰(zhàn)一師的撤退必經(jīng)之路---水門橋。第一次炸完被美軍及時修復;第二次用夜間投襲,只炸了一小段;第三次也沒能成功。雖然以失敗告終,但給敵人在精神上以催殘,功不可沒,使得抗美援朝發(fā)生了根本性的逆轉。
這部電影中令我最為感動的是影片中,當戰(zhàn)斗結束后的伍萬里的一句臺詞:報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報告完畢?!笨吹竭@一幕,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感動萬分,淚流滿面,體會了戰(zhàn)爭的殘酷,戰(zhàn)士們的英勇無畏,氣壯山河的豪情壯志。可能現(xiàn)實比電影中的情節(jié)更殘酷,更震撼人心。電影中戰(zhàn)爭的場面十分逼真,讓你如身臨其境,那一聲聲的槍響,一顆顆的手榴彈爆炸,機槍,飛機的.轟鳴聲也讓人們倍感緊張。我不禁感慨,如果不是志愿軍奔赴戰(zhàn)爭,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和平年代,可能我們就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都是先輩們一次又一次地戰(zhàn)爭,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保衛(wèi)國家領土和人民的安全。我們要銘記歷史,牢記使命,他們值得我們敬佩,向英雄們致敬,謝謝你們!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精選篇5
全家總動員一起去奧斯卡電影城看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
今年這個年過得不輕松,我們一家四口人,三個都在抗疫一線。女兒為了讓我們放松放松,趁今晚都有空,就買好票,我們一起去看電影。這是兒子期盼已久的電影,知道是戰(zhàn)斗片兒,就笑著說:咱媽今天看電影時,估計該睡著了。我了解情況后,就說不去了。耐不住女兒百般勸說,就一起去了。
看電影的人還真不少,大多數(shù)是年輕人,我感覺我和老公在那里面有點格格不入。有事耽誤了,去的時候晚了有2分鐘,剛進去就看到:總導演,陳凱歌。沒看到電影名字。
本來我從上學時對歷史、地理就不感興趣,所以對這個電影的歷史背景不太了解。于是邊看邊問老公一些歷史知識。故事發(fā)生在1950年朝鮮那個寒冷的冬天,中國志援軍為阻止美國陸戰(zhàn)一師中朝鮮的'撤退速度,決定炸毀水門橋,故事就從這里開始了。穿著薄棉襖,啃著凍土豆的中國軍人用鋼鐵意志對美國的飛機大炮,打得美軍在1950年的12月25日從海上撤退。水門橋取得了勝利,中國軍人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全連人最后只剩下一個由易烊千璽演的軍人--伍萬里。他的兩個哥哥伍百里、伍千里,都在這次戰(zhàn)爭中犧牲了。
這部電影的最大的觀感:見證了伍萬里從一個懵懂少年成長為一個真正的軍人。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精選篇6
農(nóng)歷2022年的正月初一,首看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這是發(fā)生在抗美援朝時期的戰(zhàn)爭往事,時代背景已經(jīng)過去了七十余年,老中青幾代導演把歷史題材搬上熒幕,讓更多的年輕人在今天感受和平年代幸福的來之不易,思索在歷史的大局面前,我們只能前行,沒有退路,“這場仗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我們出生入死,就是為了讓他們不打仗”。保家衛(wèi)國,視死如歸,每一個普通的人都需要奮勇。
水門橋之戰(zhàn)的背景是零下幾十度的冬天,美軍裝備完善糧草充足,我軍夜宿山溝,以土豆玉米充饑,惡劣的氣候條件下,英勇的第七穿插連作為先驅連,伏擊在水門橋附近的山洼里,他們的任務就是炸毀連接兩座山體的通道水門橋,阻斷美軍的逃跑之路。經(jīng)歷了饑餓、凍傷、火燒、空炸等等難以想象的重重磨難,不惜以血肉之軀懷抱炸藥包與水門橋同歸于盡……這是怎樣的一種信念啊,不惜一切代價,炸毀水門橋,就是一生的任務,如果做不到,就拿年輕的血肉之軀去拼搏,水門橋被英勇無畏的志愿軍戰(zhàn)士幾次炸毀,又被美軍幾次修復,后毀損面積過大,難以修復,美軍工業(yè)過于強大,最后在小日本基地修建了8套鋼鐵橋架,使用大型運輸機空投到水門橋陣地,才得以讓同樣傷亡巨大的美方陸戰(zhàn)一師傷員和坦克通過并最終抵達興南港,經(jīng)水路撤退。
水門橋展現(xiàn)給觀眾的就是這一特定條件下的歷史,事實上的戰(zhàn)爭更為殘酷,我志愿軍死傷慘重,風雪中殘肢斷臂,灑滿戰(zhàn)場,有的連無人生還,有的連僅剩一人,在敵我雙方力量懸殊巨大的條件下戰(zhàn)勝對方,以何取勝?看時止不住眼淚長流,不禁失聲,感恩那些為了后輩能過上平靜安寧的幸福生活而英勇犧牲的先烈們;欽佩那些為了信念一往無前燃燒自己的先烈們;更要感悟在這個變化萬千的歷史浪潮之下,時代的洪流滾滾向前,不進步則被挨打,過去是,現(xiàn)在是,將來也是!
