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讀書筆記感悟摘抄
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寫好初一讀書筆記感悟摘抄是有技巧的,接下來給大家分享初一讀書筆記感悟摘抄,方便大家學習。
初一讀書筆記感悟摘抄篇1
西奇弗的故事中,一直以來都在鼓勵人們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挫折與不幸。讓我們微笑著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天!
讀了西奇弗的故事,我也在想當我們自身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能否像西奇弗那樣一如既往。把困難當做是一種希望來對待.當我們遇到逆境時,我們的心態(tài)是怎樣的。
本篇的故事很短。但是卻教了我們在付出努力并不一定能一步成功時,用怎樣的心態(tài)和行為來做接下來的事。我覺得失敗不算是真正的失敗。真正的失敗是在失敗之后如何讓自己獲得良好的驅動力去繼續(xù)以后的生活。失敗的不是一件事或者是一個人。重要的失敗之后你如何讓自己獲得成功。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失敗,挫折和挑戰(zhàn)。我們?nèi)徊荒芟裎髌娓ツ菢颖妒艽驌魠s希望永存。但是我們依然能像他那樣把使命轉化為命運!
我相信生活中沒有永遠的強者,沒有誰會像神仙一樣要什么有什么。在獲得成功的路上,總是擺滿了荊棘。重在堅持。能夠堅持不懈的勇往直前!
可惜,畢竟是凡人,畢竟不是西奇弗那樣的神。在工作里所投入的時間和精力,猶如泥牛入海,責任廣闊如海,任你奮勇如牛,仍然依舊。一般的奮斗史書格言上無不鼓勵人凡是已盡力,不可急于求功。要是知道付出的努力全部積累不來,只不過是自欺的寄望哪?在通往遠方的道路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未能跨越的障礙,許多人甚至永遠無法超越童年或青少年期的心理癥結,這時我們需要的是悅愉自己,包容自己的局限,制定適合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期望是幸福進入無限循環(huán)的內(nèi)驅力。
所以說失敗不算什么。真正的失敗是在你失敗之后如何選擇,如何做!
初一讀書筆記感悟摘抄篇2
曹文軒寫的純美小說系列的其中一本《草房子》十分好看,我最近剛讀完這本書。
草房子里有許多人物,桑桑,桑校長,紙月,杜小康,秦大奶奶……
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桑桑了,桑桑是一個熱情,天真,調(diào)皮,有獨立思想,敢想敢做,異想天開,想象力豐富,關愛他人,純真善良的男孩。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其次,是紙月,她是一個聰明、漂亮、謙虛、干凈、堅強、清純、懂事、尊敬長輩、多才多藝的小女孩,它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草房子里的人物有很多,每個人都有他的優(yōu)點和缺點,我們要取長補短,學習他們的優(yōu)點,去除自己的缺點。
“油麻地的草房子冬天是溫暖的,夏天卻又是涼爽的。這一座座草房子,在鄉(xiāng)野純凈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樸來。而當太陽凌空而照時,那草房子頂上金澤閃閃,又顯出一派華貴來?!?/p>
我是借同桌的《草房子》進行閱讀的。記得同桌下課時低頭專注閱讀的樣子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好奇地湊過去,問:“你在看什么呢?”他頭不抬,手輕輕地將書封面抬高,我看到了是曹文軒所著的《草房子》。同桌一點兒也不小氣,他看完后第一時間把書遞到我手里,說“草房子是美的!生活是美的!我們倆的關系更美!”
