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日記800字
寫日記對于延年益壽大有好處,它能讓人在精神上得到愉悅,使人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下面是一些數(shù)學日記800字免費閱讀下載,希望對大家寫數(shù)學日記800字有用。
數(shù)學日記800字篇1
分數(shù)乘法解決問題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是運用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及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扒笠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實際上是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的應用。它是分數(shù)應用題中最基本的一種。不僅分數(shù)除法一步應用題以它為基礎,很多復合的分數(shù)應用題都是在它的基礎上擴展的。因此,使學生掌握這種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找準關鍵句,理清數(shù)量關系: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找出題目里的數(shù)量關系,找數(shù)量關系要從關鍵句入手,因此教學時,我首先然學生通過細讀題目找出題中的關鍵句,抓住關鍵句,找到兩個相比較的量,弄清哪個量是單位“1”,要求的量是單位“1”的幾分之幾后,再根據(jù)分數(shù)的意義解答。在教學中,我強調(diào)以下幾點:
⑴讓學生用畫圖的方式強化理解一個分數(shù)的幾分之幾用乘法計算.
⑵強化分率與數(shù)量的一一對應關系.并根據(jù)關鍵句說出數(shù)量關系。
⑶幫助學生理解"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與"一個數(shù)占另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的不同.
二、強化等量關系,掌握解題方法
對于“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理解起來并不是太難,關鍵是它是解決比較復雜的分數(shù)應用題的基礎。因此,強化數(shù)量關系,掌握解題方法成為本節(jié)課的另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對稍復雜的分數(shù)應用題,通過分析關鍵句與線段圖,為后面的新知探索作鋪墊,并提高學生分析題意、理解數(shù)量關系的能力。通過溝通練習題與例題,利用學生解決稍復雜的應用題,并從中理解新舊應用題的不同結(jié)構(gòu)。
總之,分數(shù)應用題是小學階段數(shù)學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找準單位“1”,教學時,由于老師經(jīng)驗不足,只重視了學生感知,而對單位“1”強調(diào)的不夠,在練習課上還要指導學生找準單位“1”,特別是兩步計算的有時候不是一個單位“1”的更應該注意,還可以指導學生養(yǎng)成畫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方法,最終達到熟練掌握這類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有條理的思維的能力。
數(shù)學日記800字篇2
3000年的一天,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逐漸縮小,隨著時空來到了一個小國。我看見四周十分奇怪,沒有一個居民,全是圖形。哦,原來這是圖形王國呀!
聽說,最近國王要選干女兒,特別來個“自述招試”。當貼出廣告時,試場前立刻有了幾條“長條”。但是很掃興,大多數(shù)都是快樂地來,悲傷地去。臺后更是“風”。一天三千四百九十九萬零九億張報紙,可謂是日月無余。為什么?居民(圖形)們都想知道情況嘛!老兄,怎么啦?是不是被這所感動?不著急,帶你去看一下。
(一)三角形
嗒嗒嗒,嗒嗒嗒
我是一個三角形,
今天在這把言表,
希望大家給支持。
說起我,真有趣,
和“3”是對好兄弟,
3條邊、3條高……
特征與“3”少不了。
談面積,講理解,
朋友們,要記得,
千萬別忘除以2……
剛說到這里,國王——組合圖形就給個無情的“待定”,搖了一下手,表示下一個上來。
(二)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可真是個嬌里嬌氣的小姐。剛一出聲,臺下就被這柔和的聲音陶醉了,“大家好,我名叫平行四邊形,我的面積經(jīng)常被梯形和三角形應用。特別要提醒大家,記住我是四條邊,四條…..條,不!四個角?!辈徽f不知道,一說嚇三跳。國王板著臉打了個“×”,平行四邊形可真是叫苦連天,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媽媽呀,這已經(jīng)是我的199次×了?!?/p>
(三)梯形
(匆匆上場)梯形可真是個急性子,一上場就慌慌張張地說:“觀眾朋友們,千萬別忘了我??!”接著又說:“dear,大家好!我叫梯形。今年28歲,出生于____。我面積計算的由來全靠平行四邊形。因為上底加下底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底,高不變,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除以2相當于由兩個同樣的我拼成的平行四邊形中取出的一份。我在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梯子就是例子之一……”可是,梯形那羅羅嗦的話語,讓國王聽得不耐煩,氣得給了個“待定”。
比賽進行了十年,國王也老了。你知道嗎?現(xiàn)在還在選哩!因為像這么挑剔的國王,能選定嗎?