謹讓我們永遠銘記歷史,以史為鑒,篤行致遠,砥礪前行。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精選篇7
整部影片相比第一部《長津湖》局情更聚焦,主要就是炸這個水門橋。為了徹底炸這個橋,志愿軍用極少數(shù)人力武力想盡一切辦法去炸橋,他們一炸掉,美軍就修好,他們又想辦法再炸,一共炸了三次。
一次炸橋不成功,那就來第二次,第二次不成功,就再來第三次!只要橋還在,任務就還沒完成。每一個人都繼續(xù)想盡一切辦法奮不顧身地去完成這個任務。
第二次炸橋,為了炸掉坦克,兩名英勇的戰(zhàn)士相繼帶上炸藥包沖向坦克,平河最后被坦克碾壓的場面我不忍直視,太過殘酷與讓人傷心落淚,而伍千里眼睜睜看著戰(zhàn)友犧牲打中炸藥包......第二次炸橋的結果取得一定成果,炸掉了橋的一部分,但第七穿插連傷亡慘重。結果沒多久美軍就又修好了橋。
第二次炸橋之后戰(zhàn)爭的殘酷性和武器裝備之間的差異,看得我心里都近乎絕望了。美軍擁有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坦克、大炮、火箭炮、裝甲車,又加上空軍的掩護,而我們志愿軍剛從解放戰(zhàn)爭出來不久,裝備落后。
即使武力裝備懸殊太多,即便困難重重,但只要橋在,任務還要繼續(xù)。第三次,伍千里和梅生選擇了犧牲自己的性命去完成這次任務。梅生嘴里含著女兒的照片開著車帶著必死的信念沖向水門橋,伍千里帶著炮彈沖上橋,在被敵人子彈掃射的最后一刻打中炮彈,炸掉了橋的中間部分。
三炸水門橋的戰(zhàn)斗場面和戰(zhàn)斗意志太震撼人心了!戰(zhàn)士們不怕犧牲,不怕死亡,只要能沖上橋,只要能完成任務,他們前赴后繼,奮不顧身。他們打出了志愿軍堅強的毅力和奮斗精神!這是一群中國最堅強的戰(zhàn)士,他們用鋼鐵般的意志和寶貴的生命踐行了自己的承諾。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我之前對易烊千璽的表演印象不是很深刻,但這次看完后,真的很佩服他。他和吳京演繹的兄弟情特別讓人感動,眼神、悲痛的表情都十分到位。特別是最后哥哥犧牲,弟弟在冰雪中凍僵和哥哥相擁的最后一幕,看得讓人熱淚盈眶......另外還有李晨、朱亞文、韓東君、段奕宏等等這些演員,他們在片中將愛國情、戰(zhàn)友情、親情都演繹得特別出彩。
這部影片給每一個英雄都展現(xiàn)了不同的悲壯結局。在影片結尾時,宋時輪司令員給七連頒發(fā)錦旗,但最后只剩下了伍萬里一人。當他報出“七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時”,瞬間讓我淚崩。我想這一幕會成為許多人心中難以忘記的畫面,會深深地記住這句臺詞。
影片還有一些細節(jié)的呼應,讓人意味深長。比如在第一部中一個女戰(zhàn)士把自己的紅圍巾仍給萬里,最后萬里把紅圍巾綁在了樹枝上,像紅色的旗幟一樣給敵人以警示,志愿軍精神永存……
還有在第一部影片開始時,是千里帶著哥哥百里的骨灰回鄉(xiāng),而這部影片的結尾是萬里帶著千里的骨灰回鄉(xiāng)。最后第七穿插連只剩萬里一人,當師長問他有什么愿望時,他說希望保留第七穿插連的番號。從萬里的身上,讓我們看到希望,因為只要有人活著,七連的精神就不會滅。伍萬里代表的是未來,是希望,是中國千千萬萬的后來者。
