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_国产性自爱拍偷在在线播放_一本到在线观看视频_热99在线视频

365文案網(wǎng) > 實用文 > 觀后感 >

感動中國事跡觀后感作文

時間: 新華 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培養(yǎng)自己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技巧,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文化素養(yǎng)。優(yōu)秀的感動中國事跡觀后感作文是怎么寫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感動中國事跡觀后感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事跡觀后感作文篇1

昨日,20_“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央視播出。程開甲、鐘揚、王繼才王仕花夫婦、馬旭、杜富國、呂保民、劉傳鍵、其美多吉、張渠偉、張玉滾紛紛當選,他們的事跡,感動了無數(shù)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20_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其中有6組人物都跟軍人有關,他們有的是現(xiàn)役軍人,有的是退伍軍人,有的是民兵;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程開甲,有排雷英雄杜富國,有中國首位空降女兵馬旭,有退伍軍人呂保民,有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有英雄機長劉傳鍵。

在他們身上,我們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股豪邁的軍人氣概,這與年齡無關,與性別無關,與現(xiàn)役非現(xiàn)役無關,只關乎那顆熾熱的兵心。細心的朋友會發(fā)現(xiàn),在頒獎典禮上,有兩位獲獎軍人已經(jīng)去世了,分別是程開甲和王繼才。遺憾的是,他們都于2018年去世。

王繼才,一名再普通不過的民兵,但他也是“最美民兵”,他與妻子王仕花將32年的歲月都獻給了開山島哨所,一生清貧度日,在環(huán)境艱苦的孤島日復一日地堅守,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民兵之歌。2018年7月27日,王繼才在巡邏時突發(fā)疾病,經(jīng)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8歲。

程開甲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獲得者,被授予“八一勛章”,并獲得“世界因你而美麗”—2017至2018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是我國核武器事業(yè)的開拓者之一。程老一生淡泊名利,隱姓埋名40年,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科研事業(yè)。2018年11月17日,程老在北京病逝,享年101歲。

雖然程老和王繼才都已經(jīng)遠去,但他們的精神將永遠普照中華,激勵一代代人在建設強大的中華民族的道路上不畏艱辛,奮勇向前。

感動中國事跡觀后感作文篇2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感動中國”20_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央視一套首播,南陽市鎮(zhèn)平縣高丘鎮(zhèn)黑虎廟小學教師張玉滾當選“感動中國”20_年度人物。這是“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舉辦17年來,第16位河南人獲此殊榮。

扁擔窄窄,挑起山鄉(xiāng)的未來;板凳寬寬,穩(wěn)住孩子們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執(zhí)鞭上課。艱難斑駁了歲月,風霜刻深了皺紋,有人看到你的滄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輕的心。他是張玉滾,是培養(yǎng)出22名大學生的山村教師。

“今天我愿做十八彎山路上的一輪明月,來照亮孩子們的前程,希望孩子們用知識改變他們的命運?!睘榱烁淖兩嚼锿薜拿\,張玉滾一干就是17年。扎根黑虎廟小學17年,先后教過500多名孩子,培養(yǎng)出16名大學生。當?shù)厝税阉氖论E編成歌曲傳唱,感動了無數(shù)人。

鄉(xiāng)村教師,又苦又累待遇又差,只有經(jīng)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有一顆甘為孺子牛之心的人,方得始終,向張玉滾老師致敬。

感動中國事跡觀后感作文篇3

開學第一天,我們就上了生動的一課。我眼含熱淚看完了《感動中國20_年度人物頒獎典禮》。

2014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有:舍己為人的最美教師張麗莉;有為了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傾盡心血的林俊德;有主動捐獻器官的十二歲女孩兒何玥;有為農(nóng)民工著想的父母官陳家順……

我被這十個人的善舉深深地打動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最美教師張麗莉。

2014年5月8日,放學時分,張麗莉老師正在引導學生放學。突然一輛客車失控了,撞向學生,危急時刻,張老師向前一撲,四個孩子成功脫險,但是她卻被車輪碾碎了雙腳,被高位截肢。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像張麗莉這樣無私奉獻的好老師。我的語文老師張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去年她生病很厲害,但還是帶病堅持上課。我們已經(jīng)退休的數(shù)學老師楊老師為教育事業(yè)默默付出了三十多年。還有很多老師,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讓我們向這些可敬的人們學習!