數(shù)學日記800字篇3
我們剛剛學習了圓的認識(一)、(二),知道了圓的'許多知識,并且由圓的認識了解到了圓周長的應用,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我們?nèi)チ私庖幌聢A周長的知識!
剛開始學圓的周長時,知道了能用滾動法和繞線法來量出圓的周長,探究出了圓的周長總是直徑3倍多一些,實際上,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是一個固定的數(shù),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計算時,通常取3.14。我們就得出一個公式:如果用C表示的周長,那么C=πd或C=2πr也就是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的周長有3個應用:1.已知d求C=πd2.已知r求C,先求d再求C3.已知C求dd=C÷π已知C求r先求d再求r。
已知d求C:一個圓的直徑是5.5分米,求這個圓的周長,那就用π3.14×直徑5.5=17.27dm.
已知r求C:汽車車輪的半徑為0.3米,它滾動1圈前進多少米?滾動1000圈前進多少米?它滾動一圈前進多少米?也就是求這個輪子的周長,先求出直徑:0.3×2=0.6m,然后求一圈的周長:3.14×0.6=1.884m最后求出1000圈前進多少米:1.884×1000=1884m。
已知C求d:花壇的的周長是62.8m。你能求出這個圓形花壇的直徑嗎?周長6.28÷π3.14=d2m
已知C求r:一個圓的周長是25.12㎝,求這個圓的半徑,那么先求這個圓的直徑:用周長25.12÷π3.14=d8㎝再求半徑:8÷2=4㎝。
這是圓周長的四大典型例題,圓的周長,除以直徑是一個固定的數(shù),π是≈3.14的。
還有一種類型的題目:下圖是一個一面靠墻,另一面用竹籬笆圍成的半圓形養(yǎng)雞場,這個半圓的直徑為6米,籬笆長多少米?這題是求半圓的周長,一面靠墻的就不用算上籬笆,也就是求圓周長的一半,就用直徑6m×π3.14=圓的周長18.84m再算圓周長的一半:18.84÷2=9.42m。
這就是有趣的圓的周長,圓周長的一半,讓數(shù)學與生活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原來數(shù)學也是蘊藏著生活的奧秘!
數(shù)學日記800字篇4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shù)學暑假作業(yè)。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zhì)數(shù)。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阎闹挥袃蓚€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shù),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shù)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zhì)數(shù),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fā)現(xiàn)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shù)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shù)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zhì)數(shù))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shù)各是哪個數(shù)。
最后,我得到了結(jié)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zhì)因數(shù)驗算了這道題,結(jié)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shù)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nèi)ヌ角蟆?/p>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shù)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只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只,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只,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只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于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沈炈銜r卻發(fā)現(xiàn)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只后一樣多,那一半是13只,還原乙樹是14只;甲樹就是16只。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只,乙樹14只。
通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了解題方法,結(jié)果還會出錯。
數(shù)學日記800字篇5
我們剛剛學習了圓的認識(一)、(二),知道了圓的許多知識,并且由圓的認識了解到了圓周長的應用,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我們?nèi)チ私庖幌聢A周長的知識!
剛開始學圓的周長時,知道了能用滾動法和繞線法來量出圓的周長,探究出了圓的周長總是直徑3倍多一些,實際上,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是一個固定的數(shù),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計算時,通常取3.14。我們就得出一個公式:如果用C表示的周長,那么C=πd或C=2πr也就是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的周長有3個應用:1.已知d求C=πd2.已知r求C,先求d再求C3.已知C求dd=C÷π已知C求r先求d再求r。
已知d求C:一個圓的直徑是5.5分米,求這個圓的周長,那就用π3.14×直徑5.5=17.27dm.
