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的心得體會
在寫心得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有針對性地改進自己的學(xué)習(xí)方法和思路。資治通鑒的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規(guī)范?下面給大家分享資治通鑒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資治通鑒的心得體會篇1
北宋著名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司馬光,寫了《資治通鑒》一書。此書給當時的人的影響力非常大,更給后人予警示。
《資治通鑒》此書詳解了九世紀在戰(zhàn)國紀的滄桑風(fēng)云中,我了解了六合一統(tǒng),在漢紀的泱泱文風(fēng)當中,我知道兩漢(西漢和東漢)的興衰,在三國紀當中,我清楚了亂世中的演進,在晉、宋、齊、梁與陳紀當中,我了解了當時渾亂的場面,在唐紀當中,我知道了封建社會的鼎盛,在五代紀中,我明白了五代十國的演進。此書里面也寫了許多名人,如賢明帝王有: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開辟漢風(fēng)的漢高祖劉邦、開疆拓土的漢武帝國劉徹、渡江稱制的司馬睿;如賢明臣子有:變法的商鞅、縱橫的蘇秦、仲父呂不韋、開辟絲綢之路的張騫、外交家班超;如賢明的武將:樂毅、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父、飛將軍李廣、秦叔寶??梢姡顿Y治通鑒》的歷史知識面十分廣泛。
司馬光發(fā)憤寫了《資治通鑒》完整記述了戰(zhàn)國至五代時期的'種.種時間,并且英雄人物輩出。里面更加給后人給予經(jīng)驗。俗話說"讀史明志",所以,讀歷史可以讓人志存高遠。
資治通鑒的心得體會篇2
去年讀《資治通鑒》,岳麓書社的版本,主要圖個便宜,厚厚四大本,網(wǎng)上買才78元,抱在懷里很有滿足感。以前讀《史記》,花三個月細細啃完,以為已是不小的工程,這次才發(fā)現(xiàn)太小CASE了。《資治通鑒》整整3700多頁,我每小時只能讀10頁,每天都堅持讀的話,也要一年時間。倒是也不愁,畢竟是好書,古文好處在于精煉,有味道。政論洋洋灑灑,戰(zhàn)爭血脈賁張,尤其是講朝代興替,讓人覺得天道茫茫不可逃。這套書真正考驗了我的耐心,在家坐著、躺著都讀倦了,就在書的空白處寫點評。這種大部頭的東西,如果不做點記號,看到后面就會把前面忘了。偶爾周末,去火車站附近24小時營業(yè)的麥當勞讀通宵,凌晨兩點看到晚歸的情侶吃漢堡,拾荒的老人在店角落中安睡,心中莫名生出親切感。在異鄉(xiāng)城市的深夜,想千載世事沉浮,越發(fā)覺得自己渺小,出門正寒雨瀟瀟,恍惚間不知今夕何夕。
雖然幾番痛下決心,《資治通鑒》我也讀了80%,而后就在我的床 頭擱置下來。從這套書開始,我漸漸養(yǎng)成一個惡習(xí) ,不自量力地喜歡讀大部頭的書,但每本都讀不完,買一本新書就把剛讀一半的書扔掉,床 頭的書越堆越高,有《五燈會元》、《元好問全集》、《清代筆記小說》等。每每讓我感慨時間有限的同時,也鄙視自己的恒心。
讀書貴在活學(xué)活用,我始終沒真正領(lǐng)會這點。辦公桌上那本梅爾文門徹的《新聞報道與寫作》已陪了我5年多,但直到我告別新聞,也始終沒讀完一半。學(xué)以致用成了笑話。
不過換角度來看,既然明知道書無用,也就早熄了好勝的心;既然知道讀不完,也就沒了執(zhí)著的苦。這樣為自己一開脫,有始無終讀死書的樂趣反而浮現(xiàn)出來。書這個東西上癮很難,但一旦上癮就無藥可醫(yī)。每次逛書店都要經(jīng)歷復(fù)雜的心理斗爭,買和不買難以抉擇。在回家的車上也憂喜參半。喜的是接下來幾天又有好書可讀,憂的是這次又超支了,接下來幾天要過緊日子。
資治通鑒的心得體會篇3