我如獲至寶,捧起了《草房子》,故事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走進我的腦海,最撼動人心的莫過于秦大奶奶。她是書中最頑固的一個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幾十年,房子龜縮在小學的西北角,是學校的一個污點,學?;ㄙM了十幾年也沒能將她趕出校園。然而在一個春季,她冒險救了落水的喬喬,自己卻昏迷不醒。在油麻地人悉心照顧下,半個多月后才勉強下地。從此,她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自動離開校園、用拐杖趕走闖進校園的鴨子,用拐杖關她夠不著的窗戶……最后,她竟為了學校的一個南瓜,不慎落水而永遠地離開了。感動之余,我不禁想;是什么使她發(fā)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是什么使她為了一個區(qū)區(qū)南瓜不顧眼前河水吧?是什么使她在垂暮之年發(fā)出人性光彩?啊,是愛!
愛,就是愛!彭沙爾曾說:愛別人, 也被別人愛, 這就是一切, 這就是宇宙的法則。為了愛, 我們才存在。的確是這樣的,《草房子》魔力般吸引著我,蕩漾與整部作品的悲憫情懷,閃耀在每個主人公身上的人性美,使我不禁贊嘆這極致的美。閱讀中,我的心靈也被感染,我的同桌、我的老師、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周圍的所有的人,他們的心中都裝著“愛”,他們的話語、他們的微笑、他們?yōu)槲宜龅囊磺?,都帶著愛的芬芳和甘甜,我品嘗、吸收,明天我也會帶著“愛”面對我的世界!
的確,《草房子》是一本永遠值得我珍藏的書!
初一讀書筆記感悟摘抄篇3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認為科學家只會擺弄著顯微鏡,注視著下面的世界,文學家只能整天揮舞著筆桿子。直到我接觸到了一個詞:“邊緣性人才”后,我才明白,有些人不光是杰出的理科生,也是出類拔萃的文科生。比如愛因斯坦,他不但是物理學家,也拉得一手漂亮的小提琴。而法布爾的這部《昆蟲記》,大概也是一本“邊緣性書籍”吧!
昆蟲記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語言細膩文筆流暢,真是讓人感覺到是一部散文。雖然是散文,但昆蟲記處處都流露出科學的知識,把人以前錯誤一掃而光,使你不禁感嘆:“哦,原來如此!”
法布爾有時真是一個“老頑童”??矗咽ゼ紫x描述的多有趣:“咦?這只唯恐來的太晚,碎步向糞堆趕來的是什么蟲呢?它那長腿像是由裝在肚子里的一個機械所推動,生硬而笨拙的向前移動;紅棕色的觸角像扇子似的張開,表明它擔心強烈的貪欲不能滿足而惴惴不安。它來了,它擠倒一些捷足先登者,來到了大餐桌前。這渾身黝黑、粗大異常的家伙,便是大名鼎鼎的圣甲蟲,現(xiàn)在它跟它的同胞們?nèi)胂排抛?。它用巨大的前足,一抱一抱地對糞球做最后的加工,或者給糞球再加上一層糞,然后走到一旁,平靜的享受勞動成果”。好像昆蟲也有各種各樣的情緒,真像個活生生的小人兒。
圣甲早和法布爾似乎是有緣。當“美味蛋糕”從山坡上滾下的時候,圣甲蟲毫不氣餒,一次又一次的向上爬,不管斜度有多大。而法布爾為得到一片地,奮斗了四十年,盡管自己多么窮困潦倒???,多么相似呀!昆蟲記差不多就是法布爾的自傳,他就是那些昆蟲,和大自然在做勇敢的斗爭。
《昆蟲記》是一本科學著作和文學經(jīng)典,看過了之后,你一定會感慨:“這個世界真奇妙!”