已知r求C:汽車車輪的半徑為0.3米,它滾動1圈前進多少米?滾動1000圈前進多少米?它滾動一圈前進多少米?也就是求這個輪子的周長,先求出直徑:0.3×2=0.6m,然后求一圈的周長:3.14×0.6=1.884m最后求出1000圈前進多少米:1.884×1000=1884m。
已知C求d:花壇的的周長是62.8m。你能求出這個圓形花壇的直徑嗎?周長6.28÷π3.14=d2m
已知C求r:一個圓的周長是25.12㎝,求這個圓的半徑,那么先求這個圓的直徑:用周長25.12÷π3.14=d8㎝再求半徑:8÷2=4㎝。
這是圓周長的四大典型例題,圓的周長,除以直徑是一個固定的數(shù),π是≈3.14的。
還有一種類型的題目:下圖是一個一面靠墻,另一面用竹籬笆圍成的半圓形養(yǎng)雞場,這個半圓的直徑為6米,籬笆長多少米?這題是求半圓的周長,一面靠墻的就不用算上籬笆,也就是求圓周長的一半,就用直徑6m×π3.14=圓的周長18.84m再算圓周長的一半:18.84÷2=9.42m。
這就是有趣的圓的周長,圓周長的一半,讓數(shù)學與生活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原來數(shù)學也是蘊藏著生活的奧秘!
數(shù)學日記800字篇6
新課改下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往往注重數(shù)學知識的扎實掌握,但由于課堂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數(shù)學發(fā)現(xiàn)的意識和能力沒能得到充分的培養(yǎng)。數(shù)學日記恰恰能打破這些限制,讓數(shù)學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促使他們更好地學習數(shù)學。
一、數(shù)學日記,讓數(shù)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
生活是一個巨大的數(shù)學課堂,蘊含著許多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買、賣東西,家用電器的形狀、面積、體積,房屋的占地面積等等。在平時的教學中如果我們沒有重視指導學生用數(shù)學的思想方法去觀察和思考生活中的數(shù)學,學生就很難把數(shù)學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學生通過寫數(shù)學日記可以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數(shù)學,理解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學會從數(shù)學的度去觀察和體驗生活。
二、數(shù)學日記,讓學生與老師更加親近
數(shù)學日記,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平時因害怕老師或礙于面子不敢說的話均可以寫到日記里,讓老師能夠及時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需要與困難,以便通過各種形式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上出現(xiàn)的問題。同時,教師也能從中了解學生的喜惡、不足與閃光點,在學生的反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適時地、及時地加以完善自我,做學生喜歡的老師。
三、數(shù)學日記,讓課堂教學得到延伸和創(chuàng)新
數(shù)學日記能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拓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時空領域。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學生的好多想法未能表達,教師可以讓學生把好的想法、好的解法寫到日記中去,我們適時給予鼓勵、表揚,激勵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之外繼續(xù)延伸、創(chuàng)新。
四、數(shù)學日記,讓學生在自我反思中前進