司馬溫公編纂《資治通鑒》不可說不受到《春秋》的影響。溫公早年便愛讀《春秋》,編出一部《資治通鑒》這樣的書可能是他一直的愿望吧。這部書剛出爐時,其實并未像今天這般受到人們普遍肯定,用溫公自己的話說:“修《通鑒》成,惟王勝之借一讀,他人讀未盡一紙,已欠伸思睡。”然而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這部被稱為帝王教科書的大作,最終綻放出比《春秋》更耀眼的光芒。
《資治通鑒》與《春秋左氏傳》在時間上大致承接,都是編年體史書,但《春秋左氏傳》寫出的更多是道義。因為在春秋那個時代,即使周王室衰微,在道義上還是有一定地位的,諸侯想要稱霸,在實力雄厚的前提下,還必須顧及周王室的顏面,打起‘尊王’的旗號,才能使得其他諸侯心服??v觀春秋時代幾個有實力的諸侯,如鄭莊公、齊桓公、秦穆公、晉文公和楚莊王等,他們有的“奉天子以令諸侯”,有的“尊王攘夷”,在外交手段上的拿捏是很有藝術(shù)性的,不像戰(zhàn)國那樣全憑實力和暴力。雖說“春秋無義戰(zhàn)”,但比起戰(zhàn)國來說,至少是做足了表面工作的。所以,讀《春秋左氏傳》可以發(fā)現(xiàn),我們民族幾千年來講的道德、禮義和廉恥都可以再里面找到源頭,它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影響很深,今天的中國人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標準,大多還是出自這本書的?!洞呵镒笫蟼鳌吠ㄟ^對道義的表現(xiàn),揭露出更深刻的人性。因為那是一個開放的時代,人與人之間也沒有像今天這么多所謂道德的束縛,人的思想還未被封建統(tǒng)治所禁錮,使得最原生態(tài)的人性得以表現(xiàn),這也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讀完令人掩卷嘆息。
春秋的情義浪花流到戰(zhàn)國,拍打出另一番的激情澎湃。戰(zhàn)國是一個充滿激情而殘酷的大爭時代,在充滿熱血和激情地追求自強的同時,血腥和暴力始終充斥著整個戰(zhàn)國。從戰(zhàn)爭就可以看出,春秋時期戰(zhàn)敗大多是被俘,而戰(zhàn)國時期則全是大屠殺,一只延續(xù)到秦帝國的滅亡?!顿Y治通鑒》便是從韓、趙、魏三家正式立為諸侯開始的,從一個大分大爭的戰(zhàn)國時代開始,到另一個大分大爭的五代十國結(jié)束,大體來說歷經(jīng)五個統(tǒng)一(秦、漢、晉、隋、唐)、六個分裂(戰(zhàn)國、楚漢、三國、南北朝、隋末、五代十國),每個時代的人物和事件娓娓道來,大氣磅礴?!顿Y治通鑒》所表現(xiàn)的側(cè)重點和《左傳》是不同的,它更注重挖掘歷史對現(xiàn)在的實用性,以史鑒今,借鑒歷史中的用人之道、管理之道及成功之道,學(xué)習(xí)其中說話的藝術(shù),做人的道理,還有對歷史趨勢的把握等等,這部書中的寶藏取之不盡。
資治通鑒的心得體會篇4
《資治通鑒》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史學(xué)家司馬光組織編寫的一部規(guī)??涨暗木幠牦w史學(xué)巨著,由神宗取意“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而親賜名。司馬光自幼酷愛史學(xué),“嗜之不厭”。全書一共294卷,記載了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周世宗顯德六年,共1364年的歷史,內(nèi)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guān)系方面的&39;重要史實為主,兼及經(jīng)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全面展示了幾十個政權(quán)的興盛與衰亡的過程,博大精深,通古今之變,有“網(wǎng)羅宏富、體大思精,為前古之所未有”的美譽。這294卷為<<周紀>>5卷、<<秦紀>>3卷、<<漢紀>>60卷、<<魏紀>>10卷、<<晉紀>>40卷、<<宋紀>>16卷、<<齊紀>>10卷、<<梁紀>>22卷、<<陳紀>>10卷、<<隋紀>>8卷、<<唐紀>>81卷、<<后梁紀>>6卷、<<后唐紀>>8卷、<<后晉紀>>6卷,<<后周紀>>5卷。另外<<目錄>>30卷,<<考異>>30卷。