這部電影看得我太過于緊張與揪心,看完之后,我的頭都比較昏沉。影片結束時,我們仨坐在影院半天沒有動身,靜靜地聽著音樂,回味著影片感人的細節(jié),讓自己從悲壯的情緒中慢慢緩過神來。
“去時少年郎,歸時報國軀”,《長津湖之水門橋》里的這些先輩用自己的犧牲換來了我們?nèi)缃竦奶绞⑹?!他們堅定不移的?zhàn)斗意志,絕不服輸?shù)膽?zhàn)斗精神深深地印在我們的心上。
影片最后劉歡飽含深情的歌聲唱出了志愿軍戰(zhàn)士們舍小家為大家,用生命換來今天和平團圓的偉大精神。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72年過去,又一個虎年到來,大年初一萬家團圓之際,不忘先烈,致敬那群最可愛的人!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精選篇8
《長津湖之水門橋》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zhàn)役中的長津湖戰(zhàn)役為背景。當時,隨著戰(zhàn)事擴大,出現(xiàn)了東線戰(zhàn)場,該地屬于高寒區(qū),冬季氣溫在零下幾十度,環(huán)境非常殘酷。由于軍情緊張,中國人民志愿軍官兵義無反顧奔向這片高原,在自身后勤補給嚴重匱乏、攻堅火力不足、通信聯(lián)絡不暢的情況下,冒著敵人的強大炮火和密集彈雨,以無所畏懼的犧牲精神和鋼鐵意志,向敵人發(fā)起沖鋒。
從視覺效果上看,這一部比《長津湖》還要壯觀和慘烈,美軍派出的戰(zhàn)斗機像螞蟻般密集,無數(shù)的炮彈和迫擊炮讓人感受到這場戰(zhàn)爭的艱巨。
戰(zhàn)士們在寒冷惡劣的環(huán)境中作戰(zhàn),即使全身包裹得嚴嚴實實,也避免不了臉上的凍傷和干裂蒼白的嘴唇,身上也都是積雪。
當美軍的戰(zhàn)斗機在冰天雪地中投下數(shù)枚炸彈時,觀眾的心情比熱浪還要滾燙。一個全身著火還義無反顧地向前沖的戰(zhàn)士的背影讓觀眾的心都被狠狠地揪著……
這部影片將目光聚集在水門橋戰(zhàn)場上,七連和九連這兩個兄弟部隊協(xié)同作戰(zhàn),面對的挑戰(zhàn)也更加艱難,光水門橋就炸了三次。
吳京飾演的伍千里和朱亞文飾演的梅生站在部隊的前方,眼睛注視著遠方的邊界,向著祖國的方向敬禮,嘴里喊著“新中國萬歲”。
從吳京和朱亞文臉上逼真的特效妝就可以看出這場仗有多難,每個人的臉上都是凍傷和傷疤,還有無暇修理的胡渣。
朱亞文飾演的梅生傷勢看起來更加嚴重,一只眼睛都已經(jīng)睜不開了,和初登場時的形象大相徑庭。即使是這樣,面對著遠方的祖國,他睜開的那只眼睛中依然充滿信念。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精選篇9
接著《長津湖》第一部,從戰(zhàn)斗任務入手,在取得第一階段勝利后,任務變成了分割包圍以及成建制消滅敵人。具體到七連的任務,先是配合攻占機場,這個任務完成得很漂亮,接下來的任務是配合九連炸掉水門橋,以阻止敵人撤退,因為這是敵軍撤退的唯一通道。對這座橋的爭奪,便成了當時敵我雙方的重點。這也是整個《長津湖之水門橋》故事所要講述的主要內(nèi)容。
接到這一任務之后,幾乎沒有休整,連長伍千里便率隊出發(fā),摸索著到達水門橋,其中幾個細節(jié)值得注意,一是指北針與電臺凍住了,不能用。二是,從美軍繳獲的大豆罐頭,已經(jīng)凍得可以磞掉牙齒。