感動中國事跡觀后感作文篇4

20__年5月17日晚8點,《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四川木里火災中犧牲的27名森林消防指戰(zhàn)員和3名當?shù)負浠鹑藛T、我國脊髓灰質炎疫苗研發(fā)生產(chǎn)的拓荒者顧方舟、浙江省嘉興市盲人中醫(yī)師朱麗華、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來鳳支行離休干部張富清等人獲得“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榮譽。

感動一座城,感動一個國家,也感動了14億中國人,他們獲得“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榮譽,實至名歸。大半生獻給莫高窟的樊錦詩,“半個世紀的風沙,不是誰都經(jīng)得起吹打”;“功業(yè)凝成糖丸一?!钡念櫡街郏d著新中國的孩子渡過病毒劫難,何其偉哉!“逾古稀而不辭,雖千萬人而往”的伍淑清,一顆心愛國愛港,是美心,更是良心;從不放棄,永不言敗,女排姑娘身上的精神激勵了一代代中國人……

《感動中國》節(jié)目被譽為“年度精神史詩”,就在于獲獎者展現(xiàn)出了鮮明的時代精神。無論愛國還是敬業(yè),無論誠信還是友善,無論積極進取還是崇德向善……他們身上的價值追求,集中體現(xiàn)了當代中國的價值坐標,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醒目的精神標識。

看到那一幕幕細節(jié),我們無法不感動。比如,1949年10月1日,杜嵐在濠江中學升起了澳門第一面五星紅旗。澳門回歸祖國當天,已經(jīng)87歲高齡的杜嵐,放下拐杖親自升起國旗,把對國家的愛傳遞給澳門濠江中學的孩子們。再比如,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yè)后回鄉(xiāng)工作的黃文秀,主動選擇當駐村第一書記,從幫村里引進砂糖橘種植技術,到教村民做電商,帶領貧困戶脫貧,可惜壯志未酬——因遭遇突發(fā)山洪不幸遇難,年僅30歲。

每位獲獎者都是可敬的,他們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不只是感動了我們,還溫暖、鼓舞和啟迪了我們。

感動中國事跡觀后感作文篇5

連云港市灌云縣開山島位于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僅有兩個足球場大小。自1986年起,王繼才和妻子王仕花二人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守衛(wèi)孤島整整32個年頭(截至2018年)。他們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在邪惡勢力面前更表現(xiàn)出了一位守島衛(wèi)士的凜然正氣。1993年,開山島民兵哨所被國防部嘉獎為“以勞養(yǎng)武”先進單位,并獲江蘇省軍區(qū)一類民兵哨所的美譽。2014年,王繼才夫婦被評為全國“時代楷?!薄?018年7月27日,王繼才在執(zhí)勤時突發(fā)疾病,經(jīng)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8歲。2018年8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diào):要大力倡導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

頒獎盛典當晚的頒獎詞由央視主持人白巖松誦讀,全文為“浪的執(zhí)著,礁的頑強,民的本分,兵的責任。島再小也是國土,家未立要國先安。三十二年駐守,三代人無言付出;兩百面旗幟,收藏了太多風雨。濤拍孤島岸,風頌赤子心?!?/p>

江蘇連云港王繼才夫婦守島28年,兩個普通人,用善良和純樸,溫暖了那一片海。這種愛國奉獻的赤子情懷值得我們學習。

感動中國事跡觀后感作文篇6

葉嘉瑩1923年生于北京察院胡同,1948年跟隨身為國民黨軍官的丈夫遷往臺灣。最初她任教于臺灣彰化女中,之后受臺靜農(nóng)先生賞識,1954年至1969年先后被聘于臺灣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1969年,葉嘉瑩又受邀前往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任教。2013年她回到祖國定居,并受邀在天津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任教。

“卅年離家?guī)兹f里,思鄉(xiāng)情在無時已;一朝天外賦歸來,眼流涕淚心狂喜?!边@是1974年,葉先生申請回國探親,寫下洋洋灑灑近2000字的《祖國行長歌》中的長詞節(jié)選。在陳傳興看來,葉先生對祖國的深情和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道義和使命感,是最打動他的。