我花了不少時間把這本厚厚的書看完了,看了這本書,我痛恨那些昏俗的皇上和奸臣:周幽王點烽火戲諸侯,失去諸侯的信任,最后斷送周朝百年江山;指鹿為馬的趙高;諸呂之亂,霍光攬技、王莽代漢、竇氏欺主,董卓入京臥龍床,不視天子,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司馬昭大權(quán)在握,傀儡皇帝劉協(xié),殘暴無比隋煬帝,殺帝自立宇文化及,安史之亂安錄山,殺李坤自立朱溫……
同時,我又佩服那些奇才、明君:統(tǒng)一中國秦始皇,建立漢高祖,精勵圖治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仁君劉備,強者關(guān)羽、張飛,奇才諸葛亮、周瑜,建唐的唐高祖盧史皇上也是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唐太宗李世民,大唐國土面積最大、天下人民生活安寧,唐玄宗的宰相宋憬,他不貪污……
我看完了這本書,讓我知道歷史上有多少明君圣主,還讓我知道有多少奸詐小人。
有一天,如果我有幸成為能寫史書的人,我一定像司馬遷一樣,用手中的筆,公正地寫出事實,謳歌英雄,鞭撻小人。讓忠良名垂千古,奸賊遺臭萬年。
這是我的理想,我要為這個理想而學(xué)習(xí)。
資治通鑒的心得體會篇5
“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資治通鑒》作為吸收歷代興衰成敗君王得失的一面鏡子。作為與《史記》并列為中國史家之筆的名著古書,不單有名家編寫,更有那成千上萬的愛好者,我就是其中之一。
“名家手中出名書”《資治通鑒》的作者就是北宋著名的史學(xué)家、政治家司馬光。當然,編寫史書那就需要淵博的知識,多而廣的歷史文獻,所以,司馬光從小就發(fā)奮讀書,努力增加自己的歷史知識,為今后編寫《資治通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書中上表周威烈王,下至周恭帝,共跨越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共分二百九十四卷,三百萬字。文章中,作者采用了大量的人物形象描寫,例如:劉邦,字季,高鼻梁,眉骨突起如龍顏,左大腿上有七十二顆痣。對人友愛寬厚,喜歡施舍財物,心胸開闊,素有大志。司馬光通過寥寥幾筆的人物形象描寫,反襯出往后劉邦統(tǒng)一天下的&39;關(guān)鍵所在。
《資治通鑒》作為與《史記》并列為中國史家之絕筆名著古書,寫作技巧也不遜于司馬遷。其書中有這么一段:當漢武帝處死昭平君后,但仍然悲痛難忍,周圍的人也一起跟著傷感不已。待詔官東方朔上前祝賀漢武帝:‘我聽說圣明的君王治理國,獎賞不回避仇人,懲罰不區(qū)分骨肉?!渡袝飞险f:‘不偏向,不結(jié)黨,君王的大道,坦蕩平直?!@兩項原則,古代的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五帝都非常重視,而夏禹、商湯、周文王三王都難以做到,如今陛下卻做到,這是天下的幸運!我東方朔捧杯,冒死再為陛下祝賀!”開始,漢武帝對東方朔非常惱火,接著又覺得他說的是對的,將東方朔任為中郎。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司馬光編寫此書的精煉,同樣是一句祝賀之詞,卻被寫得意味深長,令人回味。同時,也反映出東方朔的機智,漢武帝善于用人,聰明果斷的一面??梢娝抉R光的文字功底可謂深厚。
《資治通鑒》(讀書筆記)作為一面照亮君王得失成敗的鏡子,那就肯定少不了對歷來荒淫君主的斥責。其中就有一段:吳主每次宴會群臣都要把大臣們灌醉,他設(shè)置了黃門郎十人,專門負責搜集大臣們的過失,嚴重的被判刑、處死,輕的也要罪狀記錄下來。古代君王有多少荒于宦官、黃門,司馬光以“黃門郎十人”數(shù)字中,突出了當時奸臣當?shù)?,君主無能的歷史場景。
讀史讓人明智,自從我閱讀了《資治通鑒》后,對歷代君王的性格有所了解,更加詳細的知道了中國的歷史文化?!顿Y治通鑒》是司馬光其卓越貢獻的結(ji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