初一讀書筆記感悟摘抄篇4
《童年》的作者是高爾基,高爾基的作品有《在人間》《我的大學》《母親》高爾基是蘇聯(lián)無產(chǎn)階級作家文學的奠基人。
《童年》主要內(nèi)容是:阿廖沙三歲時便失去了父親,于是母親帶著他投奔到了外祖父家中,家中的兩個舅舅常因為母親的嫁妝和家產(chǎn)而不顧親情,大打出手。外祖父也因此變得專橫暴力,經(jīng)常打阿廖沙,母親也因為接受不了這種氣氛而離家出走,幸好的是家中還有外祖母,外祖母善良有愛心。在外祖母的教育下,阿廖沙生成了一顆善惡分明是非分明的心。
不久之后,外祖父與兩個舅舅分家。在分家之后,母親再度回來。而正是因為母親的歸來,使家中又生成了硝煙。
幾年后母親再嫁阿廖沙,隨著母親的后父家中,后父對母親一點也不好,經(jīng)常毆打母親,而阿廖沙也因為和后父不和而回到外祖父家中,這時外祖父已經(jīng)破產(chǎn)了。阿廖沙不得不每天放學回家都撿垃圾謀生,過了一年母親逝世,外祖父已經(jīng)全面破產(chǎn),阿廖沙被迫在人間謀生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促人奮進。
初一讀書筆記感悟摘抄篇5
魯迅筆下的狂人可謂令人印象深刻。這樣的人如果放在現(xiàn)實中,絕對會是人們眼中的瘋子。然而,當我們仔細品讀時,卻是發(fā)現(xiàn)了一些更深的東西。下面來說說我讀完以后的感受,也許并不準確,只是我一家之言而已。
《狂人日記》的“一”中主人公(下文以狂人出現(xiàn))在日記中寫到自己不見月亮三十多年,在現(xiàn)實中顯然不可能。而這些別人眼中的瘋言瘋語在這里卻是狂人精神醒悟的象征,也是文中其狂之開始。而對于趙家的狗看他兩眼感到害怕,表明他生活在這種恐慌之中。
在世人眼里,看瘋子的眼光自然會有一些異樣,無疑狂人正是眾人眼中的瘋子.主人公在癡狂狀態(tài)下,覺得周圍的人甚至趙家的狗看自己的眼神也是惡狠狠的,仿佛要把自己吃了。事實當然不會是其他人要把他吃了,別人要吃他只不過是他的一種在顛狂狀態(tài)下的臆想而已。但若真的把這當作一種臆想,那便是真的在看瘋子的日記了。在我看來狂人口中的吃人是在批判封建禮教制度的毒害下,人們心理扭曲,卻還要對下一代灌輸封建理念,將下一代埋葬在這吃人的封建禮教之中。而在這樣幾乎人人都被封建禮教“吃掉”的社會中,被封建禮教毒害得太深的人們又要把未被污染的人們拉進“吃人”的圈子。民眾的愚昧更是在對孝子應割肉煮了請生病的爺娘吃上體現(xiàn)出來??梢哉f實際上主人公發(fā)狂的階段是他短暫的從封建禮教中醒悟過來的時期。然而很可惜,主人公的醒悟之語,在當時只被人誤解為是發(fā)瘋是所說的瘋言瘋語。事實上,在世人取笑狂人時,他心里正苦澀的吟著“世人笑我太癡狂,我笑世人看不清?!?/p>
也許是預料到自己在短暫的醒悟后,終于還是要被吃人的封建禮教所吞沒,于是他在自己被吞沒前的最后一篇日記中發(fā)出了“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的呼喚。作者借狂人的日記,借其狂的狀態(tài)呼喚著被封建禮教所毒害的人們的人性的回歸。那些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正是還未被封建禮教毒害的赤子。他們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在這樣現(xiàn)實與想象相交融的日記里,魯迅先生表達了自己對中國歷史的深刻理解和獨特發(fā)現(xiàn)。這樣的理解我或許達不到,我僅能借助先生的視角去看那我所不熟悉的歷史。
初一讀書筆記感悟摘抄篇6
昆蟲記主要講了作家法布爾幾十年來的觀察與對昆蟲的認識,其中,我就十分喜歡他寫的一篇文章——《狼蛛》。