到達水門橋后,第一個任務便是,搶救傷員,因為九連已經(jīng)初步把橋炸出一個小口子,兩連都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第二個任務,便是要繼續(xù)炸橋,這個過程與敵人斗智斗勇。其中,我軍的指揮系統(tǒng)值得一提,用魚哨的方式指揮作戰(zhàn),這在戰(zhàn)場上是一個很重要的約定,只有自己人才知道每種哨子的聲音所代表的含義。同時有旗語,指揮各部隊如何協(xié)同作戰(zhàn)。
可見,我軍雖然與敵軍在裝備上差距巨大,平面作戰(zhàn)與敵軍海陸空立體作戰(zhàn),包括后勤補給方面均相差甚遠,但軍隊之所以可戰(zhàn),還在我們較為熟悉山地作戰(zhàn),同時,利用夜晚來掩護行動,可以增加我軍襲擊的突然性。從敵軍不可預測的方向,向敵軍發(fā)動突然襲擊。
第二個任務的完成,犧牲了平河等重要的戰(zhàn)士,用炸藥包的方式炸毀敵人坦克,順便把橋炸了。
便敵人的增援及時趕到,我軍損傷慘重,在傷亡巨大的情況下,連長等幾個人又制定了新的作戰(zhàn)計劃,只要橋在,任務便沒有完成,便要一直執(zhí)行下去,這就是軍人的紀律。
這一次任務,被稱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幾位指戰(zhàn)員根據(jù)已有的條件,制定出了可行的計劃,主要是,伍萬里從東南西三個方向吹魚哨干擾敵人,九連所剩士兵從南面突擊,指導員駕駛半履帶車從北面,也即敵人的制高點沖下來,為伍千里執(zhí)行炸橋任務爭取三十秒時間。伍千里一路滑行,到達橋面,用槍打中穿坦克彈,炸毀了橋面,他自己也被敵人的火力打成了篩子,掉到橋下,被伍萬里把尸體收到一個隱蔽點。直到第二天,敵軍下來檢查,用汽油槍把伍千里燒死,同時救了伍萬里。敵人從東京運來鋼橋,才把主力撤走,在興南港口登船。直到第三營的人來了,伍萬里才把情況給主力部隊做了介紹。
第七穿插連全連157人最后只剩伍萬里一人。當然,也有很多連隊甚至成建制的消亡,這就是戰(zhàn)爭的殘酷性。
我們用戰(zhàn)爭的意志與陸戰(zhàn)的經(jīng)驗,打退了敵陸軍第一師。這是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一次重要勝利。
影片中,第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等在高地,面對長津湖,脫帽,鞠躬,敬禮,流下的淚水,說明這是一場慘勝。對于戰(zhàn)爭雙方來說,都值得及時總結經(jīng)驗教訓,為接下來的攻勢,重新進行評估。
最終,三年后,雙方在板門店簽訂《停戰(zhàn)協(xié)定》,這是美國第一次在未取得勝利的戰(zhàn)爭中簽訂的停戰(zhàn)協(xié)定。
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為中國贏得了和平的國內(nèi)建設環(huán)境,同時,也極大地提振了中國人民的自信心。
當然,這個故事,這個戰(zhàn)爭,對雙方來說,都很重要。我們軍隊認識到武器裝備,后勤保障在戰(zhàn)爭中的重要性,并在接下來的部隊建設中著重發(fā)展,借用李晨飾演的余從戎看到美軍直升機對吳京飾演的伍千里說的話:“這玩意,是他們的新裝備,能直上直下,什么時候咱也能開上自己的,準比他們強”,伍千里堅定地回答道“遲早的事!”