“上世紀80年代初,沒回國定居前,她都是自費往來于祖國和加拿大之間,為大陸的公眾講授詩詞、傳授吟誦的方法,2019年她向執(zhí)教的南開大學捐贈1700余萬元的個人版稅和稿酬,成立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研究,我覺得是時候,把葉先生的故事、把她的精神世界,通過影像語言,講給觀眾聽?!痹娫~、家國、血緣,在葉嘉瑩先生身上相互作用交織,陳傳興希望用影像語言,把自己和葉嘉瑩先生同樣從中國詩詞文化中獲取的人生滋養(yǎng),分享和傳遞給更多的兩岸觀眾。

在電影中,陳傳興也完成了一次大膽的實驗:“我們有沒有可能找到一種中國自己的電影美學敘述方式?”

敦煌壁畫、晉祠、五臺山佛光寺……長短句、慢詞、小令,2個小時的電影中,陳傳興試圖用最中國的元素,寫意悠緩又注意留白的方式,向觀眾講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脈絡以及各種文化元素之間的聯(lián)結。

陳傳興說,他相信在詩的國度里,大家可以一起翱翔,消弭所謂語言、文化、國家、時間的隔閡,同時通過詩詞,為兩岸民眾打開認識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門。

遺憾于在臺灣,已經(jīng)鮮有年輕人知道葉嘉瑩先生、熱愛古典詩詞。拍攝《掬水月在手——葉嘉瑩傳》實際也是在了陳傳興他自己的一個心愿,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的社會使命。

隨著《掬水月在手——葉嘉瑩傳》的公映,陳傳興“詩人三部曲”終曲。談到為何要耗費10年的時間,以漫長的生命時光,去探尋詩人的精神世界?陳傳興給出的答案是,“拍的是詩人的人生,想表達和述說的,其實是中國文化在經(jīng)歷不同歷史時期中,一直在保留的核心精神。”

用10年的時間,專注拍攝華語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傳統(tǒng)派詩人,好似有陳傳興沒有明說的私心。他希望用詩歌重要的黏合劑,把中華文化和歷史以及整個華語世界中的人凝聚在一起。

感動中國事跡觀后感作文篇7

看了感動中國后,總覺得那些評選出來的人物都讓人敬佩感動。在這個簡單的卻又內(nèi)涵豐富的舞臺上,閃閃發(fā)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們生活中的普通人。在20_年的感動中國節(jié)目中,雖然感動我的人有十個,有隱姓埋名30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有為報答戰(zhàn)友深情,幾十年守護天山筑路士兵墓園的老兵陳俊貴;有努力改變鄉(xiāng)村面貌的基層好干部山西村官段愛平但是在這些人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屆90仍然堅持拾荒助學的山東老人——劉盛蘭。

劉盛蘭是位普通村民,年輕時在外打工,后來在一家企業(yè)作保管員。73歲的時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為了讓自己老了無力行動時,身邊會有一個照顧他的人,他開始了助學。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來,他助學的規(guī)模遠遠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1998年,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73歲的他就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幾個地市"擴張"到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每天清早,劉盛蘭起來弄點簡單的飯菜,就騎著自行車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撿回一大堆破爛。他17年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舍不得買,可捐資助學總計7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劉盛蘭一直沒進養(yǎng)老院,這樣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補貼。這些錢他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劉盛蘭唯一珍藏的是一個深藍色布袋,里面裝滿了匯款單和回信。這么多年過去了,老人也不記得匯出去多少錢、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為腎病,劉盛蘭住進了醫(yī)院,但他仍然惦記著捐資助學,擔心匯款中斷和沒到位會斷了孩子們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資助的孩子回來看望他,照顧他。還記得那撼動心靈的頒獎詞:殘年風燭,發(fā)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疊匯款,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 是他讓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看過《感動中國》之后,我的內(nèi)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后,我收獲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nèi)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著我們,也感動著他人。

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之中,我們忘記了用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這些讓我們的內(nèi)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跡。用心去看世界,去發(fā)現(xiàn)細節(jié)的感動吧!

32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