蜘蛛有著很壞的名聲: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蜘蛛是一種可怕的動物,我也不例外很害怕它。但事實上,蜘蛛是一個勤奮的勞動者,織網(wǎng)的天才。記得以前三年級時,我學過一篇課文,“蜘蛛正在結網(wǎng),絲斷了,網(wǎng)破了,再繼續(xù)結網(wǎng),已連接了七次,都是屢戰(zhàn)屢敗,他堅持不懈,終于在第八次結了一張網(wǎng)”一只小小的蜘蛛要經(jīng)歷去數(shù)次失敗才會把網(wǎng)結成,它們從來不灰心,正因為他們的執(zhí)著,所以終究會成功。我就十分尊重勞動者,我以前就因打壞了蛛網(wǎng),就很慚愧,我覺得破壞了他人的勞動成果。在法布爾的家里,有幾只狼蛛,供觀察使用。
這種狼蛛的腹部長著黑色的絨毛和褐色條紋,腿部有一圈圈灰色和白色的斑紋。說實話,狼蛛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母親,每當產(chǎn)完卵前,都會用自己的絲線,織一張巨大的棉床,把卵產(chǎn)在里面。產(chǎn)完卵后還會不吃不喝的一直守著,小狼蛛孵化出來后,也是不吃不喝,爬到媽媽背上曬太陽,就好像陽光就美食一樣。這是多么偉大的母愛呀,寧可自己不吃不喝好幾個月,也要在家門口把守,不讓壞蟲沖進來毀了這些小卵,不吃不喝幾個月也要馱著小狼蛛享受太陽的溫暖。
法布爾的觀察可真仔細啊!連昆蟲的腿部都觀察的那么認真。法布爾可不止只寫了這一篇文章,還有松毛蟲,螢火蟲,蟬等等好多可愛的小昆蟲,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這本書。
初一讀書筆記感悟摘抄篇7
暑假期間,我讀了鄭立平老師的《把班級還給學生》一書,感慨頗多。鄭老師的這本書,列舉了很多事例,深入淺出地講解該如何進行班級管理。閱讀之余,不禁想到自己的工作。班主任工作,責任重大,但是既然做了,就要努力做好。在班級管理中摸索前行。鄭老師認為,在現(xiàn)代班級建設中,班主任要甘當助手,讓學生走上前臺,班主任利用閑暇時間學習、思考,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水平。這也讓我明白,保姆式的班主任早已不可取了,班主任應該是一個班級的導演,他的功夫是下在幕后的。幕后培訓班干部,做好指導,幫他們出出謀劃策。鄭立平老師很明智,抓好該抓的,放手該放的,在抓與放之間,成就了學生也成就了自我。
本書作者精選了班集體建設和管理中的34個重要話題,結合自身的實踐經(jīng)驗,總結了一系列可供班主任學習借鑒的規(guī)律和方法,既認真探索了班主任的自我提升之路,又詳細論述了班集體自主管理的途徑,還重點剖析了當前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典型問題,比較系統(tǒng)科學地構筑起獨具特色的“愛心+智慧”班級管理模式。文字優(yōu)美、事件感人、觀點新穎、見解深刻,能給人以許多富有價值的啟發(fā)和思考。
書中第一章題目為“要教育別人,先提升自己”。作者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任何時候都不要寄希望于學生會輕易地接受改變,因為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教師要想工作的舒心愉快就要學會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學習著充實每一天,思考著過慮每一天,品味著享受每一天,快樂著成長每一天”。
“設計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好自己的發(fā)展”是鄭老師在提升自己一章中提出的另一個觀點。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障礙賽,需要不斷地跨越自己。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必須有一把梯子,這把梯子叫做行動?!?/p>
初一讀書筆記感悟摘抄篇8
她來自東北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家庭,僅僅是中等師范學校畢業(yè),但不到30歲就被評為了全國特級模范教師,這光榮的背后是多少辛勤的付出?