是的,朝鮮戰(zhàn)爭已經(jīng)過去近70年了,我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裝備與后勤都如你們所愿,可以告慰這些在朝鮮戰(zhàn)場為國、為家死去的亡靈了。
居安思危,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xiàn),也是一個民族成熟的表現(xiàn)。唯有如此,我們方能在諸民族中立足,方能在諸民族中有所作為,進而為整個人類文明進程做出應有的貢獻。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精選篇10
《長津湖之水門橋》以抗美援朝戰(zhàn)爭為背景,講述在結束了新興里和下碣隅里的戰(zhàn)斗之后,七連戰(zhàn)士們又接到了一個更艱巨的任務:炸毀水門橋。
炸橋,談何容易!落后的裝備,死傷不計其數(shù)的志愿軍,六天六夜長途空腹奔襲。那種被人抑制住喉嚨的集體絕望,但是還是要在絕望中找到希望。
冰天雪地白雪皚皚的山坡上,志愿軍戰(zhàn)士奮不顧身無數(shù)次向前沖鋒,看不清他們的面容,但他們決絕的背影令人感受到無比的堅定和震撼。他們深深知道這次行動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但為了身后的祖國,為了人民的安康,這些英雄們抱著必死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念,義無反顧地奔赴水門橋。
水門橋是美軍撤離的必經(jīng)之路,美軍如果能占據(jù)這里,就會順利逃脫,而我軍只有不惜一切代價炸掉這座橋,就按住了美軍的命脈。美軍為了保護好這座橋,不惜派出重兵嚴密防守。
美軍的火力太強大了,工兵連、步兵、重機槍,坦克,飛機……美軍目標只有一個:保護好橋梁,不被我軍炸毀。
慘烈的戰(zhàn)斗打到最后,7連終于將大橋炸出了一道口子,墩梁也被炸斷!但是美軍的修復能力太強大了,并且最后美軍動用大型運輸飛機空運鋼木標準橋梁套件,直接架在了被炸毀的地方,水門橋再次恢復了通行能力。
此時,我軍的炸橋部隊幾乎是犧牲殆盡了,眼睜睜地看著美軍通過水門橋就要逃之夭夭。在最后千鈞一發(fā)的時刻,為了贏得幾秒鐘的炸橋時間,7連付出了巨大的集體的犧牲,這悲壯慘烈的一幕,震撼人心的電影鏡頭,也是戰(zhàn)爭的真實。
在生命最后的絕地,伍千里奄奄一息身負重傷和弟弟伍萬里滾落在一起的時候,大火在他們身上熊熊燃燒,不斷消融的雪水和身體傷口的血水混合而下!那一刻,我渾身緊張仿佛一塊鐵。
哥哥伍千里身上的大火持續(xù)燃燒,是這持續(xù)燃燒的大火,是這高溫使得弟弟伍萬里蘇醒了過來,伍萬里眼睜睜地看著身負重傷的哥哥被大火吞噬,最后在他眼前化成一片灰燼……
“第七穿插連,應到152人,實到1人。”這種血淋淋的結局大家不愿意看到,但導演不是故意為催淚,而劇情就這樣,歷史就是如此,甚至更為慘烈!
“沒有打不死的英雄,沒有凍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影片延續(xù)了《長津湖》氣勢磅礴的影像奇觀,以宏大的場面、極致深入的細節(jié)刻畫,來展現(xiàn)這支不可戰(zhàn)勝隊伍的氣勢,講述七連戰(zhàn)士們的命運,講述志愿軍戰(zhàn)士視死如歸的集體英雄氣概。
如今再回頭重溫朝鮮戰(zhàn)爭的相關戰(zhàn)役,觀看這些畫面,直面英烈們的壯舉。歷史是慘烈的,但意義非凡。
外國學者評價道:中國從他們的勝利中一躍成為一個不能再被人輕視的世界大國。如果中國人沒有于1950年在長津湖戰(zhàn)場中穩(wěn)執(zhí)牛耳,此后的世界歷史進程就一定不一樣。但中國志愿軍將士們表現(xiàn)出來的大無畏精神、可歌可泣的戰(zhàn)斗意志,感天動地,永垂青史!