重視學生參與,尤其是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反思,是當前評價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寫數(shù)學日記特別是反思型日記的時候,學生需要對自己的失誤進行分析,那么在邊反思邊寫作的過程當中,他們的思路就會更加清晰,主動反思的程度也將更加深刻。同時把所學習的知識精加工一遍,形成長時間記憶,對于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是極為有益的。
數(shù)學日記,為我的數(shù)學教學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提供了一條嶄新的思路,成為數(shù)學學習中一道新的風景線。
數(shù)學日記800字篇7
由于容積與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因此不少同學認為容積就是體積。其實,體積與容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是有區(qū)別的:
一、意義不同。體積是指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而容積是指木箱、油桶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一個物體有體積,但它不一定有容積。
二、測量方法不同。求物體的體積是從物體的外面測量它的長、寬、高進行計算,而求物體的容積則必須從里面來測量它的長、寬、高,然后計算。因此,對于同一個物體,一般地說,它的容積要比體積小。
三、單位名稱不完全相同。體積單位一般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固體、氣體的容積單位與體積單位相同,而盛液體的容積單位一般用升、毫升。
一:給土豆測量體積
我們學完了第二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數(shù)學老師為了讓我們更深的理解體積的概念,就給我們布置了一篇數(shù)學日記,讓我們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
想來想去,最后我選擇了求土豆的體積。媽媽給我拿了一個土豆,說:“土豆沒有一點形狀,怎么量體積呀?”我胸有成竹的回答:“沒事兒,我知道咋辦?!?/p>
我先找來了一個長方體的水槽,測量了一下它的長和寬,長是24㎝,寬是17cm。接著我倒入水槽一些水,測量了水槽內(nèi)水的高度,水高5cm。
下一步把洗凈的一個土豆輕輕放入水槽,等水面平穩(wěn)了后,我又一次測量了水槽內(nèi)水的高度,水高5.5cm。最后一步就是求土豆的體積了。
我列出了求土豆體積的公式:
24×17×(5.5-5)
=24×17×5
=204(立方厘米)
答:土豆的體積是204立方厘米。
當我列出公式時,媽媽也恍然大悟了。真沒想到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有這么大的用途。這也使我想起來了曹沖稱象的典故。那么大的一頭大象怎么稱它的重量呢?聰明的曹沖想到了把大象趕到一只大船上,在船上記下刻度,然后把大大小小的石塊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就一點一點的往下沉,等船沉到剛才的刻度時,就停止再裝石塊,然后測量石塊的重量,而石塊的重量和就是大象的重量。曹沖真的很聰明,是我學習的榜樣。
學數(shù)學真有意思,親自動手做數(shù)學實驗真好,用數(shù)學日記的方法記錄自己思考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真真好。我要堅持寫數(shù)學日記。
數(shù)學日記800字篇8
離放假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有一天,媽媽對我說:“正好我這兩天有空,咱們?nèi)ケ本┺D(zhuǎn)轉(zhuǎn)吧?!庇谑俏覀兙统霭l(fā)了。到了北京,到處都是人,有的人在表演龍舞,慶祝奧運會。
有的人還在賣一些福娃小飾品。我們哪里熱鬧就往哪鉆,卻把找旅館的事忘記了。轉(zhuǎn)眼間天就黑了,媽媽突然想起找旅館這件事。她對我說:“方正,你只顧著看熱鬧,還沒有找旅館住宿呢?!?/p>
我說:“哦,我也忘了,咱們快走吧?!笨墒俏覀冋伊税胩?,也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旅館。路過一家商店,我們湊過去問商店的服務員:“這附近有沒有人少的旅館呀?”服務員說:“哦,你們要找旅館。沿著這條建設大街,往前走,有一所和平旅館,人挺少的,我剛從哪里路過,不過,建設大街的旅館很多,你們可不要找錯了?!薄澳悄滥羌衣灭^的門牌號碼嗎?”
