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四大悲劇是什么
據(jù)悉,有關(guān)元曲的四大悲劇是藝術(shù),戲劇,此分別指的是關(guān)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白樸的《梧桐雨》以及紀君祥的《趙氏孤兒》。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元曲四大悲劇是什么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內(nèi)容僅供參考!
元曲四大悲劇是什么
1《竇娥冤》
《竇娥冤》全名《感天動地竇娥冤》,關(guān)漢卿的代表作。全劇四折,寫弱小寡婦竇娥,在無賴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為殺人兇手,被判斬首示眾。臨刑前,滿腔悲憤的竇娥許下三樁誓愿: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果然,竇娥冤屈感天動地,三樁誓愿一一實現(xiàn)。
2《漢宮秋》
《漢宮秋》全名《破幽夢孤雁漢宮秋》,馬致遠的雜劇代表作。該劇講述漢元帝派毛延壽去民間挑選宮女,毛延壽借機收受賄賂,中飽私囊。王昭君因不肯向毛延壽行賄,被毛延壽畫丑,因而被打入冷宮。后漢元帝巡視后宮偶然得見王昭君,遂加以寵愛,并封為明妃。毛延壽自知罪責難逃,投奔匈奴,并獻昭君美圖于呼韓邪單于,致使呼韓邪單于向元帝索要昭君為妻,不從則兵戎相見。漢朝文武百官畏懼匈奴,勸元帝忍痛割愛,以美人換取和平。元帝無奈,只得讓昭君出塞,并親自到灞橋送別。漢元帝回宮后,心情無比悲痛。而昭君不舍故國,在漢蕃交界的黑龍江投水而死。
3《梧桐雨》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白樸的雜劇代表作。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惟愿在天成為比翼鳥,在地成了連理枝,生生世世糾纏在一起。相愛而不能相見相守,怎一個愁字了得。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也許只能永遠鮮活亮麗地存在于文學作品當中。
4《趙氏孤兒》
《趙氏孤兒》全名《冤報冤趙氏孤兒》或《趙氏孤兒大報仇》,紀君祥的代表作。該劇以春秋時晉國的一段歷史為背景而進行加工創(chuàng)作。據(jù)《左傳》《史記》等史籍記載,“趙氏孤兒”的故事發(fā)生在春秋時期晉景公在位之時。孤兒先是被藏在宮中,后隱居山林,長大后韓厥為他請封?,F(xiàn)在的山西省盂縣太行山深處,還有傳說中程嬰與孤兒隱居過的“藏山寺”。
馬致遠和誰共稱為元曲四大家
馬致遠和關(guān)漢卿、白樸、鄭光祖并稱為“元曲四大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創(chuàng)作的成就,因此被稱為“元曲四大家”。
關(guān)漢卿,元雜劇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xiàn)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為他所作,無定論,最著名的是《竇娥冤》。
白樸,生于汴梁(今河南開封),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等。
鄭光祖從小就受到戲劇藝術(shù)的熏陶,青年時期置身于雜劇活動,享有盛譽。但他的主要活動在南方(杭州),成為南方戲劇圈中的巨擘。所作雜劇在當時“名聞天下,聲振閨閣”。
元曲四大家的代表作
關(guān)漢卿的散曲全收在《金元散曲》中?!陡]娥冤》、《救風塵》、《單刀會》是他的優(yōu)秀代表作。
馬致遠作品以反映退隱山林的田園題材為多,風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點。有描述王昭君傳說的《漢宮秋》以及《任風子》等?!稘h宮秋》被后人稱做元曲的最佳杰作。作品收入《東籬樂府》。
據(jù)學者考證,鄭光祖一生寫過18種雜劇劇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瑣倩女離魂》、《芻梅香騙翰林風月》、《醉思鄉(xiāng)王粲登樓》、《輔成王周公懾政》、《虎牢關(guān)三戰(zhàn)呂布》等。
白樸代表作包括《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簡稱《梧桐雨》)、《董秀英花月東墻記》、《唐明皇游月宮》、《韓翠顰御水流紅葉》、《天籟集》等。與關(guān)漢卿相比,白樸的生活圈子比較局限,因此,他不可能從社會下層提煉素材,寫出像關(guān)漢卿那感天動地的《竇娥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