山河無恙,軍魂不朽。愿衣食無憂的我們記住朝鮮戰(zhàn)爭,記住真實的長津湖戰(zhàn)役,同時銘記長眠于長津湖的英烈們,致敬偉大的革命先輩,傳承偉大的中國精神。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精選篇11
最近,我們一家人一起去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
上次電影播到了七連和其他連把北極熊團給打敗了,他們在北極熊團繳獲了那里的武器,就準備去攻打敵人的機場—下碣里機場。在途中,敵機突然飛過來,他們趕緊隱蔽,敵機用機槍掃射了這一片區(qū)域就飛走了,幸好他們躲避及時,全連都沒有傷亡。不過敵機就要飛往下一個轟炸點了。伍千里覺得炮營在他們前面,敵機肯定要轟炸炮營,所以他們趕緊趕往那里。
這時炮營那邊正滿載著剛剛從北極熊團那兒繳獲的大炮和炮彈趕往下碣里機場,突然天空中響起了飛機的轟鳴聲,他們知道是敵軍飛機來了,趕緊散開。敵軍的炮彈這時一個接一個的落下,頓時硝煙彌漫,彈片橫飛,把他們的炮全部都給炸了。七連的人趕過來問有沒有人員傷亡,炮營長很氣憤的對伍千里說:“沒有人員傷亡,但他們的炮全都被炸了,他們美國自己的炮都不愛惜一點?!蔽榍Ю镎f:“我聽你說,你們炮營的炮哪一門不是搶來的?那再搶回去?!比缓笏腿o了炮營長了一支槍。他們?nèi)スゴ蛎儡姷年嚨?,終于又搶回來了幾門炮,然后七連就火速前往下碣里機場機場了。走之前,伍千里向炮營營長要回了那把槍,炮營營長說真不知道你要這破槍干什么?
七連到了下碣里機場,先把敵人的第一道防線攻破,進入了敵人的機場??墒菙橙说幕鹆c機槍在瘋狂掃射,大炮在狂濫的轟炸,他們只好躲在掩體后面。突然敵人的火力點被炸掉了,原來是炮營用大炮發(fā)射了炮彈,把美國軍隊的火力點給炸了。炮營的炮把美國的好幾個火力點都給炸沒了,陸戰(zhàn)一師總指揮史密斯支撐不住了,準備撤退,很多士兵乘坐撤退的飛機飛走的時候被擊落了,有的飛機逃走了,他們撤走了一部分士兵,撤回到他們的大本營。而且他們只有一條出路,這條唯一的出路就是水門橋。只要把水門橋給炸了,敵人就逃不了了!
七連統(tǒng)計他們的傷亡人數(shù),一共傷亡七十八人,傷亡慘重!七連還在休整的時候,還沒來得及喘上一口氣,又接到了新命令—趕緊前往水門橋炸橋。他們路上的風雪非常大,他們都快睜不開眼睛了,裝在電臺里的電池都被凍住了,不能跟指揮部聯(lián)系,有好多人都掉進了雪坑里,好不容易才拉出來,就在他們快絕望的時候,他們疲憊地翻過一座山頂時,終于看到了水門橋!后面的戰(zhàn)斗更慘烈了!
看到了這里我覺得中國的軍人真有骨氣,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失敗了絕不氣餒。毛主席說美國的軍隊是“鋼多氣少”,我們的軍隊是“鋼少氣多”。這表現(xiàn)出他們頑強永不言敗的意志。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精選篇12
上周,我在家里的電腦上觀看了電影《長津湖》的第一部,昨天又去電影院看了第二部《長津湖之水門橋》??赐曛?,我思緒萬千。
劇中兩軍交火的場景令我熱血沸騰。志愿軍戰(zhàn)士的壯志豪情,令我倍感振奮。在此片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老一輩軍人面臨的艱苦和危險,我們這個時代的美好與和平來之不易。我記得片中有過一句話:“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輩要打”。這句話在片中相比于其他聲音的音量并不大,但卻一語道出了千千萬萬志愿軍戰(zhàn)士寧可自己冒著生命危險去艱苦戰(zhàn)斗,也要讓子孫后輩過上寧靜生活的偉大精神品格。劇中伍千里連長說:“哪一場仗不難打?”語句簡練,語氣卻堅定有力,道出了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zhàn)爭,從解放戰(zhàn)爭到電影講述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的成百上千場戰(zhàn)役的艱難不易。
在兩部《長津湖》電影中,這樣的語句還有很多:如毛岸英說的“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戰(zhàn)場,憑什么我就不能去?”,“上了戰(zhàn)場的都是英雄”等等。
看著老一輩為了我們的幸福、和平,在戰(zhàn)場上與敵軍拼死搏斗,我覺得我們應該慶幸出生在這樣美好幸福的和平年代,更不能忘記那些英雄們用他們的青春乃至生命才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美好、和平。
銘記歷史,勿忘英雄。當今和平,來之不易!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精選篇13