我著急地說。“我只知道和平旅館的門牌號是一個兩位數(shù),兩個數(shù)字的和是6,這兩個數(shù)字的積是這兩個數(shù)字相除所得的商的9倍。”我想了想,對阿姨說:“謝謝?!本屠鴭寢屓フ液推铰灭^了。你知道我是怎么算出來的嗎?首先我是想,兩個數(shù)字的和是6的數(shù)字有這些:1和5,2和4,3和3,6和0。首先來看1和5,1×5=5,5÷1=5,所以這不符合條件。然后再看2和4,2×4=8,4÷2=2,也不符合條件。接著看3和3,3×3=9,3÷3=1,符合條件。最后看6和0,0×6=0,6÷0不成立,也不符合條件。答案只有3和3。門牌號碼當然就是33了。我們很快就找到了和平旅館,在那里度過了一個甜蜜的夜晚。
今天,媽媽帶我去菜場買菜,我發(fā)現(xiàn)每個攤位上都有一塊長方形的電器,它的正面都是標著:千克克我很好奇地問媽媽,媽媽說你剛看到的克和千克都是用來稱東西表示重量單位的?;氐郊椅冶阍诩襾y七八糟地找了好多東西:一盒茶葉125克一支口紅克一盒尿素霜48克……牛奶1.51。
然后媽媽告訴我:能用手拿起的固體,都是用克表示質(zhì)量單位,液體用手拿不起來用l表示,原來生活中這么多的知識我不知道。
數(shù)學日記800字篇9
上課了,王老師快步走進教室,告訴我們要選幾個同學參加一次勞動。我心想:可不能失去這次機會。于是,我把手舉得高過頭頂,老師居然真的選上了我,這讓我喜出望外。為什么呢?因為我在班里年齡最小、個子最低,勞動中一直是照顧對象呢。
干什么活兒呢?是掃地、擦玻璃、還是……唉呀!猜不中的,聽從老師吩咐吧。我們在王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學校大門口兩側(cè)的“衛(wèi)士”——柳樹下,原來王老師是讓我們用白灰美化大門口兩側(cè)的幾棵柳樹。
我們仔細地看著老師的一舉一動。只見老師把一些白灰放在盆里,再倒入半盆水,并用一個小棍攪了攪。然后,老師給我們示范了兩棵,剩下的由我們來美化。“嘿,這還不簡單!”看了老師的示范,我心里暗暗地想。
說干就干,我們照著老師的樣子,把“笤帚”當刷子,蘸了一下白灰水,從樹干紅漆標記處開始,沿著樹干向下刷??晌业摹八⒆印崩喜宦犜挘阕屗蜃?,它偏向右,老是搖搖晃晃的,我的身上很快被濺了好多白點兒。這時,我才意識到任務的“艱巨”(不簡單)!開始,我們刷得特別有勁兒,個個汗流浹背,可是刷了一會兒,我們就累得不想動了,個個無精打采。我想到老師平時常教導我們:堅持就是勝利。于是,我便鼓勵同伴們一定要堅持下去,大家又提起精神,刷了起來……我抬頭瞅了一眼李明,哈哈,我不禁笑出聲來,李明已經(jīng)成了“白頭翁”了。他也抬頭看了看我,說我的臉上也已經(jīng)黃白相間了。
小學生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難忘的一次勞動》:勞動結(jié)束了,我們的臉上、衣服、褲子上沾滿了小白點兒,個個成了戲劇里的“小丑”。再看看個個“衛(wèi)士”,正穿著我們送她的潔白的裙子,洋洋得意呢?!鞍?,今天可累壞了!”我情不自禁地說。他們回話:“是呀,衣服這么臟了,又該挨媽媽批評了?!边@時,王老師走來了,看著我們的勞動成果,高興地豎起大拇指:“你們可真能干!”我們甭提有多自豪了。
這次勞動令我難忘,因為我們用辛勤的汗水換來了柳樹的健康,同時美化了校園的環(huán)境。
數(shù)學日記800字篇10
因為這個學期的數(shù)學期末成績不是很好,所以老爸又開始了六年級上學期的數(shù)學復習計劃。
“首先,今天我們復習的是我們平常常用的折扣?!薄鞍」?,這個很簡單啊!”我打了一個響指?!笆紫任覀兿葋韽土曇幌赂拍??!薄吧痰暧袝r降價出售的商品,叫做打折扣銷售,通稱“打折”。幾折表示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很好!來,就拿星期一的例子來說吧,我和你媽媽給你買了Bossini的羽絨服,原本是699元的,現(xiàn)在打了七折,那么我們應該付多少元呢?”“這很簡單!”我拿出了草稿紙:“首先,七折就等于70%,那么應該用原本的錢數(shù),去乘以折扣,就可以得出現(xiàn)在的價格啦,應該用699×70%等于。。。。。?!蔽以诓莞寮埳险J真的一算著,生怕算錯,驗算了一遍又一遍:“是489.3元!”“沒錯!”爸爸拍了拍的小腦袋:“算的可好!”我心里樂開了花。