空閑時間,我喜歡拿一本《小學語文教師》雜志細細品讀,在讀這份雜志時,經(jīng)常會看到她寫的或有關她的文章。她是誰?她就是全國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竇桂梅。她提出的“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課堂,超越課堂;尊重教師,超越教師”這三個超越的教學思想深深地啟發(fā)了我。
記得蘇霍姆林斯基曾講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位教師的一堂歷史課上得十分精彩,令所有聽課者嘆為觀止。下課后大家請教他有什么良方,那位老師說,我是用我的一生來備這一節(jié)課的。這句話正道出了像竇老老師這樣的優(yōu)秀教師備課的境界。有許多次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看過竇老師講的課,每一次都給我?guī)硪庀氩坏降挠|動和啟發(fā):那她教學的底氣,特別是洋溢在課堂上的新意與靈感。比如她上《秋天的雨》一課,僅一個導入環(huán)節(jié),就讓人聯(lián)想到了,在那楓葉飄落的秋天,一場秋雨沐浴著大地,讓學生們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課本內(nèi)容是那樣的接近。
這些除了竇老師課前辛勤的備課外,肯定還有許多平日生活中的備課,比如,讀書、寫作豐富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等等。而竇老師就是這樣,她也是把自己的每一段人生經(jīng)歷,都在為教學做準備。
俗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難。同樣的道理,研究教學堅持一天容易,長此以往就難。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有竇老師這種精神,這種永無止境追求教育事業(yè)的精神,帶著滿腔的熱忱,駛向成功的彼岸,這樣我們才能對得起教師——這個百年育人的神圣職業(yè)。
初一讀書筆記感悟摘抄篇9
《草房子》是一部寫在油麻地的人們的美好生活,在哪里,生活著一群聰明又淘氣的孩子,在他們身上,發(fā)生了很多我們也許都不知道的事:校長的兒子桑桑很淘氣、禿頂?shù)年扂Q因禿頂經(jīng)常被別人捉弄、聰明美麗又文靜的紙月、一直堅守著油麻地的秦大奶奶……
陸鶴是個禿頂?shù)暮⒆?,因此常常被別人戲弄。他看別人都有漂亮的頭發(fā),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很自卑,就常常一個人在小河邊哭泣。但他也嘗試著努力掩蓋自己的缺陷,但他從沒忘記守護自己的尊嚴,在一次表演中勇敢承擔了禿頭的角色,并出色的完成了任務,讓同學和老師對他刮目相看,贏得了大家的尊重。陸鶴讓我真正認識了了什么叫做:只要心靈美,再丑陋的形象也會散發(fā)出動人的光芒。
紙月是個聰明文弱的女孩,她的一言一行,感染的許多人,桑桑就是其中之一。桑桑之前從來都不愛干凈,總是一身臟淤泥,還經(jīng)常搶妹妹的餅吃,把桌上吃的湯湯水水的;而現(xiàn)在,桑桑變得干凈了,吃飯也變文靜了.這,都是紙月的功勞.我常常由紙月聯(lián)想到我自己:我也要像紙月一樣,做個善解人意的小姑娘,珍惜現(xiàn)在,珍惜友情,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最好,對別人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平時要謹言慎行,也許我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就能改變一個人。
你們在看[草房子]時,有沒有注意過那個可憐的桑大奶奶呢?也許你會想那些討厭他的人一樣討厭他,但我卻反而對他產(chǎn)生了憐憫.為什么因為要建學校而拆了桑奶奶的房子呢?建學校不就是要滿足人民嗎?可校長他們卻為了自己的利益用硬搶的把桑奶奶的草房子給拆了,把麥子拔了,看到桑奶奶躺在艾地上,我流淚了,桑爺爺留給桑奶奶的只有這幢草房子和這片麥地,可校長卻毫不留情得把它們毀了……
《草房子》用這些最純真的愛告訴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充滿了酸甜苦辣,苦難和幸福猶如白晝和黑夜一樣,永遠與我們相伴,當苦難來臨的時候,我們不能逃避,要滿懷希望,微笑著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