電影《長津湖——水門橋》上映了,在七連的終局之戰(zhàn)中,七連的骨干一個個都選擇了壯烈,感人肺腑,157人最終剩下了一個人。
戰(zhàn)爭結束,七連恢復建制,很多很多年之后,有個叫許三多的人,成了七連的第4956名戰(zhàn)士。
話說從頭。
有了上一部的鋪墊,《長津湖之水門橋》從第一分鐘開始就單刀直入,直接調(diào)動起了觀眾的情緒。一場爭奪機場的大戰(zhàn)幾乎讓大家還沒把影院的座位焐熱,就沉浸在了電影的文本之中。
這也顯示了本片和上一部的區(qū)別:盡可能簡化旁支副線,不再介紹宏觀的決策,不再用小戰(zhàn)斗烘托大決戰(zhàn)的手法,而是集中精力講述“三炸水門橋”的故事。這就讓本片的敘事線索明顯更集中,敘事節(jié)奏更緊湊。
與之相對應的是,包括伍千里、伍萬里兩兄弟在內(nèi)的七連戰(zhàn)士成為了大銀幕上的焦點。本片除了緊張、激烈的戰(zhàn)斗畫面之外,把更多筆墨花在了對這些人物的塑造上。他們是英勇的志愿軍戰(zhàn)士,也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中國人,這不僅增強了本片的情感力量,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主旋律電影在敘事風格方面的與時俱進。
上部《長津湖》采用三線并置的敘事手法,更接近于《大決戰(zhàn)》《建國大業(yè)》等電影的全景呈現(xiàn)方式。事無巨細的描述,能提供整體性的歷史視野,但怎樣把觀眾的個人情感與電影所要表達的深刻主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顯然需要創(chuàng)作者更費思量,走出一條主旋律電影的“新路”來。
《長津湖之水門橋》中,我們看到了更多微觀的敘事線。平河在戰(zhàn)斗前執(zhí)意要向伍萬里說明其兄長當年為保護他而犧牲的故事,伍萬里則回答他,“你就是我哥”;梅生回憶起妻子騎自行車送他出征的場景,并且拿出了女兒的照片;伍千里在緊張的戰(zhàn)斗中不忘保護、鼓勵伍萬里的橋段,也把兄弟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正因為感情烘托、鋪墊得到位,就讓七連戰(zhàn)士的無私忘我、英雄犧牲更有可信度,也更有無法替代的情感力量。余從戎一句簡簡單單的“再見了,七連戰(zhàn)士”以及平河舍身炸坦克的片段都讓觀眾淚目,只因觀眾都通過文本細膩的敘事了解到“最可愛的人”到底“可愛”在何處。
本片最值得稱道的,還是講好了一個懵懂少年成長為英雄的故事。伍萬里本來只是一個只會在江邊打水漂的頑劣少年,他參軍最初的目的也并不明確,更多意義上只是為了讓哥哥伍千里“看得起”。在上一部《長津湖》里,伍萬里還是一個面對敵人驚慌得不知該如何是好的孩子,但在經(jīng)受血與火的考驗之后,他逐漸成長為一位勇敢、堅強的戰(zhàn)士。
尤其是在本片中,伍萬里的表現(xiàn)讓人刮目相看,遇事不莽撞,在困難面前也不退縮。我們可以將少年的成長視為新中國發(fā)展歷史的縮影——每一位觀眾都能從中感受到祖國從一窮二白到強勢崛起的艱辛歷程。
這不由令人回想起上一部《長津湖》中七連的入隊儀式。其具有明顯的雙重含義——一方面是士兵個人身份意識的確立,即作為七連戰(zhàn)士的榮譽感,另一方面則是對整個連隊集體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的認同。
再聯(lián)系到本片結尾,在火車站為各連隊點明的動人場景,我們也就明白,通過《長津湖》上下兩部影片的塑造,“個人——集體——國家”的家國同構已經(jīng)徹底完成。當伍萬里大聲喊出七連“應到一百五十七人,實到一人”的時候,觀眾都意識到,七連乃至整個志愿軍的精神都將在這位少年的身上得到延續(xù)。
電影中還有一個最動人的情節(jié)。夕陽西下,七連戰(zhàn)士對著邊境的方向說道,那邊就是自己的家。全體戰(zhàn)士迎著陽光,向祖國敬禮,鏗鏘有力地說出:新中國萬歲。這絕不是簡單的口號,而是將最可愛的人和最偉大的祖國連接在一起的中國文化密碼。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精選篇14
鐵血衛(wèi)國保家園,踏破尸骨唱凱旋。先烈們出生入死,才換來今日盛世如他們所愿??础堕L津湖》,我懂得了什么是壯烈,最珍愛生命的雷公,為了戰(zhàn)友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觀《長津湖之水門橋》,我明白了什么叫慘烈,再次點名的時候,“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最冷的夜,最熱的血。最可愛的人們,最堅毅的軍魂。穿透長津湖的凜冬,讓我們用誓言銘記那不朽的軍魂:英烈放心,強國有我!