“好的,再來,現(xiàn)在我要換一種題目的方式咯,現(xiàn)在我們知道現(xiàn)價是489.3元,也是打了七折,請問原價多少元,應該怎樣算啊?”“哈哈,老爸你又抄襲上面的題目啦,很簡單,用現(xiàn)價除以折扣就可以得出啦,那么應該是489.3÷70%=699元,都不用算啦!”“不錯,不錯,那么下面我們再來做做書上的一道題目,爸爸買了一個隨身聽,原價是160元,現(xiàn)在只花了九折的錢,比原價便宜了多少錢?應該怎樣算啊?”我摸了摸“糊涂”的小腦袋,突然靈機一動:“簡單,首先我們應該找出單位“1”,其次看到“便宜”這兩個字,說明是要求相差數(shù)的,應該用原價去乘以相差數(shù),應該就是160×(1-90%)=16元!”“嗯,很好!”爸爸拍了拍掌,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
“來,我再來考考你,一個籃球原價是80元,打了六五折,現(xiàn)價多少元?”“用80×65%=52元!”“一個書包原價106元,打七折,現(xiàn)價多少元?”“用106×70%=73.5元?!薄耙惶讜瓋r35元,現(xiàn)價30.8元,問打了幾折,注意哦,是打了幾折!”“很簡單,不用擔心,應該是用30.8÷35=0.88,就等于八八折!”“好啦,折扣這個單元就此過關!”“好啊--”我激動地拍了拍掌。
數(shù)學日記800字篇11
又要做題了,而且還是要求很麻煩的圓柱體表面積。唉,求表面積還真不容易。需要求出底面積和側(cè)面積,還得相加,稍不留神就會算錯,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可以一塊求完呢?我思考著??纯吹酌娣e和側(cè)面積的公式吧!
S底=πr2,有兩個底面,也就是2πr2,再看看側(cè)面積公式:S側(cè)=2πrh,將它們兩個相加在一起,提取同類項:2πr,利用乘法結(jié)合律,組成一個新的公式:S表=2πr(r+h)。一個新的公式從此誕生。有了這個公式只用相乘一次就萬事ok啦!
以前我曾經(jīng)求過環(huán)形面積,運用了一個公式:S環(huán)=π(R2—r2),仔細想想,其實這也是公式的組合??!由兩個圓相減,提取共同的π,得到了新的公式。
這些新的公式的誕生都得歸功于靈活的偷懶!如果不是覺得太麻煩,其實也不會有這樣的公式。其實,靈活的運用公式也是很重要的,有時候,出題的人偷了一個懶,少說了一個條件,那么我們就可以多求一下。但是,有的地方需要我們偷懶,不偷懶都不可以。
有這么一道題:在一個大正方形里有一個內(nèi)切圓,大正方形的面積是20平方厘米,求圓的面積。
如果按照常理,我們應該先求出大正方形的邊長,也就是d。然后再求出r,最后求出面積。可是,在這道題里,怎么才可以求出r和d呢?除非開方,可是這樣是很麻煩的,而且肯定求不盡,怎么辦呢?這時候就需要靈活的運用公式了。既然圓的面積公式是πr2那么求不出r求r2也可以呀!這時候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整體a,也就是說,我們只用求出aπ就可以了。a怎么求呢?正方形的面積應該是(2r)2,化簡之后就是4r2,也就是4a這樣呢我們就可以用20÷4=5(cm2)求出a,再用5×π≈15。7(cm2)。圓的面積就約為15。7cm2。這樣,不用開方,也可以求出圓的面積aπ。
有很多公式相互結(jié)合就可以組成一個簡單方便的實用新公式。
只要創(chuàng)新,其實在把巨人們吃過的饅頭揉在一起,做成一個新的花卷,那不也是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