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是指哪四位?關(guān)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關(guān)漢卿代表作是《竇娥冤》,白樸代表作是《墻頭馬上》,馬致遠代表作是《漢宮秋》,鄭光祖代表作是《倩女離魂》。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guān)于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內(nèi)容僅供參考!
元曲四大家及作品
關(guān)漢卿代表作:《竇娥冤》、《望江亭》、《救風(fēng)塵》、《單刀會》
關(guān)漢卿,號已齋,亦作一齋,漢卿是他的字,是元代著名的戲劇大師。大約生于金代末年(約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約公元1300年前后)。
白樸代表作:《墻頭馬上》
白樸,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隩州(今山西河曲)人,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蹤不詳。
馬致遠代表作:《漢宮秋》
馬致遠生于公元1250年,約卒于公元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大都(今北京)人。馬致遠字千里,晚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
鄭光祖代表作:《倩女離魂》
鄭光祖,字德輝,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縣)人,生卒年不詳。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與關(guān)漢卿、馬致遠、白樸齊名,號稱元代四大雜劇家之一。
元曲介紹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 雜劇,宋代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元代發(fā)展成戲曲形式。每本以四折為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diào)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
如關(guān)漢卿的《竇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帶。明清兩代也有雜劇,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內(nèi)容以抒情為主,有小令和散套兩種。
元曲四大家的由來
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韻》序中說:“樂府之盛之備之難,莫如今時…其備則自關(guān)、鄭、白、馬.一新制作?!钡?周德清雖以四人并稱,卻沒有以“元曲四大家”稱呼四人。
明代何良俊在《四友齋叢說》中說:“元人樂府稱馬東籬、鄭德輝、關(guān)漢卿、白仁甫為四大家。”
這些說法表明,元曲四大家的概念是逐漸形成的。最終統(tǒng)一于關(guān)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四人。
現(xiàn)在一般認(rèn)為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中的說法比較公允:“元代曲家,自明以來,稱關(guān)、馬、鄭、白,然以年代及造詣?wù)撝?,寧稱關(guān)、白、馬、鄭為妥也。關(guān)漢卿一空倚傍,自鑄偉詞,而其言曲盡人情,字字本色,故當(dāng)為元人第一?!?/p>
古代文化名人的合稱
1、唐宋八大家:唐·韓愈、柳宗元,宋·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2、南宋四大家: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
3、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yīng)玚、劉楨。
4、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5、元曲四大家:關(guān)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
元曲名句唯美千古絕句摘抄
1、人海闊,無日不風(fēng)波。(姚燧《中呂·陽春曲》)
2、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shù)點青如淀。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周德清《中呂·寒鴻秋》
3、幾枝紅雪墻頭杏,數(shù)點青山屋上屏。(胡祗遹《中呂·陽春》)
4、人靜也,一聲吹落江樓月。(白樸《雙調(diào)·駐馬聽》)
5、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shù)點青如淀。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周德清《中呂·寒鴻秋》
6、九里松,二高峰,破白云一聲煙寺鐘。(張可久《越調(diào)·寨兒令》)
7、四十年繞湖賒看山,買山錢更教誰辦?--張可久《雙調(diào)·落梅風(fēng)》
8、四十年繞湖賒看山,買山錢更教誰辦?--張可久《雙調(diào)·落梅風(fēng)》
9、憶疏狂阻隔天涯,怎知人埋怨他?吟鞭醉裊青驄馬,莫吃秦樓酒、謝家茶,不思量執(zhí)手臨歧話。--白樸《仙呂·點絳唇》
10、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白樸《中呂·陽春曲》
11、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張可久《正宮·醉太平》)
12、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箏?隔江和淚聽,滿江長嘆聲。--張可久《南呂·一枝花》
13、憶疏狂阻隔天涯,怎知人埋怨他?吟鞭醉裊青驄馬,莫吃秦樓酒、謝家茶,不思量執(zhí)手臨歧話。--白樸《仙呂·點絳唇》
14、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白樸《中呂·陽春曲》
15、無官何患?無錢何憚?休教無德、人輕慢!--張養(yǎng)浩《中呂·山坡羊》
16、自相殘殺 為人寬厚 七擒七縱 負(fù)重致遠 反目成仇
17、張飛折下柳條,用力抽打,一連打斷了十幾枝柳條。
18、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書忠烈,應(yīng)流百世芳。
19、若蒙社稷之靈,得安國家,吾之愿也;若不獲已,則允奉身以死。臨難茍免,吾不為也。為我謝關(guān)東諸公,努力以國家為念!
20、眾人循聲看去,只見這人身長九尺,須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聲如洪鐘,十分英武。
21、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22、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
23、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
24、吾登九五,汝當(dāng)總督天下兵馬。
25、今日飲宴之處,不可談國政;來日向都堂公論未遲。
26、帶兵破賊 屢建戰(zhàn)功 望梅止渴 胡作非為 舌戰(zhàn)群儒
27、人才濟濟 一舉兩得 恣意妄為 重金好馬 班師回朝
28、深信不疑 名不虛傳 大器晚成 見利忘義 鞠躬盡瘁
29、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30、云長早出,直取管亥。兩馬相交,眾軍大喊。量管亥怎敵得云長,數(shù)十合之間,青龍刀起,劈管亥于馬下。
31、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方今春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32、單刀赴會 虎踞龍盤 巢毀卵破 無力再戰(zhàn) 勝利歸來
33、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yè),幾與草木同腐乎?
34、肆無忌憚 靈機一動 損兵失城 堅壁清野 英勇無比
35、大勝而回 大醉未醒 不敢作聲 一手包辦 吳下阿蒙