英烈放心,強國有我,我們會傳承您們的精神。長津湖上,您們縱使冰身凍骨,也不退讓一分;和平年代,我們雖遇困難挑戰(zhàn),也會勇于前行。水門橋畔,您們就算凝成“塑像”,也不動搖分毫;盛世中國,哪怕疫情肆虐,我們也會逆行出征。七十年前,您們用鋼鐵一般的意志,鑄成一往無前的利器,鋼雖少,氣猶多,苦寒之地,鮮血和生命熔鑄成牢固的關隘,御敵于外、退敵千里,守住家國安寧,守來長久和平。七十年后,我們秉承英烈們的精神,燃起舍我其誰的青春,向前沖,不放棄,復興之路,奮斗和堅持夯實穩(wěn)固的根基,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奮斗創(chuàng)造歷史,實干成就未來。
英烈放心,強國有我,我們會牢記您們的`遺憾?!霸诫y打的仗,就更要打”,哪怕環(huán)境再惡劣,哪怕武器再簡陋,哪怕要拼上自己的生命,您們也沒有猶豫,因為“我來過,燃燒過,我身后,是祖國?!笨墒切睦镌趺茨軟]有一點怨念呢?三次以鮮血和生命為代價摧毀的水門橋,又三次被敵方輕易的重建,要是我們不那么貧窮,要是我們不那么落后,強敵怎么會脫身逃去?國殤何所祭?科技慰英靈。先烈們,請放心,今日之中國,已經(jīng)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國,我們已可以平視這個世界,神舟飛天嫦娥探月北斗升空蛟龍潛海——從戈壁到深林,從深海到蒼穹,無數(shù)的科技工作者披荊斬棘、殫精竭慮、無私奉獻,已經(jīng)讓中國在世界的東方傲然屹立。中國,不會再讓您們有遺憾;我們,不會讓您們有遺憾!
長津湖一役,雄渾蒼涼、動人心魄。水門橋一戰(zhàn),催人淚下,蕩氣回腸。血戰(zhàn)化作豐碑,愈發(fā)迸發(fā)出澎湃的力量。從1950到2022,歲月輪回,倏忽已是第七個虎年,中國也已從昔日的病虎蛻化成生威的猛虎,“尊嚴只能在戰(zhàn)場上取得”,我們要永記長津湖、水門橋的冰雪,常溫許下的誓詞:英烈放心,強國有我!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精選篇15
今天是2022年2月4日,農(nóng)歷正月初四,昨天看了新春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作為中國影史票房冠軍《長津湖》的續(xù)集,《長津湖之水門橋》主要講述的是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三炸水門橋的故事。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異國的土地上開啟了抗美援朝的偉大篇章。
每次觀看抗戰(zhàn)影片,眼眶總是一直濕潤著,中國軍人鋼鐵般的意志,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偉大精神感動了千千萬萬人。
伍千里帶領第七穿插連剛剛結束機場大戰(zhàn),還沒好好休息一下,馬上接到上級通知,立刻趕往水門橋執(zhí)行炸橋任務。所有戰(zhàn)士立刻出發(fā)前往目的地。
戰(zhàn)士們一邊要抵擋風雪交加,嚴寒刺骨的惡略天氣,一邊要隨時警惕敵機的轟炸。還要誓死完成任務。所有戰(zhàn)士絲毫沒有懈怠。
始終保持“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一次次攻克難題,一次次完成任務,最終除了伍萬里以外,所有英雄們都犧牲了,換來了戰(zhàn)爭的最終勝利!也換來了我們今天安穩(wěn)而幸福的生活。
為所有烈士們致敬,為所有為抗戰(zhàn)英雄們致敬,人民永遠會記住這樣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